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韩说带人离开函谷关的地界,看着大金雕继续往东边飞去,他心下一想,便知道阿曜是要去看太子一行人。
秋日里的野物最是肥美,李盛在路上打了两只野鸡六只黄羊,跟鹰扬卫一起烤着吃了一顿,又带着剩下的两只黄羊,趁着天色还没彻底黑下来,去找了刘据。
霍光也跟着刘据一起,见大金雕来了,还郑重其事地把书信递给韩说,委托他交给兄长霍去病。
刘据也写了书信交给大金雕,不过他的书信比较多,给父皇、母后、姐姐卫长公主、舅舅卫青各一封信,还有他在路上看到的一些山野小食,打了一个很大的包裹交给阿曜带回去了。
李盛看着他们地随从烤羊,还扒拉扒拉韩说,从他身后的包裹里扣出一小包孜然粉来,自从张骞带回了种子,今年李盛就获得了孜然粉自由。
第二天一早,李盛一行人回了长安,想到宫里心情郁闷的铲屎官,李盛叹口气,决定还是哄哄,于是特地拐了一段路,给刘彻带了一大枝开得正盛的紫红色红叶碧桃花,还在本就负债的情况下花了一笔积分,从恒山脚下处密林里找了一块葫芦形状的黄色带金丝的虎眼石。
第286章
元鼎四年初的冬天,刘彻照常在雍地祭拜过五色天帝后,提出这些年来一直都祭拜上天,而从来没有祭拜过土地之神,于是下令太常属官部门抓紧时间研究一下祭祀地神的方案。
负责这一项目的,是当时官任太史公的司马谈,也就是司马迁的父亲,还有一位祠官宽舒,两人商议过后,向刘彻报告了他们的计划,可以在河东郡汾阴县新设一座后土祠,祠中设立五个祭坛,对应天神中的五色帝,一应礼数都设立齐备,只等陛下您拍板拨钱动工,若是顺利,来年秋日便可完工了。
刘彻很满意,看一眼旁边熟睡的大金雕,嗯,看来阿曜也没意见,那这笔钱能花!
于是刘彻快乐地下了诏令,等着后土祠建成。
李盛其实没睡着,但也没阻拦,这种祭祀礼节,与鬼神之说不同,祭天拜地,四时八节,这是一种古代生活的重要仪式感,后土祠说白了,就是土地神庙,建成后,百姓也可前去祭拜求愿,在汉朝这样的背景下,这是一种最正常也最无害的迷信,或者说宗教行为。
元鼎四年开春后,刘彻一时兴起,带着队伍出门游玩,顺道还去了河东郡汾阴县后土祠的选址地查看一番,怎料这工程居然还没正式开始,刘彻当即大怒,传来当地太守厉声责问,言语间,竟有些怪罪他蔑视皇命之意。
河东太守吓得脸都白了。
当初太常的官员们来说定的是来年秋日完工,这位太守大概估算过工程量后,觉得这时间绰绰有余,于是他就没在冬日征调役夫,只想等开春天气转暖而耕时未到的时候再开始打地基,冬日土地僵冻,且平民百姓大都缺少厚实的过冬棉衣,冬季开工常有风寒伤病之事。
谁能想到陛下竟然亲自来查看呢?
历史上,这位河东太守被问责后便自尽了,实在是死得冤枉。
李盛蹲在刘彻旁边喝水,看到刘彻这样疾言厉色地呵斥人,悄悄伸出爪子勾了勾铲屎官的袖子:差不多行了,你上来就开始骂人,都没问人家缘由呢?
刘彻被拽了拽,这才勉强冷静下来:“朕问你,为何迟迟不动工?”
河东太守在下面,说话的声音都在抖,但生死面前,他还是坚持着颤抖着把话说明白了。
刘彻想起今年冬天确实是很冷,关中地区也连下了几场雪,冻土难开,确实是不好干活儿。
既然不是有意耽延,刘彻心里的火气消下去一些,挥挥手让他退出去了。
李盛不放心,晚上还过去看了一回,见那河东太守只是苦闷叹气,并无绝望轻生之念,这才慢悠悠地回来,一路上就在想,从去年夏天开始,刘彻这两年明显有点暴躁啊,年轻那会儿可没这么一点就炸,他炸不要紧,底下的人可受不住啊,这两年要不是他明里暗里地拦着,大大小小的朝官少说也得死了十来个了。
越想越郁闷,李盛也不飞了,蹲在路边的一户人家围墙上开始沉思铲屎官到底是怎么了,匈奴打退了,黄河河道也修好了,最近两年虽说算不上风调雨顺,但也没什么大灾,按说没什么事儿值得他烦心成这个样子啊。
正想着,就听到这户人家爆发了争吵,似乎是男主人抱怨妻子最近总是脾气太大,连他睡觉都要被嫌弃呼噜声太响,明明之前那么多年都是很适应的,妻子先睡,睡着后他再去歇息,怎么今年就突然不乐意了,还要把自己赶去书房休息。
“你真是无理取闹!”丈夫似乎是一甩袖子走了,这家还挺富裕,家中有下人仆从,没一会儿,李盛听到了细微的啜泣声,是那个妻子在和贴身的侍女说话。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总是心浮气躁的,见了什么都不顺眼不顺心,夜里一有点动静立刻就醒了,再怎么也睡不着,睁着眼睛到天明,澜姣,你说我是不是病了?”
“奴婢明日就请医者来给您诊脉。”侍女安慰道。
八卦,是刻在人类灵魂中的天性,就算现在是一只鹰,李盛也不由自主地飞到了人家的房顶上听了个全的,还很有闲心地飞到人家书房那边看了看男主角,嗯,男主角也是辗转难眠。
哎,方才听着那话里,这二人是青梅竹马少年夫妻,数十年相濡以沫,忽然妻子就嫌弃他了,估计心里也想不通。
李盛只恨不得大声告诉他:这是更年期啊!正常现象啦!
等等,更年期?!刘彻也四十五了!不会也更年期才这么暴躁吧?
有点早吧,但刘彻最近夜里确实睡眠质量一般,而且暴躁易怒,至于系统说得那什么功能减退,李盛倒是没看出来,记忆力下降也没这个症状,刘彻依然记仇记得又准又久,前几天还跟他念叨小时候被长兄欺负过的事。
算了,先按照系统的资料进行一疗程再说。
第二天,刘彻就发现自己的早餐被大金雕做主了:桑葚米糕,孜然胡椒炙猪肝,菌菇汤。
还有一碟剥好的杏仁。
这还是李盛自己从系统那里查的呢。
刘彻虽然奇怪,但还是对阿曜百分百信任的,何味道也不错,他都吃了些。
然后就又被大金雕带出去跑马,跑了整整一个时时辰!他觉得累了要休息,一刻钟后又被大金雕带着跑起来了,刘彻一边奇怪一边跑,满头问号。
刘彻很久没有快马疾驰这么长时间了,倒是跑得很痛快,虽然臀腿处有些酸痛,但大汗淋漓地泡一泡汤浴,再召了侍者来揉捏按摩一回,也是精神一松,感觉颇为怡然。
晚上,春陀端着一碗琥珀色的汤饮进来,说这是大金雕带着他去寻了医者,用酸枣仁磨成粉,然后以蜜水冲开。
“陛下放心,奴婢已经问过了,这都是宁神安睡的。”
刘彻这会儿身体放松,心情也不错,笑道:“阿曜给我的东西,自然不会有问题,你也太小心了。”
春陀陪笑,其实他也觉得陛下这阵子有些气浮,但是他做奴婢的,却不敢开口让陛下去看大夫,陛下这阵子心情郁结,万一听了生气觉得自己咒他,他岂不是给自己招祸?
倒是神鹰说话办事,陛下无有不依的。
看着陛下接过那汤来一饮而尽,春陀亲自递过去清水漱口。
可能是食谱正确?又或者是运动过累了,还有可能是酸枣仁的功效?反正刘彻夜里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一早,刘彻自己也觉得神清气爽,心情很好地处理政事,来求见的大臣们都感觉出来了,陛下今天很好说话啊!
看来策略方向是正确的!
李盛继续查资料看看还有什么食材能试试,一边看一边感慨自己命苦,跟了三个铲屎官了,这还是第一次逼得自己开始学习养生膳方。
有本鹰鹰在,刘彻真是命好!
之前的河东郡守就没这么命好了,虽说是事出有因,但刘彻也看他不大顺眼,把他降职了,另派了人去负责后土祠的项目。
这位新任的河东郡守就很有运气,才接任没到一个月,后土祠附近挖出了一只宝鼎!
“鼎”的意义非同一般,作为一种礼器,它有着沟通人与鬼神、与天地、与先人祖辈的神圣含义。
挖出宝鼎后刘彻当然很高兴,大臣们也都顺着皇帝的意思,认为这是“周鼎”。
历经周朝、春秋、战国,秦朝数百年,代表天命的九鼎已经流离无踪,秦始皇也曾经去泗水里打捞九鼎,但徒劳无功,如今在刘彻执政时期挖出来一只宝鼎,大家都说这就是“周鼎”。
就有人当场开始拍皇帝马屁,道陛下您受命于天,圣德无疆,上敬天地,下承宗庙,先驱匈奴,后安黎庶,于是周鼎再次现身,正是说明陛下您的天命啊!
“陛下盛日月之光,专神明之敬,是以周鼎现世,积和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