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银珠简直欲哭无泪,她当初就不该听信温家大小姐那句“将错就错,无甚大碍”的鬼话。
她不管,温家大小姐出的主意,总不能所有的错都让她一个小丫鬟来担。
--
元宝看见温棠回来了,立刻摇着尾巴欢快地迎了上来。
她径直进了内室沐浴。
算着时辰,秦恭此刻应该还没回来。
温棠擦着身子,随意披了件轻薄的粉色软烟罗纱衣便走了出来,轻纱沾了水汽,愈发贴身。
她捏着棉帕,指尖无意间勾开一侧衣襟,露出一段雪颈,圆润光滑的肩头,然后俯身擦拭腿侧的水痕,纤腰微弯间,下摆便随之滑开,露出一截欺霜赛玉的小腿。
后侧,珠帘被人轻轻挑起,
温棠下意识回头,秦恭闷声走出来,却没看她,缓缓移开目光。
“夫君,你何时回来的。”温棠那张芙蓉面上先是掠过一丝惊讶,随即绽开娇艳的笑,眼波流转间带着不自知的慵懒风情。
可这笑意还未漾开,便倏地凝固,
温棠目光直直地,困惑地下移,落在秦恭的鼻端,“夫君......你,你流鼻血了?”
第33章
秦恭站在原地,指尖触到鼻下温热,喉结滚动了一下,扭过头,温棠伸手便要去掰开他遮掩的手,
可温棠那点力气哪里撼动得了他分毫。
她这一番动作,倒把本就系得不算严实的衣襟蹭得更松垮了,薄薄的粉色纱衣顺着圆润的肩头滑落寸许,露出大片细腻的肌肤,晃得秦恭眸色一沉,他捂着鼻子的手未松,另一只手却迅速拢紧她的衣襟,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喙的严厉,“成何体统!”
温棠本是好意关心,听到这句话,才注意到自己身上的粉色衣裳,还不是想着他今日还没回来,屋里没人,她才偷懒,拣了这件最轻快的换上?
早就知道他是个顶顶讲究规矩的老古板,温棠忍了忍,没跟他计较。
“爷,你没事吧?”
秦恭已侧过身去,只留给她一个线条冷硬的侧脸,目光莫测地望着窗外某处,“无事。”
虽听他这般说,温棠瞧着那指缝间隐约渗出的红色,总觉得还是得请个大夫来瞧瞧才稳妥。
才多大年纪,身体就这样了。
“天气干。”秦恭已经大步朝着门外走,留给她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
温棠唤了周婆子进来,天气燥热确实易引得人鼻子干涩出血,可这几日分明湿润得很。
她还是吩咐周婆子去熬些清热降火的雪梨汤送去书房。
自己也转身进了内室,将那身秦恭不待见的粉纱换下,重新套上规规矩矩的白棉布中衣。这纱衣穿着是舒服,可在那人眼前,饶是夫妻四载,生养了两个孩儿,肌肤相亲不知凡几,这般鲜艳轻薄的衣裳,她也是头一回在他面前穿。
秦恭去了书房,
书房里四壁皆书。
秦恭在书案后坐下,刚拿起一卷书册,便有丫鬟端着托盘进来,先是温棠遣人送来的那碗清甜微凉的雪梨汤。
他听见脚步声抬头,是傅九那张堆满谄笑的大脸,顿时又没了兴致,复又低头看书。
傅九没察觉,殷勤地奉上,“爷,您用点润润喉。”
他递过去,然后又补充了句是大奶奶吩咐人送过来的,秦恭本不想喝,顿了顿,还是伸手接过碗,仰头一饮而尽。
不过片刻,门口又有动静。
傅九探头一瞧,是个眼生的小丫鬟提着食盒。
傅九笑眯眯地问,“这是谁吩咐送过来的?”
小丫鬟回答,“是老太太。”
傅九是府里老人儿,老太太身边得脸的丫鬟他哪个不认识?
眼前这小丫头,瞧着就眼生得很。他笑容不变,“老太太院里的点心?闻着是香。”
小丫鬟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是王姑娘那儿做的,给老太太送了一份,老太太尝着好,便吩咐也给大爷送一份来尝尝。”
“哦?”傅九声音拖得长长的,“那大奶奶那儿呢?这般好的东西,王姑娘没想着给大奶奶也送一份去甜甜嘴儿。”
小丫鬟耳朵都红了,然后赶紧说自己一会儿就也给大奶奶送过去,傅九笑着拒绝,让她可不要这大晚上的去打搅大奶奶休息,然后就示意门口的小厮接过了食盒,小丫鬟匆匆行了个礼便跑了。
小厮捧着食盒,眼巴巴望着傅九。
傅九朝书房紧闭的门努努嘴,“别讨没趣了,自个儿解决了吧。”
小厮忙不迭点头,捧着食盒溜到角落,咕咚咕咚吃了个底朝天。在主子爷跟前伺候,这口福当真是从来不缺的。
秦恭读了会儿书,再出来时,已是月挂中天。
他下意识摸了摸鼻梁,惹得傅九好奇地瞟了一眼,被他目光一扫,立刻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再正经不过的模样。
回屋的时候,
屋子里,丫鬟婆子们都在外面候着,里面的温棠看他进来,就钻进被窝里面,
自打上次秦恭搂着她睡了,两人便不再分被子睡。
秦恭进来,床上隆起一团,温棠穿着身素白的寝衣,钻进了被窝,片刻后,又从被沿悄悄探出半张脸来,白皙的面容在昏黄烛光下莹润如玉,漂亮的狐狸眼水波潋滟,欲语还休地睇着他。
秦恭走过去的速度不自觉地放慢下来,摸了摸鼻梁那儿,才慢吞吞踱到床榻边,
温棠看着他今日磨磨蹭蹭,就是不上床,又看了眼他的脸,然后又望了一眼床上,搞的今天的床榻上好似生了刺。
烛火熄灭之后,
秦恭才慢吞吞躺下,温棠已经迷迷糊糊地要睡着了,忽觉后腰被人轻轻戳了一下,又戳一下,温棠迷茫地睁开眼睛,扭头,昏暗里,秦恭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他说,“在家中,亦需守礼。衣着需得体大方,不可轻浮。”
温棠撇了撇嘴,也不知道是谁,沐浴后时常只松松垮垮披件中衣便出来,有时甚至穿件亵裤便在屋里走动,不过这种公然反驳秦恭的话,她只敢在肚里翻腾。
虽然秦恭现在待她也算温和,但是温棠并没忘记他是秦府大爷,是秦府的顶梁柱,是朝堂上的秦大人,偶尔对她露出笑脸,不代表愿意纵容她,
温棠知道他也许对自己有几分喜爱,愿意庇佑她,因为她嫁过来四年,安守本分,认真操持家务,孝顺长辈,而且生了两个孩子。
四年前,他一身月白,举止有礼,骨子里却是京城贵胄浸养出的清冷,不言不语时,只需唇角微抿,那股凛然之气便扑面而来。彼时她刚从乡野入京,门第如山,她不畏惧,却也格格不入,不舒服。
温棠已经不是十六七岁信誓旦旦的小姑娘了,相信男人的承诺,相信男人对她的好,被弃如敝履还懵懂无知,直到那包银子砸在眼前才明白过来,后知后觉自己被人扔掉了,那时候不懂银子的好处,很有骨气地全扔了,后来亲娘犯病,走投无路,被接回去,被人冷嘲热讽着既然这么清高,这么不愿意回来,就不要用伯府的银子出去请大夫时才知银钱的好处。
比起从秦恭这儿得到男人的爱,她更想得到的是安全,足以安身立命,护佑至亲的安全感,而恰好,秦恭有足以遮风挡雨的权势与富贵。
她那儿点了点头就没了动静,秦恭在黑暗中,无声地抿紧了唇。
--
早上,微风轻轻吹拂。
秦恭系好腰带,低头时,温棠正将一个簇新的平安符仔细系在他腰侧。
秦恭瞧着这个新的平安符,觉得比之前那个小金锁好看多了,从这个角度,只能看见妻子柔美的侧脸,以及那双在他腰间忙碌的,白皙灵巧的手。
他的目光流连了片刻,才不动声色地移开,“我出门了。”
温棠仰起脸,“夫君慢走。”
她如常站在门边目送他离开,秦恭素来步履如风,今日走出院门,却回头望了一眼,恰好温棠转身进屋,他只捕捉到一片衣角,又朝那空荡荡的门口看了一眼,这才翻身上马,扬鞭疾驰而去。
--
温棠到老太太院中请安时,老太太正用着早膳,旁边陪着一位白净姑娘,是王姑娘,不止她,五姑娘和她母亲赵氏也在。
赵氏自打温棠进门,便像上回一样扭过脸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奶奶得罪了她,倒还是五姑娘乖巧,起身唤了声“大嫂”。
老太太今日心情确实不错,竟破天荒地开口让温棠留下一起用早膳。
这可真是少见的事情,反正老太太是从来没主动开口。
今儿稀奇了。
老太太还没开口说事呢,旁边的赵氏就夸起了坐着的王姑娘,“老太太眼光真不错,白净又乖巧。”
赵氏扭过头,“大奶奶,不是我说,大爷房里也太空了些。先前你怀着身子,可苦了大爷了,是不是总得一个人去睡厢房?这男人家,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再过些日子,你若再有了好消息,大爷身边岂不是又没人知冷知热地伺候着?这可不妥,老太太也跟着操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