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549节
皇宫。
天色彻底放亮后,阳光洒在巍峨的宫墙上,投下大片阴影。
徐贞观今日乘坐低调的车驾,只携了莫愁等几名亲随,出了寝宫,在宫城内与住在此处的“姑姑”汇合,一同去看这场东西争斗的热闹。
女帝与文珠公主,姑侄女二人同乘,悄然离开皇宫,沿着街道朝神龙寺附近前往。
“呼……”
文珠公主掀开车窗帘子,望着清晨京城的街道两侧,很多百姓从香烛店中匆匆走出,棉衣下夹着黄香、香炉,还有的小心翼翼抱着佛像,皱了皱眉:
“这些都是京中崇佛的信男信女吧?”
徐贞观无须去看,神识扫过,已将外头奖项纳入眼底,神态淡然:
“恩。从前段日子禁佛令颁布,禁止佛寺香火后,城中买卖佛像,香烛,在家礼佛的生意便火热了起来,佛门信仰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的时间,比虞国的国祚还绵长,信徒众多。
朝廷可以禁止集会,削减各大寺庙的土地、钱财……但却难以根除信仰。”
文珠公主惊讶地看了侄女一眼,感慨道:
“陛下似乎并不生气。”
徐贞观笑了笑:
“有什么可气呢,这些百姓又没有错,佛门世尊存世已久,自然也没错,有错的只是某些人罢了。
今日辩经,消息早已传开,但这些百姓无法去亲眼目睹,看样子,便纷纷准备在家中祭祀观仰了。”
文珠公主默不作声。
在她的角度,能看出朝廷对佛门的纠结。
一方面,需要神龙寺与西域互相制衡,只能“禁佛”,无法“灭佛”,也做不到。
另一方面,又忌惮神龙寺日益强大的力量,不只是修行伟力,还有信男信女与扎根各地的许多寺庙。
包括女帝今日低调去观看,同样也是取舍的结果。
既需要象征意义出面,又不想闹得大张旗鼓,与上次正阳学派的挑战类似,区别在于,女帝可以不搭理正阳,却必须重视西域祖庭。
不多时,车辇抵达神龙寺附近的一座楼阁。
距离寺庙还有段距离,楼阁四周已有禁军封锁四周,马车停满了附近街道。
白衣女帝携着文珠公主,登上楼阁,只见一群朝廷官员已经悉数站立行礼:
“恭迎陛下!”
一眼扫去,李彦辅、袁立、薛神策等重臣竟皆在场。
往下一些的,马阎这等诏衙头目也立在角落。
“诸卿不必多礼,都坐吧。”徐贞观微笑颔首,目光扫了一圈,没看到赵都安。
略感奇怪,意外于这家伙不像是会错过这种热闹的性格。
但也没有发问,而是施施然落座,文珠公主被安排坐在女帝身旁最近的位置。
整个楼阁内的坐席,也按照官位高低依次排列。
“这座观水楼,位于神龙寺与寂照庵的侧面,冬日天冷,朝中诸卿比不得那些修行僧人,在这里看一看也足够了。”
女帝落座,手还牵着文珠公主的手,给人一种君臣姑侄女关系极好的印象,此刻笑着解释。
文珠公主也是盛装打扮,雍容华贵风采仅在女帝之下,抬眼望去,远处当真是神龙寺外,大片空地广场。
只是这会,那广场上也被禁军包围起来,避免无关人等进入。
内部却不知何时,早已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圆形的台子,两侧摆放了类似看台的坐席。
此刻,一名名僧人在风中立着,还有一些象征地放进去的京中勋贵在场。
而以此为中央,四周差不多远的一栋栋建筑内,也有一些读书人聚集,与百官一同远眺。
若说规格,已不逊于当初佛道大比。
“等一等吧,看时辰也该差不多了,”徐贞观对于来早了这件事倒不很在意,也乐于与群臣闲聊下。
这会才好奇问道:“赵卿不在?”
李彦辅、袁立等老面孔闻言,纷纷将视线投向与百官站位泾渭分明,不受待见的马督公。
马阎瘦长冷峻的脸上嘴角抽搐了下,拱手道:
“回禀陛下,之前便送了信儿过去,赵缉司许是伤病未愈,忽视了时辰,臣这就派人去传唤?”
“不必了,”徐贞观微笑道,“不必催他。”
文珠公主在旁边没吭声,眉头紧皱,对这个来京城后,仍未见过的奸臣愈发不满。
此人……区区一个面首,未免架子大的过分,百官都已到了,偏这个赵都安迟迟不到。
马阎欲言又止,终归没说什么,身为直属领导,他突然有点没来由的不安。
这时,神龙寺内传出低沉浩荡的钟鸣,众人精神一凛,朝远处广场望去,率先看见西域使团已然入场。
——
铺垫章节,下章凌晨前更新
第398章 赵都安:东西佛门,妄争佛法?可笑之至
入场了!
“噹——噹——”
神龙寺内,沉厚的钟声从这座古刹传出,声音滚过全场,登时令观水楼内的百官精神一震。
只见,神龙寺外那早已被清扫过积雪的广场四周,于寒风中封锁现场的披甲禁军外,一队醒目的西域僧侣迈步而来。
队伍中,包含西域法王座下“五方僧团”,黑绿白红黄不同色彩僧衣的僧人,为首的,却还是以红教上师最为醒目。
老猴子般的“圣僧”率众前来,神态庄严而肃穆,在他身旁,少年丹澈手捧一只转经筒亦步亦趋。
一行人在禁军与受邀在广场上观摩此次辩经的勋贵们的注视下,走到看台一侧。
丹澈扫了眼四周,微微皱眉,低声说道:
“师父,人不多啊。”
红教上师目不斜视,却明显也有些失望,倒不是因为观众多寡……
得知“禁佛”后,他对于今日的辩经,不会有广大信徒观摩就已有猜测,真正令他皱眉头的是——人少了,“慧”出现的几率就要难太多。
不过事已至此,他只能沉下心来,低声叮嘱:
“不要左右乱看,你以为场上这些人?四周那些楼宇建筑中,可都藏着更多的虞国人,今日虞国女皇帝都在附近那座观水楼上。
况且,辩经既是扬名,更是与神龙寺的较量,令神龙寺内的僧侣认识到,佛法正统在西域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归根结底,今日辩经,乃是东西佛门内部的一较高低。
给外人看是其次,争夺“正统”地位,才是最核心的。
“噹——噹——”
钟声低沉回荡。
在西域使团踏入广场后,神龙寺这座佛刹的大门内,也有大队僧人相对走出。
为首的,赫然是身披褐色僧衣,裹着金色袈裟,身材佝偻,容貌老迈的玄印住持。
这位藏身佛殿,许多年不曾现身人世的强者,继不久前徐贞观威压神龙寺,硬抗女帝三剑后,再次显露于众人眼前。
玄印住持身后,赫然跟着三人。
分别是:
一身白色僧衣的辩机;
身材魁梧,面庞无半点须发的龙树菩萨;
以及满头青丝垂至腰际,体态丰腴妩媚,瞳孔近乎透明的般若女菩萨。
三人身后,则是密密麻麻,上百人规模的僧人,此刻每个人都神态严肃凝重。
双方各自来到广场上那一座匆匆搭建起来的巨大圆台两侧。
近乎同时,众僧齐声双手合十,口诵:“阿弥陀佛!”
声音混在一起,有如洪钟,震得广场周围建筑瓦片都隐隐震动。
声势浩大!
附近众多观者无不变色,只觉被一股蓦然降临的肃穆气氛笼罩。
……
观水楼上。
朝廷百官眺望雪中的广场,清楚听到那洪亮的佛号。
莫愁身为女婢,站在女帝身旁,手中刚斟满一杯水,就眼皮狂跳地看到茶几上的杯盏内,水纹动荡。
继而,众人清楚听到,远处传来双方见礼的洪亮嗓音。
大抵是红教法师代表法王,与玄印对话,阐述今日辩经用意,为争“正统”云云。
“好大的声浪……”
文珠公主表情怪异,她虽在西域多年,但也是第一次目睹这种规模的辩经。
“那座高台四周铭刻阵法,哪怕不刻意施展术法,辩论声也可扩散出很远,”
徐贞观端坐主位,神色淡然,笑道:“姑姑可知道稍后如此辩经?今日主题又是什么?”
文珠公主摇头:“却是不知。”
进城后,她刻意保持了与西域僧团的距离,今日坐在这里,是以“虞国公主”身份,而非其他。
徐贞观亲自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