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姜河只笑笑:“其实三年并不久,如今生意不好做,回本了才能回馈民众啊,大叔,如果海岸那边不建住宅楼,而建酒店的话,游客过来,是有可能帮你们增收的。”
大叔眯起眼睛,叉腰问姜河:“喂,你干嘛的?记者吗?来这里调查什么呀?”
“哦,我不是记者……”姜河后退几步,撞上人,是其他摊主,听到补偿款都坐不住了。
那人说:“去年就来俩记者,问这问那,在网上发布说我们村民不讲道理,说什么民风彪悍!”
他人附和:“是啊是啊,不帮我们解决问题,还抹黑我们!”
“你是开发商的人吧?还回本回馈……呵!欺负我们村里人没文化吗?”
姜河见形势不好,赶紧撒腿撤,一边收好笔本,却没想到自己已经深入“虎穴”,大家对她就跟抓贼一样,嘴里喊着把那个记者的手机录音删掉!
她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跑,路边鱼摊有鱼跳出来捣乱,她不小心踩到滑了一跤,摔个大跟头!顾不上疼,挣扎着站起来。
余光扫见有人正朝她身上扔东西!是一把贝壳,如细密石子铺散过来……
来不及反应,姜河本能护住头脸,定在原地闭上眼。
只听噗嗤噗嗤,声音闷响!
姜河睁开眼,见有人护在自己旁侧,挡住了那些贝壳,贝壳稀里哗啦掉一地,眼前人咬牙忍痛,环着胳膊,虚虚将她拢住。
“滕彧?”姜河惊诧:“你怎么来了?”
“走!”滕彧牵起她右手,来不及解释,带着她冲出集市。
日头将两人影子拉长,奔跑中只有呼吸声,和风声,以及身后面人们的叫喊声,姜河蓦然抬头,望向牵着她手的男人,这一刻时光倒流,她记得,他们那时也是这样手牵手,在海滩上迎着日头向前跑。
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叫责任,也不知道总有一天会分手。
为什么回忆总是美的呢?美得让人无法不心软。
天空暗下来,乌云将整个村子遮住。而他们的手,也不知在哪一刻,紧紧缠握在一起。
第67章 是不是天意弄人?
在姜河打车的时候,滕彧也在打车,他故意离她远点,虽然不知道她要去哪,但肯定不是回城,她刚才一直向评估人问凤口集渔村的情况,看样子十分好奇,所以他猜,她多半是想去看看。
姜河上车后,他回餐馆对众人简单交代几句,其他的事交给助理,自己则踏上追赶她的车。
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这个村他也了解过,去年一篇新闻报道说民风彪悍,加上补偿款没有落实,村民多少有怨言,万一姜河说话没注意,碰了钉子,别在当地和人起冲突。
而且天快下雨了。这里偏僻,万一她找不到地方躲雨,淋了雨又生病,那来这一趟真是得不偿失。他这个负责人没有尽到责任,姜河怎么说也是出主意的老板,他该保证她的安全。
滕彧在车上想了好多好多理由,用来证明,他只是像对待合作伙伴那样对待姜河,而不是恋人。
可当她远远看见姜河跌倒时,心里还是地震一般,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让浑身汗毛直立,他再也没办法在远处观望。
滕彧拉着姜河跑了一段,这一段路着实复杂,上坡下坡七拐八拐,等四周街道安静下来,才渐渐停脚。
姜河实在跑不动了,手扶膝盖大口吸气呼气:“不行了不行了,我快喘不上气了!”
估计是乳酸过多导致。这点运动量虽然对滕彧没什么感觉,但他不能不照顾姜河的感受,他微微喘,环顾左右,沿路是村民的房屋,甚至有瓦房和海草房,这里地形起伏不断,放眼看去,房屋也高低错落,形成好看的景观。
对面有几家店铺,有餐馆,有旅店,还有工艺品店,天空响起轰隆隆的雷声,滕彧低身问姜河:“好点了吗?”
姜河直起身子,点点头,依旧喘着粗气:“好些了。”
“这里应该没有人追过来,我们找个地方吃饭吧,先休息一下。”滕彧说,看着她额头的虚汗,不去想她体能跟不上的种种原因,理智告诉他,这与自己无关,他没必要以后盯着她运动,或者教给她怎么改善体质。
他们找了一家乡村石锅鱼店吃饭。
开店的是南方人,姜河觉得奇怪,问为什么南方人来这小渔村开饭店,滕彧说他们是三峡移民。
当年建三峡大坝的时候,登海市根据国家要求,承接了来自三峡地区的移民,说起来也有三十年了,这么久的时间,这些移民已在当地安居乐业,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代与当地人混居,早已经不分你我。
现杀的清江鱼处理好放入石锅,再加入干豆角、大白菜、宽粉、米豆腐等辅料,盖上锅盖,等待炖熟。
服务员又陆续上了两碗米饭、凉拌的洋葱木耳和红皮萝卜、一壶茉莉花茶。
这里是靠窗的卡座,能看见店外的风景,整个店就除了他们这桌客人,还有一桌正喝着酒侃天侃地的大叔们。
老板娘很热情,除了偶尔用南方话骂几句她老公,而她老公也兼职服务员。
等待间隙,姜河问滕彧:“你怎么找过来的?”
滕彧低头一笑:“直觉吧。”
便也无话。
姜河转脸看窗外,雨已经下了起来,随风打上玻璃,好像还有米粒大小的冰雹,秋天里下这么一场雨,估计雨后天气会骤然转冷。
“其实你不用担心补偿款,这是滕氏该考虑的问题。”滕彧淡淡说。
“如果滕氏还清补偿款,那肯定皆大欢喜,就怕你爸有别的考虑。”姜河也不见外。
“姜河,我后悔了。”滕彧看着她眼睛说,“我后悔把这项目介绍给你,我不敢说建酒店会不会赚钱,有没有前景,只是就现在来看,这是我爸着急甩出去的一个烂摊子。我不希望你接。”
“连你也对我没信心。”姜河笑,说完后悔,他为什么要对自己有信心?于是修正道:“我是说连你都不看好这个项目,你是不是觉得我有点想当然了?”
滕彧摇头,喝茶,“想法是好的,可关键问题是拉投资,如果投资超过预期估算,那就可做,可即使那样,这个酒店的前景依然不能保证。你今天也看见了,这里确实地理条件优越,但周围发展太慢了,没有配套,不好吸引客人。”
他只谈公事,把利害摆给她看,“昆仑大酒店正是上升期,很需要你,而且……”他没说下去,她的股权一到位,她的身价就会大涨,他当然为她高兴,可心隐隐作痛。
“鱼好啦!”老板娘亲自过来揭锅,石锅里咕咚咕咚冒热气,鱼香菜香酱香混在一起真的无敌香。
“你们是游客吗?”老板娘用锅铲给鱼翻个身,见姜河点头,于是笑着说:“前几年来这里好啊,我们凤口集海岸线长,海水干净,海岸那边还没开发,还有集市,可热闹了,好吃的好玩的都在那一带,年轻人喜欢来,这里风大可以冲浪呀!我儿子可喜欢冲浪了!”她看看滕彧,“喏,和这位帅哥差不多岁数呢!”
滕彧腼腆一笑。
老板娘头发梳得利落,鬓角发白,忽然叹气:“哪像现在,沿海的地没啦,游客也走啦,我儿子……我儿子也不回来啦!”
姜河见她表情悲戚,忙安慰道:“说不定等海岸那边开发出来,就又会有游客呢,你儿子回家也会继续来海边冲浪的!”
老板娘怔了下,对姜河会心一笑,继续翻着锅:“我儿子前年生病去世了。”
“啊,对不起,对不起。”姜河没想到是这样的故事。
“没事!”老板娘恢复笑脸,放下锅铲,“眼不见心不烦,我现在都不去海岸那边了,省得看见睹物思人。不过那边和以前也不一样了,空空的几个楼栋,晚上跟闹鬼似的……这样挺好,更想不起以前啦!”
真的是那样吗?那片有着海岸村美好记忆的海滩,就这样和大家告别了吗?
姜河转过头看外面的大雨,不知为何共情,眼角湿润。
缓了会,再次回过头,发现眼前的小盘子里叠满了热腾腾的无刺鱼肉。
“快吃吧。”滕彧对她说,他的笑容很温柔,而这一刻,他笃定,这个项目姜河做定了。
“你也吃。”姜河抄起筷子。
这时,旁边那桌一个大叔凑过来聊,手里还拈着筷子,对这两位游客抱怨:“咱们凤口集这边本来就是原生态的,这个‘口’字指的就是海口,海岸线弯弯曲曲,豁进来一个口子,既产海鲜,又是天然良港,只可惜被那群倒腾地产的孙子买去后,要建高档住宅,要给有钱人住,咱平头百姓有什么办法?只能干瞪眼啊,到现在补偿款都要不回来!这帮孙子!”
“哎呦张哥你少说几句吧!”老板娘责备,大叔明白意思:“怕什么,就让那帮记者去写,反正凤口集的恶名都让他们传出去了!”
门开了,走进来一位阿姨,雨伞湿漉漉也没收,站门口把手里塑料袋装的油麦菜递给老板娘,说:“老杨,你要的菜,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