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12节
马奇已经听自家夫人说了,德亨似乎对俄罗斯货物很感兴趣,就特地开了库房,让他自己来看了。
马奇想着最近当的差,心道,德亨哪里是对货物感兴趣,他恐怕是对人感兴趣。
马奇笑着见礼道:“德公爷,不知您来,老夫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德亨笑道:“实在是我不请自来,您不介意就好。”
马奇:“不介意,当然不介意。这里乱糟糟的,德公爷,请前书房喝茶。”
德亨:“劳驾。”
马奇带着一众小子们来到前院大书房,分主宾坐下,仆从上完茶,马奇对自家小子们道:“你们自去玩儿去吧,我跟德公爷说说话。”
一众小子们面露遗憾不舍之色,他们现在已经明白了,德亨今日就是来找马奇谈事情的,唉,明明都已经是小伙伴了,怎么德公爷能知道的,他们就不能知道呢?
他们也很想参与大人的事情啊。
德亨爱莫能助,这里是富察家,当然要听大家长马奇的,要是在自家,德亨可以将他们留下一起听听。
等书房里只剩下马奇和德亨了,马奇开门见山道:“您来府上,可是要打听俄罗斯商贸的事情?”
德亨赧然道:“都瞒不过您。”
马奇笑了笑,道:“能说一下,您因何对这些俄罗斯人上心吗?”
德亨:“我想与俄罗斯人做买卖。”
马奇摇头道:“若是只单单做买卖的话,显王府和简王府的消息要比老朽这里灵通多了。”
俄罗斯来京商队路上,承德是一个非常大的落脚点和交易点,这些商队在来京之前,会在承德先交易一批,然后才会来京。
如今两座王府在承德的势力,马奇可不敢小觑。
德亨笑道:“不愧是老中堂,我想与俄罗斯人做买卖是其一,其二,我还想打听一下俄罗斯国家的事情。”
马奇:“比如说?”
德亨:“比如,他们的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奇惊讶:“您打听这个做什么?”
德亨:“就是好奇罢了。”
德亨说好奇,马奇是信也不信。
哪个好人不打听俄罗斯有什么好东西,反倒打听人家皇帝什么样的?
马奇回答道:“这个,老夫真不清楚。不如等他们商队到了,您亲自去找他们打听?”
德亨:“您知道什么时候到?”
马奇:“再有两三天吧。”
德亨惊讶:“这么快!”
马奇笑道:“您这几日都在宫中当差,可能还没收到家中的信件,所以不知道。”
德亨点头:“我确实还没有回家。”
马奇调侃道:“您出宫不先回家,反倒先来了老夫府上,可见您对俄罗斯的皇帝是真的很好奇。”
德亨嘿嘿一笑,不做回答,反问道:“这么说,皇上对今年俄罗斯商贸事务已经有了旨意了。”
马奇点头,道:“皇上命我建一所学馆,专门供人学习俄罗斯文语。”
“噗咳咳咳……”
马奇吓了一跳,忙叫人进来伺候给德亨换茶。
一番忙乱后,德亨也顾不得喝茶了,确定道:“您是说,皇上要建一所俄罗斯学馆,专门培养学习俄罗斯文语的人才?”
马奇点头,道:“是,这两日,我就忙这件事了。”
德亨好奇问道:“有人报名学习吗?”
马奇叹道:“皇上先是命我在蒙八旗中询问,结果,呵,只有7个人愿意入学,皇上无法,只好又命我在汉八旗中询问,总算凑够了六十八名,可以交差了。”
德亨:“这六十八个学生,不会是寻常人吧?”
马奇:“自不是寻常,至少也得是闲散子弟,多是监生。”
能称得上“子弟”的,都是豪门之后,监生就是国子监学生。
能成为监生,要么你是有举人功名,要么你老子是做官的,有一个或者两个入国子监读书的名额留给你,这叫荫监,要么就是捐钱弄一个入学名额。
总之,都不是寻常人。
德亨可惜道:“我知道的太晚了,要不然我定会第一个报名,唉,我就在皇上身边,怎么现在才知道呢?”
马奇笑道:“那天您被皇上训斥了一顿‘不学无术’,被罚去南书房听师傅讲书去了,所以您不知道。”
德亨梗住,那啥,那天康熙帝兴致来了,问他“忠恕违道不远”如何解。
这句话出自《中庸》,下一句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以,德亨的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亨自认自己解的很正确,然后康熙帝让他深解。
德亨一脸茫然的看着康熙帝,不知道这个“深解”是什么意思,让康熙帝大为扫兴。
康熙帝给他解释了一通“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的道理,然后将他扔去了南书房,和皇子们一起读书去了。
这也是德亨为什么跟白晋和利圣学两个说,他年纪还小,正经做不了什么事情的原因,因为他的确还在读书的年纪。
他这个年纪不去读书,非常容易成为文盲,就是那种人家说什么话他都听不懂的彻彻底底的文盲。
比如“忠恕违道不远”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也是真的不懂就是了。
德亨问马奇道:“那我现在报名还来得及吗?”
马奇笑道:“跟皇上说一声,只要皇上同意你学,自然就来得及。”
德亨:“其实,我是想从我手下选一批人入学。”
马奇“啊”了一声,道:“原来如此。不如您将名单报上来,老夫挑选一番如何?”
德亨:“多谢。”
马奇:“好说。”
两人喝一回茶,德亨再问道:“皇上怎么突然要建专门学习俄罗斯文语学馆?”
马奇叹道:“俄罗斯与大清交往日繁,理藩院需要这样的人才。”
这个回答未免太过泛泛了。
德亨拧眉想了想,喃喃道:“专门精研俄罗斯语的人才……”突然灵光一闪,道:“我记得,当年和俄罗斯定界,定的是东界?西界呢?是不是还没定?什么时候定?怎么定?这可是关乎到国家领土大事,不能马虎,更不能吃亏喽……”
“这样的话,这个俄罗斯语就得要学起来,不,是必须要学起来,将主动权掌握在咱们自己手中才行!”
“对了,如今京畿堪舆图已经画好了,接下来就是地方上了,如果不界定了边界线,如何绘制全国地图呢?嗐呀,我这猪脑子,我怎么现在才想到……”
德亨有如打了鸡血一样的激动,看着马奇的眼睛亮的惊人。
这可是见证历史啊,若是真的和俄罗斯划定边界线的话,那这条边界线,几乎就是永久性的了。
如果这条线再移动,除非发动侵略战争。
马奇被德亨给惊住了,一为他如此激动的表现,二为他的敏锐。
自己只不过说了一句话,他就能猜到皇上的谋略,他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难道是在皇上身边伺候的时候,听皇上说了这么一两句?
马奇直觉不能够,皇上根本不会跟个毛孩子说这样的“国家大事”。
看的出来,皇上虽然很宠幸这个孩子,但也没真的要他参赞政务,更别说是军机要务,顶多就是放在眼前养眼罢了。
这样的“御前侍卫”,马奇见的多了,就看这位主儿能让皇上宠幸多久了。
德亨目光灼灼的盯着马奇,等他说话。
马奇斟酌开口:“这种事情,不好乱说的……”
德亨立即道:“明白,我不会乱说的。”然后兴奋的不住搓手,跟马奇喋喋道:“跟您说实话,今儿我见到了白晋和利圣学,他们两个让我不要和俄罗斯人做生意,那怎么可能,凭什么呢?他们又说了一些有的没的,说什么敌人强大了,自身就弱小了,我虽然没同意他们的提议,但他们这句话说的本没错……”
“我还想着要从哪里多了解一些俄罗斯国内的事情,这机会可不就来了?皇上真正真知灼见,目光高远,未雨绸缪,积极进取,大帝之姿……”
马奇听德亨数落了一堆英明神武的好词儿往皇上身上堆,然后才找机会打断他道:“您打算要怎么做呢?”
你打听人家内政,你要做什么?
德亨奇怪他这么问,理所当然道:“没做什么啊?就是打听一下,知己知彼嘛。”
德亨起身,对马奇道:“今日不虚此行,老中堂辛苦了,接下来我有五天的假期,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若是再有俄罗斯人上门,千万要替我引见一番。”
马奇:“……好说。”
将德亨送出门,马奇踱步走在自家院里,问送德亨回来的儿孙道:“你们愿意学习俄罗斯语吗?你们近水楼台,不用去求人就能入学。”
富兴先道:“偏远小芥之国,做什么要学他们的语言?这不跌份儿吗。”
马奇瞥了他一眼,问明礼道:“你最好学,你愿不愿意多学一门语言?以后也可到理藩院补缺。”
明礼看了小叔富兴一眼,委婉道:“孙儿如今的课业已经很吃力了,恐没有精力分出来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马奇看向侄子们,富昌挠挠后脑勺,道:“您是知道的,我什么学问都学不好,以后只能做武将了。”
傅清:“我想学,就是不知道难不难。”
马奇笑道:“天下间就没有不难的学问,只要想学,就能学的会。傅宁,你呢?”
傅宁天真道:“我想和德公爷一起当差,他要是学的话,我也是要学的。”
傅宁这回答,不知道让马奇怎么说,只能说:“好学总是好的。”
马奇看着自己的儿孙,叹道:“老夫从十八岁当差,如今三十有八岁矣,从来没觉着自家儿孙有短他人之处,今日才知,差矣,远矣。”
富兴和明礼等面面相觑,觉着羞愧同时,又忍不住在心里腹诽:您老的心儿真是高到天上去了,别说咱们家了,数遍全京城,能再找到第二个德公爷吗?
您拿咱们跟他比,您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德亨可不知道自己再一次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他从富察家出来之后,他先回了一趟自家府邸,然后又去了四贝勒府,见到弘晖第一句话就是:“我打算学习俄罗斯文语,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学?”
弘晖:“……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