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41节
对叠折回后,用擀面杖轻轻压成正方形油糕坯,这个时候,每折十六层,共为六十四层。
蒸笼离垫上湿布,放入糕坯,均匀地撒上红绿丝和葡萄干、坚果碎等,盖上笼盖,保持差不多二十五到三十度醒发,一刻钟左右就可以蒸了,要用旺大火沸水锅上蒸约一刻钟,要判断是否熟透,就用一根细细的竹签插进去,拔出以后没有黏上面糊就说明熟了。
将千层油糕端出修整四面,切成相等的四边菱形糕就可以吃了。
千层油糕其实很适合拿去杂货铺售卖,凉了不要紧,买回去等到要吃的时候再上笼复蒸,味道依旧。
第665章、定婚期(二)
午膳的时间相比以往晚了些,毕竟为了准备这么大一桌饭菜还是要费不少时间的。
镇长和镇长夫人倒是挺好相处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在傅老爷子的面子上,总归笑盈盈的上桌了。
先端上来的是做好的四道点心。
蒸制好的千层油糕菱形状,半透明的芙蓉色,糕面铺满红绿丝和葡萄干、坚果、蓬松鼓起像云朵一样轻盈的舒芙蕾淋上了红色树莓果酱、被烤得金黄圆乎乎的玫瑰酥饼,表层洒满了芝麻,白瓷盘里撒了玫瑰花瓣、切成拇指长条的炸奶糕,外皮金黄,表层撒满了糖霜。
"“早就听说江家姑娘厨艺极好,瞧瞧这几道点心,看着呢,就叫人觉得好吃。”镇长夫人大约四十岁左右,保养得很好,瞧着倒是和江母年纪差不多,笑起来非常和气,镇长坐在镇长夫人旁侧,拦住她,然后夹起一块炸奶糕,一分为二,稍多的那块递给镇长夫人:“知道江小姑娘厨艺好,你就别贪嘴,除了这点心,后头好吃的还多着呢,先尝尝味,若是有极喜欢的再多吃些。”
都说镇长与镇长夫人夫妻关系极好,成亲已经二十多年,仍旧十分恩爱,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
今日不分男女席,都同席吃饭,主要陪同说话的是傅老爷子和江谌,江孜坐在江母和傅怀瑾的中间,毫不怯场,想吃什么就拿,拿不到还指挥起傅怀瑾:“你帮我拿一块千层油糕,这是我第一次做呢,我可得试试味。”
菱形状的千层油糕是半透明的芙蓉色,从侧面能看到糕饼层次分明,糖油相间,糕面铺满红绿丝和葡萄干、坚果,咬一口十分绵软甜润,能感受到它细腻的层次感和浓郁的甜香
切的千层油糕也就是两口的分量,分量不大,但是玫瑰酥饼快有婴儿拳头大小,江孜学着镇长的样子,将玫瑰酥饼分成两半,给了一半给江母——可得留着肚子吃其他的呢,好吃的可不少呢。
玫瑰酥饼吃起来满口花香,花香馥郁,香甜酥脆,是江孜最喜欢的花冰,其他的花蜜做出来的总觉得不如玫瑰花蜜。
"舒芙蕾依旧吃起来软糯如云,果香浓郁,炸奶糕外酥里嫩,奶香香甜。
几道点心各有各的特色,味道都是极好。"
紧接着四道凉菜,江孜最想吃的便是水晶皮冻,处理起来可是费了老大得劲儿了,这道凉菜看起来就十分清爽,质地清澈透明,一半淋了米醋和辣油调配的酱料,一半没有任何蘸料,江孜先夹了一片没有蘸料的水晶皮冻,几乎是入口即化,十分爽口,一点也不油腻,浇了蘸料的水晶皮冻多了一丝香辣和微微的酸,吃起来便会更爽口开胃一些。
其他的几道凉江孜还格外的喜欢那道泡椒猪头肉,简直是完美的取代了泡椒鸡爪在她心中的地位,猪头肉有嚼劲又不失滑嫩,泡椒酸酸辣辣的,简直是完美,又辣又下饭,只吃这泡椒猪头肉,她都能多吃一碗米饭!
凉菜以后便是热菜和汤品,熟醉蟹自从吃过一次以后,江孜便念念不忘,等到熟醉蟹一上来立刻就向身旁的江母极力推荐,拿起螃蟹就直接上手,动作熟练又迅速,倒是显得对面的镇长夫人吃相越发斯文——人家可是特地要了拆蟹工具的,姿态优雅,哪里是江孜这样子能比的。
可是直接上手真的比用拆蟹工具好,吃起来才带劲呢!
江孜一连吃了两个熟醉蟹便被江母拦下,海鲜偏寒,螃蟹更甚,女孩子还是少吃比较好。
吃过熟醉蟹,得先吃清蒸鲈鱼,这蒸鱼凉了可就不好吃了,要热热的吃,然后还要吃两个油焖大虾,红烧狮子头不容错过,桂花排骨香喷喷的花香馥郁,梅菜扣肉用的是五花肉,但是配上配菜,蒸制以后一点都不油腻了,软糯咸香,最后再吃些白灼菜心和清炒莴笋解解腻,来一碗酸萝卜老鸭汤,酸萝卜是江孜自己腌的,熬煮成汤十分的酸爽开胃。
感觉还能继续再吃些呢!
但江孜没那么大的胃,吃这些就已经有些撑了,但还有一道竹荪乳鸽汤没喝,怎么也不能错过。
喝完汤,江孜彻底吃不动了。
可毕竟饭桌上正是交际的好时候,镇长与傅老爷子还有江谌说话的时间可比吃饭的时间多,这宴席用得也比往常要久一些,江孜到最后都要犯困了。
还是镇长夫人看不下去了,提醒:“你吃好了咱们便去别处闲聊,一大桌子的人坐在这里干什么?”
"闲聊转换到庭院里,江谌和镇长聊得投入,聊的是江谌经营的江家商行,镇长似乎很看好江家商行,觉得引来了不少的外地商人,带动得镇上的经济都要好不少,傅老爷子陪在一旁笑呵呵的,时不时说上几句,那话里话外都是夸张江谌的意思。
至于镇长夫人则是由江母作陪,江孜在旁煮了奶茶,得到了镇长夫人的好评,只是她到底坐不住,知会了一声,就带着早就不耐烦的江源去庄子里,傅怀瑾也跟了上来。"
因为谈论婚期的时候,江孜在后厨并不清楚,这会和傅怀瑾单独相处,她就开始询问了,丝毫不忸怩的坦荡:“你们商量好了婚期吗?定在什么时候?可不要定在太冷的时候,我最怕冷了。”
“来之前,祖父已经算好了三个日子,十二月初六、十二月二十六日以及明年一月初八。”傅怀瑾牵着江源,解释:“下月初六只有一个月,时间比较紧张,明年一月初八天气太冷,我与祖父倾向于选下月二十六,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虽说依旧是有些紧张,但是很多事情我们早就已经在准备了,所以勉强应该是来得及的。”
傅怀瑾顿了一瞬,笑了:“江姨也觉得下个月二十六号正好,便定了那日。”
下个月二十六号,只有一个半月了。
江孜知道婚期肯定是要定在三月前的,等到真定下来,她有些恍惚。
来到古代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最开始的时候只想着赚钱养家能够吃饱吃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从没想到在古代会成亲嫁人然后拥有自己的家。
可是转念一想,身边的是他,倒是没什么不可以的。
第666章、聘礼嫁妆和添妆
江家和傅家的婚事早就定下来了,但是婚期未定,傅怀瑾中举的消息传回常平镇,不少人是动了些心思的,只是傅老爷子一概不理,若是有些过分的,甚至还被傅老爷子训斥着赶出私塾,丝毫不留情面。
当然,闹到江家去的还是没有的。
毕竟这样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闹开了只会自己没面子。
江孜还不知道,傅怀瑾一回来,镇上甚至是周边县里的千金小姐们有不少白天傍晚的在私塾外逗留,就为了跟他来个偶遇,碰碰运气。
可惜傅怀瑾遇上过一回后立刻就闭门不出了。
如今婚期定下来的消息传开,有心思的终于也歇了这份心思。
婚期定下来,自然是要立刻忙碌着筹备起来。
首先是傅家的聘礼,在初八那天一早就从常平镇抬过来了,足足十六抬,不知道引起多少议论,等聘礼规整好,江孜拿到聘礼单子的时候都在感慨:“我真的是瞬间暴富了啊!”
江母早就说过了,属于江孜的聘礼是分毫不动的写上她的嫁妆单子让她带去傅家的,古代的嫁妆只要记上了嫁妆单子,日后若是和离了,那是女方是可以把自己的嫁妆带走的,是属于女方的地契。
当然若是被休,那便带不走了。
一般来说古代的女子很少会选择和离的。
若是被休,那也得有合理的理由的。
当然,若是遇上些恶心的人家,就算不合理,也能给你栽赃个合理的将你休了赶出家门。
总归是看你遇上的是不是良人。
现在嘛……江孜还是觉得傅怀瑾算个良人。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怎么说得准呢。
傅怀瑾的聘礼送过来了,江孜的嫁妆也得准备,本来还有人在议论着傅家给的聘礼太多,江家的嫁妆要是不怎么样,那这面上可不好看。
但江母可不偏心,在傅怀瑾聘金的基础上,江母按照当初江谌成亲的标准也是准备了二百两,江母早就说过家里的三个孩子,成亲时无论是聘金还是嫁妆压箱钱都会准备一样的银钱。
江母自己做绣品,又开设小绣坊教村里人打络子,做简单的绣品,拿出去给江谌或者于晓静寄卖,再加上江孜和江谌每个月都会给公中银钱,江母手头上的银钱其实是不少的,江谌成亲的时候她补贴不少,这次江孜成亲,嫁妆她也是费了心的,还特地找了镇上最好的工匠给江孜做了一张床,古代女子成亲嫁妆里的大件里嫁床那是必不可少的,其余的衣柜之类的也定做了,花了不少银子。
江孜的嫁妆单子那可长着呢。
除了家里给准备的,还有不少人来给江孜添妆呢。
作为哥哥嫂嫂的肯定是要来添妆的,江谌和胡晴儿可是非常大手笔的给江孜置办了了一套金头面,样式新颖,绝对是要几百上千两银子的,江孜是真的不太敢要,被胡晴儿好一顿念叨。
于叔于婶添了一个并蒂莲的金镯子,于晓晨和张宁宁添了一个玛瑙垂珠流苏耳环,于晓毅添了一个琉璃点翠如意簪,于晓静添了一个绛红龙凤缠丝白玉镯。
说真的,这一家人每个人都来添妆是真少见。
不过江孜不跟他们客气。
就像于家人也很少同江家人客气是一样的。
等到于晓静出嫁的时候,江家人的添妆肯定是不会少的。
就是不知道于晓静这婚事到底会怎么样,前天林旭的可怜白莲花小表妹都找到方山村来了,江孜有幸一见,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于晓静发飙之前林旭及时赶到,领着人就走了。
算了,这事也没什么好说的。
瞧于晓静那样子是挺坚定要与林旭划清界限的。
除了关系最为亲近的于家,方山村的许多人家也特地来江家给江孜添妆,东西可能不算太值钱,但那都是心意。
方山村如今家家户户几乎都过得还不错,自家种的蔬菜养的鸡鸭鹅,山上采集的野菜野果,只要新鲜的都让江家给收购了,价格和去镇上卖是一样的,省心省事的,钱也不少,毕竟就算花了时间去镇上也不一定能卖完,而且江家只要缺短工就找村里人,不少村里人都在江家食肆当杂工,月钱比其他地方的都要高不少,江母还开设小绣坊教村里人刺绣打络子,领着村里人一起挣钱,还给村里修建私塾。
这样对村里好,他们又不是白眼狼。
最诧异的还是在常平镇食肆的老食客们,听说江孜和傅怀瑾即将成亲,竟然也有不少人添妆。
当然基本是最早的那一批老食客,江孜与他们也比较熟悉,添妆的物件都是些简单的银首饰,价格不算昂贵,江孜这才收下,心里还琢磨着到时候婚宴肯定得把这些人都安排上。
聘礼和嫁妆的事情一折腾,日子一下子就来到十一月底,天气变冷了许多,江孜最是怕冷,家里人还在穿薄薄的秋裳,她就已经叫人新做了些秋裳,里面多缝了一层薄棉。
做些新衣裳倒不是没什么,如今家底厚实,江孜马上就要成亲了,总是穿着以前那些深色的衣裳也不是个样子,那是为了做活方便,但小姑娘肯定还是得穿得鲜活漂亮些。
哪个姑娘家不爱漂亮?
就是江孜这身子骨是不是有些虚?一到秋冬就怕冷?
担心的江母甚至去镇上问了大夫,得到的结果是女孩子怕冷多半是气血不足,多吃些补气血的东西为好。
于是江孜的早膳变成了用红枣、红糖、花生、枸杞和糯米煮的五红粥和用银耳、红枣、桂圆、当归、黄芪、枸杞、鸡蛋、糯米和酒酿煮的银耳红枣桂圆米酒酿,又或者是红糖酒酿蛋汤,午膳晚膳的汤品也变成了黄芪枸杞乳鸽汤、当归红枣乌鸡汤、红参黄芪老鸭汤,日常喝的花茶果茶变成了姜丝、红枣和黄芪煮的姜枣茶。
总之……
江孜吃到最后都觉得自己的脸都圆乎乎了,忍了好几天忍不下去了,一大早连招呼都没打就跑到常平镇去了。
第667章、婚宴规格
这段时间忙得很,江孜根本没闲工夫来常平镇,倒也不完全为了躲避她阿娘每日的补气血大餐,月底私塾放假要接江源回家,顺便陪陪傅老爷子,见见傅怀瑾,再加上月底月初的对账盘点之类的,事情真的很多。
对了,还有二十几天就成亲了,婚宴的菜单还没定下来。
江孜总觉得她眼前都是一片黑暗。
去傅家私塾的时候,江孜遇上了林旭,原本好好一个清秀少年,眼底都是血丝,胡子拉碴的看起来老了好几岁,堵在江孜面前追问于晓静在哪。
于晓静在哪里?
于晓静去了锦绣县,她在那边买了个铺子开一家新的杂货铺,顺便躲一躲林旭。
江孜哪里会告诉他,扭头就要走,结果就瞧见林旭那位可怜白莲花小表妹,红着眼睛站在那不说话,搞得好像她和林旭有一腿似的。
路边还有路人,那目光八卦得很。
“林旭,我是真的不明白了,你既然有了表妹,还非要缠着晓静干什么?你要是喜欢晓静,你这表妹都去晓静面前挑衅了,你还留着她干什么?”江孜忍不了了,再次转身与林旭面对面开怼,完全不给林旭开口的机会:“怎么,两个都想要?那你想好了谁大谁小了吗?你觉得晓静愿意做大呢,还是愿意做小呢?林旭,我们懒得搭理你,不是想给你机会,而是你在我们这里已经什么也不是了,包括晓静,就算我告诉你晓静在哪里,你有脸去找她吗?”
“还有,晓静已经相看得差不多了,你要是还记得当初她在雪日里救了你的恩情,就不要再打扰她了。”
江孜丢下这句话扭头就走,林旭惨白着脸站在原地嘟嚷着不可能,小表妹红着眼凑过去想要挽着林旭被他甩开,摔倒在地哭得梨花带雨,路过的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娇滴滴的小姑娘哭成这样,都忍不住的开口指责林旭,他却是看都不看小表妹,跌跌撞撞的往前跑远了。
江孜不知道后续。
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她说的都是实话。
于晓静相看得差不多了,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