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831节

  与你同窗的王咏早已供认,他说乃是你勾结逆贼,又设计拉他上贼船,还暗示他说你是替袁立办事,他对此才是一无所知,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你!”
  孙红林大脑嗡的一下,下意识反驳:
  “不可能……他岂会如此……”
  赵都安冷笑追击:
  “勾结逆贼,乃是抄家灭族大罪,陛下仁慈,为稳固朝堂,只诛首恶,其余从犯从轻发落。他为保全自家,甘心供出你这个主犯来,有何不可?”
  孙红林讷讷不能言。
  赵都安又轻飘飘,继续例数王咏供认的,被孙红林拉下水的几名官员的名字。
  孙红林眼见自己身上罪证一层层叠加,冷汗如瀑,终于崩溃:
  “他说谎!恶人先告状!是他先找到的我!说替袁公办事,我才是被他拽下水的那个!不只是我,还有……”
  不多时。
  供认完毕的孙红林被带下去。
  下一个被提审进来的,正是王咏。
  赵都安照猫画虎,将一样的套路再次复刻,先审问,再骤然厉喝:
  “……还敢抵赖!孙红林与王擒鹤已然供认,指控乃是你假传袁立之名,拉人下水……”
  在孙红林提供的诸多详实的细节证据下,王咏气的眼前一黑,心知要死,索性一咬牙:
  “大人,他们所言不实……”
  很快。
  王咏被带下去,下一个是王擒鹤……
  一个又一个囚犯被带进来,又带出去,赵都安将一样的套路循环使用,每一次指控的证据,都真假掺杂,将一个又一个人牵扯进来。
  而亲眼看到囚犯们心理防线被逐一攻破的马阎等人已是集体沉默。
  看向赵都安的眼神都变了。
  中场休息时。
  憋了半天的海棠终于开口,她盯着赵都安,冷静分析道:
  “所以一开始的王咏根本没供认,你是在诈孙红林?你怎么确保他会说?”
  赵都安看了女同僚一眼,笑道:“囚徒困境罢了。”
  他简单将这个概念讲了下,而后补充道:
  “所以第一轮拷打刑讯的目的,一个是让这群人相信其他人有可能为了减刑,而推诿罪名到自己身上。另一个目的……”
  海棠眼睛一亮,抢先道:
  “另一个目的,是用刑讯,筛选出哪些人更容易被攻破,孙红林最胆怯,所以作为突破口。
  而只要他开口,说出证据,你就可以用真假参半的证据,去进一步令其他人相信自己被卖了……
  就像滚雪球,你手中积累的证据越多,欺诈成功的可能性越高,导致你手中的供词证据更多……”
  张晗也轻轻吸气:
  “哪怕这个过程中,有人死咬着不开口,也可以暂时跳过。等从其他人口中榨取到更多证据,再反过来二次提审……”
  马阎也幽幽道: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的供词彼此印证,就可以追溯到源头,以确定袁立究竟是否参与到此事。”
  其余几名缉司听懂操作,也都是目露惊叹之色,看向赵都安的眼神多了惊奇:
  这个代理“赵少保”的同僚,竟还是个审讯高手!
  怪不得,陛下会派遣此人代替赵少保的位置。
  好厉害的角色!
  马阎心中惊叹,张晗暗暗佩服,海棠跃跃欲试,想要与他较量的同时,又生出狐疑来。
  总觉得……这家伙给人的感觉,有点熟悉。
  审讯还在继续。
  两个时辰后,赵都安将手中的供词整理一番,拿出了新的名单,递给钱可柔:
  “明天去抓这些人。不用急,他们跑不了,或者跑了正好。”
  钱可柔应下。
  马阎犹豫了好一会,才说道:
  “这次是否闹得太……大了些?”
  赵都安笑问:“督公以为,这些人不该拿?”
  马阎摇头道:
  “该拿。但法子太过粗暴,哪怕你有陛下撑腰,令袁立无法阻拦,可没有铁证的情况下,今日抓了这么多人,朝堂上必会闹起来,陛下也会头疼。
  其他人也还罢了,最要命的是你非法拿了彭文良,留给了百官话柄。”
  其余缉司也都附和:“此事太过莽撞了。”
  不只他们,整个京城官场都认为这个新缉司太莽撞、嚣张。
  不走法律程序,强行去都察院抓人,这太犯忌讳了,岂不是留给人天大的把柄?
  马阎心中叹息,心想这人虽胆大,也在审讯上有一手,但距离赵少保还是太远。
  若赵少保在,处理此事绝不会如此粗糙。
  终归……智谋不足。
  赵都安笑笑,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打着哈欠道:
  “今日晚了,卑职送督公出去吧。此事既陛下交给梨花堂督办,无论多少腥风血雨,卑职一人担着就是。”
  说完,他一挥手,迈步往外走。
  马阎等人面面相觑。
  “督公,怎么办?”一名缉司问。
  马阎无奈地揉着眉心,没好气道:“随他折腾吧。”
  ……
  ……
  当夜,赵都安在梨花堂后的卧室“睡下”。
  次日,清晨。
  是个艳阳天,阳光洒满了庭院。
  赵都安天刚亮,就在阳光最好的院落中央练拳。
  这副身体没法修行,但身为傀儡,基本的底子还是有的。
  赵都安估摸了下,约莫等同于凡胎境。
  不过他练拳的目的不在于强身健体,而在于均匀地晒太阳。
  “太阳能充电可还行……昨晚忙了太久,今早差点能量耗尽起不来……”
  赵都安沐浴阳光,感受着冰冷麻木的身体一点点暖和起来,嘴角抽搐。
  很快,锦衣们陆续到来,而后按他的吩咐,出去抓人。
  同时,钱可柔也送来了朝堂上的最新情报:
  昨日,以袁立为首的大群言官进宫面圣,女帝以闭关修行为由避而不见。
  今日早朝,袁立率领近半数朝臣,金銮殿上向女帝施压,弹劾诏衙,弹劾新缉司的奏折雪片一般,几乎淹没了御前桌案。
  不止如此。
  以国子监学子为首的国子监读书人们更是舆论大哗,疯狂调教,怒斥诏衙无实证抓人,乃是在有意动摇朝堂。
  更有人认为,针对清流党的肃清,乃是反王的毒计,陛下被蒙蔽、欺骗云云。
  “大人,如今外头许多人都在议论,有人将咱们称之为国贼呢。”
  郑老九走过来,递上邸报,眉目担忧。
  赵都安晒着太阳,不满地挥手让老郑挪开一点,别挡着阳光,才道:
  “不过些许风霜,跳梁小丑,不必理会。”
  然而没过一个时辰,郑老九就跑了回来,焦急道:
  “大人,不好了,散朝后,数十名官员带着一二百名嫌犯家属一起来诏衙了,闹着要咱们给个说法,督公躲起来了,如今这帮人奔着咱们来了。”
  躺在椅子里做日光浴的赵都安睁开眼睛,好奇问:
  “都是空手来的?”
  “啊?”
  “我是说,没带点礼品什么的?贿赂本官放人?”
  “……”郑老九噎了下,苦笑道:
  “自从赵大人去年做了那档子事后,他们就不敢行贿放人了。”
  哦,是了,上次我抓人骗他们行贿,然后用行贿罪把人扣了……赵都安叹息一声,这帮人不好骗啊。
  罪过罪过。
  什么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是这个道理了……
  “那就派人拦在外头,谁敢硬闯就打。”赵都安不高兴地挥手,在椅子上给自己换了个面。
  一群官员在外头扛了一个上午,死活没进来,只好退去。
  然而下午的时候,赵都安被院墙外头嘈杂的骂声吵醒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