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543节

  时间早已到了正午,不少人饿的饥肠辘辘,却压根挤不出去,或也舍不得离开。
  赵都安与文珠,各自随便吃了点肉,喝了汤,将其余的饼子分发给三名梨花堂锦衣,与女武士等人凑合了一口。
  此前说好的请客,意外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对弈耽搁。
  “啪嗒。”
  “啪嗒。”
  棋子敲击木制棋盘的声音在嘈杂的声音中,显得很是清晰。
  许是因人太多,四周的寒气被驱散,赵都安甚至感觉到了热,扯开了领口。
  旁边的文珠公主,也是热的玉面绯红,摘下围巾,解开领口衣扣。
  陈九言浑身汗湿,后背一点点被打湿,脸色却愈发泛白。
  过了一百手后,他此前稳操胜券的自信就已荡然无存。
  一百五十手后,陈九言额头青筋绽起,局势呈现胶着溃败之态。
  一百八十手后,大败亏输,白子被切割成一段段,气若游丝。
  虽未至收官终局,看似仍可挣扎一二,可在场棋力较高的棋手,都已看出,大国手已是无力回天。
  “啪。”
  丹澈拿出汗巾,擦了擦因密不透风,而红热的光头,同时随意落下一子,说道:
  “你输了。”
  一片死寂。
  仿佛情景再现,不久前的棋院院长,这一刻,好似与额前一缕白发的棋待诏完美重叠。
  陈九言死死盯着局势,额头上豆大汗滴滚落,滑入眼眶,令视野骤然模糊!
  他的脸色一点点灰败,夹杂着恐惧!
  那不只是输了一盘棋的恐惧,身为御用棋待诏,虞国国手,他一生输过很多盘棋。
  但面前这一盘不一样!
  他何尝不知,自己身为棋待诏,擅自输给西域人,将会造成何等恶劣的影响?
  只是因骄傲自信也好,政治不成熟也罢,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输给一个西域名不见经传的少年。
  他几乎已经能想到,当消息传回宫中,女帝得知后,将会迎来怎样的雷霆之怒。
  而周围的人群,也已随之轰动,难以置信的声音,瞬间淹没了整条黄庭巷。
  “陈国手也输了!”
  这六个字,犹如一柄利剑,洞穿了在场所有虞国棋手的心脏。
  透体冰凉!
  本朝御用棋待诏中,声名最响的陈九言,大国手,竟当众输给了西域人!
  这是无论庙堂上的大人物,还是民间贩夫走卒,都无法接受的结果!
  “再下一盘!再下一盘!”
  陈九言突然激动地扶着棋盘,大声说道,他模糊的双眼盯着丹澈:
  “下一局,我不会再大意!”
  少年僧人平静地坐在自己凳子上,却已是缓缓站起身,指着插在地上,那枚并不显眼的木牌上“每人一局”的四个歪歪扭扭的字。
  朗声说道:“按照规矩,你可以明天再来。”
  陈九言身体后仰,几乎摔在了地上,浑身无力,不发一语。
  少年僧人俯瞰这名失态的大国手,皱了皱眉,认真道:
  “棋手不该如此,你让我很失望,虞国没有比你更强的人了么?”
  不……他不是因为输掉一局棋而破防,而是想到了接下来,将要承受的残酷后果……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
  文珠公主也露出夹杂怜悯与失望的复杂神色。
  作为一名外嫁的公主,她在立场上无法倾向任何一方,但内心中,无疑期待陈九言守住虞国的颜面。
  丹澈环视周遭一张张脸,与挤得密不透风的黄庭巷,平静说道:
  “下一个,还有谁?”
  无人应答!
  连堂堂大国手都一败涂地,哪里还有人敢上来。
  “有人已经去请其余几位国手,小和尚莫要嚣张!”有人呵斥。
  旋即,有寥寥几人附和。
  可更多人沉默悲观——这么久过去,其余几位国手,必然早已得到消息,却无一人到来。
  哪怕真有人毅然赶来,可陈九言都输的这般毫无悬念的情况下,换成其他“棋待诏”,又能翻盘么?
  今日之后,虞国棋坛被一西域少年横扫的消息,只怕要传遍大街小巷。
  奇耻大辱,却无力抵抗。
  文珠公主深深叹了口气,一时意兴萧索,缓缓起身,准备离开。
  丹澈小和尚,再次环视众人,微笑道:“无人应战了么?”
  然而,就在一片寂静中,瘫坐于原地的陈九言只觉肩膀上,忽然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按住。
  继而,失神的大国手只听耳畔响起一个陌生,又有些许熟悉的声音:
  “侯大,你扶他去一旁休息。”
  赵都安掸了掸衣袍,占据了尚温的座椅,有些无可奈何地看了眼愣神的丹澈小和尚,笑道:
  “请吧,本公子陪你玩一局。”
  丹澈眨眨眼,目光越过他,看向正要离开的文珠公主。
  “林公子?!”
  文珠公主表情呆滞了下,吃惊无比地看向赵都安。
  她觉得,这个林公子在胡闹,你一个连黄庭巷都第一次来的公子哥,何必要当众出丑?
  任侠之气,也要量力而为。
  这可不是打几个泼皮,救几个贫民那般简单。
  丹澈却误会了文珠公主的意思,以为是她找来的厉害棋手,不敢大意,点了点头,抬手轻轻一抚。
  黑白棋子簌簌回落棋盒。
  “请指教。”少年僧人说道。
  话音未落,赵都安一子打出:“别废话,我赶时间。”
  ……
  ……
  西域使团下榻在京城的一座专门接待西域官员的驿馆中。
  名为“金风馆”。
  连日的落雪,将整个驿馆建筑屋顶也蒙上了一片雪。
  太阳出来时,屋顶的积雪融化,反而格外冷些。
  “吱呀。”
  金风馆内,一座楼阁的窗户被打开,显出一名站在窗边的皮肤黝黑,如老猴子般的僧人。
  红色的僧衣与头顶红色的僧帽在雪景中格外鲜艳,脖颈上悬挂的由白象牙穿成的珠串泛着尽管股,凹陷进去的眼眶中,满是思忖之色。
  红教僧团上师“圣僧”感受着屋外涌进来的冷风,精神一震。
  他的身后,桌案上摆放着一叠厚厚的“资料”。
  其中既包含神龙寺近来境况,动向,以及相关人员的详细调查。
  更多的,却还是今年以来,京城内声名鹊起的人物名单。
  为了寻找“慧”,老和尚进城后,就命人搜罗调查。
  名单上的名字很多。
  并不意外。
  女帝登基满打满算,才不到三个年头,今年朝堂动荡的厉害,单是倒台的官员就一长串,有人倒下,自然有人青云直上。
  而朝堂上的势力更迭,传递到底下,则是更大范围的权力更替,比如裴楷之倒下,那京中依附他的诸多势力,人物也都换了一遍。
  这就令许多新人崭露头角。
  而在这份名单上,排在第一位的,毫无意外便是赵都安。
  “女帝面首……会是世尊于人间化身么?”
  红教上师轻声低语,而后自己都笑了,摇了摇头,将这个最大嫌疑人划掉。
  虽说赵都安完美符合“慧”出现的时间点,但在老僧仔细查阅后,率先排除此人。
  其中一个原因,与文珠公主的判断类似,都认为,赵都安身上立下的功绩,水分太大。
  有很明显的,女皇帝刻意为其镀金的痕迹。
  另外一个更重要,更核心的原因在于:
  佛门世尊乃是心怀慈悲的神明,岂会化身为一个品行不端,恶贯满盈,被满城百姓称为“阎王”的奸臣?
  这太不合理。
  更不要说,赵都安在佛道斗法中,压制神龙寺了……哪怕“慧”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是“佛门世尊”。
  综上,红教上师将更怀疑排在赵都安身后的一些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