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尹遥掀开蒸笼,取出今日售卖的新品,装在袋中递给食客,笑吟吟道:“我家今日做的是腊肠饭团,郎君尝尝味道如何?”
食客拿在手里,只见这腊肠饭团,是用整片菘菜叶儿包成,咬上一口,里面则是颗粒分明的稻米饭,还夹杂了鲜香的笋丁儿,还有……唔,好浓郁的肉味,又加了些糖调味儿,比平常的肉馅儿还要鲜香!
他仔细一瞧,只见饭团内除了米饭和笋丁儿外,还有一粒粒红彤彤的肉丁儿,方才那鲜香诱人的滋味儿,便是此物散发出来的。
尹遥又从蒸笼中掏出两个碟子,摆在蒸笼旁边,碟子里正是切成一片儿一片儿、红彤彤、香喷喷的腊肠。
“这不是快到岁尾了嘛,我便灌了点儿腊肠。今日拿来给大伙儿尝尝,若是觉得好吃,我这也单卖的。”
七娘在一旁,殷勤地拿了根竹签递给食客,也卖力推销着:“这碟子是岭南风味,跟饭团里的一样儿;这一碟是麻辣的,郎君快尝尝,也可好吃啦!”
食客接过竹签,叉了一片儿麻辣的送入口中:“唔,麻辣鲜香,亦是美味!不过这腊肠,似乎与我之前吃过的不大一样?”
尹遥笑道:“估摸着郎君以往吃过的是羊肉肠,我这是用豕肉做的,也是别有风味呢!””
她又眨眨眼笑道:“这价格嘛,自然也更划算些。一根只要十文钱,足够一家人吃上一顿的,若是整条五根一起买,总价我还便宜五文。”
食客点点头,尹娘子这话没错儿,他以往在南市食店中吃过的,正是羊肉灌肠,一碟子才几片儿,就要十几二十文,这豕肉肠一整根才十文!若是买两条回去,一家人年节时慢慢儿吃,岂不极好?
他刚想开口买下,又忽然面露难色:“尹娘子,我这……一会儿还要去上工,可如何拿啊?”
尹遥抿嘴一笑,她事先早有准备,今日摆摊儿还特意叫上了陆娘子:“郎君可以先预定下来,再同我讲下家住哪里,我给您留好了,晚些时候送上门便是。”
陆娘子站在一旁,手上拿着个小本子,还有根削尖了的炭条儿:“郎君跟我说,我给您记下来。”
后面的食客见几人聊得火热,也叉了片儿腊肠边尝边问:“尹娘子,你这腊肠属实美味,但我从前没吃过,买回去要如何烹制啊?”
“这个简单,您回去用锅蒸熟之后,切成片儿直接吃也行,拿来煲汤、做馅儿也都十分美味。若是蒸饭时,把它盖在米饭上面,再浇一勺儿酱油,更是鲜香得很呢!”
七娘在旁边儿听得口水直流,阿姐说这做法叫“煲仔饭”,家里昨晚才吃过,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口水直流……
那粒粒分明的稻米饭,润上了腊肠的油脂,又吸收了腊肠的麻辣鲜香与料汁的诱人酱香,口感软糯又有嚼劲,还有锅底那被烧成金黄色的锅巴,又酥又脆,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虽然阿姐还说了,这煲仔饭若是用岭南腊肠来做,会更加好吃,可她却觉得,就得是麻麻辣辣的才最有滋味儿嘛!
陷入美食回忆暴击的尹七娘,连尹遥喊她收银钱的话都没听到。
看着妹子那副垂涎三尺的模样,尹遥简直忍俊不禁,也没打扰她的“美梦”,只朝食客笑道:“郎君把银钱放在盒子里吧,我给您拿饭团儿。”
又扬声朝陆娘子道:“舅母,这位娘子也要订腊肠呢!”
“好嘞,您把地址说给我听。”
卖光整车的饭团,又预定出去大半腊肠后,三人推着车说说笑笑回了家。
每个人的工作计划,都被尹遥安排得明明白白:“舅母,我先去铺子里啦,你中午再领着七娘过来吧。”
南市虽然午时才开门,不过那是对前往采买的百姓而言,对其中的商户,朝廷倒是安排了条“绿色通道”,凭着经营核准券,可以办理通行证,每日夜禁解除后,便可入内筹备。
尹遥今日先去铺子里,主要是为了昨儿沈老太太写的那字条。
……
她昨儿把纸笔拿给沈老太太后,便又凑过去,想瞧瞧阿婆准备给她安排个什么任务。
只见沈老太太提起笔,凝神思索一阵儿、写几行字,再思索一阵儿、再写几行,直写了满满两页纸。
写完后,沈老太太拿起纸吹了吹,递给了尹遥:“你且去试试看吧。”
尹遥一眼瞧过去,只见上面写了足足二十余户人家,虽没有什么顶级门阀,却也要么是官宦人家,要么是富贾豪商,住的全都是繁华里坊,上面除了姓氏、身份、地址,甚至连应寻的管事或仆妇名称、脾气秉性之类,都列得清清楚楚。
陆娘子在一旁也跟着瞧了瞧,却是不明所以:“阿姑,这是什么?”
“咱们家在洛阳城开了这么久的食店,总不能是白开的吧?”沈老太太点着纸头笑道。
“这都是沈记从前的常客,或是请大郎操办过宴席的。”
陆娘子讪讪,她之前一向不管沈记的事儿,难怪没认出来。
不过她却又有些不解:“咱们之前那么落魄,阿姑都没说有这些故旧,怎么这会儿才提起?”
“跟你说过多少次,客人是客人,可不好轻易称作‘故旧’的。”沈老太太嗔她一眼,又道,“更何况,之前裴长史还在洛阳,谁愿为了点儿吃食触他霉头,提了又有什么用?”
她又叹了口气:“说句实话,便是如今裴长史走了,人家也未必还记得咱们,一切还得看三娘的。”
尹遥会意,把字条仔细叠好揣进怀中,又拍了拍胸脯笑道:“晓得了阿婆,我明儿就去挨个跑一圈儿,跟这些管事郎君娘子们套套近乎,看能不能努力攀些‘旧情’。”
……
到南市后,尹遥先去了趟果子铺,买了点儿一会儿要用的食材。回铺子时,她从后院儿直接进了厨房,开始制作花酥。
花酥是道传统的中式点心,原本是宫廷特供的酥点,到现代时才慢慢走入寻常百姓家,以其口感酥松、样式精美而广受欢迎。
要想达到这样的口感,其制作重点就在于那一层层油酥分层的面皮儿,在经过烹制后简直酥得掉渣。
尹遥先用面粉、猪油、少许红曲粉,揉制成粉色的光滑酥皮;再以面粉、猪油、饴糖、水,揉制成光滑出手套膜的油皮。
两个面团上分别盖上木盆松弛片刻,她又开始制作花酥的馅儿料。
昨日莲花酥的内馅儿,是用莲子、饴糖、猪油混合在一起,制成不仅香甜,还带着阵阵的莲子清香的莲蓉馅儿,尹遥今日便又如法炮制了一番。
在她做莲蓉馅儿的工夫,油皮与酥皮已醒发好,分别切割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团,取出其中两团,以油皮包酥皮,捏紧擀成牛舌状,卷成一卷儿继续松弛。
然后进行第二擀、第二卷……如此反复数次后,便能制成带着淡淡粉色的油酥皮。
在每轮等待油酥皮松弛的间隙里,尹遥也都没闲着,她又准备了好几种其他的馅儿料。
一会儿既然要去旧客家登门拜访,她便琢磨着,不仅要做莲花酥,还要再做几种其他样式的,合在一起制成“百花酥”,才显得更为精致用心。
红枣去核,加入少许饴糖捣碎成泥,便是香甜沙软的枣泥馅儿;蛋黄、牛乳、饴糖、面粉混合,就成了浓郁香甜的奶黄馅儿;豆沙馅儿、山药桂花馅儿、胡麻馅儿……除了莲蓉馅儿外,尹遥一口气又做了五种馅儿料。
取出一团儿制好的油酥皮,用擀面杖擀薄擀圆,盛上一团奶黄馅儿,小心地包起来,收口捏紧、用手掌轻轻按扁。
用小刀将这油酥饼分切成中间相连的五份,再把顶端捏成花瓣的形状,在中间轻轻割出花蕊的纹路、点上少许胡麻做蕊心,便是一枚栩栩如生的桃花酥。
尹遥拿在手里端详片刻,满意地点点头,除莲花酥和桃花酥外,她又做了形式各异,但都栩栩如生的枣花酥、梅花酥、菊花酥以及海棠花酥。
起锅热油,油温四成热时,将制好的花酥下入锅炸,先小火炸至油酥皮慢慢展开,一朵朵花酥也由含苞待放转为盛开绽放。
加大至中火,继续炸至白色部分的油酥皮变成淡黄色、浅粉色部分加深少许时,捞出放在架子上沥干油分。
沥干油的六种花酥,下面垫上衬纸,再每样儿一个,小心地摆在专门订制的木盒中,这木盒做得很是精致,盖上还专门刻了“沈记”字样儿。
尹遥将做好的十盒花酥摞在一起,一口气拿到了门外等候的马车上,又锁好门离开了南市。
……
“姐姐,这是我们家刚做好的狸奴耳,您尝尝。”
“婆婆,四包沙琪玛一共四十文,您拿好,慢走呀!”
尹遥空着手回到铺子时,听到的就是七娘脆生生招呼客人的声音,陆娘子则在一旁给刚炸好的猫耳酥装袋,一边还监督七娘账算得对不对。
“阿姐,你回来啦!”刚送走客人,一抬头就瞧见尹遥回来,七娘兴奋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