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而且她还没说:其实原本道士给算的日子,是二月初六,百无禁忌、诸事皆宜。可她见铺子里那三合土地面已经干透,其他事项也都筹备妥当,因此不愿再等,非缠着人家再换个就近的日子,这才活生生提前了十余日。
  总之信不信、怎么信、信哪位、信多少,重点在于这事儿影不影响赚钱,随机应变,一切都好商量。
  ……
  上元灯会那几日,尹遥就开始在她和罗珊娜的摊子上,张贴沈记私房菜的开业广告了。
  这几日她又托胡二郎,找了市内的十几个好兄弟过来。这群半大小子,现下正在南市里到处瞎晃,将写好的“传单”散发到来逛街的百姓手中。
  而且她还承诺,若是沈记的老客户,可以之前糕饼的包装纸,享受两成的让价。至于在街上接了传单前来的食客,则可凭着手中传单,免费赠送一份“老火靓汤”。
  沈记厨房原本就不小,厨房里共有三排六个灶眼,留了两个给陆娘子做糕饼,另外两排四灶则都被尹遥征用,拿来做私房菜。
  定制的铁锅已经送到,把灶台上一个原本的陶釜拆下来,又将那大铁锅嵌了上去。尹遥这五贯钱花得不冤枉,铁匠尺寸拿捏得极是到位,与灶眼嵌合得简直严丝合缝。
  铁匠见尹遥满意这铁锅,也是擦了把汗把心放了回去。因着大唐铁价昂贵,平日里来铁匠铺的百姓们,大部分都是要锄头、铁犁、菜刀之类的生产工具,这么大手笔买铁锅的,还真是少见。
  除了铁锅外,尹遥还跟铁匠讨价还价了半天,又让人家送了把铁质的炒勺,这会儿用炒勺轻轻敲击铁锅边缘,那清脆的铛铛声,别提多悦耳了:这下可以好好儿炒菜了!
  四套漆好的一桌四椅,整整齐齐摆在堂屋中,油亮的红木色,配上雪白的墙壁、隐约能见到鹅卵石的硬质地面,显得又亮堂又干净。
  每个桌上还都摆了个小竹筒,里面插着几支含苞待放的梅花,翠绿的竹筒跟粉红色的梅花交相辉映,看着颇有几分趣味。
  陆娘子把刚出锅的糕饼打包好,准备送到街头李娘子的摊位上代售。
  罗珊娜打扮得漂漂亮亮,站在沈记门口,准备迎接客人。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开张。
  ……
  “两位郎君,快请进。”随着一阵微风拂过,门外传来罗珊娜的声音,第一波客人来了。
  第一天开张可得讨个好彩头,尹遥站在堂屋中亲自迎接这两位客人。
  “郎君请坐,”她话音还没落下,便发现竟还是两位熟人,“明府,蔺主簿?”
  来者正是洛阳县的严县令,以及他手下那位姓蔺的主簿,尹遥上次因着摆摊儿被人诬陷,闹上县廨时,便曾于堂上见过这两位。
  两人相识已久,不仅在公堂上配合默契,私下里还是至交好友。今日恰逢旬休,闲来无事便约着一道儿来了南市,想着寻些吃食品尝一番。
  刚走到主街上,蔺主簿便被几个半大小子,塞了张纸头在怀中,他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沈记私房菜新开张,欢迎光临”一类的话,蔺主簿一向爱新鲜,便拉着严县令来一探究竟。
  “小娘子是?”眼前这位小娘子,瞧着倒是有些面善,不过严县令每日在公堂上,见过的百姓便如过江之鲫,实在太多了,这一时间也想不起来到底是哪位。
  蔺主簿倒是对她有印象,脱口而出道:“这是那位,那位‘鲜肉花卷’吧?”
  尹遥轻轻挑眉,好嘛,原来也不是对自个儿有印象,是记着她之前留样的“鲜肉花卷”呢!
  不过他这么一提醒,严县令倒是想起来了:“你是尹娘子?”
  尹遥施了一礼:“正是小女,见过明府。”
  严县令想起来当日,这小娘子在堂下据理力争,且又进退有度,令他很是欣赏。
  可是不对呀,她那日不是说,一日不开张,家人便要喝西北风来着吗?这都在南市开铺子了,原来当初是装怪卖惨唬自个儿的?
  接收到他怀疑的目光,尹遥有些汗颜,自个儿那日为了减轻经济损失,在公堂上是浮夸了些,这下好了,被县令逮个正着……
  她眨了眨眼,解释道:“一直没有机会感激明府,多亏当日您断案如神,令小女子不致名誉受损,得以继续在坊中摆摊儿,最近才攒够银钱赁下这铺子。”
  见她一脸情真意切,严县令这才“哦”了一声,却仍是有些半信半疑。蔺主簿没理会好友这番纠结,自行挑了靠近后窗的桌子落了座。
  百姓们都有自个儿的难处,何必追根究底嘛。他朝严县令招了招手:“好了严兄,别难为尹娘子了,快过来坐。”
  严县令又“哦”了一声,也走过去落了座,尹遥忙给二人倒水,她不喜如今的饮茶方式,因此店里的免费茶水,是以红枣、银耳以及蜂蜜一起煮出来的。
  如今虽已过了冬日,可都说春寒料峭,积雪还没融化,初春时分的风,也仍是刮得人骨头缝儿里发冷。
  蔺主簿尝了一口,红枣的香甜配着银耳的清香,既清淡又暖心,不由笑道,“尹娘子有心了。”
  尹遥忙道不敢当,却听严县令开口问道:“尹娘子,我见你家招牌上书‘私房菜’,却不知是何意?”
  她笑答道:“回明府,因我家的菜肴都是私家传承,并不拘泥于某样菜系,亦不讲究什么章法,因此叫做‘私房菜’。”
  尹遥这解释,蔺主簿先听懂了:“严兄可曾记得,咱们之前在汀州任职时,去过一家名为‘段家菜’的食店。”
  严县令点点头,他记得那位店家,自称祖父曾是前朝宫廷的疱人,前朝灭亡后,他流落民间自个儿开了小食店,将从前所掌握的菜肴加以改良。虽不知这说法真假,但其味道确实有几分独特。
  想到这儿,严县令口气也温和了三分:“尹娘子无须拘礼,我和蔺兄此番是私服出行,便不用称呼官职了。”
  尹遥从善如流,指着墙上挂着的价牌笑道:“严郎君、蔺郎君,不知二位想吃些什么?”
  墙上挂了一排小木牌,写的都是沈记的菜肴,蔺主簿一眼望过去,竟没有几道见过的,全是新鲜名字。
  他不免犯了难,犹豫再三也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严县令拍板,选了樱桃肉和金沙伽子两道菜。
  尹遥朝二人施了一礼,自回厨房准备。
  等菜期间闲来无事,二人便四下打量了一圈儿,发现这堂屋收拾得一尘不染,屋外则挂着整整齐齐的茱萸干、腊肠等食材,既有人间烟火气,又不会让人觉得杂乱无章,显见店家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不免暗赞一声。
  一刻钟后,厨房门掀开,菜还未到,滋味儿便先飘了过来,严县令深吸一口气,跟老友对视一眼:想不到这新开的小食店,味道竟不输百年老店。看来这小娘子,还真有两下子!
  尹遥端着承盘返回了堂屋中,笑道:“两位郎君,您点的菜来啦。”
  只见其中一个盘子中,以翠绿的冬葵叶做衬底,上面摆着的是一颗颗肉丸,那肉丸色泽嫣红透亮,表面浇了酱汁儿,更显得光泽照人,真仿佛令人垂涎欲滴的樱桃般。
  蔺主簿拾起筷子,夹了块儿樱桃肉,轻咬了一口,只觉表面软糯、内里鲜嫩多汁,其味道酸中带甜,还隐隐有一丝果香,直让人口颊生津,
  而且这樱桃肉,能尝出是以豕肉制成,却只吃得出肉香,一点儿腥臊味都没有,还真是让人意外。
  虽说他这些年四处寻觅美食,早就对各种食材都有包容之心,并不像坊间百姓般,对豕肉有什么偏见,只是这尹娘子竟能将其做得如此美味,倒也真是没想到。
  悠闲地享受着口中的鲜香,满意地咽下一块儿樱桃肉,蔺主簿方才瞧向另一个盘子。
  这盘金沙伽子虽是以伽子为原料制作,可却是色泽金黄、外皮酥脆,一点儿看不出伽子的样儿。
  不过他有些疑惑,这菜量未免有些少吧?尹娘子头一日做生意,难不成就只给上半盘菜?
  忽然盘中伸进一双筷子,从中一口气夹了三五根伽条出去,蔺主簿沿着筷子来处看去,只见自个儿老友嘴里的还没咽下去,便又将新的伽条送入口中。
  这严兄,今日怎地这般积极!蔺主簿不甘人后,赶忙也夹了一根尝尝。
  唔,这金沙原来不是炸的面糊,而是咸鸡子黄!表面是又酥又脆的金沙层,里面则是又软又嫩的伽子,咸鸡子那厚重的咸鲜味儿,与伽子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在口腔中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难怪老友吃得如此忘乎所以!
  两人就这样一口樱桃肉、一口金沙伽子、再配两口饭,不知不觉间,桌上菜肴便已大半下肚。
  却又见尹娘子端着两个陶碗出来了:“此乃我家赠送的冬瓜汤,您二位尝尝看?”
  刚品尝了味道浓郁的樱桃肉、酥嫩咸香的金沙伽子,面对这一碗看着十分清淡、只飘了几片冬瓜的汤水,严县令却是有些难掩失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