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46节

  高里正愣了一下,随即就心头猛跳,阿宁这是还要做新吃食啊。
  他以后更没时间自己做豆腐,不如就从别人家买?
  果然沈宁笑道:“我后续想做些素鸡、素烧鹅、豆腐泡,回头给里正伯尝尝,你若觉得好便拿去推给老主顾。”
  成阳县就这些酒楼和饭馆,没必要和其他家抢豆腐、千张这些生意,不如直接增加新品种。
  柳家豆腐坊没有素鸡、素烧鹅、豆腐泡这些产品。
  这年代的素鸡、素鸭、素肉什么的都是面筋制品,把小麦面团洗掉淀粉留下面筋制作的。
  至于做法都不用沈宁多管,人家都是多年大厨,只有比她更会吃的。
  沈宁给高里正一解释,高里正的眼睛都亮了。
  柳家豆腐坊没有!
  那他们就是独一份,价格就能高一些,出货量也大。
  可比豆腐赚钱!
  高里正激动得直搓手,他道:“阿宁,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不能随便就给他们送过去。”
  要隆重介绍。
  沈宁就是这样想的,但是她没钱没资源,也没资格隆重介绍,想给人家试吃人家都没机会的。
  你一个普通人跑去五星级酒店说我有一道菜,给你们大厨尝尝,人家会搭理么?
  所以高里正很关键。
  高里正脑袋里的小灯泡连电了,有了主意,“不如就定在你们暖房那天。阿宁先做几样吃食,我送去给女婿尝尝,他是霍家少爷么,嘴巴也叼的,喜欢吃点好东西。他若尝着好,到时候让他邀请几家酒楼掌柜或者二掌柜来你家吃酒。”
  酒楼东家就算了,霍三也未必邀请得动,二掌柜还是可以的。
  沈宁笑道:“不用非得那时候,这几日我做出来里正伯就带去城里请客。”
  这些是高里正的客户,她不需要刻意接触。
  她不怕高里正学会制作方法就撇开她,因为她本身就想利用高里正的销售渠道赚钱,或者说是目前需要高里正,等裴长青和阿年读书小有所成之后,她要赚钱就没太大阻力,甚至不需要高里正了。
  有功名的男人就是香饽饽,第一次去酒楼吃饭,酒楼掌柜和东家都会主动陪酒交好。
  压根儿不用她绞尽脑汁去结交。
  最难的就是素人。
  她感激高里正也信任他,甚至以后把这些都给他也行,作为对他的回馈。
  当然,如果高里正一直对得起她的信任,那她也会一直合作,以后也不会撇开他。
  高里正一副豆腐娘子就是大气、仁义的眼神看她。
  人家真是相信自己啊,压根儿不想结交那些掌柜,也不怕自己糊弄她,那自己必须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啊。
  他笑道:“我有点办宴席的经验,那就我来张罗,回头咱们一起去县里请他们试吃。”
  沈宁还是婉拒了。
  高里正他们接受了自己的异样,觉得她厉害,干啥都理所当然。
  县城的男人,尤其自诩有点身份的可不一样,他们还不认识她,没了解过她,也没接受她,贸然跟他们吃饭不大好。
  现场用吃食征服他们?
  他们都是大酒楼的掌柜,什么好吃的没吃过?
  她哪有那个金手指?
  再说了,大家自小饮食习惯不同,喜欢的味道不同,五里不通风十里不同俗的,否则哪里来的咸甜豆浆咸甜粽子汤圆元宵等等的争议?
  不可能有人做个什么吃的就风靡全城,让人欲罢不能,追着喊着要吃。
  就现代网红奶茶,多少年轻人跨城背货,可有些人也敬谢不敏的。
  古代就更别说了。
  她的策略是让高里正去推销,讲豆腐娘子和豆腐村的故事,吊他们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就成功了一半,以后再见她的新品,他们就会自动产生想尝尝的意思。
  而且她作为乡下豆腐娘子,淳朴善良、勤劳能干、大方啥啥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想看她,你来啊。
  来,你不得花钱啊。
  豆腐娘子爱财嘛。
  对,沈宁就是这样想的,她要把豆腐娘子和豆腐村打造成一个古代网红ip。
  毕竟搁现代她也算一网红嘛,懂流量变现、ip孵化这些手段。
  高里正虽然人老成精,却也没见过这么多套路啊,自然是感动得很,连夸沈宁大气。
  一般人合作,可没这么多信任,都要互派人手盯着的。
  即便亲父子、亲兄弟合伙人做生意,那都没有百分百地信任呢。
  老子怕儿子学坏,藏私房钱,儿子怕老子偏心其他兄弟,更要藏私房钱。
  人家阿宁不屑于此,那他自然也会拿出全部的诚意来合作。
  【作者有话说】
  今天有二更。
  第61章 带全村 豆腐娘子选豆腐
  沈宁见高里正领会自己的意思,就开始列单子,需要很多老豆腐、做素鸡的千张、做素烧鹅的油豆皮等。
  她懒得自己磨豆腐,既然村里有现成的直接换最好,节省时间和体力还提携其他几家赚豆子。
  这也是她和裴长青的计划。
  情意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你有好事儿想着他们,哪怕利益微小,但是积少成多,他们也会很感激。
  这是人心,懂人心才能成大事。
  这是裴长青前世老早就总结的经验教训。
  他们前期考察了大家的性格和人品,第一批自然挑选对他们真心实意的人家。
  后续也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因为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需要的人手和原料也越多,需要全村乃至附近村一起提供。
  另外她还需要一些配料,做菜的各色香料、白酒黄酒烧酒、菜籽油、猪油、香油等。
  高里正都记下,他怕自己有疏漏沈宁不好意思开口,就道:“阿宁,我要是不在家,缺什么你只管置办,回头我们对账就好。”
  沈宁自然答应,她把自己装订的账本拿出来唰唰一顿写,然后请高里正签字。
  之前高里正送的萝卜、坛子她也有记账的。
  中夹纸,炭笔记录,横版。
  高里正眨眨眼,接过本子凑近看又拉远看,翻过来看横过去看,“哎呀,阿宁,真有你的啊,这是怎么个说法?”
  他看不懂,但是感觉比他的账本子清楚多了。
  就是这些基里拐弯像字又不是字的东西是什么?
  沈宁面不改色地撒谎,“里正伯,我和二郎现在识字不多,记账更费劲,我瞅着有几个字翻来覆去的用,那不如找个简单图画代替?珍珠和阿年就帮我们想了这些简单好写还好记的,你看1对着一和壹,2对着二和贰,这样下去,看起来一目了然,写起来省事还省纸呢。”
  壹贰弎这些实在不方便记账,更不适合算术。
  她和裴长青就耍心眼儿,晚上小鹤年教大家读书的时候就故意引导小珍珠“发明”123。
  小珍珠学习不认真,平时手可有劲儿,一些子就软,小棍棍儿横不平竖不直,沈宁故意给她扭曲一下,就变成2,引起了小珍珠的兴趣,乱写乱画,沈宁加以引导,7、8什么的也就出来了。
  再加上小鹤年聪明,就那么几个符号么,很自然地就写出来了。
  沈宁再和裴长青夸张地表示一下“二哥,咱们崽儿真会呀,这些符号写起来省事,咱们拿来记账吧”。
  然后1代表壹,也念壹好了。
  再说竖版眼睛都看瞎了,不如横着一目了然,反正他们没文化,没有固定的阅读习惯么,横着竖着无所谓。
  再拿板子比着画出格子,一行行记账,那真的比竖着清晰。
  小鹤年也接受良好,毕竟他也才开始读书。
  数字还无所谓,横版对高里正这个古人就很不方便,但是,他也接受良好。
  豆腐娘子就意味着能耐,她做的就是有意义的,错不了。
  高里正自动给沈宁找了理由——为了账本保密。
  这样写谁能认出来这是他们的账本?
  谁又能看懂?
  沈宁笑道:“里正伯,这是小孩子瞎玩,我们也没文化,就瞎闹。你看你重新设计几个符号咱记账呗?反正就把难写的数字替换一下就成。”
  高里正:“不用不用,我瞅着这个挺好,看顺眼很方便,比如这个0,你要是○就不得劲了。”
  沈宁暗笑,最好不换,要不她和裴长青还得重新适应,这样他俩最方便。
  高里正:“阿宁,以后你记总账,我每过几天跟你报账。”
  沈宁自然没意见,就算高里正有账目,她自己也要有一本账的。
  她和裴长青的习惯,必须记账,没有账目不踏实。
  她又写了几行字和数字。
  高里正感慨道:“别说,真当是省纸。”
  用这个符号记账,半行字顶以前一页纸了。
  沈宁又请他保密,免得传出去让读书人不满,再以为他们不学无术,影响阿年读书。
  高里正原本还寻思收税粮也这样记账就好了,听沈宁这样说他又清醒了,祖祖辈辈的习惯不好改,贸然说出去怕是容易引人非议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