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37节
等了也就一盏茶的时间,一家三口起身离开,妇人赶紧上前收拾碗筷,将桌椅擦拭了好几遍,干干净净的才叫江孜和傅怀瑾过来坐下,笑容热情又亲切:“两位看着应该是第一次来,咱们这儿的招牌就是油渣面,也有猪油拌饭,送几碟小菜,姑娘看看要吃什么。”
“咱们是路过清川县,就是特地想来试试婶子你们这的油渣面。”江孜笑:“婶子,你给我们来两份油渣面,猪油拌饭也想尝尝,给我们来一些试试味儿,分量不要太多。”
“行,肯定不会叫你们失望的。”妇人非常自信:“说到这油渣面,我敢保证整个清川县没有人会比我家公公做得更加正宗地道了。”
妇人很快就往后厨去了,面馆里好几个客人都开口了。
“小姑娘,你放心,老刘家的油渣面绝对正宗!”
“对对对,咱们这些街坊邻居啊,可是在这里吃了有个十几年了,味道差不了!”
“油渣面和猪油拌面都好吃!”
江孜狠狠期待住了。
先端上的是猪油拌饭,是最老式正宗的那种猪油拌饭。
小小的两个碗,热腾腾的米饭上放了一勺洁白如雪的猪油,猪油在热气蒸腾中,边缘处已经慢慢化开,翠绿的葱花撒在上面,旁边的小碟子里盛了些酱油。
“我给你们准备得不多,趁热吃,浇上旁边的酱油拌匀了吃,这酱油是我婆母自己酿的,用来拌饭滋味最好了。”妇人笑呵呵的说完便走开了,江孜早就忍不住了,将那小碟子里的酱油直接浇在米饭上,快速搅拌均匀,让每一粒米饭都裹满酱汁,简单两步还原儿时记忆。
拌好的猪油拌饭看起来油光锃亮的。
这谁看了不迷糊!
江孜连筷子都不用,直接用一旁的汤勺舀了满满一勺米饭塞进嘴里,猪油醇厚的香味直接在嘴里爆发,米饭软糯,与猪油的醇香完美结合,自酿的酱油滋味意外不错,咸鲜香浓,还有清甜的葱花,减轻了几分猪油微微的油腻。
一口又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小份的猪油拌饭不过三五口便吃完了,江孜多少有些没吃满足,又瞧见送的三碟小菜——酸萝卜、酱黄瓜,辣白菜。
酸萝卜微酸开胃又带着萝卜本身的清甜,酱黄瓜用的便是自酿的酱油,做法与于婶的应当不太一样,滋味不同但是同样的好吃,辣白菜十分香辣过瘾,白菜新鲜清甜汁水丰盈,遮住了几分辣意。
无论是猪油拌饭还是几碟小菜都叫江孜吃得开心,对还没送上来的油渣面更多了几分期待。
很快,妇人端着托盘出来了,两个青瓷汤碗摆在上面,送到江孜和傅怀瑾面前,江孜低头看,这碗油渣面汤水清澈不混浊,粗面铺在碗底,面上是金黄的油渣与青翠的小白菜。
闻着就觉着十分的鲜香浓郁。
一碗好吃的面,汤永远都是灵魂,江孜自然选择拿起勺子先喝一口汤,这汤浓郁鲜甜,里面放了不少菜干和香菇,非常鲜美。
“阿瑾,这汤可好喝了。”江孜很喜欢,连喝了好几口,然后拿起筷子先夹起一块油渣,这
油渣切成比较厚实的长条状,炸得偏干但是很是香酥不油腻,咬一口油脂都在嘴里炸开,在汤里泡一泡,滋味更足了。
至于面则是粗面,爽口弹牙,吃着十分劲道。
试吃了两口,江孜舀了几勺桌上的辣油和米醋,将整碗面拌匀,埋在底下好几种不同的菜干和香菇被翻了出来,吃着吸满了汤汁,辣油很香但是不是很辣,夹一块油渣与裹满汤汁的粗面一起吃,口感劲道又香酥,层次感十足,又因为晚上吃的不是猪油就是油渣,总归是有些许油腻的,但因为加了些许辣油和米醋,添了几分酸辣,不仅减轻了几分油腻,反而越发的开胃了。
江孜最后连汤都喝了个精光,非常不雅的打了几个饱嗝,毕竟在外,她不好意思的拿出方巾擦嘴,顺带遮住了半张微红的脸,傅怀瑾好笑的摇摇头,拿了银钱结账,拉着江孜一路散步消食,慢慢悠悠回了客栈。
第654章、花生酪
接下来,傅怀瑾带着她往西南方向,经过亓化县,西三镇和迪塔镇,到了茂林郡,一路上也算得上是游山玩水,江孜还在西三镇买了个铺子,送了书信回去,叫人过来准备装潢开业。
至今为止,她名下的江家食肆也有个七八家了。
勉强也算是资产颇丰了。
茂林郡之所以名为茂林,是因为这座郡城往南的方向是一大片茂密的山林。
“起初是打算伐木修路,将那一片山林修建成镇县的。”傅怀瑾给江孜倒茶,火红的玫瑰花在茶水中沉浮,花香四溢,茶水自带甘甜。
“后来发现山林太过茂密,修路劳民伤财,便放弃了?”江孜一手撑着下巴打着哈欠,一手接过花茶喝着,瞧着没什么精气神——这一路坐着马车四处游玩的,交通不方便,累得够呛。
“困了?明天就在家里好好休息一天。”傅怀瑾伸手帮江孜理了理耳边的碎发:“茂林郡距离海边更近些,肯定能买到更多海货,后天我陪你去码头那边逛逛。”
“好啊。”江孜点头。
茂林郡有傅家的博文书斋,且足足有三层楼,是茂林郡最大的书斋,三楼设有雅座,还能供人在此喝茶举办诗会或者书会。
他们现在住下的便是傅家在茂林郡的宅子。
说实话,她一直知道傅家家底不错的。
但是真的没想到这么富裕。
毕竟在郡城一套这样的宅子,要买下来至少得几千上万两银子,甚至是有价无市。
到底还是被他们在常平镇的低调给骗了。
夜里难得睡了个好觉,醒来又是个大晴天,阳光不烈,暖洋洋的晒着很舒服。
因为起的晚,她才换好衣裳洗漱着,傅家的下人便送来了一碗花生酪,是昨天就见过的那位小琳姐,傅小琳并非奴籍,听说是傅爷爷外出时见她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雨天晕倒在外头便捡了回来,年幼受了些刺激已经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只记得自己叫小琳,她比傅怀瑾要大三岁,傅老爷子留她给当初才四五岁的傅怀瑾做伴,帮着她寻找家人未果,叫她随了傅家姓,小姑娘年幼但是很听话懂事,头些年还在常平镇照顾傅老爷子和傅怀瑾,后来成了亲,便留在茂林郡帮傅家看宅子。
“江姑娘,现在时候不早了,若是吃早膳怕是用不了午膳了,我便自主主张叫后厨准备了一碗花生酪给您填填肚子,然后午膳再提前一刻钟如何?”傅小琳客客气气的,完全是将江孜当做主人家来伺候的,江孜道谢,又问道:“麻烦小琳姐了,你知道你们家公子什么时候回来吗?”
“公子许久未曾来茂林郡,书斋那边需要核对账目,估摸着不会太早回来,公子出门前交代过的,让姑娘不必等他回来用膳,他会尽早赶回来的。”傅小琳同江孜解释,江孜点头:“好,那我知道了,小琳姐,你忙你的去吧,这里有欢宜姐便好。”
小小的白瓷碗里是盛着雪白的花生酪,上边点缀着些许细碎的花生粒,瞧着十分的浓郁丝滑,闻起来有股淡淡的奶香味,应当是放了花生、糯米和牛奶,喝起来绵密顺滑,表层甚至还有一层奶皮,奶香香甜,浓香四溢。
因为浓稠,小小一碗也十分饱腹。
吃饱喝足,江孜站起来想去院子里走走,刚出了房门,就瞧见傅小琳领着几个下人在树下敲敲打打的,那动静可不小。
“小琳姐,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江孜好奇,走过去,粗绳稳稳的固定在树干上,垂下来绑在一块十分厚实快走一米长的厚木板上,厚木板被磨得十分光滑,此时几人正在给厚木板加上靠背。
这是在树下安一个秋千?
“公子说要咱们在院子里给姑娘搭个秋千玩,院子里养了许多花,我一会再让人摘一些过来,插在这绳上,花秋千又香又漂亮。”傅小琳扭头冲江孜笑,江孜无奈但确实惊喜:“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还玩什么秋千。”
“姑娘,你本来就还是个小姑娘呢,玩个秋千怎么了?咱们还能陪你去扑蝴蝶,踢毽子呢。”江欢宜与傅小琳差不多岁数,都比江孜大上差不多四岁。
“现在这天气不热,确实可以踢毽子玩。”江孜眨眼,突然想玩跳绳,抬眼笑着问:“小琳姐,家里有没有那种长长的有弹性的皮筋或者绳子吗?我们一起玩跳皮筋。”
“跳皮筋?”江欢宜眼睛一亮,催促着问:“小琳,姑娘说的东西可有?我们家姑娘总是能找到许多有意思的玩意呢!”
“好像有的,我去找找。”傅小琳点头离开,很快又回来了,果真是找到江孜想要的那种有弹性的皮筋,江孜便告诉她们玩法——跳皮筋可以两两一组,也可以一人一组,两个人各自站一处,将皮筋固定缠在身上,另外的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则是勾起皮筋完成各种勾、踩、踏、跳、摆、碰、绕等动作,几人轮流跳,若是失误跳错则换人,若是成功,皮筋从脚踝,到膝盖,到腰腹,会越缠越高。
“听着挺有意思的。”傅小琳来了兴趣,江欢宜赶紧拿起皮筋让傅小琳站在一处,自己站在一处,将皮筋缠在脚踝处催促道:“姑娘,你快做个示范!”
跳皮筋这种游戏其实老少皆宜,简单又充满乐趣,跳动起来也算是一项不错的运动,能够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江孜以前很喜欢玩跳皮筋,有时候在家没人陪她,她就将皮筋绑在两条板凳上,一个人都能玩上一两个小时。
现在可不是她一个人,有人陪她玩,她更有性质了,当即就兴冲冲的开始了教学活动。
江欢宜和傅小琳都很聪明,这样简单又有趣的,玩起来差点都忘了时间,直到在厨房做活儿的李怀与人来送餐,瞧见玩得忘了时间,额上都是一层细汗的傅小琳都有些无奈:“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赶紧给姑娘准备午膳,都是做娘亲的人了,怎么还这样贪玩。”
这话是对傅小琳说的。
李怀正是傅小琳的丈夫,曾经是傅怀瑾的陪读,但是资质一般,便放弃继续读书,来到茂林郡帮傅家看管宅子和产业。
第655章、银丝卷
傅小琳竟然已经是当了娘亲的人,这还真叫江孜有些诧异,不过转念想想也是正常的,古代十五六岁便成亲,十八九岁当了母亲再正常不过了。
这事突然就给江孜提了个醒,若是她和傅怀瑾成亲了,古代可没有什么好的避孕措施,她可不想早早就怀孕生孩子,不是说不喜欢小孩,而是年纪还小,身子都没算长好,古代医疗设施这么差,生孩子可绝对是要极度危险的。
不然……分房睡?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
江孜一边思索着一边起身准备回堂屋吃午膳,傅怀瑾提着一小包糕点进了院子。
“阿孜,我给你带了些银丝卷。”傅怀瑾可不知道江孜这会还没成亲就打起了分房睡的主意,还挺高兴的冲她扬了扬手上的油纸袋,又将几册账本递给了李怀:“茂林郡卖得最好的糕点便是这个银丝卷了。”
江孜与他一起往堂屋走,午膳已经摆上桌,傅小琳接过傅怀瑾手上的油纸袋就笑:“公子还说上午要去书斋查账,实际上是宝芳斋去排队了吧?要想买到这银丝卷怕是得排上近一个时辰,公子下次可别这般了,家中这么多人,谁去都方便的。“
“没费多少功夫。”傅怀瑾随口回了一句,替江孜盛汤:“这道核桃板栗鸽子汤味道不错,你尝尝,幼时身体不好,在茂林郡住过一段时间,这儿的厨子很擅长炖这类的养生汤品。”
板栗鸽子汤养胃健脾、滋补气血,确实是营养十分丰富的一道养生汤品,只是这道汤品还放了些核桃,核桃性温,可增强免疫力,炖出来的鸽子汤清淡不失鲜美,还带着板栗的清甜和核桃的果仁香,好喝又营养,也有助于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
江孜刚喝了一碗汤,傅小琳便端着青瓷托盘过来了,上边放着傅怀瑾带回来的银丝卷,银丝卷圆润饱满约莫是婴儿拳头大小,左侧四块洁白如雪,右侧四块则金灿灿的。
“姑娘,这银丝卷可以蒸着直接吃,也可以蒸好了油炸,两种口味你都尝尝,味道很好的。”傅小琳同江孜大致解释了一下,很快又离开了。
银丝卷的外观是很好看的,只有婴儿拳头大小,十分圆润饱满,外层丝丝缕缕的,相互缠绕,又洁白如雪,完全符合银丝卷这个名称。
当然,油炸过的银丝卷则是金灿灿的,瞧着就觉得很是耀眼灿烂。"
"桌上两荤一素一汤散着热气与香味,江孜却将目光投到了这份银丝卷上,傅怀瑾特地排队带回来的,她肯定是要优先尝尝的。
她先拿起一块蒸好未炸的银丝卷,虽然表层层层银丝叫人觉得应当是酥酥脆脆的,实则十分松软,透着淡淡的麦香,入口柔软香甜,许是放了牛奶,奶香味足足的。"
“很好吃。”江孜眼睛微亮:“虽然没有放任何馅料,与馒头有些相似,但是吃起来可比馒头好吃许多。”
“你再试试油炸的,酥酥脆脆的十分油润好吃,但是一点也不会腻的。”傅怀瑾给江孜拿了一块炸过的银丝卷,金灿灿的像个小太阳,一咬外层的银丝都要掉渣,酥脆极了,就像傅怀瑾说的那般油润但是不腻。
“喜欢的话,过两天我再去给你买。”傅怀瑾笑着给江孜夹菜:“先吃饭。”
午膳虽然简单的只有三菜一汤,但是两个人吃足够了,他们都不是喜欢铺张浪费的,而且茂林郡傅家宅子的厨子手艺是不错的。
“为什么你不让这边的厨子去常平镇?往常都是他们与他们的女儿在私塾转呗饭菜,虽然现在有食肆准备午膳,但是毕竟徐阿婆和徐伯年纪都大了。”江孜有些奇怪,傅怀瑾摇头:“徐阿婆与徐伯跟着祖父很多年了,又都是闲不住的性子,叫他们歇着是不乐意,好在家里人也少,还请了几个小工,事情倒是不多,便就一直这般了。“
“也对。”江孜点头:“老人家闲不住,有些老人家清闲了反而没了什么精气神,也得适当的找些事做的。”
"两人边闲话边吃了午膳,午后阳光不烈,江孜拉着傅怀瑾绕着长廊走了几圈,回到院子里时那秋千已经搭好了,两侧粗绳结结实实的绑在树干上,粗绳上插着各色的花朵,瞧着还有蝴蝶绕着花儿飞舞,在阳光下极为漂亮。
秋千木椅加了靠背,垫着厚实的垫子,坐着踏实又柔软。"
“这秋千可真漂亮。”江孜迫不及待的往秋千上坐着,秋千的位置够宽敞,柔软舒服,轻轻晃悠着,她觉着不过瘾,朝傅怀瑾喊话:“阿瑾,快过来,给我推秋千。”
傅怀瑾很是谨慎,走过来先用力扯了扯秋千的粗绳,觉得够结实了这才站在江孜身后,抬手轻轻推着,还在叮嘱她:“你扶好坐稳,这要是摔下来,痛得可是你自己。”
“不会不会,我抓得可牢了,你用力些,推高些呀!”江孜难得玩一次秋千,非常嫌弃傅怀瑾:“你走开你走开,换个人。”
可没人会陪江孜胡闹,更何况傅怀瑾在这儿,江欢宜几个都已经非常识趣的离开了,只留了他们单独相处。
玩了会,江孜便从秋千上跳下来,打着哈欠:“阿瑾,我想睡会。”
“回房间睡会,还是在就在院子里躺会?”傅怀瑾问,见江孜已经往摇椅上躺好了,笑着摇摇头,去拿了薄毯给她盖上:“现在已经开始转凉了,小心着凉。”
江孜舒舒服服的躺在树下的摇椅上,十月中旬的阳光温暖不热,边晒着太阳边打瞌睡是十分舒坦的,傅怀瑾是不怎么歇午觉的,这会便坐在江孜身边安安静静的翻看账本。
可没人会陪江孜胡闹,更何况傅怀瑾在这儿,江欢宜几个都已经非常识趣的离开了,只留了他们单独相处。
玩了会,江孜便从秋千上跳下来,打着哈欠:“阿瑾,我想睡会。”
“回房间睡会,还是在就在院子里躺会?”傅怀瑾问,见江孜已经往摇椅上躺好了,笑着摇摇头,去拿了薄毯给她盖上:“现在已经开始转凉了,小心着凉。”
江孜舒舒服服的躺在树下的摇椅上,十月中旬的阳光温暖不热,边晒着太阳边打瞌睡是十分舒坦的,傅怀瑾是不怎么歇午觉的,这会便坐在江孜身边安安静静的翻看账本,偶尔看累了停下来就看看身侧的江孜,专注又认真仿佛眼里只有她一个人。
和往常一样,寻常的午后,只有他们两个人,安静又和谐,就好像什么人都没办法打破这种气氛来打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