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42节

  对方是锦绣县的秀才,长得挺秀气的,家里开着不少书肆,家境还不错。
  还是老熟人呢。
  这事说起来,就必须得说说于晓静,这丫头绝对是个颜控,当初看林旭也总是和江孜说他长得好看,后来杂货铺开多了忙起来想学江孜从牙行买些人回来,无论男女,首先必须得长得让她看着顺眼——其实也就是至少得清秀好看。
  当初去锦绣县,江孜买下两个庄子,于晓静爱凑热闹的人,能不去看看?
  小庄子是前院是客栈对外营业的,于晓静和何堇安就是在客栈认识的。
  当时何堇安带着妹妹何堇钰来逛花海,听说小庄子重新开业,堂食味道极好,便去用午膳。
  于晓静正巧就在客串大堂小厮。
  何堇安长得好,她妹妹年纪尚小,六岁的小娃娃粉雕玉琢的穿着小红裙跟个小福娃一样可爱漂亮,于晓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抢着去接待点单,一个劲儿逗何堇钰,还不忘时不时的看何堇安几眼,眼都不眨,把何堇安给看脸红了。
  何堇安明显是极少与姑娘家打交道的,被于晓静看脸红了,结结巴巴的点了单,于晓静也不真是个女流氓,点完单逗了会小丫头就离开了。
  再见面时,便是媒人相看了。
  何堇安和何堇钰的父母在三年前外出去其他县镇的书肆巡店,倒霉的遇上了劫匪,马车被惊,连人带马车坠落山崖,祖父听闻这个消息一病不起,这三年何堇安既要照料祖父还要照顾妹妹,连乡试都没去参加。
  如今决定相看是因为祖父身体越来越差,估计没多久时日,他担心自己离世守孝会耽误何堇安的婚事——何堇安已经十九岁了,年纪不小了。
  何堇安头一次相看,媒人安排,就是和于晓静。
  于晓静的相看范围从常平镇周边都扩宽到锦绣县,实在是这丫头真的颜控,拒绝的理由大多数都是不好看长的矮性格差,气得于婶差点揍她。
  于婶是很满意何堇安,虽说有个年幼的妹妹,但家中没婆母,于晓静能够当家做主,又是个秀才,听说才学很不错,日后科举指不定也能有个好出处,重点是长相和性格都不可挑剔。
  正好牙行说锦绣县那边有个不错的铺子出售,于婶做主叫于晓静和于晓毅买下来,然后将于晓静就被于婶打包送到了锦绣县,叫于晓静和何堇安没事多相处相处,也顺带离林旭和他的小表妹远一些。
  江孜虽然没去锦绣县,但是于晓静有写信回来,信里把何堇安夸了又夸,还叫江孜如果遇上林旭就告诉他,她相看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话,她挺喜欢林旭的,能轻易的放弃然后和何堇安成亲吗?
  江孜到了私塾便去了傅怀瑾的书房给于晓静写信,把今天的事告诉她,问她究竟怎么想的。
  信让白叔拿去找人送锦绣县,自从乡试结束回来,白叔和肖茹便和之前一样守在江孜身旁的,好不容易来趟常平镇,就叫他们先回食肆找林荷了,她一个人在书房呆着,趴在那便睡着了。
  江孜是被傅怀瑾叫醒的,午膳就在私塾吃,江源不在,说是跟同窗小伙伴一起去踏青玩耍了,毕竟难得休息。
  傅老爷子许久没见江孜,吃过饭就拉着她聊了许久,差不多要歇午觉了才离开,江孜坐在院子里和傅怀瑾讨论婚宴的规格。
  婚宴在镇上举办,不是私塾,而是另一处三进的宅子,是傅怀瑾出发去乡试前买下来的,那里地方足够宽敞,摆上几十桌是没问题的。
  规格是由傅怀瑾定下来的,六道凉菜、八道荤菜、两道汤品,四道点心。
  汤品里得做一道佛跳墙。
  这规格在江孜看来多少有些夸张了,这一桌岂不是得要有个几十两的开销?
  但如今嘴甜会说话的傅怀瑾只说了一句话就叫江孜不再犹豫拒绝了。
  “阿孜,成亲是大事,一辈子唯一的一次,自然是要隆重热闹。”
  第668章、胡辣汤、辣子鸡丁
  哪个女孩子听了这话不高兴?
  傅家家底厚实,他既然愿意给她一个隆重的婚礼,她有什么好矫情的?
  两人就在院子里坐着闲聊,江孜同傅怀瑾说起路上遇到了林旭,又提起了锦绣县的何堇安,傅怀瑾对何堇安的印象还不错:“何堇安性子温和有礼,很有孝心,才学很不错,若不是为着家中祖父与幼妹,今年乡试必然会有他的名字,比起林旭家中复杂,何堇安更适合于晓静。”
  都说何堇安适合于晓静。
  但最后到底还是得看于晓静自己怎么选择。
  江孜没待太久就准备走,今日休沐,傅怀瑾闲着也没什么事便送江孜回了食肆,食肆大堂里零散坐着三五个食客,都是老熟人了,喝茶吃着点心,隔着几张桌在闲聊,见到两人都笑了。
  “听说江小东家和傅小公子的婚事将近啊?”
  “瞧你们站在一起郎才女配的!”
  “对了,江小东家晚上可会亲自下厨?咱们可是好久没吃到你做的菜式了。”
  “就是啊,要不你今晚受受累?我们几个肯定在食肆用晚膳!”
  既然是老熟人了,江孜和傅怀瑾便陪着在大堂聊了一会,答应了晚膳做两道菜才回了后院。
  现在天气冷,吃着热乎乎的东西为好,江孜想着做个胡辣汤和辣子鸡丁,这两道菜,一道是热乎乎浓稠的汤品,一道是麻辣鲜香的炒菜,保管吃完整个人都热乎出汗。
  “看来今晚食肆生意肯定好。”林荷听着江孜说了菜名,一边叫人去前头挂牌一边叫帮厨去备好食材。
  时间还算早,江孜懒洋洋的窝在躺椅上,怀念起在茂林郡的秋千:“阿瑾,茂林郡的秋千不会拆吧?可是上面的花儿都是摘下来插上去的,这会肯定都枯了,你说能不能种些花让花枝绕着秋千长,这样花就不会那么快枯萎凋谢了,百花秋千……肯定很漂亮。”
  “不会拆,以后去了还能用的。”傅怀瑾这样说着,心里倒是在琢磨着在新买的宅子里按照江孜的想法再做一架秋千,就是现在天冷了,花不好种,梅花倒是快到开放的季节了,有空可以去赏梅了。
  两人坐着闲聊,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她便去了厨房,她要用到的食材都摆放整齐了。
  胡辣汤用的是羊肉,羊肉已经切小块冷水下锅焯水去过腥了,粉丝泡软,木耳、香菇和腐竹提前泡发,和豆皮一起切成丝,还有花生、金针菇、嫩豆腐都用碗装好放在一旁备用了。
  还有现做的面筋,是用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醒面以后加水洗面洗出来的,洗到面团变成一团颜色偏黄但是有弹性的破棉絮状,这面筋便算是洗好了,洗面的水没有倒掉,也放在一旁备用。
  洗面的水是可以用来做凉皮的,放置一段时间,等到沉淀到出现明显的分层,将上层的清水倒掉,下层的面浆搅拌均匀倒入盘子蒸熟就是凉皮了。
  但是今天洗面的水是用来做胡辣汤的,取代水淀粉,能让胡辣汤变得汤汁浓稠。
  江孜先往锅里倒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后加入羊肉煸炒,然后加入一大勺的猪骨汤,放入花生、粉丝、海带丝、木耳丝、豆皮,大火煮开后将洗面的水慢慢倒入锅中,边倒边搅拌均匀直到汤汁浓稠,紧接着加入胡椒粉、辣椒粉、十三香、酱油、米醋、盐调味,最后再加入切成小块的面筋,煮上几分钟,淋上香油撒上葱花就可以出锅了。
  胡辣汤放了足足的胡椒粉,虽然说江孜不太喜欢胡椒的味道,但是胡椒辛热微辣能够温中驱寒,最是适合天冷的时候喝,若是因寒引起的胃痛、肚子痛、拉肚子、痛经等,喝上一万胡辣汤,那可比吃什么药都要管用!
  江孜用勺子舀了些浓稠的汤,吹散热气,轻抿一口,那浓郁辛辣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扩散,汤汁十分浓稠但是一点都不粘腻,十分滑嫩,里面还夹杂着不少鲜嫩的食材,口感层次分明。热乎乎的叫人吃了一口还想再来一口,根本不愿意停下来。
  若是就着刚炸好的油条或是柔软的馒头,那就是一顿完美的早饭。
  试吃结果很赞,江孜又去做辣子鸡丁了。
  辣子鸡丁得用鸡腿肉,已经去骨切成小丁,用葱姜、米酒、酱油、淀粉和适量的黑胡椒粉抓匀腌制了足够的时间,直接等锅里的油烧热便倒入鸡腿肉丁油炸,炸得金黄捞出再复炸一遍,锅里留些底油,爆香蒜末、干辣椒和花椒,然后倒入鸡腿肉丁,撒上些白芝麻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空气里都是香香辣辣的味道,叫人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喷嚏。
  不仅闻着麻辣过瘾,外观上色泽鲜艳,红彤彤的辣椒与炸得金黄酥脆的鸡肉丁,瞧着就觉得十分火辣。
  江孜拿起筷子试吃,一块鸡肉丁轻咬一口就能听到嘎吱的声响,鸡肉的鲜嫩多汁与外皮的酥脆完美融合,鸡肉的鲜香在口腔中弥漫,紧接着是辣椒的火辣刺激,热辣香麻,这道辣子鸡丁绝对要配上一碗米饭,米饭香甜中和鸡肉的麻辣,是绝佳的下饭菜。
  “林姨,今晚再加一份冰镇酸梅汤吧,解辣。”江孜自己吃得都直吸气,更别说外头的那些食客们了。
  因为是临时决定的,食材备得不算多,胡辣汤多些,能卖十五份,辣子鸡丁只有十份,几乎是到点就被抢完了,没有抢到的唉声叹气,追着小厮询问明天江孜在不在。
  在是在的,但是会不会下厨就不清楚了,小厮只能统一回复说等明天才知道,好不容易从食客的追问中脱身,回到后厨又要忙碌着上菜,大冬天的都差点儿热出一身汗。
  江源回来得时间刚刚好,江孜正叫人摆晚上,除了胡辣汤和辣子鸡丁,还有手撕包菜和清炒莴笋这般比较清淡的素菜,也是今晚食肆挂牌的菜式,特别应了江孜的要求额外煮了酸梅汤,在井水里冰镇了一刻钟,冰冰凉凉的,那些点了胡辣汤和辣子鸡丁的都要了一份,着实是解辣。
  第669章、凉拌鱼皮、话梅百香果皮
  婚宴的规格定好了,那就要开始定菜单、试菜了。
  江孜叫人将江源送回到常平镇,自己则留下了,上午和肖茹、程安一起看账对账,下午和林荷还有傅怀瑾一起商量着定菜单和试菜。
  最先定下来的六道凉菜,凉菜得开胃好吃,为宴席起个好的开端。
  卤味拼盘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白切鸡、泡椒鸡爪、蒜泥白肉、凉拌鱼皮和话梅百香果皮。
  其中凉拌鱼皮和话梅百香果皮以前都没做过,试菜主要的就是这两道,当天定好凉菜菜单,中午就将凉拌鱼皮和话梅百香果皮挂牌了。
  凉拌鱼皮一般用的是厚实、无破损、色泽鲜亮的鱼皮,新鲜的草鱼和鲈鱼都是不错的选择,要将鱼皮完整的从鱼身上剥离下来,食肆里只有江孜和林荷能做得到,其他人还得多练才行,剥离下来的鱼皮放入清水中轻轻搓洗去除表面的粘液和杂质。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鱼皮很容易破损,洗净以后再将米酒和姜片浸泡半刻钟去腥,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将鱼皮放入清水中,轻轻搓洗,去除表面的粘液和杂质。
  锅中加足够的水,放入几片姜片和少许米酒,大火烧开后抽出几根柴火,调成中小火再将鱼皮放入锅中,火候不宜过大,以免鱼皮煮烂失去口感,只待鱼皮变色且微微卷曲就可以捞出来了。
  焯好的鱼皮捞出来就要立刻放入冷水中过凉,这样可以使鱼皮更加爽脆,等鱼皮完全冷却后,捞出沥干水分,切成条状备用。
  料汁是酸辣口味的,放了些黄瓜丝、红椒丝,葱丝和姜丝也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些蒜末、辣椒油、香油,、米醋、酱油、白糖、以及一小撮白胡椒粉,再撒上一些熟芝麻,搅拌均匀放入鱼皮,要轻柔的用筷子将鱼皮和料汁拌匀,以免鱼皮破损,让每一片鱼皮都充分吸收凉拌汁的味道。
  试吃的是食肆众人,一小盘凉拌鱼皮一人一片就吃了个精光,鱼皮吃着q弹爽滑,嚼起来嚼劲十足,料汁是酸辣口味的,吃起来酸酸辣辣的,又没有遮掩住鱼皮本身的鲜甜,完美的激发了鱼皮的鲜美,
  林荷打趣又道:“听说婚宴得有好几十桌,到时候剥鱼皮可真的费劲还费鱼,可得多叫些人一起剥鱼皮。”
  剥完鱼皮的鱼肯定不能浪费,到时候做成鱼丸,研究下热菜菜单里加一道鱼丸做的菜式就可以了。
  凉拌鱼皮得到食肆众人的一众好评,食客们的反馈也很是不错。
  至于话梅百香果皮,大伙都挺感兴趣的,又是一道他们不知道的水果菜式。
  干话梅是从镇上一家果脯店买的,那家店做的果脯果干之类的味道很好,之前食肆做糕点要用到果脯果干都是自己做,后来发现这家店就开始从那边拿货了,减少许多的工作量。
  至于百香果,是从锦绣县的庄子运过来的,那边有温泉,种植了各种水果花卉,送来的百香果又大又圆,洗干净从中间切开,取出果肉,果肉用来泡柠檬百香果茶,百香果皮外层的硬皮要削掉,只保留果皮内侧的红色部分,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然后将切好的百香果皮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白糖,煮至冰糖完全溶解,再放入话梅,滴上些许柠檬汁增加风味,小火慢慢熬煮,期间要不断翻动放置糊锅,直至水分减少,百香果皮变得透明有光泽,话梅也染上一层糖浆就可以盛出来,摆盘放凉就是一道精致酸爽的开胃小吃。
  吃起来有话梅的酸甜和百香果的浓郁香气,还有一丝丝的让人容易忽视的柠檬香,酸酸甜甜的让人胃口大开。
  "这道话梅百香果皮受到肖茹的万分喜爱,一到饭点就追在林荷身后询问有没有,江孜做了些带到私塾,江源也喜欢得很,看到江孜就问,不过总是限量了偶尔才让他们吃一回,这酸酸甜甜的加了不少白糖熬煮的,容易坏牙,不能总吃。
  酸甜开胃的小吃不仅只是小朋友喜欢,食肆的食客们也喜欢得很,小小一碟两颗话梅三片百香果皮,饭前吃胃口大开,喜欢的人总要来一份,说贵有些人觉得不贵才五文钱,说不贵有些人觉得贵分量很小,但总归是卖得极好的。"
  凉菜算是定下来了,江孜便琢磨起酒水来了,酒水里肯定会有柠檬百香果茶,不然那些果肉消耗起来也挺麻烦,倒也可以做成果酱,只是庄子上做好的百香果果酱可不少,能消耗掉还是消耗掉。
  婚宴男女分席,女子桌上肯定是度数较低的果酿或者花酿,有了果饮便选花酿为妙,男子一般酒量不错,选用度数高些的也无妨,江孜和傅怀瑾商量着,花酿就选自家庄子里酿的玫瑰花酿,美容养颜最适合女子饮用,至于男子席面上的酒水就听了傅怀瑾的去镇上酒坊订的上等的竹叶青,他家的竹叶青酿得极好,色泽金黄透明带着淡淡的青碧色,芳香醇厚,入口温和甜绵微苦,余味无穷。
  因为要的酒水量不小,得提前去酒坊定下来,江孜和傅怀瑾一起去的,路上又遇上林旭了,跟个狗皮膏药似,知道江孜最近几天都在食肆,他就把食肆当食堂,天天在食肆吃饭,吃完就说要见江孜,江孜一次都没见,每次都是从后门溜走离开,今天去酒坊,没留意就被他拦下来了。
  “江姑娘,我要回去了。”林旭有气无力的,看着十分没精神:“我就想着离开前再找她谈一谈,这一走兴许就不会再回来了。”
  他停顿了一下,叹气:“我们总要把话说明白不是吗?”
  江孜皱了皱眉:“晓静跟你说得不够明白吗?我记得她之前和你聊过……算了,明天我叫人给晓静传话,若是她愿意,下午可以跟着传话的人回常平镇与你见一面,若是她不愿意,你依旧还是不要打扰她了。”
  “好,多些。”林旭这次倒是爽快,说完就转身走了,江孜看着他摇头:“活该,身边跟着个表妹,不清不楚的,还惦记晓静,真是叫人无语。”
  这小小的插曲也不算什么,江孜和傅怀瑾一起去了酒坊,定下了五斤装的竹叶青共计二十坛,用不完倒也没关系,酒水不容易坏能放许久,到时候拿到食肆做些酒味菜式也不错。
  第670章、老式咸奶油蛋糕
  开心果酱戚风蛋糕
  第二天,庄子上去其他县镇送货的马车,离锦绣县回程的那人去了趟锦绣县,于晓静跟着回来了。
  不仅仅是江孜有些烦,于晓静也烦得很。
  “我真的从来都不知道他可以这么烦。”于晓静很无语:“上次我都和他说过了,他还要见我干什么?”
  “你一会和他谈谈,让他赶紧走得了。”江孜有些八卦:“我不关心林旭,我只关心何堇安,你们怎么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