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92节

  她和高里正早预备着好运来会来人,生意上门自不会往外推的。
  她笑着见礼,请麦掌柜三人进堂屋聊,“麦掌柜是来进素鸡的?”
  麦掌柜笑着颔首,“早就想来的,可惜生意繁忙一直脱不开身。这两日东家从府城酒楼过来,在下终于能得空出来一趟儿。”
  寒暄几句,沈宁请他落座,又抱了卤味儿坛子过来给他品尝。
  卤味儿坛子一直温乎着,家里人以及做活儿的妇女谁饿了就来吃两串。
  不过大家都不好意思占沈宁的便宜,都拿工钱了嘛,每次都是沈宁或者裴母分发她们才吃。
  小珍珠哒哒把装腐乳的小坛子也捧过来,还很贴心地端来一摞煎饼。
  煎饼虽然有点凉,但是卷上素鸡就热乎啦,就着腐乳就更香啦。
  麦掌柜虽然不算大厨,但是在酒楼做得年头久了,自然养出一副好鼻子和一条好舌头。
  他轻轻一嗅,就觉得这味道又香又提神呢?
  原本赶路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沈宁请小厮和婆子也一起尝。
  麦掌柜不像杨老板那么等级森严,招呼他们落座,一起品尝。
  这一尝就有点停不下来。
  明明早饭吃得很饱啊,这也没到午饭时间呢。
  小厮恭维道:“娘子做的这卤味儿,不比酒楼大厨差,这素鸡又软嫩又有嚼劲,越吃越香,还有回甘,带着一点点辣,真是绝了。”
  麦掌柜微微颔首,“娘子是如何去除了茱萸的苦味儿?”
  他也吃出来里面加了茱萸。
  沈宁笑道:“不需要的,用油炸过再浸泡,这卤料汁一直不干,汤少了就回锅再加高汤和卤料,就不需要再加茱萸,慢慢地就只有那淡淡的辣味儿没有苦味儿了。”
  麦掌柜瞳孔张了张,豆腐娘子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大方啊,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把方子说了?
  这年头哪个大厨不把自己的手艺死死捂着?
  教个徒弟都得三年出徒呢。
  还搞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
  人家豆腐娘子就……这么说了。
  是真大方,还是攻心计?
  沈宁:“香干也不错,就是别放豆腐,会酸。腐竹、油豆皮这些也别进去卤,那个做汤或者油煎清炒更好吃。”
  就豆干素鸡这种像肉的才扛卤。
  麦掌柜当即就表示要订货,希望今儿能带走一些,回头让高里正再给正常发货。
  “沈娘子,我们东家在府城和其他县城也有酒楼,进货量会很大。”
  沈宁笑道:“请麦掌柜和杨老板放心,我们有一村劳力呢,不缺做活儿的人手。”
  当地豆子也多,不会缺豆子。
  “不过,”她顿了顿,又道:“我们的价格不高,若是想要送货上门,那贵酒楼就得承担一部分脚力费,若是自己下乡来拉就不需要。”
  这是她之前就计划好的,一开始为了铺货,肯定要送货上门拉客,等铺开市场,就得涨价,不涨价就让商家承担运费。
  龙庙镇近便,还可以不算这个,县城可不一样。
  送一次货得一天,回来又是一天。
  人吃骡子嚼的,那也是花销。
  不能总让他们自己承担。
  一车补贴一百文,额外的自家承担。
  麦掌柜同意了,因为这也是惯例,若是别人求着卖给他,别人自己承担脚力费,若是自己需要人家的产品,就得帮人分担脚力费,甚至自家承担。
  豆腐娘子厚道,只需要一车补贴一百。
  他订的货量不小,第一单素鸡就要两百斤,油豆腐五十斤,油豆皮一百斤,甚至豆干和千张都定。
  沈宁真诚道:“麦掌柜,你只需要在我这里买素鸡即可,油豆腐我公开过方子的,酒楼可以自己炸。豆干、千张、油豆皮这些,贵酒楼还是从县城豆腐坊定就好。”
  她不想直接抢了县城豆腐坊的生意,那会隔空打架,交恶,不值当。
  她先示好,对方如果有脑子就会接收到她的善意,大家踏实做生意,不必进行恶性竞争。
  当然她也不怕对方,如果对方罔顾她的善意,要耍手段,她也奉陪就是。
  这叫先礼后兵。
  麦掌柜也觉察到了,都有点掩饰不住自己的惊异。
  这位豆腐娘子还真是……独特。
  比县城那些商家的男当家人还要大气。
  “沈娘子真是大度人,敞亮。”
  他已经倾向于沈宁是真大方,而不是针对自己的攻心计。
  沈宁笑道:“您抬举我了。我是觉得钱是赚不完的,要循序渐进,赚得舒坦、安心,大家最好找到一个最佳合作方式,互相尊重着把钱赚了,而不是斗成乌眼鸡。”
  她卖素鸡,不卖豆腐和豆干、千张这些县城本来有的产品,本身就是给他们留的市场。
  除了霍家,她和高里正也没给另外几家酒楼饭馆发这些货。
  麦掌柜要划掉这是个“善弄人心大恶人”的猜测了,他开始佩服她。
  城里那些生意人,哪个不是一双势利眼儿?
  表面跟你笑嘻嘻,背地跟你捅刀子。
  人家豆腐娘子虽然和那几家素未谋面,却留了余地,表示出善意。
  这正符合他稳妥、留余地的处事原则。
  若是杨老板有豆腐娘子这胸襟,该多好呀。
  那好运来就不会和其他几家酒楼交恶。
  他便划掉了豆干千张这些,但是油豆皮还是保留了五十斤。
  一边聊一边试吃,不知不觉麦掌柜都吃了一个煎饼。
  旁边的婆子和小厮更没少吃。
  “沈娘子,这煎饼是粗粮做的,怎么吃起来比细粮还香甜?”小厮是真的好奇
  沈宁笑道:“那是因为你们在酒楼吃大鱼大肉腻歪了,换个口味自然新鲜。”
  现代酒楼给客人上主食,除了米饭,其他的基本是粗粮馒头、荞麦窝头、玉米饼子之类的。
  中和一下大鱼大肉带来的腻歪。
  麦掌柜瞬间学到了,微微颔首,“谢娘子指教。”
  回去就给好运来上小巧的煎饼。
  煎饼卷美味菜肴,本身的粗粮味道会把佳肴衬托得越发美味。
  沈宁:“麦掌柜敬业,全心全意都是酒楼的生意,杨老板有福气。”
  麦掌柜不懂敬业是什么,但是能感觉沈宁是在夸他,便笑起来,“职责所在。”
  相谈甚欢,沈宁留他们吃午饭。
  “我们没有大鱼大肉,都是粗茶淡饭,想必麦掌柜不会嫌弃。”
  麦掌柜自然不会,反而要说叨扰。
  他这才起身给沈宁介绍带来的礼物,“匆忙前来也没有什么准备,只略备几样薄礼,沈娘子千万别推辞。”
  小厮和婆子帮忙打开他们刚才抱过来的盒子,都堆在旁边的缸上面呢。
  主要是常用的文房四宝。
  麦掌柜考虑得很周到,太贵,豆腐娘子肯定拒绝,就这样一般略好点,对方反而会要。
  比如砚台不是二百最低的,但也只需要260文而已。
  一盒笔一共大中小六枝,也只需要120文。
  纸有一刀,不贵,就是多。
  另外就是四盒点心,几样孩子的小玩具,九连环、双陆棋什么的。
  还有两盒现成的药丸,都是徐家医馆出的保和丸。
  保和丸是有钱家庭常备药物,大人孩子积食或者消化不良都可以吃,这个值钱。
  麦掌柜很会送礼,不送贵的,专送对方需要的,而且是孩子和老人常用的。
  他没送夫妻俩用的东西,更不送布匹首饰这种贵重物。
  即便这样,沈宁也不收,“麦掌柜,您来进货,我们理应管便饭的,哪里还能收礼物?”
  麦掌柜:“沈娘子客气啦,即便不进货,在下只是慕名前来也是要送上见面礼的。”
  他越发感觉沈宁厉害,自己做的计划,准备的说辞都用不上。
  因为沈宁根本不按他的节奏来,他反而只能跟她的节奏。
  他甚至隐约怀疑,沈宁不会答应那种合作方式。
  这摆明是一个聪慧、有主意且重情义的女人,能把村里安排得这么紧密,她就不像是愿意离开的。
  考虑到麦掌柜他们常年在大酒楼吃饭,不缺油水,也不缺山珍海味,所以沈宁也没额外花心思,就做了自家的家常饭。
  煎饼、蒸鹅蛋酱、腐乳、腌萝卜、卤素鸡,这些都是为了省油,只有素烧鹅用油煎了。
  即便现在开始赚钱,沈宁也没放开吃油,古代油太贵了,植物油尤其贵,动物油又不可多得,只能省。
  她安慰自己这样饮食健康,没什么不好。
  另外她还腌了改良版的白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