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林芷想领着兰姐儿走,不想那丫头盯着安巧儿一路了,临走时居然颇为不舍,从自己的小荷包里掏了点心给安巧儿吃。待人接了,才一蹦一跳地随着林芷回去。
  “巧儿可好看了!像瓷娃娃。”兰姐儿一脸的憧憬,“小婶婶,往后她能与我一道玩儿了!”
  姑姑现在忙得很,绣房内的姐姐们都比她大,不乐意带小孩儿玩。娘又拘着她识字打算盘,她许久没出门玩耍了,爹爹给做的鱼篓木剑都落灰了。这下好了,家里来了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儿,她们不出去也能在家里玩儿!
  林芷看见站在廊下的崔绣娘,拍拍兰姐儿的小肩膀哄她:“好了,去玩儿吧!”
  崔绣娘远远儿地便看见背着包袱进来的一家四口,许是心中早有猜测,她打眼瞧着走在前头的男子,身形眉眼确实与安叔有几分相似。
  林芷跟崔绣娘进了屋,还没开口便听她师傅说:“这事儿先别说。虽有旧情,可不曾见过。也不知他们是何秉性,沈家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别叫你为难,待他们厚道些便罢了。”
  崔绣娘的声音很冷静:“其余的,再说吧。沈家人厚道,可也不能事事让沈家吃,不是长久之道。”
  林芷点点头:“我去与婆婆说一声。”
  沈家大哥对她买这一家子没二话,林芷却不会觉得理所应当。虽然婆母李春花一向不太管事,但家中的大事小事林芷和李玉香二人都会说与她听。二人并不曾因着婆母好性儿便事事自专。
  这日的夕食是郑娘子掌勺,林芷一尝便知道那牙婆嘴里还是有几分真话。郑娘子确实是灶间的好手,晚间的那道金玉羹鲜美异常。
  山药和板栗一个雪白一个金黄,浮在羊肉汤中不见油腻反倒清爽喜人甚是好看。一口下去,尝不出一点儿膻味,羊肉的醇厚、山药的细腻与板栗的清甜融合得恰到好处。
  这回可没有系统给的东西作弊,人这一手,全是自个儿的本事!
  秋风一起,沈记便卖上了羊汤。沈家人羊肉吃得多,原有些腻了。可这一钵汤羹却教一家子吃了个干净,暖呼呼的一碗下肚,叫人觉着这倒春寒的冷风都添了些许柔和。
  李玉香眯着眼睛笑,心里甚是满意。她就知道弟妹是个有见识的,不会无端端买这些人回来。只凭郑娘子这一手,以后自家的茶水铺说不得可改做小食铺,还不愁生意!
  郑娘子看主家欢喜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们一家子好不容易又在一处,主家还是少有的厚道人,再不能教人觉着不划算发卖出去!
  下半晌林芷送来了米面粮油和好些个家什,看见勇男和巧儿袖口露了些芦花出来,还又送了二斤棉来。那可是棉花啊,这么些棉,能给俩孩子做一身厚实的夹袄,省下的一些,还能与孩儿他爹絮一条裤子。
  丈夫为护着一家子遭了不少罪,身上新伤盖旧伤,没一处好地儿,若是受了寒气病了。他们一家子是真没法儿活了!
  自今日起,沈家人的早餐便没重过样儿!
  米粥麦粥,甜口咸口都有,蒸饼馒头面片汤,细料的馉饳扁食菜饽饽……
  郑娘子的重要性在兰姐儿心里不断拔高,嗯,已经快超过十日才归家一次的沈知衍了。
  沈知衍旬假归家,在自个儿家门口用小木棍刮鞋底的泥。一只鞋底儿还没刮干净,安勇男便出来板着脸问:“这是沈秀才家,你找谁?”
  “勇男,这就是沈秀才呀!”兰姐儿怪笑着跑来。先塞给安勇男一小块儿饴糖,又笑嘻嘻地对沈知衍叉手行礼。
  “小叔,你可有口福了。今儿得了一尾好鳜鱼,郑妈妈说用来汆汤最是鲜美,还有卷饼吃!”
  沈知衍一看,踏着春色跟在后头的,可不正是从族学归家的林芷吗?
  “哪里是你小叔有口福,这分明就是专为了他去买的。”听见动静出来的李玉香开口调笑。
  第43章 香蕈肉馒头
  夕食的鳜鱼和卷饼果然甚是美味。
  沈家一家子在堂屋捧着甜汤说话,倒座房内的安家人也围在一处。
  郑娘子就着火光在补衣裳,这是自家男人的衣裳。秀才娘子给了她好些布头,她想为男人缝个褡裢。挂在肩上,能装东西,也能多垫一层,不然男人的衣服破得太快了,且全是破在肩上。
  安平武挑了挑灯芯儿,看见自家儿子正拿着一块儿糕分给女儿。嘴里不住道:“甜,甜,妹妹吃,吃。”
  巧儿接过来,细声细气道谢。安勇男便笑开了花,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妹妹瞧。
  小姑娘接了那块糕,掰成四块,先喂给爹爹和娘亲。大人哪里会和孩子争这一口吃的,都拒了。小姑娘便和哥哥你一块我一块小口小口吃了。
  安巧儿抿着嘴笑出两个小梨涡:“娘,是蒸糖糕,真甜。”
  郑娘子在藏线头,别过针尖后问女儿:“有没有谢过兰姐儿啊?”
  安巧儿点点头:“兰姐儿还说是秀才郎君给的,说哥哥守门守得好。”
  “主家是厚道人家。”一直沉默的安平武这才接话,“勇男做得好,巧儿也知礼。”
  待俩孩子玩累了在木板床上沉沉睡去后,安平武盯着女儿的脸仔细瞧了瞧。转身问郑娘子:“巧儿脸上白净了些,石榴皮儿没了?”
  安家从前的家里有一颗石榴树,果子结得少不说,石榴籽也寡淡。若不是意头好,早就留不住了。后来家里遭了灾。每每想起来便觉得幸好留下了那棵石榴树。若是没有石榴皮把女儿的面皮和手都染黄,巧儿早被卖了,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一家子在一处。
  “快见底儿了。”郑娘子的动作顿住,半晌才斟酌着开口,“我想着,主家人良善。巧儿若老是这样一脸病气的模样,也不好。一天天减少用量,让巧姐儿白回来罢。”
  安平武环视了一圈儿屋子,目光掠过梁上的肉和地上的几个菜缸子。终于点头:“别急,慢慢儿来。”
  另一头的沈家人散了后,林芷抱着装钱的官皮箱到沈知衍跟前打开给他看:“秀才公瞧瞧,咱们的家底儿快空了。”
  沈知衍伸头只瞧见浅浅一层铜子和零星几个散碎的银子,与先前满满当当的样子是不能比。不过他却指着那几角碎银道:“也不算空,这不就又攒下来了。”
  瞧见家里新添的四口人,今日的夕食又是那样的好滋味儿。沈知衍便知道家里经了盖房、买牲口、打车、买人这几桩事儿后,手里的银钱该是要见底儿了。
  林芷挑眉:“秀才公倒是真不着急?明年八月乡试,当心路费都凑不够!”
  沈知衍摇头笑道:“非也非也,小子有幸娶得贤妻,今日便是又有一桩能赚钱的事儿要讨娘子主意。”
  “咦?”林芷这下是真惊讶了。她这辈子患上了缺钱焦虑症,那匣子里没有点银子压着她便心慌。苦思良久,总算是想到了一条生财之道,正想找沈知衍显摆呢。
  哪晓得这人倒是先显摆上了。
  “那你且说说,是甚赚钱法子?”林芷故意板着脸道。
  “容小生慢慢道来。”沈知衍怪模怪样的作揖,“是柿饼,可还记得年前来家里买柿饼的杨家奴仆?”
  先前杨信沛吃了自家书童塞的柿饼之后,口嫌体直地在年前特地使唤砚书跑了一趟,放下年礼又告罪之后,买了两罐柿饼家去。
  林芷怎会不记得,年前来往沈家的马车甚多,唯独这一辆不是为了来送礼,反而是来沈家买东西的。再者,那圆脸小哥忒会说话,容不得林芷印象不深刻。
  因为林芷依稀记得柿饼这东西好似与很多食物相克,听那小哥的意思是买来孝敬家中老人的。
  她瞅了一眼穿着羊皮大衣的车夫和裹着鼠毛袄子的圆脸小哥便知杨家怕是既富且贵。虽然自家人吃了柿饼不见异常,但林芷不想担风险,原本是不想卖与他的。
  可那圆脸小哥实在缠人得紧,嘴巴又甜,十一岁的年纪生得唇红齿白。林芷可耻地心软了,先是不厌其烦地嘱咐,要先请大夫看过之后才能献给长辈,后头也只是意思意思地收了他两串钱。
  惹得那圆脸小哥嘴甜地把她从头夸到了脚,连头发丝儿都夸出花来。
  砚书办好了差事,又见着秀才娘子行事谨慎格外又章法,回去之后便与他家少爷夸了又夸。不止让家里相熟的大夫瞧了柿饼,还特特请了告老返乡的丁大夫瞧过。
  待到年底用描金的攒盒装了挂霜的柿饼奉给老祖宗,与攒盒一并送去的还有七哥儿写的食(柿)饼打油诗。短短几句诗既写了柿饼味美,又严明了食用禁忌。
  一送上去,老太爷便先点头:“大善!”
  这个年过的,七哥儿可长脸了!
  后来打听到这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且沈家并不曾对外售卖。杨家便动了心思,明年秋闱杨信沛必要下场,杨老太爷便说了,此时传出些美名倒是颇有助益。
  这才有后头杨家愿意花费重金购买柿饼制作方法,且要求沈家不能外传的这桩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