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63章
  众目睽睽之下,项羽水灵灵的拒绝了。
  “亚父既然已经选择了汉营,断然没有再回来的道理。”
  此话一出,楚营的几个将领就炸锅了。
  范增竟然敢背叛大王?
  也对,那袭击粮道的计划也是他提出来的。若非他背叛了楚营,如何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害得大王还要与刘季那个流氓无赖周旋!
  更何况,要是他没有背叛楚营,为何汉营留他至今日呢?
  远远看去,几个将领瞧范增的精气神,似乎比在楚营的时候还要好些,他脊背都挺直了不少,似乎头发也更茂密些。
  而听见这话的范增,立马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将停止的脊梁弯了下去。
  他彻底完了!
  本来反应不过来的范增,听见这句话哪里还有什么不懂——项羽这是不信他啊!
  本就上了年纪的他,此时便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一般,竟是站也站不稳了。
  吕雉将刘盈放在身前,她已经教训过这个又蠢又坏的儿子。她们母子三人有今日,全靠刘元这个女儿。可他说话竟然全然不过脑子,气得她拿着棍子打了刘盈一顿。
  可他被打了却也不恼,反倒是觉得自己应该挨打,这就更让吕雉生气。
  一棍子打在棉花上。
  今日她便要让这小子好好看看,如果没有她与元,他又会是什么下场。
  从前他就是被护得太严实了,才会一次又一次被戚夫人哄骗,一次次被那些酸儒带歪。这一次,她不会再心软了。
  刘太公又一次被放到了砧板上。
  “刘季,你当真不愿意投降吗?”
  刘邦又一次叉腰大笑:“你怎么磨磨唧唧的,要杀便杀,要烹便烹,记得给我留一碗!”
  此话一出,众人皆料定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曹寡妇、刘肥都低下了头,刘太公也闭上了眼。
  “等我死了,你们记得哭得大声点。”
  他也不指望有什么陪葬了。说不定,他死了以后,他们母子二人后脚就能跟来了。
  刘元没有说话,她与刘邦做出的选择是一样的。何况,项羽连范增都不顾,眼下已经是没了办法。
  唯一的希望便是会劝说项羽的项伯了。毕竟历史上,正是项伯劝下了项羽。
  哪怕一切都不一样,她还是祈求一线生机。若刘太公真的死了,她定会为他报仇,然后给他烧多多的纸钱——毕竟眼下已经有了造纸工坊。
  刘盈便一边发抖看着刘太公、刘肥与曹寡妇,一边颤颤巍巍地冲了上去。
  刘盈攥紧自己的拳头,阿姊说过,他已经长大了。阿母昨日骂他全然不顾及阿姐的名声,他知道错了。
  如今,他不再是那个软弱的刘盈了,他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他要保护阿翁,更要保护大父与兄长。
  吕雉也没料到他会这样莽撞,一个不留神,就见刘盈水灵灵地冲到了刘邦旁边。
  刘盈对着鸿沟对面大喊:“西楚霸王,你若是杀,便杀了我吧!”
  “我是大汉太子,是汉王的儿子,你烹了我,岂不是比烹了我大父管用?”
  砧板上的刘太公睁开了眼,他心里咯噔一下。
  吕雉本想往回拉,但众目睽睽之下,刘盈已经说出来了这种话。她此时僵硬在原地,表情阴的能杀人。
  刘元皱起了眉头。
  这个时代,子杀父,和父杀子,是全然不同的两件事。正如刘邦被诟病最多的便是“分我一杯羹”,而非是将孩子踹下车。
  刘盈去换刘太公,看起来莽撞,倒是确实有几分可行之处。
  但如此一来,汉王便没了太子,士气又该如何?如意年龄尚小,又如何稳定人心?
  她是挺欣慰刘盈有了主见,有了勇气,但他似乎并没有长成阿母期望的样子。
  刘盈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他扬起脸看着刘邦,哭喊着求项羽。
  刘邦抬起脚,一脚将刘盈踹到了后面:“你要是想死,待会我亲自将你扔下去,用不着项羽动手。”
  他怎么就立了这么个糟心玩意当太子!
  吕雉立马将刘盈弄了下去,她一边板着脸一边掉眼泪。
  怎么偏偏他是这么个性子!
  从前软弱善良,蠢笨胆小就算了,到底还是听话。如今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竟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若是他没了命,刘季还有旁的儿子,但她又该如何?她的元又该如何?
  刘邦喘了口气,大声道:“项羽,你怎么还不动手!要是觉得人不够,我这里还有一个儿子,我将他一起送给你!”
  项羽被气得喘不上气,分明是他在威胁刘季,可偏偏这个不孝的老流氓,竟反过来拿捏起了自己。
  真当他不敢杀吗?
  项羽下了最后的通牒:“汉王,你的太子有情有义,你却一脚将他踹晕,你的阿翁马上就要死了,你却不为所动。凭你这样的流氓、混混、不孝的儿子、不慈的父亲,你也想要夺取江山吗?”
  “你就不怕,日后你的孩子也会这样对你?也要分一杯羹!”
  刘元终于开口了:“义兄,你可还记得我!我们二人也是结拜兄妹,你若是有幸能烹得汉王,记得也分我一杯羹!”
  刘邦闻言,哈哈大笑:“吾儿当如此!算起来,你与我女儿是义兄妹。这样论起来,我与你父亲,那又有什么差别?”
  “你我二人,这可是亲上加亲呢!”刘邦哈哈大笑,眼里没有丝毫被刘元这话孝到的不满,全是对刘元为他分担火力、拖延时间的欣赏,“还不动手吗,项羽小儿!”
  刘邦揽着刘元,笑道:“你这话说得漂亮极了,有我的风范。”
  刘元也跟着笑。
  生生死死的,算个屁!战国至秦汉时期,“烹刑”是威慑敌国的极端手段,但倘若她与刘邦都不受威胁呢?
  这边父女二人气定神闲,另一边,项羽当真是发了狠,亲自抓起刘太公就要往沸水里丢。
  千钧一发之际,项伯开口阻止:“争夺天下者不顾家,您杀了刘太公,对刘邦一点威胁也没有。他那个女儿刘元,从前便能说刘季是地上的沟渠,对他极尽贬低,如今您就是当真杀了这老头,又能有什么用处?”
  “您与刘元、刘季二人确实有旧,烹杀长者不仅会背上骂名,更会彻底失去人心。如今齐国诸事皆平,只怕韩信不日就要与刘季汇合。”
  “事到如今,与其要他投降,不如我们议和!您都愿意与韩信二分天下,为何不与刘季和谈呢?”
  这一番话彻底打消了项羽的心思,比起来异姓的范增,他更信任同宗的项伯。鸿门宴上,他也是听信项伯的话,这才放走了刘邦。
  如今,项伯这番话又一次说到了项羽的心里,同时也算给了项羽台阶。毕竟他一开始没想真的杀人,只是想逼迫刘邦投降罢了。
  谁知这厮如此可恶,将他架在火上烤,气得他差点真将刘太公烹了。
  项羽点了点头,将刘太公又一次放了下来。他确实需要时间来修整,先议和,再图其他。
  看清项羽的动作,项伯大声朝对面喊道:“汉王,我们霸王仁德,你们二人又有旧交情。如今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不如我们双方休战,以此鸿沟为界,二分天下,”
  刘邦当场就答应了下来:“好!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打来打去的,多伤和气啊!好兄弟啊,你我二人中分天下,你是不是得把我阿翁给放了?”
  于是,二人握手言和,签订盟约,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签订盟约之时,双方身后都跟着不少人,时刻防备着对面反悔。
  好在一切都顺利,刘太公、曹寡妇与刘肥,都被送了回来。
  三人一回来便抱头痛哭,吕雉在一旁也跟着掉眼泪。她哭的不只是刘太公,更是哭自己的糟心儿子。
  投桃报李,刘元把范增也给送了回去。范增此时神情木然,他清楚回去意味着什么,项羽已经选择了怀疑他,回去哪里还能有好日子过?
  那项伯说什么他都听从,自己却要被如此对待。
  范增拒绝了刘元,他不想走了。这天下大势他看得分明,就项羽这样的,迟早要被汉王吞并。
  与其回楚营受人牵制,还不如留在汉营。
  陈平、韩信能得到重用,为何他范增不可以?
  “汉王,我已经践诺,送还了你的妻儿和父亲,为何你还要扣留着我的人?”项羽脸色不太好,“难道你是想毁约吗?”
  刘邦也正纳闷,刘元不是已经将范增带来了吗,她再恨这老头,也不是那不懂事的人啊。
  果不其然,刘元推推搡搡,将范增推到了楚汉双方的和谈桌前。
  “实不相瞒,并非我扣着他不放,实在是范公不愿意离开啊!”刘元一脸无奈,她方才都威胁这老头儿了,包括但不限于继续派人盯着他上厕所,“项王,还请您亲自劝劝他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