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那父子俩翘首以盼,眼巴巴等着尹遥装薄脆,那女子倒是叉了块儿香橼派放入口中。
方才那酥脆的胡麻薄脆虽美味,可她却觉着有些过甜了,这香橼派瞧着色泽很是清新,没准儿有不一样的风味儿呢。
刚入口时,品尝到的是那最外一层的酥皮,依旧是香酥甜脆,虽然从豕油改成酥油后,还能从中品尝出些许牛乳的清香,但也不算什么特别。
她刚觉着有些失望,只见摊主小娘子已把刚装好的纸袋递过来,又笑盈盈瞧着自个儿,便不由自主继续咬了下去……
这一口是咬到了中间的内馅儿,在软糯香甜之余,却是带着……新鲜香橼十足十的酸香味儿!
她不免眼睛一亮,又细细咀嚼了起来,发现里面除了香橼汁外,好似还有些小颗的不知什么,咬下去只觉苦苦的、涩涩的,却同香橼一道儿,恰到好处地中和了那外皮的甜腻感。
“好酸甜清爽的糕饼!”
只见摊主小娘子笑着朝她眨眨眼,一脸的深有共鸣。
尹遥心里想着,这内馅儿可是用新鲜的柠檬汁做成,还放了柠檬皮切成的碎屑,口感细腻之余,味道亦是十分独特。
也许会有客人不喜香甜的糕饼,那么便一定会喜爱这清爽的香橼派!
方才那对买枇杷露的表兄妹,瞧见这一家三口吃得开心,表哥也掏钱又买了块儿香橼派,给自家表妹拿在手里吃。
那小娘子吃得喜笑颜开,哪里还有一丁点儿方才的沮丧模样儿?
自打响了这开门红的头彩后,随着游人络绎不绝到来,尹遥摊子前也是排起了队。
不亏她一大早就来占位置,这地儿既是去兴国寺的必经之地,又在一个小土坡上,比其他摊子都高出一截儿,远远就能瞧见。
人都有从众的偏好,一见这儿排起了队,便更好奇究竟是什么好玩意儿,自个儿也得来排着试试不可。
如此一来,她的摊子前,队伍倒是越排越长了。
杜昭手脚十分麻利,早早儿便提前调好了十几杯枇杷露,整齐地摆在推车上,又端起尹遥刚切好的试吃碟子,往后挨个儿分发试吃去了。
分发完一碟回来,这十几杯枇杷露也售卖得差不多。他便再调饮子、再分试吃,尹遥则是切试吃、装糕饼,两人彼此间一句话没说,配合得却很是默契。
不知不觉很快就到了中午,这会儿正值午饭时间,来赏花的百姓也少了些,尹遥这才有工夫喘口气,端起一杯调好的枇杷露,仰头一饮而尽。
她又朝杜昭道:“你也喝些,喝完咱们去隔壁摊子买些吃食。”
杜昭瞄了她一眼,心道:哟,东家这几日真是良心发现了,不仅换了过所,还知道让自个儿喝水呢!
尹遥没瞧见他的眼神儿,只四处张望,看哪家有好吃的。自家的糕饼确实美味,不过当正餐多少有些勉强,还是买些别的吧……
她在那里嘀嘀咕咕地点兵点将:是吃胡饼还是捻头,要么买块儿蜜枣糕尝尝?
“尹娘子,尹娘子!”还没等她拿定主意,远处就跑过来一个半大少年,朝着尹遥一叠声叫道。
尹遥瞧他仿佛有些眼熟,应道:“小郎君找我何事?”
那人举起手里提着的一个食盒,笑呵呵道:“禀娘子,沈记让我给您送午饭呢!”
第71章
尹遥这才想起来,面前这人便是胡二郎的小兄弟之一,刚开张时还帮她发过传单来着。
她笑着接过食盒,又递过去一个竹筒:“多谢小郎君啦,来喝杯枇杷露吧。”
那少年接过饮子,朝尹遥道了声谢,便又一溜烟跑了。
尹遥举起食盒,朝杜昭笑眯眯道:“看来还是舅母惦记咱们,这下不用自个儿买吃食喽!”
她说完便兴冲冲将食盒掀开,却是愣了一下,忙又给合上了,还做贼心虚似的,朝四周瞧了瞧,见没人注意到这儿,这才放下心来长舒了一口气。
见她这副模样,杜昭失笑:“东家,怎么了?”
“嘘!”尹遥把食指竖在嘴边,跟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一脸严肃道,“走走走,咱们去一边儿吃。”
把木桶盖好、剩余的糕饼也收在推车下层,两人挑了个离寺门比较远、但又能看到自家摊子的角落。
“嗯,这儿不错,又阴凉又安静。”面前是一棵足有两人合抱的古树,树荫遮天蔽日又少有人来,尹遥满意地点点头。
她把食盒放下,杜昭有些好奇,掀开盖子瞧了一眼,这才明白她方才怎么如此失态。
陆娘子请人给他们送的,是一大碗香喷喷、油汪汪的卤肉……
尹遥把餐盒的上层拿开,下面还有两碗煮得根根分明的面条儿,每碗面条上还摆了一把切得细细的胡瓜丝儿、半颗切开的卤鸡子。
她端起其中一碗,从装了卤肉的小碗中,盛了半碗卤肉出来,盖在面条上,再浇两勺汤汁儿。
将这碗塞给杜昭,尹遥又端起另一碗也如法炮制一番,再用筷子搅拌均匀,每根面条儿上都挂满了浓油赤酱的汤汁儿。
几个月以来,陆娘子早在准备四门学的生意中,掌握了熟练的外卖烹饪技巧。
这面条出锅时略硬一些、面跟汤汁儿分开存放,再加上那少年腿脚麻利,送到两人手中时,火候儿那叫一个正正好好。
忙活了一上午可真是饿坏了,尹遥夹起一筷子面条儿,美美吃了起来。
这卤肉炖得极其酥烂,里面还有一颗颗鲜美的香蕈丁儿,同酱汁儿一道儿,裹在那筋道爽滑的面条上,再配上清香爽脆的胡瓜丝儿,吃上一口能鲜掉眉毛。
陆娘子心细,怕这卤肉面吃着油腻,还给带了一小碟腌好的酸笋丁儿。
吃一口卤肉面,再配一块儿酸酸辣辣的笋丁儿,又香又解腻,吃掉一整碗毫无压力!
大口吃光面条,尹遥又把特意留到最后的卤鸡子夹了起来。
这鸡子还是尹遥昨日做的,是将生鸡子下锅煮半刻钟,捞出后过凉水冷却后剥壳,再放到温热的卤水中浸泡整夜,这样温熟的鸡子黄便不会干柴噎人。
只见这卤鸡子白呈深棕色,显是已十分入味儿,里面的鸡子黄却是带着些许流心,吃起来又香又嫩,让尹遥整个人都舒坦了,放下碗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今日她带着杜昭出来摆摊儿,沈记铺子里便留了陆娘子和罗珊娜照看。
虽然沈记私房菜不开张,但糕饼还是照常售卖的,而且还得给铺子里的工匠们准备午饭呢……
说起来,基本每家成熟的饭馆儿,都会有一锅秘制的“老卤汤”,这老卤汤常年不换,只是每日重新烧开一次,冷却后静置保存,以后每次不论卤什么,都可以用它。而且越卤越香、越卤越鲜,简直是镇店之宝一样的存在。
前几日尹遥为了做那卤鸭货,便熬了一大锅卤汤,经过大批鸭货的倾情贡献,这卤汤也越发浓郁鲜香了起来,闻一下就能让人舒服地眯起眼睛。
她想了想便十分愉快地决定:这日后便是自家的老卤汤了!
于是除了昨夜的卤鸡子之外,今日工匠们的午餐,陆娘子也是用这锅卤水制成的香蕈卤肉面,又顺便请人给在外的尹遥、杜昭二人,送了两份过来。
相比较尹遥的豪迈吃相,她身旁的杜昭倒是文雅许多,他虽然忙活一上午也是饿得不行,却仍是将碗端在面前,悠哉悠哉、又一口不间断地吃着。
“摊主在吗?这饮子还卖吗?”
这会儿工夫,摊子上又来了客人,高声寻觅摊主。
尹遥答应着小跑了过去,临走又唤了他一声:“快吃,吃完来帮忙。”
听了这话,杜昭便也学着自个儿东家,埋头三下两下,将那面条儿全部划拉进口中……
下午两人仍是配合默契,才到申初,便已将今日带来的糕饼、饮子售卖了个七七八八。
这会儿已没什么游人进寺,出来的倒是多了起来。
杜昭将空了的饮子桶搬回车上,又问了句:“东家,你今日摆摊儿为何带着我?”
这话他问得状若随意,可其实已琢磨半天了。
要说摆摊儿招揽客人的经验,罗珊娜可比他丰富多了,怎么看都是更好的选择。
虽说推车上的东西是重了些,两个女子推着会有点儿困难,但东家鬼主意那么多,大可以想其他办法曲线救国,何必又还自个儿过所、又办通行证的,如此折腾一圈儿呢?
尹遥闻言道:“哦,你不是说来神都城,是想看牡丹的吗?”
这话当初是杜昭说的,但其实并未太放在心上,一听不由愣了下:“什么?”
尹遥朝着兴国寺的方向扬了扬下巴:“摊子我照看着,你去看吧。”
杜昭还真没想到,今日尹遥选择带他来,原来是把当日的随口之言放在了心上,不由心头一热。
“这……其实我过阵子再看也行的。”
“唔,牡丹花期虽不短,不过我听舅母说了,城中最有名的品种‘宝楼台’,却只开上巳这几日,之后就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