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许大郎轻哼一声儿:“现下揶揄我,待会儿有你后悔的。”
尹遥不以为然地翻了个白眼儿,陆之远在旁笑道:“尹娘子莫调侃守默兄了,我们今日还是抽空出来逛逛的。”
将两人迎到了旁边儿的食桌上落了座,又吩咐方二去厨房,取两份今日的招牌菜来,她也回了自个儿的座位,跟二人随意闲聊了起来。
说起来自从这俩人及第之后,便忙着参加各种期集夜宴,甚至还有不少是在沈记办的,尹遥前阵子没少见他俩,不过最近这半个月倒是消停,一趟都没来过。
尹遥最近也是忙得要命,没怎么关注他俩,今日见到方才想起来,不由有些奇怪:“你们最近在忙什么呀?还真是好久没来了。”
这话一出,许大郎立刻瞪了她一眼:“你说忙什么?”
杜昭正坐在她身旁,见状小声儿提醒了一句:“铨选。”
铨选?一听这俩字儿,尹遥立刻拍了下自个儿脑袋:“嗐,瞧我这记性,你们最近该是忙着铨选吧?”
许大郎这才满意地哼了一声:“算你还有点儿良心。”
大唐的科举和授官制度比较复杂,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其中科举是由礼部举办,及第者可以有参加授官的考试资格。而被称作“铨选”的授官考试,则是由吏部举办,通过者才会被正式授予官职。
今年的铨选正是前阵子刚刚举行的,今日二人有空出来溜达,看来是出了结果了。
许大郎那张脸是瞧不出什么了,不过尹遥看了看陆之远的脸色,便晓得应当是有好消息,不由兴冲冲道:“快讲讲,你俩都领了什么官儿,也让我们跟着与有荣焉一下。”
陆之远有些腼腆地一笑,道:“在下不才,得了鸿胪寺典客署的掌客一职。”
鸿胪寺典客署,那是什么?尹遥不大了解大唐的官职构成,不由条件反射地看了杜昭一眼,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又移开了目光。
杜昭轻轻叹了口气,却仍立刻为她解释起来:“鸿胪寺乃是本朝九寺之一,专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至于其下典客署,则是负责接待外邦使节,还有处理纳贡事务的衙署。”
尹遥点点头,她听明白了,就是接待来访外宾的部门呗?
她心中暗道:陆之远瞧着文质彬彬,做这大唐的对外门面,还真挺合适!
众人亦纷纷笑道:“恭喜陆郎君了!”
厨房今日备下的餐是现成儿的,方二很快便将冰镇的清风饭和槐叶冷淘端了上来,还端来了几碟子五花八门的吃食。
见许大郎立刻便操起筷子,夹了片儿碟子里的莲藕,尹遥忙催道:“先别忙着吃呀,还没说你领了什么官儿呢!”
许大郎咔嚓啃了一口冰冰凉凉的莲藕,眯着眼睛享受了片刻,这才慢悠悠道:“我嘛,领的是南市署录事。”
不会吧,许大郎竟然是去了南市署任职?
尹遥直接瞪大了眼睛,这回不用杜昭解释,她再不了解大唐的官职,也晓得南市署啊!
她在这南市中开铺子,从申请许可到办理出入通行证,还有什么加盖房屋、平日里的往来巡查,可以说南市的大小事务,可都是由南市署管辖的。
都说县官不如现管,尹遥这才明白,为何方才许大郎说揶揄他待会儿要后悔……
她轻咳一声,连笑容都真诚了许多:“许录事,今日这顿我请客,日后还请多多关照啊!”
第93章
尹遥调侃人的功夫不错,变起脸来也是一绝,许大郎这话音还没落到地上,她就已经换了副面孔,眉目含笑地改了口,又让罗珊娜去厨房,盛两碗刚煮好的赤豆沙芡实过来。
有这好事儿,可要庆祝庆祝,光有吃食不行,还得再来点儿酒。
她刚准备习惯性地吩咐杜昭,却又不知想到了什么,改朝许大郎和陆之远笑道:“你们等等,我去后院儿拿坛酒来。”
方才杜昭一见她眼神儿飘过来,便已意会准备起身,没想到她却自个儿去了,只得又默默坐下,无奈地笑笑。
片刻后,尹遥提着坛酒回来了:“许录事,陆掌客,来尝尝我家的好酒。”
许大郎见她这前倨后恭的样儿,实在是颇为无语:“你快得了吧,赶紧收收。”
这会儿店里的伙计们都吃完了饭,大伙儿跟两人都挺熟的,正兴高采烈围着,七嘴八舌地道着恭喜。
一听许大郎这话,众人都憋不住乐,一时间厅里咳嗽声此起彼伏。
尹遥挨个瞪了一圈儿,挥挥手道:“行了行了,吃完饭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见她撵人了,众人忙一哄而散,各忙各的去了。
尹遥将酒封揭开,给二人倒上了酒,陆之远开口笑道:“尹娘子,快别这么客气。”
许大郎翻了个白眼儿:“装模作样,赶紧给我坐下吧!”
尹遥也没憋住乐了,又用力拍了拍许大郎的肩,在他俩那桌坐下了。
陆之远给她倒了杯酒,三个人一道儿喝了,尹遥这才朝许大郎挤眉弄眼,调侃道:“表哥,到南市署做官儿的感觉如何?”
许大郎轻哼一声:“还不就那样儿,有什么如何的?”
陆之远却笑道:“尹娘子莫听守默兄的,他可是特意领的这官职呢。”
尹遥想起来,她刚认识许大郎时,这人便说过从小喜欢算账、做生意,当日考官学时,想考的还是算学,谁料后来阴差阳错去了四门学。
那时候他还怪郁闷的,以为这辈子跟此道无缘了呢,如今倒是峰回路转,来了这南市署。
南市署除了掌管交易之事外,还要监督市内斗、秤公平,以及流通货物的质量,其下又设有平准署,通过交易买卖货物来稳定物价,算得上是与经商关系最密切的一个衙署了。
尹遥瞥了许大郎一眼,果然见他虽然骂陆之远多话,可嘴角却是忍不住上翘,就晓得这人只不过是嘴硬而已。
于是她又给许大郎倒了杯酒,含笑却也正色道:“恭喜许大哥得偿所愿。”
许大郎见她神色认真,许是也想到了当初聊过的话,难得没呛声,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陆之远在一旁夹了块儿碟子里的鸭肝,吃了一口十分意外:“尹娘子,这是……糟卤?”
尹遥笑道:“陆郎君认出来啦?这的确是你们江南特色的糟卤拼盘。”
前几日她给孟老办水八仙宴时,东道主的预算充裕,席上客人自然喝了不少美酒佳酿,酒坛中余下许多陈年酒糟。
与新酿的醪糟相比,虽然都是粮食发酵的产物,二者味道却完全不同。醪糟香甜,陈酒糟却是酒香十分浓郁,若是扔了实在可惜。
她想起来前世时,曾在仲夏去过一趟江南,第一日便尝了当地的一种特色美食,名为“糟卤拼盘”,简直印象深刻。
于是今日她便尝试着,在酒糟之中又加入了八角、桂皮、豆蔻、茴香、葱蒜等香料,制成一锅香喷喷的糟卤汁儿。
在选择食材时,她又想起当地人的俗话,叫做“一缸糟卤泡万物”,于是便干脆选了许多种食材,荤的有鸭掌、鸭肝、河虾、猪耳、田螺,素的有毛豆、莲藕、豆皮、茭白……
将食材煮熟晾凉,再泡在冰冰凉凉的糟卤汁中,腌制入味儿后还保留着原本的色泽。
淡黄色的鸭货与猪耳,鲜红多汁儿的河虾,棕色油汪汪的田螺,翠绿的毛豆,莹白的莲藕与茭白,五颜六色瞧着便令人口舌生津。
夹一块儿吃到嘴里,除了各种食材本身的鲜香之外,还夹杂着淡淡酒香,既美味又特别,不仅令人精神一震、食欲大增,而且还是道十分独特的下酒菜。
她今日本是试做了一锅,想着待泡入了味儿,晚上正好拿回去跟家人吃,这会儿倒是先便宜了许大郎和陆之远。
尤其是陆之远,他本就出身江南,远离故乡在神都城读书、入仕,倒是在尹遥这儿吃到了不少家乡美味,也算缓解了些许思乡之情。
罗珊娜盛好了赤豆沙芡实,还特意在冰水里镇了一会儿,这才端了上来。
陆之远忙起身接了过来,又温声邀请道:“罗娘子,也一道坐会儿吧?”
罗珊娜笑着摆了摆手:“恭喜二位郎君啦!我还要出去摆摊儿,不能久留了。”
见她兴冲冲出门的背影,陆之远有些惊讶:“罗娘子最近又开始摆摊儿了吗?”
尹遥笑道:“是啊,最近铺子里人手*够,小罗又是个闲不住的,空时我便放她出去卖饮子了。”
陆之远哦了一声儿,瞧着似是有些惋惜,心不在焉地用勺子捣着碗里的豆沙。
许大郎看了他一眼,语气有些沉:“之远。”
陆之远回过神儿来,忙朝尹遥笑笑:“我只是随口问问。”
尹遥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这芡实也叫做鸡头米,有‘水中人参’的美誉,用赤豆沙熬煮之后,味道十分香甜,陆郎君不妨尝尝。”
陆之远笑应了一声,盛了一口吃在嘴里,也不知尝到味儿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