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李建成掉下马的那一瞬间,李盛只觉得被背上的二凤身子也震了震,他心里叹息,到底是亲大哥,亲手射杀,正常人都得愣愣神。
  但眼下不是愣神的时候啊,齐王还跑呢!
  李盛扭头向后低低地呜呜叫了一声,李世民虽然有些发愣,但跟飒露紫一起战斗的默契还在,听了这一声,便下意识地握紧了缰绳伏低了身子,下一刻,便觉得飒露紫放开步子跑了起来。
  李元吉在前面跑得飞快,他想去自己的宫室——武德殿。
  说起来,李渊对这个不成器的小儿子实在是很宠爱了,他年号武德,齐王的宫室便是武德殿,连太子都不敢在李渊跟前亲口诋毁李世民,李元吉倒是说得毫不忌讳,李渊也没怪罪过他。
  眼下他只想着去自己的宫室,但李世民怎么会放过他,都到了这个地步了,李元吉必须把命留在这里!
  只是刚才亲手结果了亲大哥的命,李世民还有些神情恍惚,冷不防披风被低垂的树梢挂了一下子,人从马背上跌了下来,李盛也被带得往前一扑,趔趄了一下子。
  李元吉听见声响,往后一看当即大喜,也不往前跑了,便调转马头往后面冲着李世民跑过来。
  太子已死,若秦王被自己了结掉,那岂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顷刻间他便到了跟前,下了马拿起自己的弓弦就要往李世民脖子上套。
  李世民跑得快,后面的人没赶上来,只有尉迟敬德追了上来,见状立刻大声呵斥。
  尉迟的大嗓门是能把雪从树梢上震下来的,李元吉被这声响吓得手一抖,就趁着这个机会,李盛也爬起来了,当即便前面一冲,两只前蹄就踏在了李元吉的背上,整个身子的重量全部都压了上去。
  李元吉被这巨大的冲击力压进了地上的土里,还想挣扎着往上抬,李盛抬起左前蹄按在他的后脑勺上,身体重心前移,把他的头狠狠地按到了地上的泥土里——md给老子死!
  相比李建成,李盛对李元吉更加厌恶,李建成与李世民是帝位之争,但李元吉可是多得李世民的助益,要不是跟着李世民出战,他就连战功都蹭不上这许多,就这,他对李世民的恶意却比李建成更深重。
  据旧唐书记载,当年李世民随李渊去太和宫避暑,他对李建成道:“待至宫所,当兴精兵袭取之,置土窑中,唯开一气孔以通饮食耳。”
  ——对于李世民这样骄傲的人,这种计谋,都可称为恶毒了,杀人不过头点地,这简直是蓄意折辱!
  就连李建成,想要秦王的命不错,可他也没想过要这样羞辱秦王。
  此时想起看过的资料,李盛只觉得心口都气得疼起来,于是脚底下更用力了,他按着人的脸往地上砸,不过几个瞬息,李元吉呼吸不畅,便晕死了过去。
  第71章
  李盛眼看着他晕死过去,马蹄却并未放开,李元吉的命是必要留在临湖殿的,既然如此,是死在二凤手里,还是死在他的马蹄下,又有什么不同?
  想到这里,他脚底下用力使劲儿,但被一只手拽住了,他回头一看,是二凤。
  李世民醒过神来便看见飒露紫正踩在齐王的背上,看那样子是要下死手了,飒露紫骁勇有力,他是知道的,当年随他出战,马蹄下也踏死了不少敌兵,但李元吉——他要亲自动手。
  李世民温和地伸手抚过飒露紫的鬃毛,用自己的脸侧碰碰大马的耳朵,然后便轻轻把他拽了过来。
  “这一场,是我与太子齐王的恩怨,来日史书工笔,逼杀兄弟篡权上位,那也是我的罪过,我都认了。但无论是秦王府臣属,还是飒露紫你,我都不会让你们动手结果他们的命,骂名我来承担,我不能让你们承担这份干系。”
  李盛眨眨眼睛,他不怕的。
  但二凤的眼睛温和又坚定,李盛低头蹭蹭他的胳膊,便放开了力道,依着他的力气往后退了两步。
  “嗡——”长剑清鸣一声倏然出鞘,李世民一脚把人翻了个个儿,看着这个弟弟。
  李元吉呼吸到新鲜空气,意识恢复了些,眼前模模糊糊地能看到秦王的样子,但是,还不等他出声,他只觉脖子那里传来一阵冰寒的刺痛。
  剑锋划过他的颈项,血色沾染了剑身,李元吉的眼睛骤然睁大,喉咙里发出些沉闷的声响,但他的头随即便向一边栽倒过去。
  李世民的眼神无悲无喜,顺势把箭上的血珠抖落,对于太子,他尚且还有一分不忍,但对于这个弟弟,他实在是一丝兄弟情谊也无。
  秦王府的信息一向灵透,李世民舍得花钱,拉拢人也无所谓官职出身,说句不好听的,在事变前夕,齐王和太子的宫殿早被他挖成了筛子,故而,齐王那些堪称恶毒的计谋他都知道。
  他实在是想不清楚,齐王对他,缘何恨意如此深重,直到后面才明白,齐王所谋,根本不是辅佐太子,而是自己继承皇位!
  那场驯马,是故意找了野马;他在外征战被绊住,齐王便说是他眷恋权位不肯归还;那次的毒酒,也是他的主意;尉迟敬德被下狱,也少不了他的算计,就因为曾经比武他输给尉迟因此衔恨;随陛下去仁智宫,他便曾经在自己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刀斧手,只是那次飒露紫半路要去追兔子才错过......
  这一桩桩一件件,早把那些兄弟之情消磨干净了。
  李世民杀了两人,便往外面去主持大局——太子的部下已经围过来了。
  在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两人争斗的时候,玄武门外也没消停。
  早在昨日,李建成便吩咐了自己的心腹大将冯立和薛万彻时刻警醒,这边他进了宫,那边大门便紧闭不开,又有秦王的八百兵士身披重甲后背长弓而至,这情景,傻子也知道出事儿了!
  冯立和薛万彻两人当机立断便挥兵上前,与秦王府府兵交起手来,这时候容不得他犹豫了。
  这边一看到东宫的两千人跟秦王府的八百人对上了,禁军中的将领也从玄武门中率兵而出,和秦王府兵一起,对战太子兵。
  可以说是态度鲜明了,刚才太子在宫墙里面单方面挨打,这大哥跟没事儿人一样看着大门不管,这会儿太子兵众上来要打秦王,他一亮刀子就下来加入了战场。
  要说起来,这是禁军啊!皇帝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门墙,为什么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倒向了秦王呢,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影视作品中,这个位置,都得是帝王心腹纯臣啊,说到这那就不得不再次把李渊拉出来鄙视一下了。
  自古开国君主,大都是身先士卒马上定天下,少有坐镇后方看着别人打的,就连大家以为出战比较少的汉昭烈帝刘备同学,后面确实不怎么打了,但人家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那也是亲身上阵的。
  相比之下,李渊的统治地位有一个很大的纰漏就是——他没有军队中的基本盘,开国之君,一般都有几个一起打过仗的老兄弟忠心耿耿,但是唐朝呢?
  开国将军都是跟着谁混的?——秦王李世民。
  唐朝最能打的那一拨将领都是谁的手下?——秦王李世民。
  在天下军队中,谁带着他们立下战功,谁在军中最得军心?——李世民。
  唐初的禁军都是要跟前线来回调换的,什么意思呢?这些禁军也在前线打过仗,都是秦王带过的兵,深受秦王恩惠啊,那这场战役,偏向老领导也是应有之意了。
  在这样的局势下,虽然秦王府与太子兵有人数上的差异,但随后加入战斗的禁军武装力量迅速弥补上了这个差距,两边打得有来有回。
  正当战况激烈的时候,到了,他从城楼上举起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太子府的兵立刻就没了斗志,很快溃败。
  薛万彻和冯立逃走。
  敬君弘与常何都受了伤,这会儿被挪回去包扎休息。
  尉迟敬德眼看控制住了局面,便又快马加鞭去了太极宫。
  李渊正跟一众老臣说话,就听得外面一阵喧哗,随后,全身披挂的尉迟敬德便到了。
  李渊大惊:“今日何人作乱?卿为何来此?”
  尉迟敬德甲胄在身便拱手行礼:“太子与齐王作乱,秦王已率军诛杀二人,请皇帝示下。”
  李渊只觉得像是兜头挨了一闷棍,整个人都呆住了。
  愣了好一会儿,他才艰难地开口:“卿往偏殿稍歇,随后传召。”
  尉迟敬德倒也不催促,大局已定,还有什么可急的呢?但他是离开了,他带来的守将可没走,脸上还有血迹的秦王亲兵迅速接管了太极宫的守备力量。
  李渊看向身边的几个人,一直支持太子的裴寂无言相对默然低头,倒是萧瑀站了起来。
  “建成、元吉,义旗草创之际,并无预谋,建立以来又无功绩,因而忧虑,因此为祸,秦王功盖天下,率土归心,若委之国务,陛下如释重负,天下自然安定。”
  都不是建议李渊封李世民做太子,直接就建议李渊把军国大事都交给秦王算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