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13节

  第144章
  ◎……◎
  德亨没有说什么中俄两国边界的事情, 他只说他想知道俄罗斯国内发生的事情,毕竟,算起来, 俄罗斯算是大清的邻居了吧。至于其他的,都是一些附属国。
  德亨:“这可是皇上筹办的专门学习俄罗斯语的学馆,皇上谋略深远,智谋深不可测, 特地命内阁筹办这个什么学馆,一定有他的道理。反正,我是一定要去学习的,弘晖,你要跟我一起吗?”
  “一起什么?怎么不问我一声?”
  德亨和弘晖闻声去看,是卓克陀达带着丫鬟们来了。
  德亨忙将自己刚才的说辞和打算说了一遍,卓克陀达没有犹豫,只道:“好哇, 带我一个, 我跟你一起学。”
  德亨连连惊喜道:“好啊好啊,咱们能作伴学习可是太好了, 弘晖,你学不学?”
  弘晖:“你们都这么说了,我怎么可能不学?我派人去问问德隆,要是不带他,他定又要说你了。”
  德亨嘿嘿笑,道:“来之前, 我已经派人去问他了, 嘿嘿……”
  弘晖失笑, 道:“你能记得就好。说起俄罗斯, 我记得,镶黄旗有一个俄罗斯佐领?”
  德亨和卓克陀达对视一眼,都面露迷茫之色,道:“我没听说过?也没在街上见到什么俄罗斯人?”
  弘晖道:“还是以前哈图尔向额娘回话的时候,我在旁听见的,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哈图尔未到礼部任职之前,在四贝勒府任典仪官,冲当贝勒府长史之能,也就是说,每到俄罗斯商队来京,都是他负责府上向俄罗斯商队采购货品等事务。
  弘晖努力回忆道:“我隐隐约约还记得一些,说是可以从俄罗斯佐领内找人做翻译什么的。”
  卓克陀达道:“咱们做什么在这里猜度,不如去找额娘问一问。”
  这是个好主意,姐弟三个去正院找四福晋,路上,德亨不由问道:“哈图尔如今还在礼部吗?”
  德亨可是对哈图尔印象可谓是深刻,他是德亨第一个真正接触的胤禛府上府官,德亨对胤禛的第一印象就是从他开始的。
  哈图尔是个八面玲珑处事圆滑又不失规矩的人,他是个可以让主人放心的管家。
  哈图尔的事情卓克陀达知道,她笑道:“每年三节两寿,哈图尔都会带着妻儿来府上拜访,我接待过几回他的太太,听说现在已经升任礼部员外郎了。”
  三年升一级,这升迁速度已经很可以了。
  一时来到四福晋这里,四福晋正在吩咐菜品,依尔哈在旁边炕上和丫鬟玩穿花绳,见到姐弟三个过来,四福晋笑招手道:“你们快来,庄子上刚进上来一批今年新下来的瓜果,好吃不好吃的,新鲜是有的,德亨,就数你舌头最刁了,今儿的菜色你来安排。”
  姐弟三个给四福晋行礼请安,依尔哈叫哥哥姐姐,然后张着手要德亨抱抱。
  她已经好几天没见到德亨了,此时一见就分外想念。
  德亨掐着小妹妹的胳肢窝儿在半空中转圈圈,惹的依尔哈“咯咯咯”笑个不停,乳母丫鬟吓的乍着手跟撵老母鸡似的护着,依尔哈看见了,笑的更欢乐了。
  弘晖也和小妹妹玩,但都是玩的解九连环看图画认字摇拨浪鼓这样的“文雅”游戏,哪像德亨,是真的不知道文静为何物,见到小孩子不是上天就是入地,就没他不敢玩不会玩的,但偏偏,小孩子就喜欢他这样的。
  有时候弘晖也羡慕,心道我要是三四岁的年纪,恐怕也会更喜欢和大孩子这样玩吧。
  弘晖看着一大一小两个玩的不亦乐乎,笑问四福晋道:“前儿不是才进上来一批,今儿怎么又进上了?”
  四福晋笑而不语,卓克陀达捡了依尔哈的一个彩色丝绦小皮球在手里一上一下的抛着玩儿,此时听弘晖一问,又见了四福晋这神色,眼珠子一转,不禁眯眼笑道:“定是额娘知道今儿德亨弟弟放假,特地提前吩咐了庄子上的奴才今儿再送新鲜的来,好哇,额娘偏心,嘻嘻嘻嘻。”
  弘晖恍然大悟,笑说德亨道:“可了不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额娘亲生的呢。”
  德亨得意非常,故意抱着小妹妹依偎到四福晋身旁,对着一春手里的菜单指指点点,好似他和小妹妹才是四福晋的孩子一般。
  端坐着的弘晖和卓克陀达,反倒衬得像是来访的客人了。
  四福晋斜斜倚靠在靠背上,拿手指头点点卓克陀达和弘晖两个,笑嗔道:“他不在家的时候,我的心都放你们两个身上,你们还不知足。”
  卓克陀达和弘晖都笑道:“知足,知足,咱们大度着呢,现如今他回家了,额娘尽管将心思都放他身上吧。”
  “还有我呢,还有我呢。”依尔哈也笑咯咯道,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听懂。
  卓克陀达笑道:“是,是,你才是咱们的小宝贝,快来姐姐这里来,姐姐跟你玩彩球好不好?”
  德亨蹬下鞋子,抱着依尔哈上了炕上,看她和卓克陀达一起玩皮球,自己点了菜色:“将菠菜抄了水,和木耳、圆葱、黄瓜、粉丝一起拌个凉菜,将茄子和土豆先用油炸了,合着豆角炒个地三鲜,再要个芹菜炒五花肉,煮一盆盐水毛豆,汤品上,就用豆腐和豆芽煨一尾鲫鱼汤,我就要这些,姐姐,弘晖,你们还要添什么?”
  弘晖笑道:“我有那尾鲫鱼汤就行了。”
  卓克陀达笑道:“再添一个红烧肉,依尔哈近来可喜欢吃了,是不是,依尔哈?”
  依尔哈笑哈哈道:“红烧肉,红烧肉……”可见是真的喜欢。
  德亨犹豫道:“依尔哈才三岁,给她吃红烧肉能行吗?会不会口味太腻厚了些?”
  卓克陀达:“只尝尝滋味就行了,哪里能真的给她吃?”
  原来如此,德亨又问四福晋:“额娘,咱们就吃这些,您还有什么吩咐的吗?”
  四福晋笑道:“再添个炖鸡和煨羊肉,面食除了奶饽饽再加一道油盐卷子,米食,蒸一道上等粳米和一道大黄米。其余的小菜小食的让厨房看着上吧。”
  又吩咐道:“去小院儿问问,谁想吃什么,让厨房多做了,给她们送去。”
  三秋笑应了,下去准备去了。
  弘晖笑问德亨道:“你净点些素菜,在宫里都吃了些什么?”
  德亨眉毛鼻子脸蛋都皱巴到一起去了,纵使心里有万般的吐槽,嘴上还是道:“大鱼大肉尽够的,我都觉着我吃胖了。”
  弘晖凑他面前仔细观察一番,点头道:“是胖了一些,脸更圆了。”
  卓克陀达喷笑,道:“我怎么瞧着瘦了?在汗玛法身边当差肯定辛苦,我听说,一个不小心还要挨骂,还要去南书房读书呢。”
  啊这,这……
  “你们都知道了啊。”德亨不好意思了。
  四福晋笑道:“你被罚去南书房读书,回头皇上就将你们阿玛给叫道跟前,问了好一通你在府上都学了些什么学问,问四爷到底有没有好好对你读书上心,以至于一篇中庸连个皮毛都没学会。”
  德亨忙道:“这可不是贝勒爷的错,是先生还没讲那么深,我才读了几年书啊,要是读书这样容易,就不会有十年寒窗苦读这么一说了。”
  四福晋道:“咱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皇上说不是,那就不是,咱们做小辈儿的,只得听着。”
  德亨开始担心了:“等贝勒爷回府,我不会挨训吧?”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心,已经开始幻疼了。
  弘晖劝道:“没事儿,顶多就是挨两下,很快就过去了。”
  德亨:“……你还不如不安慰呢。”
  卓克陀达忍笑,忙岔开话题道:“你们忘了,咱们来找嫡额娘是有事情要问的。”
  四福晋好奇:“问我什么?”
  德亨暂且抛开胤禛因他受连累挨骂的事儿,道:“再有两三日俄罗斯来京商队就要到了,我们想找个通俄罗斯语的。
  四福晋以为德亨手下的人是要和俄罗斯人做生意,就道:“通俄罗斯语的可能不好找,你还不如找几个会说洋文的传教士便宜。”
  弘晖:“我记得有一回哈图尔来跟额娘回话,说是什么找镶黄旗的俄罗斯佐领之类的,我当时就听了一耳朵,现在给忘了。”
  四福晋:“你们说这个啊,你们若是想从这个俄罗斯佐领内找翻译可能要失望了。我当年也想从这个佐领内找几个翻译来着,结果哈图尔来跟我说,如今这个佐领内的俄罗斯人,基本上都不大会说俄罗斯语了。”
  德亨和弘晖、卓克陀达面面相觑,都难以置信。
  卓克陀达惊讶道:“这才几年,祖宗话都不会说了?”
  四福晋笑道:“这有什么的,十多年就能换一代人,这个俄罗斯佐领与国同长,早就不知道换了多少代了,老人死去,年轻的不会说祖宗话不是很正常?”
  又道:“那也说不准,可能有问漏的,你们都是能在外头行走的爷们儿,想知道,自己去打听打听就行了。”
  德亨点头:“那明儿我们三个就去找找看。”
  又说了他们姐弟三个要一起跟着马奇学习俄罗斯语的事情,四福晋看卓克陀达理所当然的样子,到底没有将反对的话说出口来。
  四福晋还没有说出口的是,卓克陀达已经十五岁了,胤禛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将女儿留在京里了。
  等到胤禛回府,果然没给德亨好脸色看,夫妻两个带着孩子吃了一顿安静的晚膳。
  饭后,弘晖硬着头皮跟胤禛说了要学习俄罗斯语的事情。
  胤禛的眼睛唰的一下就钉在德亨的身上了。
  那啥,其实也没错。
  胤禛耐着性子问道:“说说看,你们怎么想着要学俄罗斯文语了?”
  弘晖:“学习俄罗斯语言,可以和俄罗斯人交流,了解他们国内的事情。”
  胤禛:“你了解他们国内的事情做什么?”
  弘晖:……
  我怎么知道,是德亨说想要了解的。
  “俄罗斯算是咱们的邻居,知己知彼,方好应对。”
  胤禛:“知己知彼,自有奴才们去做,不用你们自己去学,你见皇上自己要学了吗?见皇上下旨要皇子皇孙王公大臣们去学了吗?”
  弘晖:……
  胤禛:“德亨,你来说。”
  德亨:“奴才会欺人,主子都不愿意学习,不当回事,看不上的,奴才也不会下功夫去学的。皇上都要筹办学馆了,可见对培养会说俄语人才的重视,若硬拉上一帮人去学,估计也学不出来什么。我们要是能去学就不一样了,那些人不管是钻营也罢,讨好也罢,总要认真对待几分的。”
  胤禛点头,表示了对这一条的认可,问道:“还有呢。”
  德亨:“喀尔喀和准噶尔都和俄罗斯搭界,若有冲突,咱们作为宗主国,定是要调停裁决的,若是谁是谁非都弄不清楚,到时候两国交涉起来,肯定会吃亏的。”
  贝加尔湖曾经是喀尔喀蒙古部族的放牧区域,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在康熙帝二十八年以索额图和佟国纲为首的大清使团和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主动放弃了,改成以尼布楚为界,这个先不说。
  单说准噶尔。噶尔丹当政之时,不止一次的和俄罗斯眉来眼去,甚至还和当时的沙皇通信,想要从俄罗斯借兵借火枪火炮攻打喀尔喀和大清。
  如今噶尔丹虽灭,但准噶尔地区仍旧是部族联盟制,他们跟喀尔喀蒙古一样,每年都会向大清纳贡,在康熙帝每年西巡之时,也会去朝见康熙帝,但怎么说呢,毕竟只是藩属,还是外藩,又和俄罗斯搭界,要说俄罗斯没有拉拢甚至是奴役准噶尔牧民的想法,德亨是不信的。
  弘晖对德亨的这个有力说法连连点头,表示就是这样的。
  准噶尔多么重要啊,要是不重要,当年汗玛法也不会两次亲征了。
  胤禛看着德亨沉默了一瞬,德亨说的这个理由,过于一针见血了。
  他怀疑德亨说这话,应该是在皇上面前听说或者看到了什么。
  难道说,对俄罗斯,皇上是有什么新的想法了?
  但胤禛没将这话问出来。
  前两日,康熙帝将他叫过去,没头没尾的骂了他一顿,说他对德亨不上心,没教好读书云云,胤禛难免多想了些。
  皇上学习汉学多少年了,至今都还要汉学师傅给他讲学呢,还能指望才读书三年的德亨能学成什么学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