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50节
“东南遥远,还是海上无尽之处,如果他们胡作非为,我们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无可奈何?”
德亨笑道:“这就又转回起始点了,造船。”
康熙帝:“……你说的造船,不只是造几艘在海上通行的海船吧?”
德亨捏着茶杯,施施然道:“自然不是。我要造的,是载着大炮的坚船,是能载着手持火枪的水手纵横海域的大船。”
康熙帝扶额:“朕知道了,你想要重建水师。”
德亨:“不,我要新建海军。”
康熙帝:……
康熙帝身子前倾,一双利眸,狠狠的盯着德亨。
德亨毫不畏惧,道:“不管是骑兵还是弓箭手还是火器营,这些都可归为陆军,在海上,当然要有海军。”
“我要将侵入我中国海域之内的洋人全部赶出去。”
德亨身体亦是前倾,与康熙帝四目对视,说出他的终极目的。
两人就这么角力似的对视了一会,康熙帝发现,德亨说的居然是真的。
不是在大话,更不是在开玩笑。
康熙帝撤回身子,张了张口,眼睛露出些许茫然,问道:“德亨,我…朕不懂你。朕觉着你在说胡话,可是,你清明的眼睛,告诉朕你没有说胡话,你很清醒。”
德亨垂下眸子,没说话。
康熙帝见他这样,心下莫名一阵烦躁,道:“李玉,去给朕泡碗菊花茶来。”
李玉似惊觉,先是整个身子都微微颤抖了一下,然后不受控制的大声“喳”了一声,狗撵兔子似的跑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将康熙帝给吓了一跳,骂道:“狗奴才,茶房在东边。”
不用出去,东阁的东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可以通东面的茶房,专供康熙帝用的,结果,李玉从东阁走到大堂再从大门走出去了,绕了个大弯儿。
李玉听到这一声喝骂,脚大打了个趔趄,跑的更快了。
刚才太可怕了,他在康熙帝身边伺候已久,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他很少没经历了,上次,他记得,还是皇上撤三藩、收台湾、亲征准噶尔时候。
那时候,他还是乾清宫伺候的一个小太监,现在,他都做到御前总管太监了,皇上也老了,该享清福了吧?
不,李玉直觉,这清福,恐怕享不了了。
东阁里,起居注官大气不敢喘一下,安静的只闻康熙帝缓而悠长的喘气声,德亨的气息也很微弱,只有心绪平静的人才能有这样从容不迫的气息。
康熙帝将德亨的话反复思量,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你说海域,海权,你知道中国的海域在哪里?”
德亨无语了一下,心道,您现在才反应过来啊,我以为您知道我在说什么呢。
德亨理所当然道:“凡是我中国海船开到的地方,尽皆我中国海域。”
康熙帝被这个回答给震了一下。
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这是成吉思汗的话。
现在,康熙帝又听到了类似的一句:凡是我中国海船开到的地方,尽皆我中国海域。
康熙帝对此无言以对。
又是一阵沉默,李玉终于端来了一碗菊花茶,康熙帝看着澄亮的茶汤,没有喝,而是道:“在户部开一司的题奏再议,眼下,先将南洋的米运来再说其他。”
就好像刚才的谈话不存在一般,康熙帝连一句评价的话都没有,直接将话题导回最初。
德亨在说出口同时,就知道自己只能打打嘴炮,虽然他说的是自己的志向,但谁管你呢,估计康熙帝以为他在白日做梦,说梦话,所以不屑于理他吧。
德亨道:“皇上可派内务府官员,携贡瓷、绸缎、茶叶去粤海关,同时给粤海关传旨,宣告南洋诸商贾,凡载粮来闽、越之船,可免、减关税,运到的米粮,就以贡瓷、绸缎、茶叶折价。行与不行,先试试再说。”
康熙帝心下松了口气,心道,这满朝文武,可算是有个人说一句能够落地实施的建议了。
康熙帝道:“如此,要派一位懂商贾事的过去才稳妥。”
德亨提议道:“最好身份上特殊些,能压得住两广总督、巡抚和闽、越等一众官员,不能和他们沆瀣一气,欺上瞒下,同流合污。”
康熙帝看着德亨,德亨也眼含期待的看着康熙帝。
康熙帝笑了,他用手指头点了点德亨,问道:“你父叶勤,在家闲了有好几年了吧?”他自认已经领会了德亨的意思。
德亨好悬一口气没上来,尴尬笑道:“皇上,臣这么大一个人坐您面前呢,您…就不能看看微臣?”
您到底是怎么从眼前的儿子想到背后的老子身上去的?
“嘿嘿嘿……”
一老一小两双眼睛落在了嘿嘿偷笑的李玉身上。
李玉立即捂住了嘴,不发一声出来。
康熙帝对德亨道:“南边你去不了,让你父去就行了,朕另有差事给你。”
德亨兴趣不大,例行问道:“皇上有何差事要派给臣?”那小声音,有气无力的。
康熙帝淡淡道:“端阳将至,你去盛京,代朕给太后跪经,向祖宗祈福七日,顺便去船厂看看。”
德亨一下子呆愣住了,不敢相信问道:“让…让我去?”
康熙帝瞥了他一眼,继续道:“朝鲜人越界杀人案到现在都还没个定论,你去给朕查一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德亨心潮澎湃,简直要压抑不住巨大的惊喜了,他一个猛子从炕塌上跳跃下来,真心诚意的跪在康熙帝塌下,磕了一个头,仰着大大的笑脸高声道:“臣领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啊哈哈哈哈哈哈!
他终于可以出京了!!
第239章
从康熙帝那里出来, 德亨高兴的都要一蹦三跳了,见到谁都乐呵呵的打招呼,好像发生了什么天大的好事一般。
“德亨, 德亨,这里。”
德亨听到声音,转头一瞧,是胤祄。
德亨来到胤祄身边, 问道:“十八阿哥,您怎么在这里?不是去放鹰去了?”
胤祄上下打量他,好奇问道:“你怎么这么高兴?汗阿玛赏你了?”
“哈哈哈哈哈……”话未说,德亨先是一阵畅快大笑,笑的胤祄莫名其妙的。
笑过之后,德亨才矜持道:“皇上给我派差事了。”
胤祄:“什么差事,能把你乐成这个样子?”
“我也想知道,能听吗?”
德亨和胤祄转头, 是阿尔松阿。
德亨笑问道:“你来给皇上回事儿?皇上正休息呢, 现在不见人。”
阿尔松阿道:“我去内阁送折本,不是去找皇上的。”
德亨:“哦。”
阿尔松阿再次问道:“什么差事?不能说吗?”
德亨忍不住的嘴角上翘, 道:“能说,这不端阳要到了吗,皇上派我去盛京给皇太后跪经祈福。”
阿尔松阿/胤祄:“就这?”
德亨得意洋洋点头:“就这啊。”
胤祄狐疑问:“去盛京祈福,有这么高兴吗?”
德亨:“当然,这可是我第一份差事,自然高兴。”
阿尔松阿:“我怎么记得, 你第一份差事, 是御前侍卫来着?”
德亨摆手, 不以为然道:“皇上哄我玩儿呢, 你见我什么时候认真办过一件差事了?”
阿尔松阿想说,俄罗斯学馆,难道不是你的差事吗?但当着胤祄的面,阿尔松阿将此话咽下,问道:“你自己去?我可不信,皇上没有给你派属下吗?”
这个,德亨倒是实话实说,道:“因为是去盛京,也是瓜尔佳氏老家,皇上派了傅尔丹护卫,另外,德隆也一起去。”
阿尔松阿点头道:“傅尔丹是当代瓜尔佳氏族长,他去,可号令所有瓜尔佳氏族人,分量可不小。”
德亨笑点头:“是啊是啊,我要去我额娘那里了,两位,告辞啦。”
胤祄垮脸道:“我在这里等了你老半天,腿都站麻了,就等你一起放鹰去呢。”
德亨抱歉道:“我不知道啊,对不住,”又看了看天色,道:“这眼看就下晌了,放鹰也没什么意思了,等我回来吧?”
胤祄只好答应:“那好吧,说好了,你一回来,就来找我啊?”
德亨笑应道:“一定,一定,我们击掌为誓。”
和胤祄击掌为誓完,德亨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胤祄还在嘀咕:“真这么高兴啊?不会是打算偷跑出去玩儿,才这么高兴的吧?”
阿尔松阿听了,就道:“十八阿哥,德亨虽然爱玩一些,但不会偷跑的,而且,傅都统会看着他,不会让他乱来的。他可是去跪经,给皇太后祈福的,也由不得他乱来。”
胤祄不好意思道:“你说的是,是我想差了,唉,还想北巡这一路上有的玩了,谁知道,刚出关他就要当差去了……”
唠唠叨叨的,胤祄带着人离开了。
阿尔松阿看着德亨远去的背影,勾唇一笑,只是跪经祈福吗,用得着瓜尔佳氏的族长护送?
而且,看德亨那忍不住高兴的样子,此行一定不简单。
阿尔松阿转身去了傅尔丹那里。
德亨来到纳喇氏这里,问道:“额娘,住的还好吗?您和三儿没事儿吧?妹妹们呢?可有什么缺的?”
纳喇氏笑道:“都好,这一路上走的慢,走走停停,没我想的艰苦,三儿也后蹦乱跳的,你的两个妹妹有我看着,并不缺什么。”
因为康熙帝自己身体原因,加之皇太后同行,随驾队伍中,也多有老臣,所以,相比于康熙四十七年那次紧锣密鼓的北巡,这一次,可就舒缓多了,纳喇氏又会骑马,并不是总坐车,所以,行路至此,她并未觉着劳累。
德亨笑道:“再有一天就能到承德了,到了承德,御驾去避暑山庄,您就可以跟着卓尔姐姐去住咱们在热河的庄园,不用继续北上了。”
“大哥,看你很高兴的样子?”萨日格和依尔哈一左一右的围着德亨转悠,小三儿就跟只小狗一样,在哥哥姐姐们衣摆见钻来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