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说着话一个领头的工人走了过来,从怀中掏出张单子,笑道:“这位是尹娘子吧?我们是周家米行的,这是你订的粮食,没问题的话还请签收一下。”
看着院子里堆成小山的粮食,尹遥轻咳了一声,仔细点数了一番,又随机选了几袋取出来点儿,见跟白日里在米行中所见的质量一致,这才满意地拍了拍手,在那单子上签了字,又付好尾款。
将单子递回去,她又瞧了瞧院外,有些疑惑道:“这位郎君,你们是怎么来的,怎么只看到推车,没见马车驴车的?”
工人失笑:“尹娘子,咱们洛阳城的水路那可是四通八达,我们自然是划船来的。从南市沿着运渠,在建春门内改道伊水,再划片刻便到你们嘉庆坊啦!你买得这么多,要是用马车拉,我们店家岂不是亏死了?”
尹遥也是被自己逗笑了,她平日里不是步行就是坐马车,倒忘了这洛阳城还有便宜又便捷的水路,看来下次再买重物,自己也可以雇个船什么的,还能再降低些费用。
工人们搬好粮食后,便把推车挪开,车夫也帮忙将她买的货物搬了下来。
尹遥付好银钱将众人送走,这才如释重负般关上院门,长长地吐了口气出来:这一下午跑了十几家店,可真是累坏了!
“舅母,咱家有没有什么防雨的东西?”盯着院子里的一大堆粮食,她忽然想起来,万一下雨了那岂不是惨了?
陆娘子去找了一大块油布,罩在了粮食上,又犹豫道:“三娘,你这是……”
尹遥扶着腰摆了摆手:“舅母,我饿了,咱们先吃饭吧,一会儿边吃边说……”
陆娘子忙道,“也成,三娘你歇会儿,晚上吃什么,舅母来做……唔,你教舅母做!”
尹遥搬了把胡凳坐在厨房里,“遥控”指挥陆娘子。因着今儿买的是整扇的猪,那屠户还附赠了内脏和下水,她便请陆娘子取出其中的猪肝和猪心,在院中用水洗净,又切成了薄薄的片儿,分别放入两只大陶碗中。
倒入清水,用力搓洗出血水,再换水加入米酒,继续浸泡去味儿。
“三娘,咱们这是准备做什么?豕的内脏会不会很腥啊?”陆娘子手比脑子快,忙活了半天才想起来问。
“放心吧,处理好了不会腥的,舅母忘记咱家的豕肉蒸饼了?”尹遥笑道:“先煮一锅波棱菜猪肝汤,再来个辣炒猪心,今天可要考验舅母的手艺喽!”
陆娘子腼腆地笑了,应了一声便又去淘米煮饭。
话是这么说,但尹遥也闲不住,稍微歇过来一点儿,便择了把菠菜,用开水焯熟去除草酸。又去院中拿了一大把茱萸干,剪成段儿泡在清水中。自从家里解锁了吃辣这个“技能”,她时不时便会做点儿辣的。
陆娘子又开始切制配菜,尹遥则是捞出浸泡着的猪心片儿,攥干水分,装到一个大碗中,再加入粗盐、花椒粉、酱油、生粉、蔓菁油、米酒,用力抓拌均匀,放在一旁腌制入味儿。
再用同样的办法,把猪肝片儿也腌上,这猪内脏要比猪肉更腥膻些,因此得提前搓洗并用大量香料腌制才行。不过猪肝可以补血明目,猪心能够养心安神,只要处理得当,便都是美味又滋补的上佳食材。
等了约莫一刻钟,差不多腌制好了,为了节省时间,尹遥和陆娘子便分头开火。
陆娘子负责煮制波棱菜猪肝汤,她支起了小炉子,在陶瓮中加入清水,水开后放入一小把姜丝提味儿,转小火下猪肝片儿,用筷子搅散,以汤勺撇去浮沫。
待猪肝颜色由红转白,下入焯好的波棱菜,撒一小撮粗盐,滴几滴胡麻油,鲜嫩软滑的波棱菜猪肝汤就出锅了。
于此同时,尹遥站在灶台边上烹制猪心。这辣炒的做法需大火快炒,家里的陶瓮没法儿做到,不过她也有自己的小窍门。那便是将主料提前油炸,以油封住其中的水分,这样再下锅炒时,便不会影响锅温,以至于好好儿的爆炒变成炖菜。
猪心片儿快速过油后捞出,将炸油盛出,只留少许底油,捞出泡好的茱萸段儿沥干,跟花椒一同下锅,再下入葱姜蒜,煸炒出香味儿。
倒入炸好的猪心,加入酱油和豆瓣酱,撒上一小把茱萸粉,最后沿锅边儿淋一圈儿芡汁儿,快速翻炒出锅装盘。
“哇,阿姐,这一定很辣吧!”七娘方才下午睡了个饱,这会儿正一双大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这盘子辣炒猪心。
红彤彤的茱萸和花椒中,夹杂着青色的葱、白色的蒜瓣儿、明黄色的姜片,再加上裹满酱汁的猪心片儿,她忍不住吞了一大口口水。
每人一碗白米饭再加一碗猪肝汤,夹一筷子猪心,就着饭一起吃,麻麻辣辣的滋味儿别提多香了!吃上几口饭菜,再喝口清香的猪肝汤顺顺,整个人都熨帖得不行。
四个人都埋首吃得欢快,沈老太太边喝汤边随口问道:“三娘,你今儿怎么采买了这么多东西?”
“是啊,”陆娘子接过话头:“中午出去时,不是说只买做寿桃和这几日出摊儿用的吗?”
尹遥放下碗,怕吓到几人,只轻声缓缓道:“是我今儿恰巧听说有人起兵造反,南市的粮价已开始上涨,这才多采买了些。”
陆娘子真被吓了一大跳,手里的筷子都掉了,“谁造反了?要打进洛阳城了?”
沈老太太和七娘听了这话,却没什么太大反应。
七娘是因为年纪尚小,都不知道什么是起兵造反,完全一脸懵懂。
沈老太太却恰好相反,她活了一把年纪,对战争并没那么陌生。她出生之时,前朝灭亡也才没几年,各地一直战乱频发,对外还有什么契丹、吐蕃、突厥,哪年不打几场,也就是这些年才稳定了点儿……
见儿媳这张皇失措的样子,沈老太太叹了口气:“你先别慌,听三娘讲完。”
尹遥低头帮陆娘子捡起筷子,又将白日里在南市听到的消息,慢慢复述了一遍。
虽说这个年代消息传播得慢,不过神都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加上南市又是城中最繁华的所在,其内还有各类商户组成的行会,背靠着高门望族,消息最为灵通。
往往那边儿刚下朝,这边儿行会就已得到消息了,商人们脑子活络,物价是涨是跌,第一时间便会做出调整。
也算是机缘巧合,尹遥今儿接了张家的订单,才会去南市采买,从而得到消息。不然光靠着人传人,这消息怎么也还得一两日才能到城南。
听到是英国公于扬州道起兵,陆娘子倒也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吓死我了,还以为打到洛阳城外了。”
英国公、扬州道什么的,对她来说都太遥远了,这起兵打得是章怀太子的名号,还是庐陵王的名号,市井百姓根本就不关心。
再说了,如今的大唐一片盛世气象,只要不是已打到了洛阳城外,那平叛还不是早晚的事儿吗?
不过这么会儿工夫,陆娘子已经完成了自我安慰,换副筷子重新吃起了饭:“我这猪肝汤煮得真不错!”
尹遥失笑,这话还真不是自夸,陆娘子虽说没什么创新能力,但模仿学习的本领却是一等一的好,如今简直是自个儿的左膀右臂,尹遥还在心里给她封了个“二厨”的职位。
更何况,舅母没创新能力有什么要紧的,她尹遥有不就行吗?
“快吃吧,一会儿舅母还得来帮我。这鲜肉蒸饼都卖三天了,明日该换点儿新品啦!”
第29章
第二日一大清早,嘉庆坊西门内主街,尹遥仍是携着七娘一同,支起了自己的早点摊儿,有几个回头客已站在推车前开始排队了。
这时,只听到街对面的一个中年女子,大声吆喝起来:
“鲜肉蒸饼,好吃的鲜肉蒸饼,郎君娘子们都来尝一尝哟!”
“鲜肉蒸饼,热腾腾的鲜肉蒸饼!来瞧一瞧看一看哟,物美价廉哟!鲜肉的只要两文钱!鲜肉菘菜的,三文钱两个!”
尹七娘一听这串熟悉的词儿,噗嗤一下笑出了声:“阿姐,她学你呢!”
排队的食客们也被这吆喝吸引了注意力,不由扭头瞧了过去,只见那陈家蒸饼的摊位上,摊主陈娘子也新做了块价牌,上面写着大大的“鲜肉蒸饼”字样。
在等候的间隙,食客们便叽叽喳喳议论了起来:
“那是陈家的蒸饼摊儿吧?她家也开始做鲜肉蒸饼了?”
“她说鲜肉的只要两文钱啊,可比沈记的还便宜呢!不然……我去尝尝?”
“你们忘了自个儿在家做的豕肉有多腥膻啦?就那陈家娘子的手艺,能弄好吗……”
“嗐,虽说尹娘子的手艺好,但今儿先试试别家的,不好吃明儿再回来呗……”
“算了算了,我还是再吃一日这沈记的,明儿再试试陈家的。”
说着话,便有几个排队的食客,犹犹豫豫地转身离开,往街对面去了。当然也有不少食客,还是留在了沈记这儿,只不过心动的样子却是有些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