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位摊主还竖起大拇指赞道:“好,尹娘子好手艺,我们信你!”
尹遥笑着道了谢,又有另一位专心看契约的摊主,忽然惊呼出声:“你们快细看内容!”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看向契约书,只见除了合作期限外,这回的利润分配也变了一些,各摊主的利润从每百抽五,提高到了每百抽十。
几人看到这儿,又是面露震惊与不解:明明是他们上门来找尹娘子,怎么这新生意的抽成倒提高了呢?
尹遥坦诚道:“倒也不是我不想赚钱,只是咱们这新生意,还得各位多出出力才行。”
原本各摊主代售糕饼时,便只要将货物摆开售卖即可,至于吆喝、试吃等,都是各凭自愿。
不过如今换成了甜品与饮子,情况又不一样了。
因着天气日渐炎热,牛乳、小料均需冰镇,可大唐的冰块儿价格昂贵又难寻,通常都是以新打上来的冰凉井水镇着,隔段时间还得重新换水,才能确保食材的新鲜与口感。
大伙儿看完契约才明白,原来这新增的百五抽成,也并非不劳而获。不过即便如此,只要多花些力气,便能收入直接翻倍,算下来也还是他们赚了呢。
开开心心签了新的契约,尹遥又同几人一道儿,前往行头那儿请人作了保,此事便算正式敲定了下来。
待到尹遥回来,陆娘子迎上来递了她一杯酸酪浆,又笑道:“三娘,怎么样,他们可还满意?”
尹遥忙了一圈儿也是出了一身汗,喝口这酸爽冰凉的酸酪浆,整个人都舒坦了。
她笑眯眯道:“舅母放心,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都夸舅母做的美味呢!”
陆娘子摆摆手:“还不都是你教的?不过这两样儿,可真比糕饼容易做多了。”
这可真是陆娘子的肺腑之言,之前做糕饼时,要和面、醒发、擀皮、调馅儿、整形、油炸或者蒸烤,一系列流程下来,即便是前一天已经做足了准备,也往往要忙一整个上午。
可如今这已被尹遥简化过的双皮乳,并不需要煮出完整奶皮,而只是将牛乳与鸡子白、饴糖混合,挨个儿倒入竹筒中,大火蒸一刻钟晾凉即可。
而酸酪浆就更容易了,之前做好的留一点儿,与煮开晾凉新鲜的牛乳混合,放在洁净干燥的竹筒内,静置一日一夜,便就又成了新的酸酪浆……
这摊生意唯一辛苦些的,也就是切切鲜果丁儿、熬煮一下糖渍红豆、莲子之类的,但比起之前糕饼那摊活儿,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
至于冰镇、换水这些,又被尹遥外包给了摊主们,更是减轻了陆娘子的不少负担,也更有余力帮尹遥烹制菜肴、研发新品了。
不过尹遥却并没松懈,虽然代售的赛道算是成功转换了,但沈记的菜品也需要好好儿琢磨下。
毕竟这大唐的夏日,可比现代还要热上几分,又没个空调、电扇之类的解暑设施,若她不与时俱进跟上些清凉解暑的产品,到时门可罗雀,那沈记的扩张可就成笑话了。
第82章
沈记的后厨里,尹遥正在灶台前,将处理干净的十几只鸡,一一从胸膛正中斩开,摊平在三层蒸笼中,上面铺姜片与葱段,再淋入少许米酒。
冷水上锅,大火开蒸两刻钟,再盖着盖子焖上片刻,最后浸入到冷水中降温片刻,再捞出晾干。
罗珊娜小跑着进了厨房,扬声道:“甲字散台要一份葱油鸡、两碗三丝凉面。”
“来喽!”尹遥应了一声儿,手下不停,持着锅勺盛了一勺儿热油出来。
她方才将葱段、姜片、芫荽,放在油锅中小火慢慢炸至焦黄,捞出食材后,盛起热油快速泼在放了蒜末、葱末、姜末、胡椒粉、饴糖的陶碗中。
只听滋啦一声儿,一股浓浓的葱香味儿扑鼻而来!
再朝里加入酱油与少许胡麻油,搅拌均匀,便是一份鲜香无比的葱油料汁儿。
料汁儿备好后,尹遥又取出一只晾好的鸡,斩了一半儿下来,再切成块状,整齐地平铺在盘子中。再用勺子盛一大勺葱油汁儿出来,均匀地淋在鸡肉上……
至于陆娘子,闻声便已抓了一把提前备好的面条儿,下到沸水锅中,待煮到面条儿没有白芯儿后捞出,过新打上来的井水降温,沥干水分后捞到碗中。
案板两侧分别放着两排小碗。左边儿的是翠绿的胡瓜丝、金黄色的煎鸡子丝、淡棕色的香蕈丝、水灵灵的芫荽末;右边儿则是胡麻酱、茱萸油、姜蒜水、凉拌汁儿……
陆娘子拿着盛好面条儿的碗,挨个放入备好的三丝,又在上面浇了满满的各式料汁儿、撒上少许胡麻,最后抓一撮儿芫荽做点缀。
一碗色彩缤纷、清爽可口的三丝凉面,便已轻松完成。
罗珊娜用承盘装好,又步履匆匆、却又身姿轻盈地穿过各桌喧闹的食客,走到甲字散台旁。
甲字散台正面对面坐着兄弟俩,都是头一回来沈记的客人。
年轻些的正端起杯子,尝着罗珊娜方才给倒的饮子,面露赞赏之色:“阿兄,之前便一直听说这沈记美味,想不到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啊!”
年长些的坐在对面,正觉腹中饥饿,有些急不可耐地等着上菜,闻言随口道:“连菜肴还没上来呢,你怎么就晓得了?”
“阿兄真不识货,快尝尝你面前的饮子啊,很好喝呢!”
“咦?”年长的闻言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这饮子酸酸甜甜、冰冰凉凉的,倒是生津止渴,而且……”
他摸了摸咕噜咕噜叫得正欢的肚子,有些哭笑不得道:“而且还更饿了!”
罗珊娜朝二人道了声好,将其方才点的菜肴奉上,展颜笑道:“二位郎君,你们要的今日招牌菜来啦!”
只见桌子正中摆着一个精致的白色瓷盘,里面是整整齐齐的鸡肉,黄澄澄的鸡肉上,又洒满了翠绿色的葱花儿和被酱油浸泡透了的蒜末儿,表面还有一层薄薄的油花,瞧着便让人口水直流。
年长的那位,已迫不及待举起筷子,筷子刚接触到鸡皮,便感觉到了它的柔韧爽脆,夹起时又滴下许多料汁儿,他差点就忍不住想伸头去接了……
鸡肉甫一入口,便先觉葱香扑鼻,再一咬又发现那鸡皮果真爽脆弹牙,待要到内里鸡肉,又是嫩滑无比。
浓浓的葱香混着鸡肉的鲜香,慢慢浸染在口腔中,仔细一咀嚼,却又咬破了蒜末和姜末,一股隐约的辛辣味夹杂其中,令得那鸡肉又显得清爽了几分。
他狼吞虎咽地将这块儿鸡肉吃下肚,终于不再腹中辘辘,拍桌子赞了一句:“好吃!”
站在在二人侧面的罗珊娜,正在教那位年轻些的客人拌面,他却是有些笨手笨脚,一筷子下去,将其中的酱汁儿都掀飞出去不少。
那酱汁儿溅在嘴边儿,他无意识地舔了一下,只觉整体酱香浓郁,却又带点酸甜味儿,这酸甜之中,又有些许辣味儿……
他眨了眨眼,后知后觉瞧着面前的狼藉,十分心疼:“哎呀,白白浪费了这酱汁儿!”
罗珊娜弯腰接过他手中的碗,又含笑道:“我来帮郎君吧。”
只见她举起筷子,手腕灵活翻飞之下,那一碗五颜六色的凉面,便已被她搅拌均匀。
只见每一根面条儿、黄瓜丝、煎鸡子丝、香蕈上,都裹满了浓郁的酱汁儿,有的还带着几粒白色的胡麻,有的沾了些许红色的茱萸末儿,芫荽也被酱汁儿浸得软了下来,裹在面条儿上,又滴落几滴酱汁儿。
快速拌好一碗面,她又端过另外一碗如法炮制。
这会儿工夫,那年轻的客人便已端着碗,大口吃起了面条儿。
他方才便已“尝过”那酱汁儿了,只觉鲜美无比,这会儿吃起了整碗凉面,却发觉那过了水的凉面筋道爽滑、胡瓜丝香甜爽脆、香蕈丝软糯弹牙、鸡子丝亦是鲜香嫩滑,再搭上这鲜香酸甜的酱汁儿,才更是天造地设的绝配呢!
年轻客人一口气吃了半碗面,这才抬起头来,瞧着阿兄才刚端起碗,忙催促道:“阿兄快尝尝,这沈记果真名不虚传!”
……
楼下客人们吃得正开心,楼上雅间内却有客人不满意了。
这是个衣着颇为华贵的郎君,身形臃肿、满头是汗,虽有邻街的窗子开着送来徐徐微风,却还是觉得闷热不已,一心只想喝些凉快的。
只听他与伙计交谈了几句,便一拍桌怒道:“我快热死了,你们沈记这么大一家食店,怎会没有冰饮?又不是不付银钱!”
今日负责楼上雅间的是方二,他经验很是丰富,当下忙给客人倒了一大杯酸梅饮,又拿起一旁的团扇,边给对方用力扇风,边笑着安抚起来。
“郎君勿恼,咱们家今日这酸梅饮,可是用乌梅、红果、陈皮、甘草等十数种食材熬制成的,又浸在冰凉的井水中,亦是十分清凉解暑,您不妨先尝尝看?”
伸手不打笑脸人,那客人见他态度殷勤,言语之间又满是讨好之意,怒气这才略消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