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明日的招牌菜本就有一道软炸丸子,陆娘子临走前已炸好了头遍,这会儿便也下入开水中略煮一会儿,捞出每个切成两半。
  煮熟的面条儿捞出,过两遍冷水降温后盛到碗中,将配菜和肉丸子码上去,浇入料汁儿拌匀,便是几人今晚的晚饭了。
  她朝杜昭笑道:“快去叫小罗来吃饭。”
  话音还没落,罗珊娜便已闻着味儿过来了:“走走走,厨房太热了,咱们去院儿里吃。”
  尹遥方才忙着指导胡大郎还不觉得,这一闲下来才发觉,还真是热得满头大汗,忙点了点头。
  罗珊娜扶着尹遥往院子里走,杜昭则是去洗了洗手,将面条儿端到了后院儿的石桌上。
  胡大郎端着尹遥的“宝座”,也放到了石桌旁边儿,尹遥再次安顿下来,朝胡大郎道:“大郎再去打桶井水,咱们的豆花儿已凝固得差不多了,再用井水镇一镇。”
  她美滋滋盘算道:“咱们先吃面条,吃完再来碗冰豆花儿,简直不要太舒服!”
  这会儿太阳早已落了下去,好在天空中是一轮明亮的满月,正好儿吹吹风、吃吃饭,十分美哉、快哉!
  胡大郎小跑着去打了桶水,将豆花儿盆子坐在了桶中,又急忙跑回院中,坐在了桌边。
  他早就对自个儿的成品跃跃欲试,刚坐下来便夹了一筷子面条儿。
  吃了一口,他便不由地睁大了眼睛,惊喜道:“尹姐姐,这真是我做的?”
  尹遥尝了一口,也赞赏地笑道:“味道确实不错,看来孺子可教嘛!”
  胡大郎被夸奖地有些害羞,挠了挠头,又忍不住端起碗,埋头苦吃了起来。
  这一碗豆浆凉面,浓郁醇厚的料汁儿挂在每一根面条儿上,料汁儿酸甜咸鲜,面条儿筋道爽口,连配菜都是爽脆鲜美,几人不过片刻便已都吃了个干净,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尹遥放下碗,笑道:“咱们得留些肚子,还有冰豆花儿没吃呢!”
  沈龄之前拿回来的几坛荔枝煎,尹遥还尚未开封,她便索性让胡大郎开了一坛。
  冰镇好的豆花儿盛到碗中,上面摆上捞出的荔枝煎,再淋上坛子里的糖浆,搅拌均匀后就可以开吃了。
  今日这豆花儿点得很是成功,吃到嘴里又滑又嫩,再配上香甜可口的荔枝,真是一道再美味无比的夏日甜品!
  尹遥朝胡大郎笑眯眯道:“独自下厨的感觉如何,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很自豪?”
  胡大郎嘿嘿笑着,也憧憬起了未来:“没错儿,等我有朝一日,也一定要成为尹姐姐和师父那样的大厨!”
  尹遥抿嘴一笑:胡大郎本就勤快又有天分,再加上她和郑师傅的“联合培养”,想必这一日不会太远。
  第103章
  尹遥在沈记住得十分舒服,虽然碍于伤势的原因,不能亲自下厨,多少有些手痒,但每日教导胡大郎,倒也是颇有乐趣。
  比如这一日,胡大郎练习点浆时,豆浆的温度过高了,点出来的豆花就过老了。
  尹遥满不在乎地耸耸肩:“咱们荔枝冰豆花儿吃不成,可以改成巴蜀豆花儿嘛!”
  于是她又索性指挥着胡大郎,在半凝固的豆花儿表面又盖了层竹簸箕,从边缘开始往下压,又将渗出来的水分用碗舀走。
  待到一刻钟后彻底凝固,胡大郎掀开簸箕盛起一勺儿,有些沮丧道:“尹姐姐,这豆花的表面这般粗糙,是不是失败了啊?”
  尹遥笑道:“无妨,你尝尝口感如何?”
  胡大郎依言尝了尝:“仿佛比嫩豆花儿硬些、却又比豆腐嫩点儿……”
  “没错,要的就是这个口感。你将其切成小块儿,咱们再用蒜末、葱花、酱油、花椒油和茱萸油调制个蘸水,巴蜀百姓常就这么蘸着吃呢。”
  胡大郎惊讶道:“还能这样儿呢?”
  尹遥笑道:“自然啊,而且若是吃不完,你把剩下的用麻布包好,再用石板压住,就能制成豆腐。若你多放上几块石板,还能制成豆干呢!是不是很厉害?”
  胡大郎懵懵地点点头,想来点浆真是门大学问,还得再多练练才行……
  把豆花儿放在一边,尹遥却忙阻止了他:“好了好了,今日的点浆已练习完,我再教你些新鲜的。”
  笑话,这铺子里一共四个人,若是再点两盆豆花儿出来,谁吃得下啊?
  胡大郎一听说有新鲜的可学,也暂且把这点浆的事儿放下,转而好奇道:“尹姐姐,你可是要教我那道蜜汁叉烧了?”
  尹遥点点头,笑道:“恭喜你,答对了。”
  最近郑师傅白日里教胡大郎笼锅,他已学得七七八八了,尹遥便琢磨着晚上开始教他使用烤炉。
  胡大郎兴冲冲去了地窖中,将一早尹遥吩咐他腌好的肉拿了回来。
  尹遥特意订了几块儿豕上肩肉,这个部位的肉脂肪与肌肉相间分布,花纹十分清晰漂亮,仿佛一朵朵梅花般,因此也被称为“梅花肉”,正是制叉烧肉的理想选择。
  胡大郎早晨已将梅花肉切成一指厚的片儿,用竹签在上面扎数个小洞便于入味,同尹遥订的半扇豕排骨一道儿,以姜、蒜、粗盐、米酒以及叉烧酱调成酱汁儿,放在地窖中腌制了一整天。
  胡大郎捧着那碗泡在浓郁酱汁中的梅花肉与豕排骨,陶醉地闻了闻:“尹姐姐,我清早腌制时便想问了,你说的这‘叉烧酱’,是如何制成的啊?”
  南市中还没有售卖现成叉烧酱的铺子,沈记这坛还是前阵子尹遥自制的,不过后来她出城寻鱼、回来时又受了伤,便一直没来得及用。
  尹遥指挥着他将腌好的肉和排骨捞出,攥去多余的酱汁儿,均挂在特制的铁钩上,送入燃烧着的烤炉之中,吊着烤制起来。
  她又笑吟吟道:“你还记得咱们之前做的南乳鸡翅么?”
  胡大郎一边忙活着,一边点点头,颇为自豪道:“自然记得,咱们的南乳鸡翅还赢了沈郎君呢!”
  “这叉烧酱便是以酱油、米酒、粗盐、蜂蜜等佐料,尤其是再加入南乳调制而成的。”
  胡大郎一脸恍然大悟:“难怪,我闻着确实有股独特的味道,尹姐姐这么一说便想起来了,正是南乳的香味儿。”
  他将梅花肉一块块儿地挂在烤炉两侧,那半扇排骨则挂在温度最高的烤炉中央,关上炉门开始烤制。
  就听到后院儿传来敲门声,尹遥不由有些奇怪,南市都闭市了,怎么还有人来,而且敲的还是后门?
  杜昭本就在院中给尹遥熬药,闻声前去开了门,竟然是许大郎和陆之远来拜访了。
  许大郎隔着厨房的窗户,朝尹遥道:“听说你腿断了?”
  尹遥对他翻了个白眼儿:“你才腿断了。”
  陆之远却是提起手中拎着的一个小油纸包,笑道:“尹娘子,听说你受伤了,今日恰逢守默兄值宿,我闲来相陪,便约着来你这儿探望一二。”
  这话还像回事儿嘛……尹遥坐着朝他施了一礼,又笑吟吟道了谢。
  罗珊娜本在前厅收拾,听到动静儿也迎了出来:“咦,许大哥、陆郎君,你们来啦!”
  尹遥忙道:“咱们今日不在后院儿吃了,去前厅吧,再那坛酒过去。”
  罗珊娜应了声儿,接过陆之远手里提着的补品,朝二人笑道:“请吧。”
  陆之远看到罗珊娜忙又行了个礼:“麻烦罗娘子了。”
  罗珊娜不以为意地摆摆手:“陆郎君何必这么客气,你是来探望三娘的,哪有麻烦一说?”
  听着烤炉里烤得滋滋啦啦的声音,尹遥回头朝胡大郎眨眨眼,道:“这下你可以再练会儿点浆了。”
  ……
  一刻钟后,胡大郎看着面前一盆嫩、一盆老的豆花儿,惊讶道:“尹姐姐,新点的这盆好像还可以?”
  尹遥赞许地点点头:“太好了,不用两份都吃巴蜀风味儿了。”
  看了看水钟,她又朝着烤炉努努嘴:“咱们的梅花肉差不多啦!”
  胡大郎答应着打开烤炉门,将烤得直滴油的梅花肉取了出来,再关上门继续烤制排骨。
  烤好的梅花肉表面酥脆、色泽红润,切开后里面又是软嫩多汁,拿一片儿尝尝,酱香浓郁还略带甜味儿,两种味道结合得恰到好处,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胡大郎又按尹遥的吩咐,取了一半叉烧梅花肉切成小块儿,泡发好的香蕈、笋都切成丁儿。
  腌肉的料汁儿下锅烧开,淋入少许生粉水搅拌至浓稠,与叉烧丁、香蕈丁、笋丁一道儿抓拌均匀。
  取提前发酵好的面团,切成一个个面剂子、再擀成包子皮儿,加入拌好的馅儿料,捏成略带开口的雀笼形,上锅大火开蒸。
  波棱菜洗净焯水去除草酸,过两遍凉水降温,加入蒜末、酱油、香醋、茱萸段儿、胡麻油搅拌均匀,再撒上胡麻,便是爽口的凉拌波棱菜。
  再次打开烤炉,将烤好的排骨取出,沿着骨头切成一块块儿,再将剩余的一半梅花肉也切成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