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17节
小珍珠性子急,手劲儿大,一摁一个窟窿,直接摁透,要么把豌豆沙摁碎。
宝儿是一边摁一边尝,“真好吃啊,再尝尝。”
然后就进了他肚里。
他在宋家也是个宝儿,日常不缺肉吃,所以即便沈宁的红烧肉好吃,对他来说也不是最独特的,吃饱就拉倒,不会像没吃过的小孩子那样吃撑。
反而是好吃的点心,他就有点管不住自己。
沈宁知道有钱人家养孩子都要控制小孩子吃零食的数量和时间,就故意板着脸对宝儿道:“二舅母这个点心是跟一个神仙老爷爷学的,老爷爷有个规矩,需要小孩子遵守。”
宝儿和小珍珠立刻上钩,眼巴巴望着沈宁:“什么什么?”
小鹤年抬手挠了挠额头,让珍珠多读书,她就是不肯。
沈宁大声道:“老爷爷说,这个点心每个人只有上午日头在那儿还有下午日头在那儿的时候可以吃,其他时间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可以吃,否则他就会悄悄钻进屋里吃掉小孩子的牙齿。”
她指了指太阳的位置,大约就是上午十点和下午三四点钟,正是有钱人吃点心的时间。
裴云原本还怕宝儿今儿点心吃得太多,回去婆婆要骂,不是怕被婆婆骂,而是怕婆婆说“小门小户就是不会养孩子,孩子跟着你去一天回来就闹腾好些日子,以后别去了”。
爹娘可稀罕宝儿了,她看得出来。
第一次宝儿来家里,穿着绸缎衣服,爹娘都不敢碰,怕给衣服刮了丝。
后来只要婆婆让宝儿来,她就给换棉布衣服。
可惜加上这次也才来过三次而已。
她希望以后婆婆能多让她带宝儿回娘家看看。
她想让宝儿和侄子侄女亲近亲近。
当姑的和侄子侄女天生亲近,尤其和兄弟关系亲近的,没有不亲侄子侄女的,若是自己孩子出息大,希望能拉拔一下侄子侄女,若是侄子侄女出息好,希望能拉拔一下自己孩子。
她就想让宝儿多记着点姥娘家,以后也能帮衬一下哥哥姐姐。
哪怕给他们在镇上找个活儿干也比天天撅腚下地强啊。
没看谭家那儿子现在也是粮店管事儿么?
但是她不会直白地说嫂子别给宝儿吃太多点心,毕竟宝儿才来这么一次,她就这样跟嫂子说不好。
而且就这么一次,他能吃多少?
主要是以后,能不能常来。
现在看沈宁如此教育宝儿,她一下子放心了。
二嫂现在真厉害啊。
宝儿和小珍珠果然上钩了,猛点头。
小珍珠大声揭发:“高进禄肯定吃太多点心了,所以牙齿被老爷爷偷走了!”
豁牙子,难看。
小鹤年不忍心告诉她,过些日子你也要变豁牙子的。
宝儿还小,他没有辨别能力,就猛点头,“老爷爷,别偷我牙。我这会儿吃,晚上就不吃了。”
一边说,一边抓起沈宁做好的一个豆沙糕塞进了嘴里,啊呜啊呜,“真甜啊!”
沈宁:“……”
裴云:“……”
小鹤年:“……”
小珍珠&宋福瑞:“哈哈哈哈哈。对,现在还不到时间,咱们赶紧吃。”
裴长青大手一伸就给罩住了,不许欺负他媳妇儿!
他温声道:“这是给宋大娘走礼的。”
宋福瑞也很馋,感觉之前说出的话要被自己消化了,应该是葱油饼是最好吃的葱油饼,红烧肉是最好吃的红烧肉,现在这个豆沙糕也是最好吃的。
他想吃。
宝儿见不得他爹那馋样儿,从嘴里抠出一块塞进爹的嘴里,自己嘴里还塞着一块呢,含糊不清地说:“爹,你吃。”
宋福瑞也不嫌弃,就吧唧吧唧地吃了,“真细腻、香甜!”
裴母笑着把宝儿抱起来,“走,咱去跟大姥姥借花模子去。”
乡下人不做月饼,没有月饼模子,但是他们有花饽饽的模子,有大有小,有各种形状,什么寿桃、鲤鱼、梅花等。
宝儿一听高兴了,立刻搂着姥娘的脖子跟着去。
小珍珠不耐烦包点心,她爱吃不爱包,也跑了。
小珍珠摁碎的那些也不浪费,大不了就做两色的呗,揉揉一起摁进模子里,磕出来就是一个花样儿,黄红相间顶好看呢。
裴云和宋福瑞也没留下吃晚饭,太阳还没落山就回了。
若是上午来就得下午回去,就在娘家吃一顿饭,如果吃了晚饭回去,那婆婆是一定要不高兴的。
太阳高高的回去,婆婆就没话说。
小珍珠虽然舍不得,很肉疼,却还是大大方方地把点心都给宝儿带上了。
满满的两匣子啊。
他们搓豆沙都搓好久呢。
小鹤年小声道:“小姑带来好多点心呢,都留下了。”
小珍珠抹抹眼泪儿,“我知道,我就是有点心口疼。”
小鹤年:“我给你揉揉。”
小珍珠:“心口在前面,你干嘛揉我后背。”
小鹤年:“心脏离后面更近。”
小珍珠将信将疑,“好吧,你使劲点揉,我好像没那么疼了。”
裴云把二两银子给沈宁。
沈宁不肯要,“你们回就回,带点吃食就行了,钱不必。”
裴云:“这是我婆婆发话给的,说你们乔迁就该给。”
沈宁:“阿云,我觉得还是以前那样好,咱家和他家不远不近的,咱们呢亲咱们的。他今儿给二两银子,回头我们没那么多回礼,多失礼啊。你拿回去呀,以后都不要说给钱的事儿。”
就随礼,乡下给个几文钱十几文钱顶多了。
等她真的盖好房子暖房,别人也顶多随鸡蛋、粮食,不会给钱的。
裴云:“那就当借给你们的,你们盖房子紧张先使着,以后再还他不就成了?”
她转身出去了,宝儿在喊她呢。
沈宁也只得如此。
等宋福瑞夫妻俩走了,沈宁就拿银子跟裴长青和公婆几个讲。
看到银子裴母眼皮跳了一下,发现不是自己的事情败露就不管了。
裴父:“兄弟姊妹按理是该互相帮衬的,你妹子家条件好,她婆婆能给这钱就是愿意的,你们收着。”
裴长青:“按阿宁说的来吧,就当我们借的,以后再还。”
他们以后有钱了,不差这点,没钱的话这点也没用。
但是就眼下来说,这二两银子却能顶大用。
这时候有人在外面喊裴父,他就先走了。
俩汉子扛着铁锹和大镢头,“二伯,你家童生花钱雇俺们帮你翻地种麦子,说是从明天开始,不过俺们这会子没事儿,咱先去干一气呗。”
裴父愣住,“啥雇人?”
他跟老大说过好几回,让拿点钱出来雇人种地,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
老大只说你别偷偷去给老二干活儿不就忙过来了?压根儿不肯花钱雇人,今儿怎么?
他回头去看裴母。
裴母扬手:“老大心疼你,你就赶紧去吧,别耽误功夫。”
裴父一脸纳闷,老婆子现在也忒能耐了吧?
竟然能拿捏住老大?
那俩汉子催他,他也没空多问,只好先跟着走了。
裴母就当啥事也没发生般在院子里忙自己的了。
小鹤年跑到她跟前,悄悄问道:“奶,咱俩好不?”
裴母稀罕得不行,丢下谷穗,搂着孙子,“当然好啦。”
小鹤年:“那你去大伯家干啥了,给我说说呗?”
裴母小声道:“没啥,别声张。”
小鹤年却想知道,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男子汉,以后要顶门立户的。
主要是万一爹娘的脑子再被换回去呢?
那以后家里的事儿得他做主。
小珍珠哒哒跑来,“你们说啥呢?我也要听。”
她知道就等于爹娘知道,小鹤年果断示意奶晚上再说。
他道:“我问问小姑啥时候再回来。”
小珍珠也盼上了。
屋里沈宁和裴长青聊了几句,“你去干活儿吧,我把剩下的红烧肉汤加豆腐咕嘟咕嘟,晚上给大伯娘他们分分。”
他们吃肉,给大家喝点汤。
红烧肉没都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