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之所以磨蹭了这么半天还没贴好,主要是因为俩人都不大识字儿,桃符认识她们,她们可不认识桃符。
而且也怪康陶,他一个单身汉,又是胡汉混血,对这些习俗一向不怎么上心,这几年根本没贴桃符,搞得俩人想照猫画虎,都没有参照物。这下好了,别说分不清左右,便是这上下,也是一个正一个反……
此刻远在岭南的康陶,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喷嚏。
“小娘子,小娘子,桃符不是这般贴的!”陆之远刚跟许大郎转到沈家巷口,就见到一大一小两个女郎,正拿着刷了红漆的桃木牌胡贴一气,吓得赶忙上前阻止。
“郎君是谁?”七娘扭头一脸疑惑,昨日她跟罗珊娜都在屋中洒扫,并没见过陆之远。
不过还不待对方答话,她又瞧见了后面跟着的许大郎,马上忘了面前这个陌生人,脆声道,“许大郎,你怎么来啦!”
估摸着是许大郎这张嘴,实在没什么当兄长的样儿,两人见过好几次了,七娘死活都不肯叫他“许大哥”,只愿意直呼其排行。
不过许大郎倒不大在意这些,便也由着七娘胡叫:“阿婆让我来你家,向沈婆婆拜贺新岁的。”
七娘这才想起阿姐的吩咐,年岁期间见了人,要记得说祝福语,马上端端正正施了一礼,又搬出了自个儿唯一会的一句:“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嗯,这还差不多,许大郎也难得正经地回道:“瑞彩盈门,万事胜意。”
四人又相互介绍了一番,罗珊娜虽说心理年龄不大,但也不是真小孩儿,端端正正跟二人施了一礼。许大郎今日也是第一次见罗珊娜,跟陆之远两人都被她的美貌给震慑住,难免呆了一呆。
一番流程走完,七娘便又开始专注在那桃木牌上,嘴里还一直嘀嘀咕咕的。
许大郎回过神儿来,看着眼前上下颠倒的两块牌子,顿时颇感头痛:“尹七娘,你阿姐不是送你去读书了吗,就读成这样儿?”
“哼!”七娘不服气地跺了跺脚,她可是有好好读书呢!前日方才学到“都邑华夏,东西二京。”夫子还给她讲了,其中这东京指的便是如今脚下这座神都城。
可面前这两块儿桃木牌上,写的四个字没一个简单的,她认不得岂不是很正常?
还没几句话的工夫,两人之间难得的和谐氛围,便以许大郎的毒舌,及七娘的怒目而视而告终。
而一旁的罗珊娜,手上仍拿着块儿上下颠倒的桃木牌,眼瞧着就要贴到门上去了。陆之远不敢多看她的脸,只说了句“我来吧”,便低头接过桃符,用竹签重新舀了点浆糊涂在背面,将其仔细贴在院门上,又后退三步上下打量。
许大郎仰着头,避开七娘瞪视的目光,绕过门口这几个人,自个儿进了沈家院子。
陆之远正在检查那门神是否贴歪了,就被许大郎掀了门扇,不由惊呼一声:“哎,守默兄你……轻些啊!”
……
许大郎方走进院子,就碰到尹遥迎面从厨房出来,只见她一脸眉飞色舞:“哟,许大郎,恭喜发财呀!”
许大郎朝天翻了个白眼儿,这什么俗里俗气的祝福语,不过内容嘛,倒是对他胃口。
只不过,怎么这姓尹的小娘子,一个两个都对自个儿直呼其名?倒是对自家那傻阿弟叫得亲热……
果然,尹遥下一句就是:“许二哥上午不是来过吗,你怎么又来了?”
许大郎瞪她一眼,举着手里提的岁礼,没好气道:“我阿弟上午是来报信儿的,我这是来贺岁的,能是一回事儿嘛!”
坊间百姓之间互赠岁礼,没有官宦贵族那般讲究,一半都是以实用为主,此番许大郎前来,便是带了几样儿瓜果,还另有用油纸包着的一整条牛肉,看来又是来自许婆婆乡下的人脉。
尹遥笑吟吟收下,看了下还是上好的牛腩,正好儿晚上炖来吃:“多谢许婆婆啦!等下我收拾好了,也去给她老人家贺岁。”
许大郎自去主屋拜会沈老太太和陆娘子,尹遥午饭准备得差不多了,便走出院子,站在门口检查那终于贴好的桃符,不由对罗珊娜和七娘刮目相看:“哟,你们两个出息了,贴得不错嘛!”
罗珊娜倒也没邀功,指了指一旁站着的陆之远:“是这位陆郎君帮我们贴的。”
“陆郎君,”尹遥这才发现旁边儿还站了个人,忙跟陆之远打招呼,不过她肚子里的吉祥话实在是不够用了,只好来了句放之四海皆准的,“万事胜意。”
看到陆之远,尹遥忽然又想起昨日提起的家乡之事,忙又道:“陆郎君稍待,我去取样儿东西。”
她去厨房中,用纸袋装了些刚煎好的年糕,拿出去递给陆之远:“陆郎君,你尝尝这年糕,是我用稻米制成的,不知是否与你家乡风味相似。”
“何谓年糕?”陆之远不明所以地接过袋子,朝里一看,面露惊喜之色,“这是……我家乡的白茧糖?”
他用手指捻起一片儿,只见其已被尹遥煎得焦黄油亮,看着诱人极了,迫不及待送入口中,只觉外脆里软,咬一口满是稻米的清香,又混合了油脂的香味儿,这熟悉的味道,实在太让人怀念了……
尹遥今日可谓是把“产品差异化”做到了极致,又举起手上拿着的小碗,一脸笑意:“陆郎君,蘸些饴糖更美味呢!”
……
许大郎拜会完长辈出来时,只见自个儿那平日里一向性子温和的好友,正泪流满面地吃着手上的食物,尹遥站在他旁边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尹三娘,你欺负我陆兄了?这怎么还哭了?”瞧着眼前这诡异的场景,许大郎愣了一下。
尹遥忙摆手:“你别瞎说,我可没干坏事啊!”
陆之远扒着许大郎的袖子,呜咽道:“守默兄,是这白茧糖太美味了,呜呜呜……”
什么乱七八糟的?许大郎瞧见他手里拿着的纸袋,从里面拿了块儿吃到嘴里,味道确实挺特别,他以前倒没吃过,但至于哭成这样儿吗……
“你不懂,我是思念阿爹阿娘了,好想家啊……”
一听这话,许大郎叹了口气,终于明白怎么回事儿了:这食物承载的,有时不仅是味道,大概还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吧。
尹遥去厨房又装了几条年糕:“这……唔,‘白茧糖’陆郎君便带回学院吧,若夜间温习时饿了,便放在火炉上略烤一烤,或者拿个小瓮,用清水稍煮一会儿,也是很美味的。”
她有些不放心,又问道:“对了,陆郎君,你知此物如何储存吗?”
“多谢尹娘子!”陆之远这会儿已收了眼泪,面上有些羞赧,但一见这一袋子年糕,又面露感激之色,连连点头:“我知晓的,泡在清水中每日换水,能一直吃到春闱前!”
送走了激动的陆之远和无语的许大郎,尹遥回到家中,陆娘子正将做好的菜肴端进屋子。
七娘和罗珊娜方才贴好了桃符,便回了屋子陪沈老太太。这会儿七娘坐在桌旁,看着眼前这一桌子的菜傻了眼:“阿姐,怎么都是丸子啊?”
原来今日除了煎年糕外,尹遥还做了其他四道菜,分别是:五福丸子、珍珠糯米丸、炸萝卜丸子、冬瓜鱼丸汤。
尹遥也坐到桌边,振振有词道:“七娘我问你,丸子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的?”
“没错儿,圆是什么?圆就是团圆,你说对不对?”
“对,对吧……”
“那咱们若想要一家团圆,你说该不该吃?”
“该吃!”
看姐妹俩在这儿耍宝似的一唱一和,沈老太太和陆娘子都“噗嗤”笑出了声儿。
尹遥逗够了七娘,又朝大伙儿笑道:“好了好了,咱们快吃饭吧。”
说着她给沈老太太和陆娘子各夹了一颗丸子:“阿婆,舅母,这是五福丸子,你们尝尝看?”
只见眼前这丸子,上面裹满了清亮的芡汁儿,香味四溢,看着就极为诱人。
沈老太太先不忙着吃,倒是对那名字起了兴趣:“这名字很是有趣儿,三娘可是取‘五福临门’的意思?”
陆娘子则笑道:“我方才端进来时,只觉得美味诱人,却没想到,名字也如此应景儿!”
尹遥笑着点头,不过这道菜虽名字叫做“五福丸子”,实际上,却是她按照四喜丸子的做法烹制的。
猪肉四肥六瘦斩成肉馅儿,加入切成丁儿的山药、笋尖、香菇,加入佐料调味后搅拌上劲儿,团成半个拳头大的五个肉圆,挂蛋糊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定型,再摆盘、淋入酱油及高汤,清蒸一刻钟而成。
色香味俱全的四喜丸子,向来是各大宴席上的压轴菜之一,以其鲜咸酥嫩的味道、名字中的吉祥之意而深受大众喜爱。
至于为什么今日做的是五福丸子,而不是四喜丸子,尹遥轻咳一声,也夹起一颗肉圆到碟中:自然是因为如今家中有五口人,若是做了四喜丸子,怕不是要在元日,就为了分丸子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