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它最大的特点便是饭菜结合、食用方便,而且主配菜丰俭由人,奢侈有奢侈的做法,实惠也有实惠的做法。
  只要荤素搭配合理,便是营养均衡的一餐,提供给每日苦读的生徒们,自然也是极为合适的。
  她今儿准备试做的两道下饭菜,一道是宫保鸡丁,另一道则是麻婆豆腐。
  在现代,宫保鸡丁是道十分经典的中式名菜,广受中外食客们的欢迎,若你问一个外国人最喜欢的中餐,可能会有一半人说是宫保鸡丁,当然,另一半人的答案,大概是麻婆豆腐。由此可见这两道菜的广受欢迎程度。
  不过在历史上,这两道老少咸宜的菜肴,都要一千多年后才会被发明出来,如今大唐还没有出现。
  尹遥决定,不如自个儿引领下潮流。
  宫保鸡丁源于鲁菜的酱爆鸡丁,口感咸中带甜、酱香浓郁,鲜嫩的鸡肉与酥脆的花生结合在一起,简直令人欲罢不能。
  她先去鸡舍挑了只肥鸡,宰杀去毛后,用菜刀将鸡腿、翅膀、里脊、胸脯几个部位切割下来,又将腿和翅膀上的骨头剔掉。
  古有庖丁解牛,尹遥这便算是“庖丁解鸡”,只见她手法干脆利落,切割时专挑关节部位下手,剔骨时又先用菜刀切断骨头之间相连的筋膜,再以手腕一扭一拉,整根骨头便从肉上完整脱下,不过一刻钟,就已处理好了整只鸡。
  将鸡骨架放到一旁,剩余的脱骨鸡肉切成丁儿,以生粉和米酒抓匀上浆腌制片刻。
  虽然名为宫保鸡丁,不过碍于食材所限,她还得稍加改良才行。
  唐代没有花生,那便改用前两日新挖的笋子,切成丁下锅焯熟去除草酸,亦是爽脆可口。
  家中没有现成的甜面酱,便用面粉、黄豆酱、粗盐及饴糖加水,熬制搅拌至顺滑,出锅时再点几滴胡麻油,尹遥尝了尝,满意地点点头,味道与甜面酱几乎一模一样。
  起锅热油,将浆好的鸡丁儿下锅迅速拨散,大火滑炒至鸡肉发白,盛出沥去浮油,这样鸡丁儿内的水分便会锁住,鸡肉吃起来自然嫩滑鲜美。
  锅中留少许底油,加入花椒、姜片、蒜片、少许干茱萸,小火煸炒出香味儿,下入焯熟的笋丁儿,翻炒至表面发皱,再将处理好的鸡丁儿倒回锅中,加两勺儿刚刚自制的甜面酱,再淋入少许酱油及香醋,炒至酱汁裹满食材,最后再倒入葱段,翻炒均匀后出锅。
  尹遥用筷子挑了点儿尝尝,果然是鸡肉嫩滑、笋丁爽脆、酱香浓郁,她满意地点点头,看来自个儿这改良还算成功。
  接下来便是麻辣香鲜的麻婆豆腐,这道菜是快手菜,比宫保鸡丁要简单许多,不需要现宰活鸡,只需要起锅热油,加入猪肉末炒散,待肉馅儿呈金黄色,下入花椒碎、茱萸碎小火煸炒出红油,再加黄豆酱、豆豉,继续煸炒至上色入味儿。
  锅中加入开水煮沸,原本应该是加高汤,可惜家中这会儿没有现成的。不过倒也没关系,前几日许二郎给的那袋杂菌,昨日已被尹遥切片儿、下锅小火炒至完全脱去水分,又加了点儿干紫菜,用石钵一起研磨成粉末,便成了现代俗称的“松鲜鲜”,也就是味精的天然替代品。在开水中加一小勺儿,就有提鲜增味儿的效果,简直鲜美极了。
  下入豆腐再稍煮片刻,加酱油、粗盐、少许糖调味儿,再加水淀粉勾芡,最后撒上少许花椒碎和一把蒜苗,美味的麻婆豆腐即可出锅。
  琢磨着主食和蛋白质都有了,若想营养均衡,还得再来点儿蔬菜才好。去菜窖中拿了两颗菘菜切成片,加入大量蒜泥和少许茱萸段儿,上锅蒸熟后再浇上点儿酱油,便是清爽可口的蒜蓉菘菜了。
  从蒸锅中盛三碗饭,将菜连汤带汁儿地浇在了米饭上面。其中一碗浇的是宫保鸡丁,一碗是麻婆豆腐,还有一碗则是双拼,又每份都配上些蒜蓉菘菜,装入食盒中。
  尹遥提着食盒到许家时,许大郎早早就等在门口,一见她前来,这人就把她直接领到了后院儿。
  虽然知道他是为了躲阿翁阿婆,尹遥仍是颇为无语:“你怎么像做贼似的……”
  许二郎早晨坊门一开,便驾车出了城,去前日那片竹林砍了十多根竹子,这会儿也是刚到家,正把竹子抬到院中,准备劈成一节一节的,见状也凑了过来。
  “快快快,给我们瞧瞧,你到底做了什么?”许大郎摆了摆手,岔开话题。
  尹瑶也不再调侃他,只掀开食盒将碗端了出来:“来尝尝吧!”
  许大郎看着面前热腾腾、油汪汪的盖浇饭,满脸惊讶:“这是……御黄王母饭?”
  “哟,你也知晓御黄王母饭?”见许大郎一眼认出自个儿的灵感来源,尹遥也颇为意外,又解释道,“不过我这个不是什么御黄王母饭,而是叫做‘盖浇饭’。”
  “我之前跟同窗去南市购书时,曾在食店吃过这道菜,不过确实跟你这有些不大一样……”
  说这话他便用勺子将饭菜拌匀,又盛了一勺送入口中:“唔,好香!”
  许大郎吃的这一碗是宫保鸡丁儿的,经过搅拌后,酱香的汤汁儿也裹满了每颗米饭,入口极其爽滑,吃到嘴里之后,初觉是微麻微辣,再仔细咀嚼,又会品尝到酸酸甜甜的滋味儿,嫩滑的鸡肉里还夹杂了笋丁儿的鲜香,让人简直欲罢不能!
  许二郎面前的则是麻婆豆腐盖浇饭,他之前没吃过类似的,还有点儿无从下手,但见兄长打了头阵,便也有样学样,将饭菜拌匀,正欲盛上一勺儿尝尝,却被刚咽下一口宫保鸡丁的许大郎抢了先,挖了一大勺再次送入口中。
  “唔……这碗更好吃!”许大郎吃得频频点头,连平日里的毒舌都不见了,只剩下满口夸赞。
  见兄长如此赞赏,许二郎也不甘落后,马上扒了一大口,他瞬间睁大了眼睛,还竖起了大拇指。
  这麻婆豆腐火候掌握得极好,红色的茱萸油与雪白的豆腐、翠绿的蒜苗、香喷喷的米饭交织在一起,吃起来又辣又香,勾起了他满满的食欲!
  眼见着许家兄弟俩埋头苦吃,时不时还要抢一口对方碗里的,直吃得满头大汗,尹遥失笑,也开始吃起了自个儿面前的这碗双拼饭。
  只是才吃了几口,她便发现有点儿问题……
  因怕菜汤将米饭泡得过软,尹遥煮饭时特意少加了点儿水,将米饭煮得略硬一些,又是临出门前才将菜盖在上面。
  然而从自个儿家到许家的这会儿工夫,米饭仍旧是被泡得没那么有韧劲儿了。
  初次吃的食客可能感觉不出来,但尹遥作为一名专业的厨子,却是吃得皱起了眉头。
  况且她今儿只是坊内行了半刻钟,若是来日去四门学,她挑着担子恐怕得走小半个时辰,等到了地儿,这盖浇饭还能吃嘛?
  许家兄弟一通狼吞虎咽,这菜汤汁儿浓郁,实在是太下饭了,不知不觉便将整碗饭吃了个干净。
  许二郎捂着饱饱的肚子抬起头来,却见到尹遥面露烦恼,他关切道:“三娘,怎么了,你这盖……盖浇饭不是很好吃吗?”
  尹遥摇了摇头,说出了自个儿的想法。她是喜欢赚钱不假,可更热爱美食,对自己出品的菜肴一向精益求精,从来不是能糊弄过去就行。
  听了她的烦恼,许二郎挠挠头,自告奋勇道:“这有什么,你若怕路上耽搁时辰,我驾车帮你送去便是了!”
  “真的?”尹遥眼睛一亮,若能这样便再好不过了,只是……
  “若你每日驾车出去,不怕你阿兄做生意的事露馅儿吗?”
  许大郎却是一脸无所谓:“他就说出门是帮你忙呗,我阿翁阿婆哪能想到我头上?”
  行吧……既然是合伙人,那这锅她就暂且背了吧:“那就麻烦二哥啦!”
  只不过若是这样安排,那就还有件顶顶重要的事情,也得提前说清楚。
  “分工聊完了,咱们再聊聊如何分账吧。”
  尹遥又仔细盘算了一番,斟酌着开了口:“我是这么打算的,吃食的成本和制作由我负责,每份我抽九文钱,另外还有一文是付给二哥的竹筒和车马费,剩下的盈利便给许大哥,你们意下如何?”
  因为官学里面都要靠许大郎,她原本想的是自个儿抽十文,剩下的盈利给对方,不过既然又拉上了许二郎每日往返,那么便匀出一分利好了,必不能让他白忙活才是。
  许二郎有些懵:“三娘说笑了,我就帮你们劈劈竹子、送送饭,何必算得如此清楚?”
  尹遥摇头:“二哥这话说得不对,若我只托你办一次事儿,看在咱们两家的情分上,那确实不必谈及金钱。可如今并不是一杆子买卖,自然也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都说朋友不要合伙做生意,做着做着就会伤感情,还很容易翻脸。而翻脸的最主要原因,又往往是利益分配不均。
  虽说这四门学的生意,她如今只是暂且做寒假两个月的,但若不提前约定好,等做起来才因利益生了嫌隙,搞得大家连朋友都没得做,反倒没意思,还不如提前把一切都摆在台面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