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200节

  良久,徐贞观终于放下笔,合上纸卷,有些慵懒地舒展了下腰肢。
  转而看向屋子里正在走神的,寝宫唯一的男子,眸中带着些许歉意:
  “等了许久了吧。”
  “不久。”赵都安回神,睁眼说瞎话:
  “陛下日理万机,相较之下,臣实在轻巧了太多。”
  徐贞观笑着摇头,懒得戳穿他的谎话,倏然起身,莲步轻移:
  “忙了一日,陪朕出去走走吧。”
  ……
  帝王的所谓走走,排场自然不同。
  夜色下,宫内灯火明亮。
  徐贞观与赵都安近乎并肩而行,出了寝宫,便是宽敞阔大,足以容纳数千人演武的大广场。
  身后,则是两条宫中侍者组成的长龙,皆一手提灯,一手持握各种物件,以备女帝不时之需。
  同时,又跟的并不很近,是一种恰好好处的距离感。
  “臣下午看到,诸位大人入宫。”
  夜风负面,赵都安鼻端好似萦绕女子幽香,沉默走了阵,主动开启话题。
  徐贞观走出书房后,整个人都慵懒了许多,闻言轻轻“恩”了声,笑道:
  “知道你想问什么,周丞及其党羽已被正式逮捕,丢进了台狱。
  关于薛琳当年的案子,由袁公主审,你送的那些证据已很严密,王山也已经招供,又吐露出不少关于周丞的罪证……
  都是昔年,王震弄权时留下的把柄,呵,倒是意外之喜了。
  有了这许多,周丞认不认罪,已不重要,下午的小朝会上,已判了他斩首,家人流放,家产充公。
  夏江侯在牢中,说只他一人便送了周丞极多的好处,这么多年累积下来,怕是一个惊人数字,如此,国库倒是可有一笔大钱入账了。”
  这么快就判了?不挣扎下么……赵都安诧异。
  但转念一想,诸多铁证在前,似也确无必要。
  一个不久前,还要将他置于死地,高高在上的九卿,短短一天就凉了……
  饶是作为“始作俑者”,也不由叹息。
  “那便恭喜陛下得偿所愿,”赵都安恭维道:
  “周丞倒下,陛下筹措新内阁的阻力想必大减。”
  徐贞观瞥了他一眼,意外道:
  “是袁立告诉你的?”
  赵都安果断卖队友:
  “袁公说,新内阁一事,周丞反对尤甚。听闻,新内阁是董太师在操办?”
  徐贞观美眸闪动,审视身旁的忠犬,有些好笑道:
  “左一个内阁,又一个内阁,你一个武官,怎么对这个感兴趣了?”
  赵都安故作尴尬,讪笑道:
  “臣听袁公说,新内阁禁止大臣入内,而以年轻一代读书人为主……当然,臣没有旁的意思,只是想为陛下分忧。”
  他太想进步了!
  虽说上午入宫,被董太师明褒暗贬了一通,赵都安也的确对做官没啥兴趣。
  但不意味着,他对这个“新内阁”就没想法。
  一来,新内阁意味着更大的权力,可获得更高的身份,以此换取皇权更有力的保护。
  苦哈哈修炼,要多久才能变强?
  抵御大修士的威胁?
  几年?还是十几年?
  若能获得更高的地位,直接安排大修士当保镖,则一步到位。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个道理,他很早就明白了。
  二来……若能进入“新内阁”,他岂不是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整天和女帝在一起了?
  想成为领导的心腹,成天在外头跑业务是不行的,要多刷存在感!
  夜色下。
  徐贞观听了,却是莞尔一笑,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看他:
  “你也知道,入阁辅政的是年轻的读书人,你只占了年轻二字,和读书人又有何干系?”
  第155章 太祖皇帝的私藏
  “臣其实平常也读了很多书……”赵都安沉吟了下,毛遂自荐。
  然后,他就无奈地看到,身旁的女帝嘴角上扬,好似被他这句话逗笑了。
  徐贞观摇了摇头,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
  “你想为朕分忧,朕很开怀,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你擅长的是办实务,这段时日的表现,朕都看在眼中,已是办的极好,朕自然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也非不愿提携你。
  只是,这新建的所谓‘新内阁’的,名为修文馆的衙门,做的事乃是为朕分摊政务,献言献策,商讨国事,琢磨的是政令法度,银钱工事,军务礼仪等诸多事项。
  如此,才只能寻读书人进来。
  而且,还要是尽可能与朝堂两党牵扯较少的士人入内。”
  能这般耐心解释,可以说是推心置腹了。
  赵都安当然能听懂。
  所谓的新内阁,无非是女帝想打造的一个忠于皇权的文臣班底。
  所以刻意将现在朝堂上的大臣们拦在外头,还要避免“李党”和“清流党”的渗入,修文馆,即是未来“内阁”的雏形。
  如此一来,他更想往里凑一凑了,但女帝的态度又很明显:
  修文馆是读书人发光发热的地方,赵都安一个武人就别往里凑热闹了。
  至于他所谓的读书……在徐贞观看来,或许是有的。
  但如何能与从“尸山学海”里杀出来的进士们相比?
  “臣……”赵都安张了张嘴,有点无奈。
  没办法,刻板印象太重,可三五句话里显然无法扭转。
  自己总不能现场空谈治国方略吧?
  他这段时日虽读了很多书,但也只是对大虞朝的统治框架进行了了解。
  细节情况尚不清楚,而任何策略,首要的就是“因地制宜”。
  没有具体的问题摆在眼前,他想表现也无从谈起。
  “好了,”徐贞观看他一副挫败的模样,莞尔一笑,想了想,说道:
  “朕这样说,你又不死心。
  这样吧,你若感兴趣,过几日修文馆开馆,朕可以带你去见见世面,也好教你知道,你所谓的读书,与馆内那些读书人的区别。
  到时候,你自然死心。”
  “臣那就先谢过陛下!”赵都安眼睛一亮,忙拱手道谢。
  甭管怎样,先混过去看看再说。
  况且,他虽自忖上辈子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赵都安也从不敢小觑古人的智慧。
  万一人家一个个贼强,用不着他呢?
  夜风中,二人沿着广场行走,天黑后,空气也不再闷热。
  这个小插曲结束,轮到女帝起了个话题,问起他的修行进度。
  赵都安略作犹豫,回答道:
  “臣在武神图中,已出了沙漠,正要踏入雪原。”
  事实上,他早已进入雪原深处了,但考虑到自己过于“惊世骇俗”的天赋,还是稳一手。
  可饶是如此,女帝仍明显愣了下,吃惊于他的速度,也只能将其归结为上次“易经洗髓”的影响。
  “既如此,倒是朕有些低估你了,”徐贞观笑了笑:
  “也好,本来今晚便准备助你一臂之力,原本还担心,你武神图内累积的心境磨砺不够,如今倒是远远超出了。”
  赵都安奇道:“陛下什么意思?助力?”
  徐贞观颔首,道:
  “距你入凡胎中品,已有段日子了,上次为你易经洗髓,药浴用了诸多灵药,那诸多药力,哪怕刨除脱胎换骨所消耗,残余的,也足够帮你节省一年苦功,晋级上品。
  若是正统武夫,每日与人切磋厮杀,药力自会耗干。
  可你整日在京中,也无搏杀经历,药力便都沉淀在你体内。
  朕可助你将药力逼出,晋级上品。”
  晋升修为?
  赵都安呼吸一紧:
  “陛下,咱们在哪突破?还去汤泉宫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