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833节

  “您怎么瞧出来的?不会是陛下把我卖了吧?”
  孙莲英看着面具下,那张熟悉的脸庞,微微恍惚了下,似也才终于确认,咂咂嘴道:
  “有胆子闹出这么大动静,还能让袁立都退让的还有几人?
  况且,光方才你那几个下属的态度,就昭然若揭了,梨花堂的刺头何事会对一个空降的上司俯首帖耳?”
  赵都安尴尬地笑笑,也不意外。
  整座京城,若论对他最了解的,就是眼前这名老人了。
  贞宝虽和他负距离,但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反而是孙莲英,从最早提携原主,到后来赵都安的整个人设转变,都看在眼中,何况其本身对宫里的人极了解,能看破身份,合情合理。
  “回来也没太久,准确来说,也没完全回来。”
  赵都安简略解释了下,自己借助镇物,得以两地分身的情况:
  “此次得知清流党令人棘手,才下场操刀。至于这层伪装,倒也隐瞒不了太久。”
  孙莲英恍然,忽然叹息道:
  “江山飘摇,能者多劳,只是辛苦你了,又挨了许多骂声。”
  赵都安浑不在意地笑道:
  “我可是整个大虞赫赫有名的奸佞之臣,小白脸面首,还在乎这个?倒是今日早朝,究竟情况如何?”
  提及正事。
  老司监方将早朝境况叙述了一遍。
  并不复杂,与设想中大差不差。
  身为清流党魁的袁立火力全开,率群臣与女帝博弈,董太师拖着老迈之躯上殿调和。
  最终各退一步,已查明有铁证通敌的将依法处置,无足够证据的,女帝答应释放。
  “你似并不意外,方才说的名单新增是何意?”孙莲英好奇询问。
  赵都安笑呵呵解释道:
  “没什么,就是当初第一批抓人的时候,额外抓了一部分凑数的。现在正好放出去而已。”
  这句话轻飘飘的,不显重量,可若落在外头,必会令无数人大跌眼镜。
  孙莲英呼吸一紧,盯着他:“你故意的?”
  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幽邃道:
  “肃清内奸一事,本不困难。其中难点,无非是袁立一人。”
  “如何既把内奸抓了,又不损害袁立‘党魁’的地位和名望,才是难处。”
  “我思来想去,唯有让袁立勃然大怒,率领群臣,与陛下斗一斗,一番厮杀后,各退一步,将一部分人捞走,才能同时保全陛下威严,与袁立的威信。”
  “可这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争斗,所以,我又必须给袁立一个堂堂正正下场的由头……就像一台戏,既然目的是不想闹大地把事情办了,就必须有个人唱红脸,有个人唱白脸。”
  孙莲英愣了下,浑浊的眼眸中陡然爆发出光彩:
  “所以,这一切都是你的谋划?
  你上任之初,莽撞地闯进都察院,以不符规矩的方式捉人,目的就是让袁立合情合理地为下面的人出头。
  并且故意留给对方一个破绽,让清流党的人有了弹劾你的借口,也就有了与陛下争斗的理由?”
  赵都安点了点头。
  孙莲英深吸口气,继续飞快道:
  “而回来后,你额外抓了一批凑数的官员。就是在等着现在,这批凑数的人,本就是为了之后释放出去,给整个京城的人看,给清流党一个交待,给袁立一个台阶?!”
  赵都安微笑颔首:
  “就像两军交战,袁立若一败涂地,一个人都捞不出来,还如何能坐得稳位置?底下的人如何服他?
  反过来,这批官员一释放,袁立便成了从陛下虎口中夺食的党魁,即便只捞出来一批,也足够堵住那些质疑的口了。
  凡事就怕对比,李彦辅当初面对手下被抓,只能节节败退,袁立却能救下一批……至少比李彦辅强。
  而对陛下而言,也达成了目的,肃清了内奸,放走无辜者,则能展示出宽宏大量……
  这场戏里,唯一该被牺牲掉的,也就只有我。不过我本就只是个‘代理缉司’,等事情结束,若有人咬着不放,大不了请陛下夺了我职……
  恩,杀了也可以,反正现在的我只是个替身。”
  顿了顿,他平静地补了句: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袁立没有问题。幸好,经过我们的刑讯审问,暂时没有证据表明,袁公与反王有勾结。”
  一番话说完。
  孙莲英眼中除了惊叹,唯有惊叹。
  这么棘手的一个局,竟被赵都安用这种手段给解开了,而整个过程,也不过区区几日。
  而对比赵都安早期扳倒裴楷之、周丞、对付小阁老李应龙的时候,四处求援,以身涉嫌,艰难取胜。
  如今的他,施展手段时,更多了股游刃有余,举重若轻之感。
  抬手之间,搅动朝堂风云。
  哪里还与当初那个一步登天,人嫌鬼憎的宠臣有半点相似?
  “若非亲眼看你成长至今,我都要质疑,是到底是什么人了。”孙莲英赞叹道。
  ……赵都安沉默了下,将梨子递过去:
  “下官无论何时,都是白马监使者,都是大人你的下属。”
  老宦官被逗笑了:“你啊,你啊……”
  笑着笑着,又有些感动:
  “咱家老了,帮不了陛下什么,以后有你和莫愁在陛下身边,陛下也不会那么辛苦。”
  不是……你别拿我和太监比啊……赵都安吐槽。
  这时,赵都安忽然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他拿起桌上的白色面具戴了起来,挥了挥手。
  房门“吱呀”自行打开。
  钱可柔等几人回来了:“大人,人已放出去了。”
  “好,事情已了,咱家也该回宫复命。”老司监隐晦地袍袖擦了擦眼角,站起身,拂尘一甩笑道。
  赵都安忙道:“我送公公。”
  二人朝外走。
  秋日的衙门已显萧索,地上有黄叶散落。
  二人在前走着,几名太监和梨花堂锦衣跟在后头。
  孙莲英望着金黄的秋风,忽然想起来什么般道:
  “最近坊间都在将你与薛神策比较,一群人明褒暗贬在打压你。咱家听闻,金秋雅集要召开,很可能找你过去。”
  金秋雅集?赵都安愣了下,觉得耳熟,压榨脑力回想了下,才记起这是每年秋天,京城内登高聚会的惯用名称。
  秋日登高,或“踏秋”、或吟诗论文、或聚众游戏……是虞国的习俗。
  哪怕如今烽烟四起,但作为都城的京师依旧安定,哪怕为了安定人心,这种秋日聚会,朝廷也是不干预,甚至鼓励的。
  去年秋天,赵都安因去太仓调查“银矿案”,缺席了京中一堆文会。
  赵都安皱眉道:
  “记得金秋雅集多是文人参加,找我这个缉司做什么?”
  孙莲英看了他一眼:
  “你坐在这个位置,早被许多人判定是‘赵少保’的鹰犬走狗了,真以为这几日外头骂你的读书人,骂的只是你?”
  好家伙,我成了我的走狗……赵都安啧啧称奇。
  孙莲英叹息:
  “你如今可是整个京城的风云人物,不知多少人想要摸清楚你的底细,这次哪怕清流党的事暂时有了个过得去的结果,但那些文人的气可没撒出去,依旧会盯着你。”
  赵都安笑呵呵道:“大不了我不去就是。”
  这时,二人走出了衙门,结束交谈。
  目送老司监乘车朝宫里去了。
  赵都安舒展腰肢,对小秘书道:
  “备车,我也得进宫一趟。”
  这场权力斗争既然有了个结果,他也松了口气,准备进宫见贞宝。
  同时,他也需要神魂回临封那边,安排针对徐敬瑭和赵师雄的第二步计划。
  很快,侯人猛和沈倦牵了马车出来,小秘书抱着一堆梨子蹭进马车,给自家大人当零食吃。
  只是在一行人拐过街角的时候,赵都安忽然扭头,看了眼对面街道旁停着的一辆宽大的马车。
  赵都安眼神略一停顿,收回目光,继续走远了。
  ……
  马车内。
  一袭青衣的袁立手持玉如意,将窗帘挑开一条缝隙,望着“白脸缉司”走远,消失在人海中。
  远处,御史陈红走了回来,钻进车厢,禀告道:
  “袁公,诏狱放了一大批人。和您猜测的一样,这个新缉司好像早有准备,要不要想办法调查一下,此人身份?”
  袁立放下玉如意,脸上疲惫之色稍缓,轻轻叹了口气:
  “唱的好一个白脸。”
  他扭头,眸光温润地看着陈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