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30节
德亨叹道:“咱们以后还得和俄罗斯交往呢,没收全部武器不行,驱逐出境更不能,手段太激烈了。”
有挑起两国纷争的嫌疑。
阿灵阿笑道:“这不是底线吗,将底线放低一些,他们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德亨笑问道:“那您的上限呢?”
阿灵阿:“每一种火器,至少要留下三分之一,他们的损失,我们以财货补足。”
德亨咂舌:“咱们委实太过慷慨大气了。”
阿灵阿看了他一眼,道:“我大清泱泱大国,自该有大国的慷慨和气度。”
德亨叹气:“是,要有气度,要有胸怀,我记住了。”
阿灵阿不明所以,转而问道:“您有什么打算,咱们先通个气儿,奴才好配合您。”
德亨笑道:“我可能没什么气度,想要的有点多。”
阿灵阿:“奴才洗耳恭听。”
第153章
德亨和阿灵阿走在去隔壁罗刹庙的路上, 说了自己的打算和想要的结果:
“要将他们携带违规武器的行为定性为恶劣事件,您去问问托合齐,这些俄罗斯人在京半个多月期间, 可有发生斗殴和抢劫事件,不管事情有多小,都要报上去,这样咱们可以占据道德制高点, 谴责他们的使团了。”
说到这个,阿灵阿笑道:“托合齐是老臣了,他知道该怎么做,说不定,皇上的案头已经有关于此类情况的奏折了。”
德亨惊疑不定的看着阿灵阿,阿灵阿教他:“皇上若是想做什么事儿,定有多方安排,我们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就行了。”
德亨沉思, 或许从昨天开始, 康熙帝就已经让托合齐盯紧了俄罗斯北馆了,对了, 康熙帝说过,要兵部配合阿灵阿做事……
想着有的没的,德亨继续道:“有了证据最好,我们可以有理有据的掌握主动权。我们最多可以返还他们应该携带的武器数量,其他多余的,都要没收入官。这个没得商量。”
阿灵阿点头, 他们此次的目的就是这么武器, 只有这个, 是不能让步的, 现在他们已经得手了,剩下的就都可以谈。
德亨继续道:“俄罗斯人肯定会激烈反对,我们可以提出财物上的适度补偿,但还需要一个震慑,让他们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阿灵阿道:“这个容易。我们可以和他们说,我们的博克达汗(圣皇帝,指康熙帝)会书国书送去俄罗斯国,谴责彼得皇帝的不情不礼有违两国约定的行为。”
德亨眼前一亮,迟疑道:“可是,俄罗斯路途遥远,国书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送的到……啊,您是说,咋呼一下他们?”
阿灵阿道:“并不是咋呼,我会视情况起草一封国书给皇上,等遣送他们出境的时候,让他们将这封国书带回给他们的皇帝。至于这封国书上的内容怎么写,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高,这一招是真的高啊!
彼得皇帝可不是一位仁慈的皇帝,他以手段强硬和残忍著称,德亨都可以想象,伊凡他们要是将一切都搞杂了,灰溜溜回到国内会承受彼得皇帝怎样大的怒火。
不管他们是不是有理,是不是被大清算计了,他们没有完成交易任务,给彼得皇帝带回去他想要的物资是事实。
德亨笑道:“筹办俄罗斯学馆的事情不能因为没有教习先生半途而废,我们可以以国书为诱饵,作为和平友好解决此次事件的条件,使团和商队人员中,至少要留下四位能读会写的教师给我们,作为友好交换,我们可以让他们参与重新修建俄罗斯新馆,作为俄罗斯在京暂住地,同时也是学馆。”
阿灵阿亦是笑道:“这才是您最终目的吧?”
德亨:“来日方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要他们肯留下,协助我们将学校办起来,我会向皇上建议增加两国的贸易量。”
武器可以以协商的名义强自留下,若是强自留人,那就是国际纠纷了,说出去,会受到指责的。
德亨的目的是武器和人都留下,在这个基础上,财物贸易上面就是可以商量的了。
罗刹庙前,俄罗斯教士罗蒙洛索夫站在门内,一个头发花白拄着拐棍的外国老头站在门外,两人隔着一扇门说话,托合齐抱臂站在一旁闭目养神。
不知道是不是在忍耐听鸟语的烦躁。
德亨问阿灵阿:“那个门外的洋人是谁?”
阿灵阿:“葡萄牙人,耶稣会中国省副省会长徐日升。”
德亨:“啊,就是那个在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充当翻译的徐日升?”
阿灵阿点头:“就是他。”
德亨:“他看起来年纪很大了。”
实际上,这个洋人,已经是肉眼可见的迟暮老人了。
他看上去身体不大好的样子。
两个传教士发现了德亨和阿灵阿,纷纷停住了话头,这让想过去听一听他们在说什么的德亨扼腕不易。
托合齐站在原地没动,对阿灵阿点头,定定看了德亨一眼,然后甩袖、跪地,行了一个扎实的千儿礼。
德亨:“免礼。统领辛苦了。”
托合齐起身,昂着脑袋鼻孔朝天嚷嚷道:“为皇上办差,何谈辛苦。”
德亨点头,行,你敬业,你能耐行了吧。
徐日升跟阿灵阿行礼,阿灵阿用满语和徐日升介绍道:“这位是德公爷。”
徐日升鞠躬,给德亨行礼,用流利的满语气弱道:“老朽徐日升,请德公爷安。”
德亨一手上托,客气道:“您老也安。”
徐日升微微起身,佝偻着腰背,看着德亨笑眯眯道:“德公爷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风采卓然,名不虚传,老朽敬仰您已久了。”
嚯,这老头儿中国话说的真挺好的。
德亨笑道:“您是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我也听说过您的大名。”
徐日升点头,看着罗刹庙,感叹道:“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朽行将入木,不是当年为皇上办差的时候了。”
德亨:“皇上会记得您的功绩的。”
徐日升摇头,在胸前比了个十字,轻轻道:“惟愿皈依我主的怀抱,功绩与我不过是浮云。”
德亨笑道:“于耶稣会应该不是浮云。”
徐日升:……
德亨道:“站在门外说话不成体统,都进去坐下说吧。”
罗刹庙内,一水儿的哥萨克人,他们打着赤膊,光着脚丫子,只着一条长到小腿肚的亚麻长裤,刷洗的刷洗,摔跤的摔跤,见到德亨他们进来,纷纷停住手,看着德亨的眼神如狼似虎,凶狠又悍厉。
五月的天已经很热了,伊凡脱掉了外套,只着一条丝质吊带长裤和亚麻衬衫,衬衫扣子敞开了上面两颗,露出古铜色的胸膛和隐隐勃发的胸肌。
仍旧是长靴及膝,两只袖子卷到胳膊肘,露出结实毛发浓密的小臂。
他站在庙宇正殿前的台阶之上,歪着脑袋,勾着唇角,吊儿郎当道:“真是稀客啊,尊贵的大公。鄙人还以为在被贵国无情且不公正的驱赶前,再也见不到您的尊驾了,我亲爱的!朋!友!!”
德亨不解道:“伊凡,你似乎很委屈。”
伊凡的面容狰狞起来,他跳下台阶,朝德亨冲过来,托合齐立即上前,弯刀半出鞘,挡在德亨前方,同时下令:“拿下他!”
几个身着铠甲的步兵立即上前,将伊凡反绞双臂,按住他的脊背,使之半跪在地上。
一直看着的哥萨克人冲上来,但他们赤手空拳,武器都被收缴了,就只能被抽出长刀的步兵们组成战阵,分批围了起来。
双方气氛顿时激烈紧张起来,冲突一触即发。
徐日升跟德亨道:“德公爷,这些人,您可以将他们驱逐出境,但不能伤害他们。”
德亨点头应道:“您放心,只要他们不伤害我,我就会友好相待,保证不伤害他们。”
又用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能听得懂拉丁语缓缓道:“徐老,像您这样见多识广的智者,应该知道在一个国家的首都,蓄意武力伤害一位皇室成员,是多大的罪证吧?”
是罪证,不是罪过。
这里面的区别,足够以此为由引发一场师出有名的两国征战。
这很重要。
徐日升没有回话,他的腰更弯了两分,退后了两步。
这是表示臣服且敬重的意思。
德亨看向罗蒙洛索夫,同样用拉丁语道:“我希望,伊凡刚才的行为,并不是你们提前商议好的。”
罗蒙洛索夫嘴里苦涩,低头道:“并不是。”
德亨点头,道:“最好是这样。我相信你,基督的信徒。”
罗蒙洛索夫在胸前画十字,喃喃念了两句圣经,然后就目光灼灼的盯着德亨。
德亨并不在意他的态度如何,他的态度能改变现在的形势吗?
德亨这一番表现,可是看的阿灵阿惊奇极了,好在,他是带了另一个叫雷蒙的传教士翻译的,他将德亨和徐日升、罗蒙洛索夫的对话翻译给阿灵阿和托合齐以及其他人听,听的阿灵阿连连点头,看着德亨的眼睛异彩连连,托合齐也看一眼德亨,再看一眼德亨,又看一眼……
和这些俄罗斯人交涉,阿灵阿才是主官,德亨是来辅助的,其实是来给阿灵阿充当翻译的。
但现在看来,德亨完全可以为主官,他阿灵阿为辅也并非不可?
德亨看着已经平静下来的伊凡,上前两步,托合齐给他让出道路,但长刀并未还鞘,站在一旁警戒。
德亨毫不怀疑,如果伊凡再次暴起,托合齐会毫不犹豫的给他一刀。
伊凡仰着头颅,他虽然表面平静下来了,但他的眼睛流露了他内心的愤怒。
德亨看着他的眼睛,道:“伊凡,很抱歉,我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想,我需要一个解释。”
伊凡讽刺:“哈?”
德亨露出难过的神情,问道:“伊凡,你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带这么多的火枪和手雷来京吗?中国境内安定平和,你们完全不需要那么多的武器就能从蒙古草原走到京城的。我想,这一点,你们的前辈应该告诉过你们。你们从你们的前辈身上汲取经验,你们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那么,你们又为什么要带这么多武器呢?”
“还有这些…哥萨克人,我们不反对你们带护卫,但是,二百人的商队,有一百二十人是作战经验丰富的骑兵?这难道是正常的事情吗?”
伊凡:“……哥萨克人…就是商队成员。”
德亨失望的摇头,道:“伊凡,你在欺骗我。”
伊凡:“我没有!”
德亨面色更加难过了,道:“伊凡,我希望你能明白,我们是战胜者,我们的军队战胜了准噶尔汗国,我们曾经和贵国签订过条约,有过谈判的经历……我们充分的了解并接触过,哥萨克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伊凡:……
德亨:“伊凡,明明受到欺骗的人是我,为什么委屈的人是你呢?我不明白。”
“伊凡,我需要一个解释。难道,我不值得你给我一个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