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0章☆、祈雨
  第十章
  五龙起驾大祈雨的消息风一般地传遍了绥州西乡,对于惊恐煎熬已久的的庄稼人,似乎从中得到了些许的抚慰,人们成天谈论着将要进行的这次大祈雨的壮举,以消解焦虑愁肠的心情。
  温家峁的人说,这次关老爷能给这个口唤,是庄上老少七祷八告连住磕了九九八十一个响头才求告来的。那天,关老爷正好刚从太上老君那里奏本回来,见大殿门前黑压压跪了一片,问马童怎么回事啊?得知众人是来向他讨口唤的,便说,如今绥州这里苍龙在野,妖魅横行,白狼在前,黑虎在后,到处都是鬼魅魍魉作祟,把各路神仙都惹火了,一起去太上老君那里给奏了一本,说这些妖魔鬼怪四处作恶,到处害人,得赶快除掉。太上老君当即禀报玉皇大帝,玉帝爷一听龙颜大怒,说天下竟然还有此等事情,怎么早不禀报呢,这回非得好好整治才行。现在各路神仙都在商讨办法,咱老百姓也不能错过时机,要好好祈祷祈祷,把人跟神两股劲儿拧在一起,赶紧消灾免难吧,要不绥州真要人头泡地了。
  李家老庄的人传得更玄,有鼻子有眼地说,啊呀日怪哩,天宫也出岔子哩,那天,龙王爷给老会长托了个梦,说天宫里头都这么传,玉皇大帝三圣母娘娘本来是叫东路的汾州三年不雨,可是传令官那天喝得烂醉,错发了令牌,给地下的五方龙王,传成了让绥州三年不雨。神仙也有打盹儿犯迷糊的时候。现在要改过来可不那么容易,得把三圣母娘娘先请起,圣水瓶是由她佬家管着的,还得聚齐五位龙王爷,再跟传令官当面订兑清楚,这才能把错发的令牌换过来啊!
  白龙湾的人们吵乱了,支持的,担心的,说风凉话的,站在一旁看热闹的都有。有的说,李福成老汉这下可是上了高杆了,五驾龙神都抬起来,要是天还是烧焦火燎的,那他给四路八乡的人怎么交代,不是把老脸给丢了吗?也有的说,老汉也不参情想想,把五位龙王爷都搬摇出来,一起呼风唤雨,这可是凶险不小的事情啊,倘或引逗起来群龙大战,闹得不好,前头天大旱,后头保不准山水推,唉,天晓得会是什么结果呢?
  对诸多的闲言碎语,李福成倒并不在乎,他知道,面对几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人已经惶惶不可终日,眼下不仅需要雨,需要粮食,同样需要庄稼人活下去的勇气。宁可冤死人,不可负了神,即便是求不来雨,长个精神也值得。不管怎么说,大祈雨这旗他必须扛起来,前怕狼后怕虎怎么能行!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期盼老天爷也能顺遂人愿,这是最好的结果。
  这几天,他比以往更加关注天象云图,接连几天每到子夜时分,便去东山梁细观天象,跪求苍天赐雨,终于在第五天他看到了“天现扫帚云”。这是三日内有雨的吉象,他忐忑不安的心情顿然欣喜不已。
  五月十八日,天刚蒙蒙亮,成群结队的庄稼人扶老携幼,从大路小道陆续向龙庙广场聚来。人们都晓得,这次祈雨,黑龙潭是打头的第一场,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片虔诚,周围几十里的庄户人家,除了婆姨女子们按祈雨的规矩不能参加外,各家各户能的人几乎都来了。
  黑龙潭五龙宫前,五座龙王爷神楼子一字儿摆开,每个神楼旁站着八个抬楼子的后生,他们头戴柳条圈,耳边挂着黄表条儿,光着上身,打着赤脚,只穿一条刚能遮体的短裤;祈雨师、接水师分别由李续仁高忠义担任,其余便是鼓乐手和举着五色神旗的仪仗队。
  正当辰时,万民跪地,两班子鼓乐手吹奏起了古老的祈雨乐曲,四十个大后生抬着五座神楼子,绕着场子陀螺似地旋转起来,跳着参神拜将舞。众人一阵祈祷叩头之后,龙王爷神楼子渐渐定住了脚跟。
  这时,高忠义宣读起了祈雨辞文:伏以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三圣母娘娘,并真武祖师,青红黄白黑五尊龙王,风雨雷电四大雨神,及四路八乡诸神在上:道中有言:天元轮转,随劫改运。自元始开光,历经漫漫时岁,太上着光明之衣,照虚空之中,慈心于万劫,济溥于众生,施善若是四海之阔,降福腾跃五岳之畴,陶育惠及九州之遥,度人有如尘沙之众。天德神威,愈益彰显,众生服率,仰尊至极。道中又有言:祸福无门,惟人自招。苍天善恶明鉴,感应毫微,故而为善者降之百祥,作恶者降之百殃。今我绥州四乡生民,或有歹人行事悖道,冲撞天道神威,以至前岁以来,阴阳失调,时令无序;云难厚聚,雨远吾乡;河溪干涸,田亩龟裂;草木枯萎,稼禾不长。此已四五载矣,不见顺常。时下田亩无苗,饥馑至重;野地乞食,家断炊粮;村俚道旁,遍处哀伤;眼中泣血,肚充草糠;饥浮病殁,难以查详。若照此延漫,饥病之民,不几尽亡。民有劫难,请命于道。道为元真,道为至本,道为极尊,道为民命。故万民跪拜玉皇大帝,道祖龙神,万望恕民缺失之德,涵容不敬之行,施降祥云甘露,以滋草木稼禾,以救万民之命。古人又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祈祷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道祖龙神,救我绥州四乡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免遭灭族绝种之灾。如是施恩众生,定当知恩图报,忠心护道,勤修庙观,并于各位神君庙宇前分别立碑一通,以铭神恩德泽。呜呼!苍天在上,我心可鉴,百姓跪地,万民祷告,祈盼即缚旱魔,施善赐福,早降甘霖矣!绥州四乡生民顿首叩拜岁在庚午年夏月吉日榖旦
  祈雨辞文诵读之后,大家伙来到“喊泉”跟前,开始了“接神水”的仪式。
  大凡修建龙王庙祠,跟前都会有些泉溪洞潭之类的水脉,黑龙潭自然也是。当年在这里修建黑龙庙,正是因为西山头石壳底下,有个泉眼的缘故。老辈人说,这泉眼是直通西海龙宫的,从来没见干涸过;更为神奇的是,这泉眼虽说平素只是滴滴答答的细若抽丝,但只要是有人对着石壳呼喊,泉眼则会水量激增,汩汩流淌,于是,这眼泉便得了一个形象动人的名字——“喊泉”。
  今天的祈雨,接“神水”的地点就在“喊泉”这里。就在高忠义将葫芦瓶对着“喊泉”开始接水的这一刻,李续仁把头一扬,动情地唱了起来:哎……嗨……嗨……嗨……哎呀……嗨嗨……玉皇大帝五龙神哟,绥州的百姓诉苦情:天旱了,地焦了,西葫芦南瓜晒干了!心急火燎来祈雨哟,没明没黑盼着下雨的庄稼人!咱四乡的人啊齐祷告:救哟万民!
  李续仁是周围几十里地出了名的能唱高腔漫调的好把式,正月里闹社火,庙会迎神接佛,天旱时祈雨,都离不了他,尽管今天他是祈雨师的角色,但人们还是习惯地称他为“伞头”。
  此刻,李伞头的一声高亢跌宕的“哎……嗨……嗨……嗨……”一出口,顿时空谷回荡,声震山野。
  李续仁有着极强的记忆力和现抓现唱的本领,他的唱词明白如话,毫无斯文,识字的不
  识字的都能听得明白,一句“心急火燎没明没黑盼着下雨的受苦人”,道出了大旱之年老百姓心急如焚的心情。显然,绥州的老百姓对祈雨歌谣,远远要超出他们对祈雨辞文的理解,听着如泣如诉的祈雨歌谣,跪伏在地下的受苦人眼睛立马湿润了,众人一洼声地跟着他和声道:救哟万民!救哟万民!不幸的是,因为连年的大旱,眼前的“喊泉”几近干涸,纵然人们这般祈求呼喊,却没有一点水滴出。
  祈雨无论如何得有雨种,得不到雨种,如同种地没得籽种,生火没得火种一样,祈雨就无法进行。
  心急如焚的李续仁唱得越发动情:哎……嗨……嗨……嗨……哎呀……嗨嗨……水神娘娘把门开,四方神灵送水来;救苦难,救众生,赐雨赐水啊保性命;哭天唤地喊神泉哟,活得煎熬火鏊上烤着的穷百姓!大家放开声地吼吧:救哟万民!
  当李续仁仰望苍天,窦娥吼冤似的唱到“活得煎熬火鏊上烤着的穷百姓”时,他的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酸楚,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转,声音急剧地颤抖起来,几乎不能自已。
  其实,李续仁唱的这些歌谣,也是这两年很多穷苦人家,包括他的老母亲在内,大家平素说的最多的一些大白话,但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些村言俚语,当他泣血吼喊时,竟然让他自个也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相信这便是庄稼人的痛苦呐喊,一种用语言无法替代的生命的呼唤。
  李续仁如泣如诉的哀婉而激荡的歌声,再次触动着人们早已憔悴无着的身心,在场的人们顿时哽咽了,祈雨队伍的和声更觉出异乎寻常的悲怆:救哟万民!救哟万民!……然而,“喊泉”依旧一点未滴下来。
  天哪,这可怎么办呢?李续仁抹了一把眼泪,吼声益发震耳欲聋:哎……嗨……嗨……嗨……哎呀……嗨嗨……云神雨神风雷神哟,东西南北的各路神:佛的雨簿玉皇的令,观音老母的圣水瓶;巳时喷云午时雨,救救咱心上滴血的受苦人!咱百求千求万万求啊:救哟万民!李续仁那泪流满面仰天求告的祈祷声,让地上跪着的庄稼人再也无法控制住心中的悲苦,好多人不由得放声大哭起来,拳头使劲地捣着地,呼喊道:“老天爷哟,你佬就开开恩吧!龙王爷哟,你佬就显显灵吧,显显灵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