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老姐姐,你家三娘真是能干,想不到短短一年,便拿回了沈记!”
“你家大郎也不容易,折腾了这么一趟,如今可算苦尽甘来了。”
“这不是七娘吗?她小小年纪便能招呼客人喽!”
“不过怎么没见你家儿媳?”
对着老姐妹们的夸奖,沈老太太挨个儿道了谢,又笑吟吟道:“儿媳正在厨房呢,她如今手艺可好了,赚得比大郎还多呢!”
陆娘子这会儿确实在厨房,她虽然也是沈记的半个东家,但相比于抛头露面、招呼客人,却是更喜欢泡在厨房中。
拿起一篓膏满黄肥的蟹子,帮厨早已将其洗净,她挥舞起菜刀切成两半,再用勺子挑去内脏,在切口处沾上少许干面粉,下入油锅之中翻炒。
这回沈记重建,其他地方都是按照原本的图纸,唯有厨房却是尹遥重新设计的。
比起原本的厨房,不仅扩大了一倍,而且还造得十分宽敞明亮,除了传统的灶台外,她又专门砌了三个烤炉、花大价钱订制了几口铁锅,煎炒烹炸样样儿都设计了专门的区域……
陆娘子这会儿用的,便正是其中一口铁锅,铁锅导热快正适合爆炒,不过片刻蟹子外壳便已变红,冒出阵阵鲜香的味道。
捞出蟹子,重新下入以稻米制成的白茧糖,也就是年糕片,继续翻炒至其变软、浸透了油花儿后,将蟹子重新倒回,加入酱油、米酒、饴糖调味儿、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这道大火爆炒烹制而成的毛蟹炒年糕,蟹肉鲜嫩甘甜、年糕则是软糯弹牙,辅以浓油赤酱的调味风格,汤汁儿亦是醇厚鲜美,一上桌便引得客人们大快朵颐。
她身后的一排排小砂锅中,则正咕嘟咕嘟煮着一锅锅豆酱焗蟹,乃是出自郑师傅之手。
洗刷后的蟹子,掀开外壳、去除内脏、斩成块儿、再拍裂蟹钳。
砂锅中热油并下入大量蒜瓣煎至表面金黄,将蟹块儿整齐地码在蒜瓣上,,捣成泥的豆酱均匀涂抹在蟹块表面,上面盖上蟹壳,沿锅边淋入少许沸水,加盖大火焗透。
这道菜的精髓在于选用的豆酱,它并非平日里常吃的传统豆瓣酱,而是以黄豆、粗盐、面粉等原料,混合发酵并晾晒而成的,尤其尹遥选的是两年期的老酱,经过充分发酵后,已激发了豆子所有的鲜味儿,色泽金黄、味道醇厚。
豆酱与热油混合,形成了独特的咸香风味儿,经过砂锅焗制后,金黄的煎蒜瓣已是化成了渣儿,附着在蟹子下方,几种调料相互融合,使得蟹肉兼具焦香与嫩滑,正所谓清而不淡,鲜而不腥!
胡大郎如今已成了沈记的帮厨头头,他带着手下的另外两个小帮厨,从蒸锅中取出蒸熟的母蟹,掀开外壳,用勺子挖出蟹黄盛到碗中,再以筷子灵巧地剔取出蟹肉、撕成细丝。
沈龄带来的大厨万师傅,则是在锅中热油煸炒姜丝,再加入拆出来的蟹黄,以锅铲将蟹油轻轻压出,翻炒出油后加入酱油、饴糖与粗盐调味儿,再撒入少许胡椒粉,制成鲜美无比的蟹黄酱。
面条下锅煮熟捞出盛到碗中,浇上一勺儿香喷喷的蟹黄酱拌匀,再佐以少许嫩姜片,中和蟹肉的寒性,每一根面条儿都裹满了浓郁的酱汁儿,便是一碗醇厚鲜香的蟹黄拌面!
三人身旁的另外一口陶釜中,亦是小火炖煮着美味。
拆出来的蟹肉经过炒制后,又加入高汤煮开,下入切成小块儿的豆腐,炖煮半刻钟后,以粗盐及胡椒粉调味儿,再用生粉水勾芡、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便是鲜美嫩滑的蟹黄豆腐了!
随着一道道美味佳肴被端上食桌,蟹子的鲜美味道充满了整个小楼,原本人声鼎沸的厅中,一时间居然安静了下来,只听到迫不及待品尝美味的声音。
过了片刻,才忽然有人惊叹道:“竟有如此美味!”
他这一声响仿佛咒语般,瞬间开启了客人们的话匣子,纷纷赞赏起来,声音竟比方才还要嘈杂,差点儿掀翻了屋顶呢!
尹遥看着屋里客人们大快朵颐的样子,不禁对自个儿今日这开门红十分满意。
身后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三娘,我们来晚了。”
尹遥忙回过头来,只见是张寺丞一家三口,一道儿来了沈记。
她上前迎了过去,挽着窦二娘的胳膊笑道:“我晓得你最近忙,能来便已是意外之喜了。”
窦二娘亲昵地拍了拍她的手臂,笑叹道:“前阵子我妹子生产,最近我们又忙着搬家,还真是忙坏了!”
说着她又有些惋惜道:“原本还想着咱们能继续做邻居呢,没想到如今倒是见一面都难。”
前几个月择善坊中,恰好有相邻的两所宅子出售,窦二娘还曾约尹遥一道儿去看过。
张家看上了那所大的,另外一所略小些的,却是十分投尹遥的眼缘,而且择善坊地处神都城中心,不论是距离皇城还是距离南市都十分便捷,两家本都商量好了,一道儿买下来做邻居。
结果计划不如变化快,后来沈家的钱都投进了沈记的重建中,搬家之事便只能暂且搁置下来……
尹遥执着她的手笑道:“放心,我再努力赚赚钱,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攒到买宅院的银钱,到时咱们再做邻居!”
窦二娘戳了戳她的鼻子,笑道:“好好好,咱们来日方长。”
七娘喜笑颜开地走了过来:“张郎君、窦娘子,跟我来吧,阿姐给你们留好了雅间儿呢!”
张小郎君凑过去,朝她笑道:“七娘,你怎么不同我打招呼?”
七娘瞪了他一眼:“你昨儿朝夫子告我的状,还想我搭理你!”
好在择善坊距离南市十分近,尹遥几人每日便带着七娘出门,仍将她送到张家读书,这两日也不怎地,两个小家伙倒是闹了些矛盾,看他们两个拌嘴的样子,几个大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这会儿沈记的门口,杂耍班子已经离去,胡二郎也带人将爆竹堆清走了。宽敞的街道上,这会儿却有个路过的人愣在了原地。
过了半晌,那名长相淳朴憨厚的中年汉子才揉了揉眼睛,喃喃道:“瞧着有些像……又不大像……”
门口两个小孩儿正拌着嘴,尹遥的目光却对上了街上的中年汉子。
她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快步走下台阶:“叔,是你吗?”
直到她走到面前张口唤人,中年汉子这才反应过来:“哎哟,真是三娘啊!”
尹遥展颜笑了起来,又回过头喊道:“七娘,快过来,看看是谁来了?”
七娘听到阿姐的呼唤,忙噔噔噔跑下台阶,抬头看着来人脆声道:“叔!”
“诶,诶!”汉子显然十分激动,轻轻摸了摸七娘的头,“七娘长高了!”
这中年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尹家姐妹住在华阴时,隔壁的馎饦店的店家,也是从小看姐妹俩长大、一直颇为照顾的邻居阿叔。
一番激动的相认后,尹遥却觉得有些不对,对方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衣衫,背上还背着包裹,看起来风尘仆仆的,与每个前来神都城讨生活的异乡人,都没什么两样儿。
可阿叔原本馎饦店开得好好的,怎么会如此落魄呢?
仿佛感受到了尹遥的疑惑,汉子叹了口气道:“叔的铺子被人霸占了……”
尹遥一下子明白了,不论城中还是乡间,争产之事都屡见不鲜,难怪会背井离乡来神都城讨生活。
她不欲勾起对方伤心事,忙笑道:“没事儿,叔,先进去吃口饭吧,其余的事儿我帮您想法子!”
将汉子迎进沈记,安置在了沈老太太隔壁桌,罗珊娜端来饮子,尹遥安排手下的伙计张罗些吃食,时不时还与左右的客人寒暄几句,尹七娘则是给他介绍起了沈记的招牌菜……
汉子看着眼前这姐妹俩:三娘完全没有当日畏缩软弱,而是自信爽利、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手下的伙计们也对她十分信服;至于七娘,比起离开华阴时,个头窜了不少,讲话也条理分明,一看就是读过书的……
一盘盘美味佳肴被端上来,听闻这是曾在华阴照顾过姐妹俩的,沈老太太忙向其道谢,沈龄也过来,说有什么能帮忙的定要开口,倒把他弄了个手忙脚乱。
汉子欣慰地抹抹眼睛,看来姐妹俩如今过得很好,沈娘子的在天之灵,定然可以放心了!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