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399节

  “心中无鬼,自然不怕。我淮安王府又不曾做过银矿生意,更不曾将手伸入这临封来,有何可怕?
  何况,皇姐的事,便是我的事,有人贪墨我徐家的银子,我岂能坐视不理?”
  小小茶摊里,两人对坐,目光不躲不避。
  一个皱眉,一个微笑。
  赵都安沉默了下,忽然灿然一笑:
  “郡主有这个心,想必陛下也会甚为开怀。”
  他倒也并不介意,这心机郡主跟着凑热闹。
  大大方方的掺和,总比在暗中鬼鬼祟祟好。
  何况,他也从不曾小觑这个郡主能调集的力量。
  旁的不说,她身旁那个姓吕的老者,也算个不俗助力。
  至于利益相关……大概率真没有,一方面,倘若太仓的事与淮安王有关,那郡主跟着他,反而徒增嫌疑。
  另外,富甲一方,手下掌握数支商船的淮安王,还真瞧不上这点小打小闹的贪腐。
  “你在看什么?”
  徐君陵瞥见,赵都安取出一本册子,在翻看。
  “看这个地盘有哪些地头蛇,哪条有毒,哪条没毒。”
  赵都安随口道,手中的册子上,出现一个个人名。
  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这是“道”一级别的,三品以上的大员。
  恩,对应前世他熟悉的“省”一级的封疆大吏。
  再然后,是太仓府城的知府,孙孝准。
  这里就要提一下大虞的区划了,九个道,每一个“道”都颇为广阔,其中分部数量众多的县城。
  因“道”的面积大,故而会分出两个“府”城,作为主次两个中枢,大略对应市。
  如此,便有了九道十八府的说法……不涵盖京城。
  临封道毗邻京城,往南就是淮水道,往东南就是建成道——即,靖王府所在。
  往西是西平道——尤金花娘家所在。
  临封境内两个府,一个是“临封府”,一个是“太仓府”。
  银矿所在的太仓县,就是太仓府城所在的位置。
  “朝廷的文书,比我早很多天抵达,所以这个时候,临封的这群大员,肯定都在前头的府城里等我这个钦差过去。
  呵呵,昨晚住的驿站又提早传出信去,这个时辰,那帮大员大概在城门口准备列队迎接咱们了。”
  赵都安随口道。
  徐君陵轻轻颔首,毫不意外。
  以她的眼界,在淮水时便时常与布政使一级的官员交谈,故而,只觉寻常。
  这会不禁翘起嘴角,揶揄道:
  “那你这可是一头撞进人家的老巢了,别看你是京城的钦差,但就带着这么几个人,来到人家的地盘……呵呵。
  这帮执掌一方的大员表面上或许对你客客气气,但暗地里,却是敌强我弱的格局了。
  怎么样,想好怎么立威了么?要不,你求求我,我淮安王府还是……”
  赵都安笑了笑,没有接茬,合上册子,静静盯着桌上的茶碗。
  “你在看什么?”被忽视了的郡主挑了挑眉。
  赵都安盯着水碗中微微荡起一丝褶皱的水面,以及水中倒映的脸孔,呢喃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什么?”徐君陵愈发迷惑。
  却见赵都安端起茶碗一饮而尽,笑道:“郡主要进城,还请落在后头,钦差队伍得先走一步了。”
  ……
  ……
  数十里外,太仓府城。
  一大早,衙役官差便催促百姓净街,提前将城中帮派等碍眼的东西,一概压下去。
  城内临封的一群大员,都换上官袍,头戴乌纱,率领一众地方官列队,在城门口望眼欲穿。
  终于,官道上两辆车马队伍抵达,马车顶悬着一条黄色绸布,是为记号。
  “钦差来了!”
  黑瘦如铁,雷厉风行的知府孙孝准沉声道。
  这一瞬间,在场官员皆是心头一沉。
  布政使高廉与年迈的按察使也抬起胸膛。
  待马车队伍在城门口停下。
  气质儒雅,官袍都熨烫的没有褶皱的高廉率众迎接,朗声大笑,迈步拱手:
  “前方可是赵钦差?”
  两辆马车厚厚的帘子相继掀开。
  先走出来的,乃是镶嵌了包银假牙的青袍御史,然后,才是施施然,给钱可柔请出来的赵都安。
  赵都安神色淡然,眼神睥睨,身上是在路上换了的白马监使者独特官袍。
  目光依次扫过高廉等地方官笑容满面的脸,最终定格在为首的文官脸上,笑了笑:
  “久仰高布政大名,今日一见,气度不凡。”
  高廉哈哈大笑:
  “钦差谬赞,久听闻京中赵大人威名,传言丰神俊朗,今日一见,名不虚传,无怪乎得陛下倚重。”
  生着一张老好人面孔的按察使也笑道:
  “高布政所言极是。”
  就连政绩卓著,动不动敢和上官拍桌子的孙知府也是满脸堆笑,一副热切模样,不吝赞美。
  三人带头,其余本地官员纷纷开口,对他模样大加赞赏。
  钦差队伍中都是人精,这会渐渐听出别样意味来。
  这群地方官,看似夸赞,却全然不提赵都安半点功绩能力,只吹捧容貌。
  那一句“无怪乎得陛下倚重”,更隐隐沾染讽刺意味了。
  暗指他靠小白脸上位。
  御史陈红笑容缓缓收敛,梨花堂锦衣们神色变得不大好看起来。
  面对钦差,地方官们不会明面上对抗冲突,但这种软软的讽刺,却更令人火大,偏又无法发泄。
  然而,赵都安却好似全然没有听出,这帮人言语中的讽刺和揶揄,笑容依旧热切,甚至显得尤为风度翩翩。
  这模样,令高廉为首的地方官略感诧异,不知这钦差是城府深,喜怒不形于色,还是当真是个名过其实的草包了。
  恩,若是后者,那倒最好。
  “钦差舟车劳顿,我等已备下驿站、宴席,为钦差接风洗尘,来人啊,还不领路?”
  寒暄过后,高廉笑着邀请,示意进城门。
  赵都安却笑着没动,说道:“高大人权且等一等,人还没到齐,另外,不知诸位备下的驿站,可曾宽裕?”
  众人一愣,什么意思?
  还有人落在后头不成?
  高廉突然心生不安,笑道说道:“驿馆自然宽裕,太仓府衙虽不算富,但接待钦差队伍,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样啊,那本官就放心了,”赵都安羞赧一笑,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我带的人有点多。”
  多?能有多少?
  众地方官不甚在意。
  然而下一秒,大地毫无征兆的轰鸣起来。
  高廉为首的地方官愣住,不禁被声浪吸引,抬首朝远处张望。
  继而瞳孔齐齐收窄!
  只见,远处冲出一群铁骑,绵延成黑线,仿佛没个尽头。
  尘土飞扬中,一头头披甲的骑兵悍然逼近,为首的将军,扛着一道招摇的大旗,上书“临封”二字,迎风猎猎。
  赵都安微微一笑:“我的人来了。”
  第291章 末将袁兴俊,参见赵大人
  地平线上。
  那漆黑的骑兵如一道锋利的刃口,切割开秋日萧条的天空与大地间那条模糊的分界线。
  碗口大的马蹄,重重踩踏在土地上,卷起浊浪般的尘埃。
  赵都安笑眯眯,抛出这句话的时候,骑兵队伍上方,盘旋的一头鹰隼已先一步,掠至众人上空。
  “止!”
  当先扛旗的大将沉声低喝,两百余骑兵瞬间停在数百米外,动作整齐划一。
  只这份娴熟,就远远超出一般行伍士卒。
  可见,乃是重金调教出的精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