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至于鸡飞蛋打的风险嘛,尹遥其实也不是没想过。
  只是毕竟她抱着千金公主的大腿,薛怀义当日又是由公主推举入宫,再怎样也要给几分薄面。
  何况她的合伙人又是凤阁侍郎的弟子,再加上最近御史弹劾、太后申斥,薛怀义往日里最擅见风使舵,不过是处产业而已,怎么也犯不着顶风作案……
  果不其然,公主寿宴的第二日,便有人前来沈记,与尹遥交换了地契,又约定了半月后前来收铺。
  只是在重建沈记上,尹遥跟家人商议过,毕竟之前是沈老郎君请人设计的,大伙儿也都十分喜欢,都觉得若仍能按照那个样式重建,就再好不过了。
  她便去寻了之前帮忙加盖沈记的姚工头,他本就师从当年那位营造匠,只是当年的图纸已失,却是不好模仿,尹遥便只得又求助于许大郎,这才终于寻到了当年南市署备份的手稿。
  姚郎君收起手稿,朝尹遥和小周郎君拍着胸脯道:“二位放心,一切就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召集手下全部匠人,一定保证质量、早日完工!”
  “那就多谢姚郎君啦!”尹遥笑眯眯道。
  二人告别了姚郎君,小周郎君准备去接孟老下朝,又问尹遥道:“尹娘子,你去哪儿,我送你?”
  “那便请郎君送我回南市吧,”尹笑眯眯道,“这回赌约是我赢了,我得去朝舅舅要赌资呢!”
  第107章
  十一月二十二,一个万事皆宜的好日子,南市的沈记重新开张了!
  在匠人们加工加点、尽心尽力之下,只用了两个多月,一座气派的木制三层小楼,便再次矗立在南市最繁华的街上。
  这日一早,姚郎君带着手下几个匠人,将小楼里里外外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又与尹遥郑重地签下了完工的契约。
  一式三份的契约签好,一份还给姚郎君、一份尹遥自个儿保管、还有一份送到南市署备案。
  两人交接好后,尹遥又邀请道:“姚郎君,过几日沈记开张,可定要来捧场啊!”
  姚郎君令手下收好尾款,又朝她挥挥手,笑道:“放心,到时一定来!”
  送走姚郎君,尹遥站在门口,回首望着这座崭新的小楼,心中一片自豪。
  与从前一样,这座小楼正面朝着主街,背面对着运渠,朱红色的柱子与栏杆,万字纹样棂花门窗,因着如今已是冬日,便没贴原本的云锦,而是选用了更为密实的彩霞锦,日光穿过彩霞锦,映得屋内色彩斑斓一片暖色。
  杜昭站在她身旁,瞧着她的脸笑道:“这回算是把钱袋都掏空了吧?”
  尹遥哈哈一笑:“可不嘛,不光我的,舅舅、舅母、小罗、康陶阿兄,甚至连七娘攒的私房钱,可都贡献出来了!”
  沈老郎君留下的产业终于又完全回来了,她想起当日大伙儿掏钱的时候,那叫一个争先恐后,虽说钱袋子掏空了,可也完美遵循了他们沈家的“祖训”。
  钱财都是身外物,咱们再赚就是嘛!
  随着南市大门开启,沈记门口的空地上,便燃起了一个小火堆,胡二郎带着小兄弟们,正在往火堆里一个个扔着竹节,随着竹节被火烤得焦黑,便发出接连不断的“噼啪”声,震得简直隔着几条街都能听到。
  爆竹声响起仿佛一个信号,早已雇好的伶人便开始敲鼓吹笛,一大队杂耍艺人开始绕着沈记小楼表演起来,瞬间便把气氛烘托得热闹至极!
  最近虽然已是寒冷的冬日,但这一场热闹的庆祝活动,仍然瞬间吸引了不少来南市的百姓,都前来围着看热闹。
  只见杜昭拿了面铜锣,重重地敲了几下,尹遥和沈龄站在门口两侧,将匾额上罩着的红绸用力扯了下来,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露了出来——“沈记食店”!
  围观凑热闹的百姓,纷纷捧场地吆喝、鼓掌起来,又指着小楼议论纷纷:
  “我等了好几个月,沈记终于开张了!”
  “原来今日新开张的竟是沈记吗?”
  “你不知道?他们家的传单,可都满街发了好几日了!”
  “沈记,该不会就是原本邵记成衣铺隔壁那家吧?原来是搬到这儿了?”
  “就是那家啊,听说这儿原本就是他家的产业呢,如今到底物归原主了。”
  “都说他们家的吃食特别美味,咱们待会儿可要去尝尝!”
  “好啊,我还有他家的会员卡呢,不知还有没有让利。”
  “我方才还接了张传单,你看上面写了,沈记会员卡让利已久,还每位客人额外赠送热饮子呢!”
  “哎哟,怎么这么多人?咱们快点进去,占个临河的雅座儿!”
  杂耍队伍停止了绕圈儿,改成分立在两侧,将门口让了出来,又满面笑容地伸出了手,邀请着围观的百姓们前来一探美味。
  尹遥和沈龄站在门口迎接客人,发现眼前来人竟是微服的严县令与蔺主簿,尹遥惊喜道:“二位郎君,好久不见,快请进!”
  严县令笑道:“尹娘子,恭喜开张!”
  一旁的蔺主簿却是认出了沈龄,面露讶色:“这不是沈郎君吗?原来这沈记食店是二位一道儿办的?”
  尹遥点点头又摇摇头,笑着解释道:“舅舅也是我的合伙人……之一呢。”
  此番尹遥收回这块儿地,又重建小楼,自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了几位合伙人。
  除了小周郎君凭借着给薛怀义的地契,换到了两成的份额外,另一位便是尹遥最开始的合伙人陆娘子。
  尹遥最初开店之时,陆娘子不仅任劳任怨地帮衬,而且还变卖首饰全力支持,尹遥的起步资金中,有一半都是她提供的,这回尹遥本想多分她些份额,但在陆娘子的再三推拒下,才只分了两成。
  最后一位合伙人便是沈龄,尹遥曾经与他打赌,看谁能先赎回沈记。她最后赢了的赌资,便是要求沈龄转让掉新沈记,转而带着手下的人一道儿入股沈记。
  沈龄本也没把这打赌放在心上,尹遥提出要求时,他还愣了一下才想起来此事。
  不过他很快便明白外甥女的用意,说什么赌资不赌资的,其实不过是找个由头,想让一家人继续齐心协力、好好经营沈记罢了。
  沈龄自是欣然应允,痛痛快快将新沈记转让出去,还投入了这段时间攒下来的所有盈利,成了尹遥的最后一位合伙人。
  因此今日新开张的沈记,尹遥作为最大的股东,便掌握着五成的份额,小周郎君、陆娘子各占两成,沈龄则占了一成份额。
  严县令与蔺主簿自然不晓得个中内情,今日客人众多,几人不过聊了几句,便由伙计引入了店内,寻了个僻静的位置入座。
  罗珊娜端来热气腾腾的饮子,朝两人笑道:“严郎君、蔺郎君,这是本店开业赠送的牛乳茶,不妨尝尝看?”
  两人跟罗珊娜打了招呼,又捧着杯子喝了一口,沈记店里燃着火盆,再加上热气腾腾的牛乳茶,瞬间驱散了方才站在街上的寒气,不由发出满足的喟叹。
  蔺主簿笑眯眯道:“小娘子,给我们介绍介绍你家的菜肴?”
  罗珊娜身边忽然露出一个女童的脑袋,指*着一侧的墙上,脆生生道:“二位郎君,那便是我们家的菜牌。”
  两人瞧见这小女童,都是有些惊奇:“小娘子,你又是哪位呀?”
  女童行了一礼,有模有样道:“回禀二位郎君,我是尹七娘。”
  一听这姓氏两人便已猜到,眼前这一本正经的小女娃,定然是东家尹娘子的妹妹了,不由饶有趣味地逗起了她:“原来是尹七娘啊,那便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菜肴,如何?”
  “好呀!郎君,我家的菜牌分为今日推荐、招牌菜、特色菜几种……”
  罗珊娜见七娘讲的头头是道,便告辞去招呼其他客人了。随着尹七娘的介绍,严、蔺二位郎君则兴致勃勃地看起了菜牌。
  只见招牌菜一栏,有他们曾品尝过的樱桃肉、粉蒸排骨、黄焖鸡、紫苏焖鸭、果木烤鸭等;在特色菜一栏,又有颇具各地特色、或是名字奇奇怪怪的竹荪酿肉、关中酿皮、梅干菜锅盔、炙烤鸡肉披萨、焦糖烤布蕾……
  而最上面一栏的今日推荐,则是几道最近的时令菜:豆酱焗蟹、蟹黄拌面、毛蟹炒年糕以及蟹粉豆腐。
  最近正是蟹子最肥的季节,神都城又是水路畅达,自然也盛产蟹子,城中百姓一向热爱吃蟹,只不过平日里的吃法,或者是水煮、清蒸,或者是用饴糖腌渍,制成“糖蟹”,沈记的这几种吃法,倒是未曾听说过。
  “那我们便尝尝这应季的蟹子吧,劳烦尹七娘啦!”
  尹七娘一一记下,又拍着胸脯保证道:“二位郎君放心吧,我们沈记出品的菜肴,保管令您满意!”
  隔壁的一张胡桌上,正坐着五六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围在一起轻声地闲聊着。
  为首的正是沈老太太,另外几位则是她多年的老姐妹,听说今日沈记重新开张,便都来捧场。看着这满堂的宾客,几人都露出羡慕的神色,纷纷夸奖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