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尹遥的妈妈尹女士,对女儿向来十分疼爱,对她的要求自然也是欣然应允。
这沙琪玛的做法不算复杂,只需先将面粉、鸡蛋、面肥等搅拌在一起,和成比饺子皮儿软些的面团,醒发后按照手擀面的做法儿,制成一条条一指粗、一寸长的粗面条。
然后夹起油锅烧油,待油温六成热时,下锅油炸,中火炸至金黄酥脆后捞出,与葡萄干儿、炒熟的胡麻混合,倒入木模子中,浇入熬好的糖浆,冷却定型后切成小块儿即可。
陆娘子方才便是用尹遥教的法子,做的这盘沙琪玛,切成一个个小块儿后,再三三交叠,摞在一沓裁成方形的纸上,再将纸折叠整齐包起。
尹遥在旁边搭手,往上放了片写着“沙琪玛”和“沈记”字样儿的红纸片,再用麻绳交叉绑好,摆到铺门口的台子上。
堂屋里现下还空着,客人进来了也不像回事儿,她前几日便特意请了木匠,重新订制了一张架空的摆台,整个儿横在门面处充作柜台。若是有客人来了,只需站在门口便可招呼售卖,不必非进到铺子里才行。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方才尹遥自个儿回店,也得从下边儿钻进来。
台子的一侧,这会儿已放了一溜儿扎好的小纸袋,正是炸得香脆的狸奴耳,旁边儿还放了一小碟子试吃。另一侧则摞着几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放的自然就是莲花酥。
“舅母,沙琪玛也留点儿别装起来,一部分放在铺子里做试吃,再留些我等下拿出去。”尹遥朝她招呼一声。
陆娘子闻言,哎呀一声:“三娘一会儿还去街上吗?这店里若是来了客人,可怎生是好?”
尹遥摸摸下巴,虽说陆娘子下厨是把好手,可她性子比较内向,除了对亲近的人会放松些外,平日里其实不大爱跟陌生人打交道。若留她在店内招呼客人,确实有些难为人了。
这时尹七娘从厨房中探了个小脑袋出来,一脸地跃跃欲试:“舅母,这不是还有我嘛,我帮你招呼客人呀?”
三人正说着话,门外又来了个年轻男子,瞧着应是个大户人家的仆从,朝铺子里扬声道:“店家可在?我家主人要买些你们的糕饼。”
尹遥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去招呼道:“这位郎君,我家今日准备了莲花酥、沙琪玛、狸奴耳三种糕饼,不知是您要哪种呢?”
“我家主人方才在成衣铺中,尝了你们家的什么酥,便着我来买几盒。”
尹遥一听就明白了,笑道:“郎君说的是莲花酥,一盒共有六枚,售价六十文,敢问郎君要几盒?”
好家伙,这糕饼竟如此昂贵,男子吓了一跳,虽说主家不在乎这点儿银钱,但他却颇为不忿,撇撇嘴道,“这么小一间铺子,能有什么好糕饼,一枚就敢要十文钱?要我说还不如去如意楼。”
尹遥不与他分辩,只是拿起猫耳酥试吃的碟子,笑眯眯地递了过去:“郎君,咱们家的糕饼最是丰俭由人。这狸奴耳的味道也很是不错,您尝尝看如何?”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见她如此笑意盈盈,男子面上有些讪讪,拿了一片儿放在嘴里品尝。
哟,还真别说,这小零嘴儿看着不起眼,却是越嚼越香,若是当值无聊时来上半袋,就着一壶小酒,岂不是赛过神仙?不过这玩意儿不会也要好几十文一袋吧,那他可吃不起!
男子忙看向墙上的价牌,原来这小零嘴儿只要五文,这才放下心,继续咔嚓咔嚓嚼了起来。
连着吃了好几片,他才好容易忍住了,态度与方才简直大相径庭,满脸笑意道:“小娘子,那莲花酥我要五盒,另外这什么狸奴耳,也给我再来两袋。”
“好嘞,一共三百十文,您拿好了,请慢走。”尹遥收下银钱,顺利送走了铺子开张后的第一位客人。
此时铺子外又来了个食客,朝着铺子里探头探脑:“小娘子,我方才在食店时,那送的糕饼可是你家的?如何售卖啊?”
还不待尹遥开口,七娘便踩着个小板凳,踮起脚热情招呼道:“老郎君,那沙琪玛是我家的呢,每袋十文钱,您要几袋呀?”
那前来的客人,见这铺子里竟是个小娃儿在售卖,觉得颇为有趣儿,买东西的同时不免逗了她几句,最后临走还多给了几枚铜板。
“阿姐?”七娘回头征询尹遥意见。
没想到七娘都能收到“小费”了,尹遥笑道:“是老郎君给你的,你便自个儿收着吧。”
“那我拿回去让阿婆攒起来,到时给阿姐买生辰礼物!”铺子里又来了客人,七娘把钱揣进怀里,兴高采烈又去招呼客人了。
不愧是陪着尹遥摆了两个多月的摊儿,七娘如今招呼客人、报价格、收银钱都已颇为熟练,只是若有人买好几种,她可能会有点儿算不过来账。不过也没关系,舅母便在后厨,到时出来帮下忙就是。
尹遥又瞧了瞧街面上,有南市署的人在往来巡视,在这里做生意,不同于里坊中那般野蛮生长,凡事都有规矩,也让她家这种都是女眷、小孩儿的铺子,开得安心得多。
“舅母,我就在主街上,有事儿喊我!”尹遥朝后厨知会一声,端起试吃的食盒,往主街去了。
……
南市每日午时开启、夜禁前半个时辰关闭。此刻夕阳西下,外面正传来阵阵鼓声,催促着不留宿市内的百姓尽快离去。
关了铺子,尹遥携着陆娘子和七娘一道儿,结伴儿回了嘉庆坊。
一到家七娘便兴高采烈地敲门:“阿婆,我们回来啦!”
沈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开了门,尹遥忙扶着她进了屋子,笑道:“阿婆,您自个儿在家还好吧?”
之前基本都是陆娘子留在家中照看,如今只留沈老太太在家,她还是有点儿放不下心。
沈老太太却是满不在乎:“我只是腿脚不好,慢慢儿走就是了,你们不用担心。倒是今儿第一日开张,铺子里情况如何?”
尹遥把她扶到胡椅上坐着,又朝七娘道:“咱们今日售出六盒莲花酥,二十四包沙琪玛,还有二十八袋狸奴耳。七娘帮阿姐算算,共入账多少银钱?”
七娘领命算账,算了半天,倒把自个儿算蒙了:“莲花酥每盒六十文,一共三百六十文;沙琪玛每包十文,一共两百四十文,狸奴耳……咱们卖出去多少狸奴耳来着?”
这记性……尹遥忍笑道:“是二十八袋狸奴耳。”
“哦哦,狸奴耳是五文钱一袋,一共一百四十文。三样儿加起来是……”七娘算了后面,又忘了前面,“阿姐啊,方才说莲花酥和沙琪玛是多少?”
看她这迷糊的小样儿,三个成年人差点儿笑岔了气。
尹遥笑够了,终于不再逗她:“好了好了,咱们这半日,一共是入账七百四十文。”
七娘睁大了眼睛:“阿姐,开铺子竟如此赚钱吗?”
没错,便是开张的这第一日,不算上其他铺子里代售的狸奴耳,单算沈记铺子内,便已入账七百四十文,都快赶上尹遥每日摆摊儿和四门学生意的总和了。
不过在南市做生意,却也与坊中摆摊儿不同,除了食材和包装的成本会高一些外,房租、商税等各项成本也比在坊中时贵上许多,净利润自然也要比摆摊儿低了不少。虽然看着是入账七百多文,可净利润算下来,可能只有三百出头。
尹遥把今日的账记在本子上,用手指点着莲花酥那一栏嘀咕着:
“这三种糕饼,虽说沙琪玛和狸奴耳买的人多,却是莲花酥最赚钱。”
她又掰着手指头算成本:“虽说那木盒还得专门订制,每个就要十文钱,食材成本也比其他两种高得多,可算下来,咱们每卖出去一盒,就能赚三十五文呢!”
“今日光一个客户,便买了五盒走,若能每日都能有这样的大客户来买,那可该多好呀……”
莲花酥样式精致、包装得也十分漂亮,本就是尹遥专为高端客户量身打造的,但能接待这种客户的商铺,本也不会在乎点儿采购糕饼的银钱。
她这几日费尽唇舌,才谈下了之前去过的金银铺子,还有另一家玉石铺子的免费试吃,而就只这两家,今儿便给铺子里带来了近一半的销售额。
只可惜其他的高端铺子,基本都跟邵记成衣铺差不多,不是给她个软钉子,就是压根儿不搭理她这无名小卒……
尹遥叹气,可真想多赚点儿这样的钱啊!
沈老太太瞧着她埋头嘀嘀咕咕,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叹气的模样,失笑道:“三娘把笔墨给我,我给你列个单子,你这几日跑一跑试试吧。”
第50章
第二日一早,沈记早点摊儿仍是按时开张,南市的铺子才刚起步,这坊中的生意也不能落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嘛。
沈记早点摊儿前,依旧是大摆长龙,今儿又是新品日,食客们自是翘首以待:“尹娘子,咱们今儿吃什么啊?”
都在沈记吃了好几个月早饭了,哪次的新品让人失望过?打头儿的食客索性道:“不拘吃什么,尹娘子直接给我拿一个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