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当时林芷正在嗑莲子,就着手上那一捧被她咬得坑坑洼洼的莲子,以一种漫不经心地态度复刻,居然也被她染出来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一头扎进草木染的坑里。
铁锈水也好得,生锈的铁器,加白醋自个儿就能泡出来……
等等,白醋?这时候有这玩意儿吗?
低头对上兰姐儿圆溜溜的眼睛,林芷心里一软,算了,至少今日,别为这事儿烦心了。
“兰姐儿,看着元哥儿可好?小婶婶给你煮绿豆汤喝。”
这几日的签到系统,老是给她糖、冰棍儿、小蛋糕这样的东西。绿豆汤自然也是签到系统给的,还是成品,拿出来就能喝。
系统出品的绿豆莲子汤,得到了沈家众人的一致好评。
“大嫂,家里的米醋是何处买的?他们那儿可有色浅一些的米醋?”林芷试探性的问李玉香。
她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中国古代酿醋历史悠久。传说由黑塔发明,最开始称为‘苦酒’。有史可查,最早可见于《周礼》,那时就有‘醯人掌五齐、七菹’的记载。[1]
而林芷依稀记得,由大米或糯米酿造的米醋应该是淡黄色的。现在这样的深褐色,应是发酵过程中另外的工艺,她好像也看见过古人为了区分醋与酒,会在酿醋的过程中另加材料进行深发酵,起增色添香之用。
林芷此时怀着极大的希望询问,前世她的母亲有段时间沉迷养生,不仅会在自家花园种菜,还会自酿白醋。她那时只怕离得不够远,入了老母亲的眼被抓壮丁顺便充当小白鼠,从来都是绕道走。
她一点儿也想不起来自酿白醋的方法,只记得一个步骤:炒米。
“颜色浅些的醋?”李玉香疑惑,这醋从来都是深褐色,她从未见过其他颜色的醋,“我明儿去酒家娘子那儿问问去。”
“不用,嫂子。”沈知衍这时接过话头,“我明儿要去县里书肆,我去找找便是。”
桃源村里虽说有酒家卖酒卖醋,可林芷想要的东西在这里怕是没有。少不得要去武叔那里再走一趟,武叔好酒,清河县内的酒家他都熟,且沈知衍记得曾在武叔家里吃过一道老醋花生。
那腌花生的样子甚是清爽,还可瞧见花生果的红衣,想来那腌花生的醋,就是林芷所说的,颜色浅的醋了。
不过沈知衍行事向来谨慎,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多言。林芷看他那样子还以为这米醋大概是没了着落。所以,在两日后,见着沈知衍打回来的一角淡黄色米醋时,林芷是又惊又喜,脸上的笑挡都挡不住。
农家的铁器珍贵,可有沈家人的大力支持,林芷还是找到了不少被锈蚀的铁片片。这些统统被她扔进罐子里,用米醋兑水泡着。铁锈水差不多要等个七天左右。
等待的时间做什么呢?林芷想起沈知衍八月的院试,那时候的清河县还热着,她决定对沈知衍好一点。
投桃报李嘛。
“娘,今儿我去给大哥大嫂送饭吧。顺道去集市看看,买些梅子来泡青梅……露,给二郎带着,防止暑气入体是最好不过了。”
差一点就说成青梅酒了,还是算了,泡梅子露吧。诗仙可斗酒诗百篇,沈知衍去考试,还是滴酒不沾的好。
领着兰姐儿,跨上篮子,林芷往沈记茶水铺去了。她前日在集上看见有人卖青梅,脆生生的绿色,在炎炎夏日只消看一眼,便觉清爽。
青梅用盐水清洗干净,挑出坏果,再将蒂小心去掉,放入锅中蒸半刻钟后晾凉。清洗干净的陶罐,用开水细细滚了几遍,特别是内壁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更是要清洗干净。
一层青梅一层黄糖依次叠放,系统友情赞助的黄糖呈现出蜜糖特有的焦糖色,与青梅层层叠放,看得人口舌生津
“小婶婶,还不能吃吗?”兰姐儿咽着口水问,眼睛直直盯着罐中的梅子和糖。
一层棉布,两层油纸,再用麻绳很是捆了几圈。边缘还用黄泥细细封口,林芷在兰姐儿失望的眼神中一点点把罐子封死。
“乖啊,兰姐儿。这要等上一月左右呢。到时候婶婶用青梅给你蒸排骨吃。”
封好的罐子放入阴凉处,只用每日摇晃几下,确保每一颗梅子都裹上糖浆之后。时间魔法,就会将它变成酸甜爽口的青梅露。这是时间对有心人的馈赠。
第19章 紫葡萄
林芷看着手上那一把藤萝紫的丝线发呆。
过程太过顺利,实物太过惊艳,她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那一团丝线在阳光下洇开一圈幽微的淡紫色,越发显得婉转动人。
葡萄,林芷一下子就想起了87版红楼梦,黛玉手上拿着的那把绣了一串儿紫葡萄的团扇。在那么多做工精巧,图案繁复精美的扇子里,她独独记住了那一把葡萄扇子。
她要绣一把这样的扇面儿。
想到就做,浅云色绢丝做底,剪裁、描样、上绷架……
“二嫂,喝口茶歇歇眼吧。”沈知薇轻手轻脚的踏进东面那间原本空着的耳房,现这里被收拾出来给她们做绣活儿用。
原是想在堂屋那里靠窗的地方陈设的,可林芷想到农家待客多在堂屋,来来往往的人多事儿多,她还是喜欢清净一点儿的地方。况且东面儿这间耳房也不错,开了大窗,沈知衍又将柿子树和桂花树修剪一番,去掉阻碍光线的枝条,房瞬间亮堂不少。
东面儿的耳房,不会有风正面吹入,避开了阳光直晒,凉快又清净。眼睛累了,往外一瞧,满眼的绿意,草木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欢喜,林芷很是满意。
“什么时辰了?”林芷抻了抻发酸的脖子。
“日头都偏西了。二嫂一做就是大半晌,不是教我三刻钟必得站起来活动活动,方才不伤眼吗?二嫂自个儿倒是忘了。”
“哎呀,这不是做得太入迷了吗?”林芷接过沈知薇递到手边的凉茶,微甜的薄荷茶一入口,她才觉出口渴,没忍住又是一大口。
“慢点儿,二嫂,慢点儿。”沈知薇着急,这样的喝法可伤胃了。
“哈哈,这样才解渴。”林芷冲沈知薇偷笑,“可别告诉别人。对了,你打的络子卖得如何了?”
怕她还唠叨,赶紧转移话题,她这位文文静静的小姑子,外边儿瞧着软面团子似的,芯子可是个犟脾气。
前些日子是端午,林芷教沈知薇用五彩绳打了些连环、柳叶、梅花样的络子放在茶水铺卖,卖得很是不错。
若只是寻常的络子自然不算什么,可若这些络子每个都配上一个草编的蜈蚣、蝎子、蜘蛛、蛇和蟾蜍,那就不一样了。这些草编的五毒甚是精致,说一句栩栩如生也不为过。恰逢端午,应景儿且新奇,一下子就成为了沈记茶水铺另一项火爆单品。
那些草编五毒自然不是出自林芷之手,那是他们家新上任的小童工沈发编的。
十三岁的小子,在林芷的认知里还是童工,可在这儿,已算得上家里的劳动力了。特别是这家里上是年过半百的老妇,下是年幼的弟弟。沈发自觉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他从前就会想法设法或弄些野果填肚子,或是去那些城里人多的地方兜售些新奇的乡野之物赚些铜子。
来了沈家的茶水铺做工之后,虽有了固定的收入,可一瞧见铺子里来来往往恁多人,他这赚钱的心就痒痒。在沈家干了几日,沈发敏锐察这一家子俱是好说话的。观察了几日,寻了铺子外边一块儿不碍事的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
再拿着自己已经编好的五毒找了沈知淳,期期艾艾商量着能不能让他在那儿支根杆子,挂了这些草编五毒来卖?
不知道沈发是歪打正着还是真的天生善于察言观色,他正好选了一个林芷来送饭的时候说的。
林芷瞧了他的草编子,再瞅了瞅外边的空地,眼神又落在沈发细条条的身板上。只沉吟了一瞬就同意了,只是添了个条件,和五彩络子捆绑销售。且因这占了沈记茶水铺的地头售卖,茶水铺得抽成,也不多,就一成。
至于定价,一个就三文钱好了,若是买一整套,那就作价十二文。
这个价格让沈发目瞪口呆,他之前那一套草编子,也只敢收人五文钱,有时遇上那讲价厉害的,只能卖三文!
沈家嫂子这样定价?就只加了个络子,虽然那络子编得精巧,可这样贵。能卖得出去吗?她还让自己多多准备,草倒是不要钱,可他心疼,往年他可是能靠着这个卖个三五十文的!
可没想到,这东西居然一下子卖爆了!
沈发不知道的是,林芷正是仔细问过他往年的销售情况后,才敢这样卖。沈发往年虽说也会下意识去找那些穿戴较为体面的人家兜售,可他也不敢往那正经穿绫着锦呼奴唤婢的人跟前凑。他找的那些人家,大多数是县里过得尚可的人家,这样都能卖出去这么多。更别说如今的沈记了。
沈记如今凭借凉糕凉茶很是出了一把风头,特别是凉糕。随着天气越发炎热,凉糕销量逐渐上涨。能进沈家吃三文钱一碗凉糕的人,本身就是潜在消费客户。更别说还有那一气儿买二十来块的买家,有些是帮闲,有些是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