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谢离平时疏狂率性,乍一认真,林故渊甚不习惯,看着他只抿着嘴笑,谢离双眼一眯,目光沉郁阴鸷,冷冷扫他一眼,一股高华威严气度油然而生,迫得人不敢直视,林故渊撞上他的视线,心头一慌,匆匆移开目光,道:“好。”
说要练武,必要找一处清净之处,开封府遍布风雨山庄追兵和魔教爪牙,已然不能久留,第二天天色一亮,谢离带着林故渊,直奔黄河渡口。
码头人头攒动,挤着大大小小的渔船和货船,肌肉虬结的汉子把木栈桥跺得咚咚响,河上泊着一条大船,正在装货。
谢离让林故渊等在一旁,攥了一大把金叶子,自去与那船老大交涉,船老大赭色脸膛,不耐烦的嚷嚷:“去,去,我们是跑货的,不载客!昨天一天来了四五拨官兵,闹哄哄把我这船搜了个底朝天,行程都耽误了,谁他娘的还敢搭顺风客。”
谢离笑嘻嘻凑到那汉子耳畔,不知嘀咕了几句什么,只见那汉子突然神色严肃,匆匆后退,遣散左右,恭恭敬敬将谢离和林故渊两人请入船内,命令众人风卷残云似的收拾码头物事,来不及收拾的几只箱子尽数抛下,立刻起锚开船,一路酒水吃食供应不断,却对两人极其畏惧,一步也不敢踏入船舱。
黄河浪高水急,两人在船篷里颠簸半日,憋得直欲作呕,出来甲板透气,那一伙光膀子的雄壮汉子原在外头哈哈大笑,见二人来了,往后直退到甲板尽头,唬得头也不敢抬,若不是四周河水汤汤,怕是要翻船跳江。
林故渊好生奇怪,问谢离:“他们怎么这样怕你?”
第56章 梅斋
谢离拎一坛子高粱酒,浑身酒香,眉眼温柔,微微笑道:“不是怕我,是怕青木堂,他们受易堂主恩惠,自然要礼待我们。”
林故渊点一点头,道:“我们搭人家的船,给人添这些乱,还要他们小心翼翼避让我们,忒是不好意思。”
谢离不屑道:“呸,搭他们船是给他们脸面,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又道:“成日带你逃跑,总要有那么一时半刻带你过点舒坦日子,不然让你说我混得太惨也罢了,说我们天邪令太没排场,可要丢了面子。”
林故渊见他们做派神秘,猜又是魔教内部一套规矩,便不再追问,谢离朝那群汉子一努嘴,手指往酒坛当当弹了两下,立刻有两名汉子往船头搬来一条木几子,扛上七八坛子烈酒,一溜儿排开,又摆开牛肉烧鸡。
江风扑面,水色浩荡,宽阔平展的一条大河共长空一色,迎面吹起团团江雾,两人并肩坐着,一人手中拈一只酒盏,把盏言欢,倒真像是一对至交好友一般。
正是一段平坦河段,江水缓缓流淌,大船溯游而上,抛下两岸青山,河面渔舟往返,让人心情旷朗,吐尽胸中乌云浊气。
林故渊逸兴湍飞,望着眼前水光山色,顿感胸襟开阔,不禁议论起古今英雄豪杰和千古文人墨客,眼角眉梢尽是少年风流。
谢离一盏接一盏喝酒,不作回答,只笑吟吟的盯着他瞧,明明唇角带笑,可眼神如狼一般。林故渊被他盯得脸上发烧,生怕再触动孟焦,不敢再与他独处,起身朝船上汉子们喊道:“各位大哥辛苦,要无其他事,来一起坐坐,用些饭菜吧!”
那群跑船汉子个个晒得脸膛黝黑,别说上前,连看他一眼也不敢,林故渊觉得奇怪,问谢离:“我这样可怕么?”
谢离笑道:“我告诉他们你生性喜静,脸皮又薄,让他们远远退避,不许上前打扰,否则要割他们舌头。”
林故渊脸上烧得更厉害,转头不敢看他,抿嘴道:“什么割人舌头,学得跟史可追那老疯子一样。”又道:“你去告诉他们,这酒菜白放着也是可惜,趁此时风平浪静,来喝口水歇一歇吧。”
谢离望着他道:“难得我们不吵,一起游览这大江大河,好好说一会话,你又拉上别人。”
语气大有怅惘之意,林故渊被他说得心头一荡,突然懊悔,待要收回方才言论,谢离却似如释重负,翻身一跃而起,招呼众人:“来,来,诸位兄弟,过来喝酒!”将手中酒盏远远抛入河里,朗声道:“换家伙,换大碗来!”
众人纷纷围来,咔咔摆开酒碗,那碗大如斗,脏破不堪,谢离看也不看,搬起酒坛哗啦啦一一斟满,端起一只,仰头咕嘟嘟一阵猛灌,将空碗往桌上一拍,立刻有汉子为他斟满,谢离仰头又是一饮而尽,一连喝尽三大碗,抹一把嘴巴,叹道:“爽快!这他妈的才叫快意。”
十几条汉子四仰八叉坐在船头,不一会儿七八坛子高粱酒便见了底,一个个醉眼乜斜,酒暖人肠,众人喝得浑身冒汗,都扒光上衣,光着脊梁吆五喝六,笑声骂声震天响,喝到兴头上,纷纷提议开局赌上几把,谢离头一个响应,双眼放光,摩拳擦掌,一叠声叫去拿赌具,等船工取来骰子筹码,将那残羹冷炙胡乱往旁边一划拉,侧躺在甲板上,胡乱披着件外袍,一连催着大家开局。
林故渊衣冠齐整,手中早换了茶盏,见大家要开赌局,理正衣裾便要离席,谢离手快,一把拉住他衣角,央告道:“故渊,别走了,陪陪我吧。”林故渊垂目瞥他一眼,清清冷冷的一双眸子,又盘膝坐回原处,手拈茶盏,静静等在一旁。
众人喝到日落时分,船只沿黄河溯洄而上,傍晚才到洛阳。
两人在码头下船,想要辞别众位汉子,那赭色脸膛的大汉却放心不下,按照谢离所指,亲自率人将他们护送至郊外一栋绿竹掩映的宅院,这才依依不舍的与两人告别。
谢离抱拳谢过众人,道:“今日天色已晚,不如跟我们借宿一晚,明日再启程吧。”
那群汉子远远遥望那座粉墙黛瓦的宅邸,面露窘态:“我们是什么人,这又是什么地方,借我们一万个胆子,我们也不敢踏进去半步。”
谢离醉态未消,哈哈笑道:“哪那么多规矩,我带来的人,便是来一百个、一千个,他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一众好汉却像极忌惮那宅院,一步也不敢靠近,方才豪气干云的气势荡然无存,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那赭色脸膛的大汉诺诺道:“快饶了我们吧,让公子知道,不说您与我们投缘,却要说我们不识好歹。”
林故渊听他们对话,对宅院主人愈发好奇,只见这座宅邸远离市井,背倚青山,竹影萧萧,极是僻静雅致,院中飞檐翘角,梅花次第开放,宅院大门钉一对温润生光的白玉兽头,门上挂一块素匾,书“梅斋”二字,字迹清癯苍劲,风骨卓然。
门前一对一人来高的青石灯龛,四角飞扬,放出幽幽火光。
林故渊望着那匾额,心里一动,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一位朋友的私宅。本不想打扰此处主人,但眼下急需一块清净地方,只能厚着脸皮上门。”他回过头,眼神柔和:“放心吧,在我们天邪令,‘梅府’二字可当千军万马,史家败类绝不敢靠近一分。”
说罢自去敲门,门里走出一位身穿白衣的窈窕女子,手里提着一盏风灯,谢离从袖里掏出一枚翠玉令牌,朝姑娘眼前一晃,那女子生了一张娇滴滴的雪白瓜子脸,一双横波妙目,却一丝媚态也无,略微屈身行了一礼,淡淡道:“公子尚在临安未归,两位请自便。”
观其衣衫,比之寻常婢女衣裙要短而修身,袖口紧窄,行动自如,长发梳高髻,与男子一般束玉冠,抿的干干净净,颇有侠女风姿。
谢离道:“近期可有回来的打算?”
那女子态度冷漠,不肯多作言辞,简短道:“公子的行踪,我们一概不知。”
谢离却不在意,拍手笑道:“好得很,那我们要鸠占鹊巢了。”说罢不待人家引路,迈过门槛,抬足便要往院中走,那女子见他礼数不周,蹙起一对秀眉:“二位可否告知名号,我可向临安传去口信。”
谢离脚步一停,回身朝她笃定一笑:“见绿玉牌如见梅间雪本人,这句话连你们自己人都忘了吗?何况梅斋的信鸽此刻早已启程飞往孤山雪庐,还要我们报名号作甚?”
那女子被他点破,不由一愣,再看他时眼里带了戒备之意,一手无意间轻抚另一手袖口,林故渊冷眼旁观,一眼瞧出她袖中有古怪,怕是藏着袖剑一类的防身暗器。
谢离不难为那女子,边走边道:“让他在雪庐好好养病,不用操心我们,若是他问起我姓名,你只说是一位久别多年的故人。”
两人当晚在梅斋过夜,那梅斋主人虽不在,下人伺候的极为妥帖,谢离也不推辞,不仅大喇喇的生受了人家送来的成套新衣,沐浴梳洗过后,又嚷着让厨房备酒备菜、收拾卧房,使唤起人来颇有大半个主人的架势,大有长住的势头。
说来也怪,这梅斋如世外桃源,梅斋下人也颇有山中高士之态,不论男女,一应简素衣衫,玉冠束发,神情淡漠,来往走路不发声息,态度亦是不卑不亢,不像是寻常宅子里婢女小厮,倒像一群在此隐居避世的修士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