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互结的学子之间,大多彼此熟悉,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个圈儿里混的人。他们几个的家境其实差不太多,就沈知衍所知,刘学子家中也不甚富裕,也是举全家之力供养他一人读书。可他一不怜惜家人供养他的辛苦艰难,二不思量同行之人的难处,实在不是一个可交之人。
沈知衍又回头望着步履匆忙的王庐,伸手摸了摸胸口,只觉安心。林芷在那里给他缝了个隐蔽的口袋,里头还隔着五两散碎银子,那是林芷单独给他的,他还记得那天林芷少有的絮絮叨叨。
“这里面我给你放了几两碎银,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可别心疼银钱。你早点去,定个距离近些的客房,什么事情就怕有个万一,咱们得把风险降到最低!”
也不知家中如何了?今天是来不及了,明儿一早,他必得回去。到时候与王庐作伴,想必他也不愿意再耽搁一天,南阳府甚是繁华,可开销实在是大。
==
桃源村,被惦记着的林芷这会儿拿着自己画的那副紫藤花样子发愁,她怎么看,这幅花样子还是适合绣成插屏那样大些的摆件。可她有自知之明,她花样画得好,全赖前世格外望子成龙的老母亲每周送她去兴趣班的坚持。以及,后世见识过太多太多精巧的画作。
不说泱泱历史中书画大家的名家巨作,就是前世那些乐于分享的画触大佬,光是观看也能收获良多。
让她画,她还行;让她绣,她是真不行。
之前她想得好好儿的,请崔绣娘出手,可一想到师傅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林芷又缩回来了。
把床头的官皮箱扒拉出来,来来回回数里面的银钱。
“啪嗒”!
林芷重重扣上箱子,不行,得去找师傅!她之前那副一尺的绣样,都能卖得一贯钱!紫葡萄都这么值钱了,这幅紫藤花下,猫蝶相戏的插屏,得卖多少钱!
林芷胸口那一股子勇气,随着想象中晃眼的白银逐渐升腾。抬头瞧了瞧天色,把竹纸一卷,拎上一包点心一包糖往堂屋去了。
“娘,我有一副花样子得请师傅掌掌眼。”
李春花哄睡了元哥儿,正在糊袼褙,自从茶水铺开张后,她已经不编草鞋卖了补贴家用。改糊袼褙打千层底,开了铺子总不好再穿草鞋,千层底儿耐磨又柔和,用麻布纳了鞋面,又透气又实惠,很适合现在忙起来就是一整天的沈家人。
此时听见小儿媳的话李春花也不多问,抬头看了看天色:“那可得快些去了,若是晚了可不好。”
“娘,我去了师傅家,一会儿直接去找大嫂,和他们把铺子收拾妥当了再家来,今儿就别让小妹去了,我把门锁上,大嫂带着钥匙呢!有人拍门,您暂且不理会。”
一家子老小确实惹人担忧,林芷不得不多做叮嘱。
“我省得了,你赶紧去。”李春花失笑,这孩子,还担心她们呢。
==
“怎么又来了?成了亲的人了,老是拎着东西往外跑,像什么样子?”待敲开崔绣娘的门,还不等林芷说明来意,崔绣娘便皱眉。
林芷一点儿不怕,笑嘻嘻呈上绣样和紫色的丝线,果然瞧见崔绣娘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艳之色。
“师傅,您瞧瞧这颜色,这花样子,若是让我上手,没得糟蹋东西。您疼疼我,搭把手,这卖了的银钱啊,我跟您五五分账!您不知道,二郎读书可费了老多钱了。”
“我得为将来多做打算啊!”
林芷可怜兮兮的样子,三分是真,其他嘛,咳,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她师傅嘴硬心软,可不得博她老人家一二分的怜惜才能成事儿?她前世连绣花针都没见过,这辈子新壳子装旧魂,真的,别为难她了。
歪缠了一会儿,崔绣娘果然耐不住林芷痴缠,应下了这事儿。
“对了,怎没瞧见安叔?可是下地了?”林芷正事儿办完,才想起来已经两次没瞧见安叔了。
“对,下地去了。”崔绣娘神色不变,催促林芷,“你赶紧走,快去铺子里帮忙。”
林芷没发觉不对,瞧见天色不早,便匆匆出门。自然没注意,在她走后,崔绣娘脸上浮现的愁苦之意。
第21章 蒙汗药
六月十四。
估摸着沈知衍今日会回来,一家子用过夕食之后,便聚在堂屋等着。
沈知衍踏着落日余晖进门,看着满屋子的家人只觉心中熨帖,与母亲兄嫂打过招呼后,他最后看着林芷,些许疲惫的脸上一双眼睛满是笑意。
林芷被看得不自在,赶紧借口给沈知衍端吃的去了厨房,躲开了那双眼睛。
她回来的时候,正好听见沈知衍回答:“客房已定下了,这次定得早,客栈离考棚不远,同行之人也俱是身家清白之人。娘,您放心,儿子有经验,会照顾好自己的。”
见小儿子还有心说笑,李春花才是真放下心来,一连声的道好。见着林芷端出特意留下的饭菜,又忙招呼儿子吃饭。瞧见小儿子和媳妇一个递一个接,站在一起格外和谐,心里一喜:有个可心的媳妇就是不一样,儿子倒是有了几分从前爱顽笑的样子。
她可没错过刚才小两口之间的眉眼官司。
待一家人回房歇息时,沈家兄弟俩特意落后了几步。
“大哥,可是家里有事儿?”沈知衍皱眉。
“是。”沈知淳点点头,“你跟我来。”
沈知淳带着沈知衍绕到了后院,后院那头母羊窝在地上嚼鲜草,瞥见两人过来,动也不动。沈知淳指着羊圈对角的一处墙面。
“我在外墙处看见了半个脚印,这处墙头上还有些痕迹。来人是个老手,现场都是处理过的,一般人瞧不出来。要不是先前跟着赵户头学过几手,我也不知道已经有人来咱家踩过点儿了。”
沈知淳声音低沉,不难听出里面蕴含的怒火:“估摸着,就是上次我送你去县里那天发生的。”
沈知淳读书不成,沈家老爹便将他送去木匠处学手艺,可还没学成,家里便出了事儿。后来赵武与沈家来往密切,对沈家多有照拂,发现沈知淳居然颇有几分当猎户的天份,便教了他几手,甚至在沈家缺钱的时候,还带着沈知淳跟着赵户头进过山。
沈知淳虽没当猎户,可基本的寻踪觅迹的眼力他没丢。
“看来咱们家是早就遭人惦记了。”家里就那半天没青壮,可偏偏就是那半天出了事儿。来人恐怕连沈家几口人,几只鸡都打听的清清楚楚,才能精准选了那仅有的一个空当来踩点。现下恐怕就盼着他出门考试,兄弟二人一走,这伙贼人便会下手!
“大哥,这伙贼子准备周全,势必会下手,得劳烦你去赵户头那儿走一趟。”沈知衍又补充道,“我马上去族长家,咱们桃源村进了贼子,这事儿得让族长知道。”
“我晓得。”沈知淳知道自家弟弟的意思,去赵户头那儿,自然是得拿些药物做准备,“还有,我没对家里人讲这事儿,可弟妹似乎察觉了什么。”
“大哥,此事我会与屋里人说明白。”沈知衍知道林芷不是那种胆小柔弱的女子,“大哥也可与大嫂说说,嫂子不是不经事儿的人。”
沈知淳沉思了一会儿,也觉得弟弟说得有道理,家里就他们几个成丁,若再瞒着彼此,实是不啻于自断臂膀。
“再有,此次院试,大哥就不必陪我了。”
“这怎么行?你一个人不成,我……”
“大哥别着急,我自然不会孤身一人。”沈知衍安抚自家大哥,“这就是我去找族长的另一个用意了,我打算请族长家的乐山兄弟陪我走一趟。”
沈乐山是族长儿子,在家行二,族长家现有两人读书,一人是族长小儿子沈乐荣,还有一人是孙子沈文康。沈乐荣之前参加过县试,就是他二哥沈乐山陪同。
沈知淳自然也知道,只得皱着眉头同意:“乐山兄弟倒也去过府城,罢了。既已决定,倒是早些去拜访的好。院试临近农忙,你早些定下此事的好。别空手去,我给你拿点心和糖,再拎壶酒。”
沈知淳转身去找东西,心里直叹气,家里还是人少了。若再有个兄弟,哪还需要去央求外人?
“劳烦大哥了。”
沈知衍并不担心不能说服族长,他倒是更担心林芷。
趁着天儿还没暗下去,沈知衍脚步匆匆赶往族长沈高山家,说明来意之后,沈高山二话没说,果然同意了让沈乐山陪同。他更担心村里进贼的事:“衍小子,这事儿你有何打算?”
沈高山在桌角磕了嗑烟杆,桃源村还算好,靠着大山和官道,村人过得不算差。少有偷鸡摸狗的事儿发生,可其他地方不一样,今儿少了只鸡,明儿少了只鸭,连菜地里都有人去薅两把。
族长光是处理这些纷争都分身乏术,他此前一直因沈氏族人少口角而高兴。
可若是族里人遭贼惦记,那就麻烦了。衍小子说得对,贼不走空,今日是他家惹人眼,招来了贼人。可若是让那起子贼人轻易得手了,保不齐就会惦记别家,他家虽不敢说是族里最富贵的,可也算日子过得好的那几家。他还是沈氏一族的族长,这事,由不得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