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许皎很具备左右逢源的功力,拉着孟亦林跟王太太王小姐聊天。孟亦林也给足面子,他自认就算为了昭昭,也应该与她握手言和。
  许皎费尽心思,不论问一句王希芸什么,都要拐到孟亦林那里去。
  她问:“听说希芸在牛津读书,读的什么专业?”
  王希芸答,读金融经济学硕士。
  许皎笑着说:“那跟亦林一定很聊得来,他现在也在哥大商学院进修。”
  王希芸浅浅看了眼孟亦林,嫣然一笑,“本科其实读的数学,后来对金融感兴趣,就申请了赛德商学院,今年刚毕业。”
  “哎哟,我说得对不对,也只有你们两聊得到一块儿。”
  王太太王小姐很捧场地笑了,连孟亦林也笑了,觉得许皎这上赶着倒贴的架势太可笑。
  这次是王太太问:“我们老王经常夸亦林上进,在纽约又是读书又是投资,忙得过来吗?”
  没等孟亦林张口,许皎就说:“就是忙得没时间谈恋爱,现在还孤家寡人一个。28了,眼看着就30了。”
  王太太说:“希芸也一样,只知道傻读书。”
  王希芸是聪明人,怎么看不出母亲与许阿姨在一唱一和。她羞恼不已,板着脸不再说话。不是针对孟亦林,是觉得这撮合太明目张胆, 她从前是坚决不接受由长辈主控的交往。她靠自己发展过一段爱情,前任是同学,与她灵魂契合。情到浓时,前任向她求婚,父亲不反对,但提了条件要男方入赘。前任搞学术研究,很有尊严,虽家境远不如她,但好歹也是不缺钱,始终接受不了入赘,怕自己在女方家没地位。最终还是分手了,分得心不甘情不愿,彼此都想对方妥协,可谁也没退让一步。
  她就此陷入两难境地,优秀的不愿入赘,愿意入赘的她看不上。
  孟家是万不可能入赘的。现如今她总算了解父亲的用意,也许只有足够优秀,父亲才会无所谓什么入赘不入赘。
  她又看了眼孟亦林,他倒是挺自在,虽然一句话没说,脸上却一派文雅,看不出反感的情绪。
  不反感是不是就说明对自己印象也不错?她认为不无可能。她已经将爱情与婚姻一分为二,两者并非必须混为一谈。被前任伤透了心,懒得再寻找爱情,现在只需要一个看得过去,可以完全顺着她或者完全不管她的男人。如果能遇见这样一个适合结婚的,那就试试看。
  他们说了今天的第一句话,是她先开口问:“孟先生,听说你在做创投公司?”
  孟亦林本来在走神,听到希芸喊了声孟先生,转过脸看向她,顺便附送一记和煦的微笑,请她再说一遍。
  希芸缓缓低下头,及时止住内心的悸动,让声音不至于发紧。她轻声重复了一遍,得到孟亦林很有礼貌的回复。接着两人就着这个话题从工作聊到学业,希芸好奇哥大商学院的课程,多问了几句,孟亦林也很耐心地为她一一解答。
  希芸意识到他谈吐不凡,头脑清晰,至少在专业上他们是很投机的。
  两人正聊着,许皎对王太太说,看吧,我就说他们能聊到一块儿。希芸听此低首浅笑,很羞涩的模样。许皎又赞道:“希芸看着真文气,一身书卷气,哪像我们五大三粗的。”
  王太太笑嗔:“你还五大三粗,少跟我装模做样。你们家昭昭才是个美人坯子。”
  “白长了副皮囊,脑袋空空,二十多了还什么都不会,真怕她被男人骗。”
  “总比老李家的闺女强,三十好几了,人长得难看,又不学无术,倒贴了个姑爷。我看那姑爷也不怎么样,农村的,没读过大学,听说两人在酒吧里认识的。老李还给姑爷投资做生意,结果做啥亏啥,老李不愿意了啊,闺女还跟他闹,不给钱就闹,我看迟早把娘家的钱都搬到婆家去。”
  许皎冷哼,“不管什么样的人家都操心子女的婚姻大事,现在孩子不省心,你为她好,她一点不领情,非要找外面的猫狗耗子。”
  “真要把昭昭看好了,别什么人都往家里领。现在一些男的什么都给不起,还要拿腔作调,又要人又要钱,跟个大爷似的,必须供着。”
  希芸知道母亲意有所指,指着前任。她有些窘迫,皱着眉让母亲少议论别人的事。许皎笑着说,真让年轻人看笑话,看我们两老太婆嚼舌根。
  王太太也跟着笑,对希芸说:“你不爱听就出去逛,别在这儿扫兴。”
  许皎也附和,“这里园林风景不错,让亦林带你逛逛。”
  她有些不好意思,刚要说算了,孟亦林站起身,坦坦荡荡地说了句走吧。他的耐性早就耗尽,只觉得听许皎傻吹,还不如陪王希芸闲聊。
  他们沿着湖畔散步,午后阳光明媚,无限暖意,还有几只天鹅在水里游玩嬉戏。两人就捡着枯燥的工作和学术聊,聊哥大商学院和牛津赛德商学院的不同之处,又聊两者的优势。希芸有意去投行工作,想去高盛或者摩根大通实习,可父母却想让她回自家公司做运营管理工作。现在双方僵持不下,她也很犹豫,就问孟亦林意见,他们两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求学经历十分相似。
  孟亦林说自己能给的意见不多,只是大二大三暑期在摩根大通实习过,做的还是技术岗。她由此才得知,孟亦林本科读的计算机科学,暑期实习的是软件工程师项目。毕业后放弃了摩根的转正offer,毅然选择跟合伙人做创投公司,后来又继续读商科。
  他说:“在摩根大通实习时,接触了金融行业,也了解到人工智能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创新,这些都给了我启发,让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选择优秀的投行实习,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们并肩而行,孟亦林的声音就在她耳畔,慢条斯理的,却很真诚。希芸忍不住抬起头看他,低垂的枝叶拂过他的头发,头顶翘起一缕发丝也浑然未觉。她想去抚平那些凌乱的发丝,忽然想起了前任,心里酸涩起来。
  大概感受到她的视线,他转过头看着她说:“我个人认为,你的选择没有错。”
  希芸错开了目光,轻轻说了句,我也这么觉得。
  他们回到别墅,直到离开也没再说过一句话。孟亦林并没跟她互留联系方式,她有些失望,随即又惊讶起自己这份失望。如同老尼姑动了凡心,如此这般的惊讶。
  希芸这时候又庆幸有父母张罗,她觉得可以接触一下,就算不成,做朋友也挺好。对于她来说,只是一瞬的心动,不成也只会有一瞬的失落。
  送走客人,孟亦林准备回外滩的公寓,许皎请他留一会儿,有话要说。
  “觉得希芸怎么样,很不错吧,白白净净的,也知书达理,跟你又有共同话题。”
  “干什么?”
  “你说干什么,不是挺聪明的吗。”
  “别浪费精力了,你真是闲得慌。”
  他站起身要走,许皎又叫住他说:“你以为我想管,是你爸叫我来问的。”
  “他怎么不自己来问。”
  “他哪里张得开嘴。”
  “他该自己来问,我才好跟他说我和昭昭的事。”
  许皎知道他就是嘴硬,冷笑着说:“你省省吧,大过年找什么晦气。”
  话音刚落就见孟亦林往孟传庆的书房走去,她慌了,立刻喊住:“诶诶诶,你干嘛?”
  “我跟爸有事要说。”
  “有什么好说的,你别没事找事,滚吧。”
  孟亦林停下,转而抬步往大门走去,又说:“那你替我转告一声,我明天回美国。”
  “希芸的事怎么说?”
  “没兴趣。”
  许皎咬着牙看他离开,这个家真就没她不行,没她这父子两早晚闹掰。
  她转头找孟传庆,冷淡地说:“你儿子明天走。”
  孟传庆正在泡茶,听完头也没抬,只问儿子和希芸处得怎么样。
  “挺好的,两人还单独出去聊了会儿。”
  孟传庆轻哼一声,有些得意,“他还能不满意?我千挑万选的,家世人品性格哪点配不上他。”
  “那你多督促着点。”
  “我们只能说创造一个认识的机会,剩下的还是得让年轻人自己发展嘛。”
  “发展不下去怎么办,就跟昭昭和易礼那样,根本凑不到一块儿。”
  孟传庆颇为乐观,“亦林有分寸,玩儿够了知道找什么样的,找个不像样的我肯定不会同意。但凡他聪明,就该知道希芸有多适合他。”
  许皎不开腔,在心里冷笑,但愿吧,就怕你儿子是个情圣,一心要跟昭昭死磕到底。
  孟传庆递给许皎一杯茶,自己抿了一口,接着说:“昭昭更不愁,老梁前不久还跟我说,戴文要追求昭昭。我看很好,两家都知根知底,以后结了亲家,更是两全其美。”
  许皎知道他的两全其美指的什么,是双方家庭能带给彼此的金钱与权力,他们太需要梁家提供的政治资源。但她对戴文的荒唐也略有耳闻,便皱着眉说:“我还是觉得易礼更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