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姜河笑出声,笑她幼稚,却又感动,拿给丛文芳看,丛文芳也跟着笑:“这孩子,还那么逗趣!”
  姜河把包包挎在身上,很简单的样式,里面还有个夹层用来放手机,她爱不释手。
  送走胡志远,姜守国也过来看女儿。
  “爸,酒店的事情都解决了吗?”姜河问,当着父母的面,她必须有所表示。
  姜守国推推眼镜,笑说本来就没大事,厨房的火很快就灭了,什么都不影响,都是那些个自媒体太可恶,把情况往严重里说,多亏你小姑父找人,把事情压下去了。
  姜河没说什么,她极少在父亲面前发表反对意见。而在父亲看来,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压下去”。
  姜守国还说明天是她生日,他特地安排一个稍大点的宴会厅,把在酒店工作的亲戚以及老家的亲属都叫过来,一起吃个饭,给她庆祝!
  姜河觉得这阵仗有点大,毕竟只是个很普通的二十七岁生日而已。
  “这是哪的话?以后我闺女每一年的生日,都要好好庆祝,爸妈从今往后就指着你了。”姜守国背过手笑着说。
  翌日,姜河早起,发现母亲准备的早餐太过简单,只煮了鸡蛋,热了牛奶。
  丛文芳还往牛奶里加了份燕麦片,拿小勺舀着吃。
  这与自己在单位食堂的伙食差远了。
  姜河上班的时候六点半起,七点半准时到单位食堂。文史馆人不多,但饭是真好。
  早餐除了常见的粥面豆浆油条之类,还有好多特色小吃,萝卜糕、椰蓉小方糕、焦圈豆汁儿、过桥米线,汇聚南北风味。她最喜欢周一的豌豆黄和周四的羊杂汤。
  心里有落差,姜河没敢说话。
  “你先把鸡蛋吃了吧,我去给你煮个面。生日面还是要吃的。”丛文芳起身。
  姜河拦住她,说自己没胃口。
  丛文芳只好作罢,解释道:“我和你爸啊,早上都是随便吃点,我吃完就去上班,中午在单位食堂吃,午饭后就不吃东西了,你爸呢,早中晚都在酒店,有时吃员工餐,有时有商务宴请,总之都是各管各的。”
  姜河心里不是滋味,虽然不知道父母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管各的”,看上去也并没有不和谐,但就是心里不舒服。
  家庭,本来就是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一起吃饭。
  丛文芳没当回事儿,已经去厨房洗碗了,她本来也不怎么做饭,以前家里雇保姆,都是保姆做饭,后来姜河去外地工作,就都辞退了。
  她还建议姜河去楼下自助餐厅看看,“你小姑父年初的时候搞菜品创新,听说又研发几个融合菜,我得去单位上班了,等中午回来给你庆生哈!”
  临走前再次叮嘱,记得先去看爷爷奶奶,再看姥姥姥爷。
  昆仑大酒店的自助餐厅负责给客房供餐,不对外,早餐是6:30-9:00,以中餐为主,由主厨房供应。
  按照以往,姜河回家如果想吃早餐的话,都会在自助餐厅解决,不仅因为自己可以刷脸,更因为自助餐厅有几样非常具有本地特色的菜品。
  虾酱蛋羹、海鲜葱饼、手掰菜、芥末鱼皮,还有各式各样的面食,这些只有在本地才能吃得正宗的食物,也是姜河这些年乡愁的一部分。
  只是这一次,她在自助餐厅转了两圈,都没找到想吃的东西,中规中矩的菜式,几乎是所有星级饭店的最低配。
  有人叫住她,是餐饮部经理许静雅。
  许静雅在昆仑大酒店工作满六年,是姜守国从部队内部宾馆挖过来的。
  姜守国年轻时当兵,当到运输连长,后来复员,跟着父亲学习酒店经营,直至接班。由于人活络,且对部队有着很深的感情,一直和当年的战友联系着,与当地部队下属机关单位也多有来往,所以在用人上也有倾向。
  目前在昆仑大酒店工作的管理层中,与业务副总胡志远平级的,还有一个后勤副总武宗明,其次就是餐饮部经理许静雅,都是当年部队招待所宾馆的优秀员工。
  许静雅管理能力强,公务接待和公关销售都在行,三十三岁,人漂亮,性格好,和姜河关系也不错。
  寒暄一阵,姜河问,以前的本土菜怎么下架了?
  许静雅知道她在找什么,手掰菜和海鲜葱饼是她的最爱,每次回家都要来尝尝。
  “恩淑姐离职了,你也知道,她最擅长的就是本土菜。”许静雅眼里的笑容淡下来。
  “为什么?”姜河诧异,被誉为“酱料大神”的金恩淑,是从自己记事起就在昆仑工作的老员工啊,怎么会突然离职呢?
  许静雅也不瞒她,说恩淑姐是主动离职,她也快五十了,今年身体欠佳,加上女儿生了孩子,她得去看孩子。
  姜河还是觉得恩淑姐离职太匆忙,明明今年春节回家的时候,她还跟着姜守国去后厨慰问,当时还向她请教一些本土菜的做法。
  而且金恩淑作为老员工,一直勤勤恳恳,本土菜是她的统治区,她的薪酬自然不低,不应该说走就走的。
  也许真如许静雅所说,她身体欠佳。文史馆同事里就有这样的,好好的人突然查出带毛边的结节,于是就开始了抗癌之路。
  姜河不敢想,她不希望恩淑姐有事。
  “恩淑姐是一个多月前才走的,现在是她两个徒弟继续供应本土菜,但效果不好,每天剩余多,为了节省开支,便都撤了。”许静雅解释。
  酒店真的不好做,从一些小细节就能感受出来。
  姜河叹气,担忧问:“静雅姐,你不会走的吧?”
  有那么一瞬,周遭的嘈杂突然被过滤。
  许静雅看着姜河的眼睛,闪过的忧郁很快被笑容代替,轻轻扶了扶姜河胳膊,说:“我这不好好的在这嘛!”
  第9章 家族企业
  时间还早,姜河并不饿,在吃早饭与探亲之间选择了后者。
  于是驱车到酒店对面的小区,看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
  这是姜家的习惯,大人小孩无论谁,只要从外地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望老人。礼品要从外地带,还要有特色。
  进了小区,姜河把车泊好,见单元门出来一熟人。
  身子高挑,面容清秀,边走边把西服一甩,扬起胳膊,利落套好。那是昆仑大酒店前厅制服,白色中式立领衬衣,藏青外套、西裤,黑色皮带和皮鞋。
  只是,这一身稍显古朴的造型,却并未让眼前人显得温润。
  “姐?”姜山对着锁车的姜河打招呼,顺便扫了眼她手里的点心盒子。
  “姜山。”姜河笑着回应:“怎么我刚来你就走啊?再上去坐会吧!”
  “不了,酒店还有事。”姜山回了个敷衍的笑容,露出浅浅梨涡。
  姜山是姜河二叔家的弟弟。
  爷奶一共三个孩子,姜守国是家中长子,次子是姜守业,也就是姜山的父亲,小女儿姜芝芝,也就是姜河小姑,和小姑父胡志远生了个女儿叫胡雨涵。
  姜山只比姜河小两岁,说是弟弟,很多时候是竞争关系。
  昆仑大酒店是从爷爷那一代改制,爷爷是改制后第一任总经理,父亲作为长子接班后继续发展,而二叔作为次子只拿了笔钱,不继承酒店。
  也因此,二叔常有怨言,尤其效益不好时,会冷讽他大哥几句。
  不过都被爷爷怼回去,“嫡长子继承”是他心里无法逾越的坎。
  可时间长了,姜老爷子也会觉得亏欠这个次子。
  毕竟长子生了女儿,次子生了儿子。
  更气人的是,姜山从小就对酒店感兴趣,大学还修了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就进昆仑,从房务做起,现在是大堂副理。
  单凭这一点,姜河就比不上。她自认对昆仑感情不深,还老想着出去闯闯,只是为了不让父母太失望,偶尔也会学点皮毛,但那些都是不走心的。
  姜河正要上楼,姜山突然叫住她,语气带着调侃:“姐,没想到你真回来了。”
  姜河回头:“是有多没想到?”
  姜山挂着淡淡笑意:“那么高级的单位,说放弃就放弃,不可惜吗?”
  姜河瞧他笑得有点刺眼,忍不住激他一句:“可这么大的家业,放弃了岂不更可惜?”
  果然,姜山面露局促,他怎会不知道,他这个姐惯用软刀子。
  无妨。
  姜山换了个轻松的表情:“是啊,可你回来的不是时候啊,很多老员工都走了,新来的也不踏实。”
  姜河懂他意思,笑问:“不是还有你吗?”
  姜山低头自嘲:“我什么站位你又不是不清楚。”
  姜守国不愿让姜山接触自家酒店,可爷爷执意让他进来,当继承人培养。虽然姜守国也同意了,但比较关键的财务、营销这些部门,姜山是接触不到的,姜守国也不会带他出去应酬见客户。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防着侄子。
  姜河不想说破,继续面子话:“从基层做到这个位置,你已经很好了,以后总有机会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