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98节

  “还要做什么?”于晓静不解,就见江孜去盛了一碗温热水,舀了两勺盐倒进去,搅拌着等盐化开,再将这碗盐水倒进切好的菠萝里,盐水刚好没过菠萝。
  “菠萝如果不用盐水浸泡,稍微多吃些就很容易扎嘴发涩的,用温盐水泡一会,然后冲洗干净就不会了,而且还会让味道更加甜美。”江孜解释,又让于晓静去拿了两个菠萝过来削皮:“这两个菠萝一会给你做菠萝咕咾肉。”
  于晓静立马就跑出去了,又拎着两个菠萝飞快的跑回来了。
  “你看着点我是怎么削皮的,回头帮我教教食肆那些人,到时候做好的菠萝酱,你可以拿去给你做的小米蒸糕多一个口味了。”江孜削皮越发熟练迅速了,于晓静直点头:“好呀好呀,我那杂货铺的小米糕卖得可好了,尤其是在上新口味的时候。”
  顿了顿,她又道:“铺子多了,做小米糕都能忙好久,要不我也去买个有点厨艺的,以后专门负责来做小米蒸糕?”
  “可以啊。”江孜一边将菠萝泡进盐水里,一边跟于晓静说话:“你和于婶现在每天都赶走起来做那些糕点太辛苦了,更别说以后铺子越来越多,还是再去牙行挑两个人,这样你才能空出自己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嗯,这次回去就去牙行挑个身手好的护院,再挑两个会点儿厨艺的小厨娘。”于晓静点头,摸了摸自己腰间的钱袋子叹了口气:“看来我这剩下来的七十几两银子也留不住了。”
  “或许还不错呢。”江孜提醒她:“身手不错的护院价格比其他人往往都要贵些。”
  “还是得多挣钱呐!”于晓静感慨着,江孜忙得差不多,就拉着她出去,迎面正好撞上江谌和胡晴儿。
  “哥,晴儿姐姐,你们这么早就回来了?码头那边生意怎么样?有没有找到什么新鲜东西?”江孜看了眼天色,也不过是下午四点左右的样子,如今天黑得晚,这个时候的码头可是热闹得很。
  “我们带过去的货都卖得很快,没找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倒是瞧见些干菜干货卖得便宜,我就给你买了,明儿就让齐矢帮你送回去。”江谌同江孜说着,胡晴儿还补充了一句:“他们在县里闲逛了一圈,这里离咱们那边还是近了些,没什么特别的特产。”
  胡晴儿说着,被一旁几个竹筐里的菠萝吸引住了,指了指问:“那是什么?我都没见过。”
  “这是菠萝,阿孜说是一种水果!”于晓静拉着胡晴儿走近道:“晴儿姐姐,你闻闻,是不是有股很淡的清香,闻着就知道这个好吃。”
  然后小嘴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胡晴儿只一句话就堵了她的嘴:“你还没吃过?”
  这天算是聊死了,江孜忍着笑:“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厨房里的菠萝可以拿出来吃了。”
  “我去拿!”于晓静飞快的朝后厨奔去,齐矢没拦住——他其实想说家里有下人,倒也不必客人亲自去的。
  黄橙橙的果肉摆在白色瓷盘,竹签放在一旁,于晓静给每人递了一根,也没忘记站在一旁的齐矢,齐矢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道谢,学着江孜几个的模样,用竹签叉了一块菠萝,还没入口就闻到了淡淡的清香,这果肉酸酸甜甜的,汁水十分充足。
  “真好吃!”于晓静毫不客气,手下动作飞快,嘴就没停过,江谌吃了两块便放下了竹签问:“这果子叫菠萝?我们上次跑商都没见过这种水果,今天在码头也没瞧见,是这的特产吗?”
  “应当不是这的特产,不然咱们可能一直没见过,估计也是从外地商人手上买来的,老板自家有座山,种了不少,听说还有几千个呢!”江孜摇头,说完便知道江谌的想法,接着又道:“哥,你是不是想买些带走去别处卖?不远的,就在巷子口的蔬果店,我跟老板谈好了价格的,按个卖,这批五百个按十八文钱一个,后续再买,就按十六文钱一个,你若是想要就让白叔带你去,让她再送些来。”
  江谌点头,叫上白策就出去了。
  第543章、菠萝咕咾肉
  几人很快就将一盘菠萝都吃掉了,还有些意犹未尽。
  “你少吃些,一会就该吃晚膳了,我还准备了两道新菜,你若是吃不下可别怪我没提醒你。”江孜拉住又想去厨房拿菠萝的于晓静,三人坐在一起聊了会,胡晴儿正说着他们今天一天的收获,江谌和白策就回来了。
  “我要了五百个菠萝,明天天亮就会送过来。”江谌坐下就说:“明天拿到菠萝咱们就出发。”
  “我就不跟你们去了,我把那家蔬果店对面的铺子租下来了,要忙新店开业了。”于晓静叹气:“最重要的是钱花得差不多了。”
  “运气不错。”胡晴儿安慰她:“早些找到合适的铺子,早些营业,不就能早些挣钱了?”
  于晓静表示自己被安慰到了,跟打鸡血似的:“最近我要好好攒钱,下次就可以带足够的银两同你们一起出去了!”
  既然于晓静不跟着去了,江孜就有事要她帮忙了:“正好,你明天把我写好的方子一起带回去,平乡镇的铺子。不出意外肯定是会租下来的,我们照旧会在那边逗留一到两天天,你回去就让于叔赶紧带人过来,我等他来帮装潢铺子。”
  “行,没问题。”于晓静点头答应:“我也得赶紧让我爹分些人来新安县帮我把铺子装潢好,越早收拾好越早开业。”
  装潢的事情就交给于叔的建筑小队,新铺开业的筹备与人手,在她出发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她提前从庄园挑选了账房管事、跑堂、主厨、副厨、帮厨,到时候直接将人派过去就好了。
  就着这事聊了几句,江孜就起身去后厨准备晚膳了,她可不打算抢了齐家后厨厨子们的工作,毕竟昨天试过他们的手艺,味道是很不错的,她就打算去做两道新菜——刀豆炒肉丝和菠萝咕咾肉。
  首先做的是菠萝咕咾肉,菠萝已经处理好了,她想要的里脊肉,厨房也给她拿过来了,她要用来炒刀豆的肉丝已经倒入些许酱油、米酒和淀粉腌制起来了。
  里脊肉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酱油和米酒、白糖、盐、花椒粉,腌制一会,然后裹上淀粉,下油锅炸,炸里脊肉的时候顺手调了一碗酱汁,准备一勺酱油两勺米醋三勺白糖四勺番茄酱五勺清水,搅拌均匀备用。
  炸得金黄酥脆的里脊肉捞出,锅里只留些底油,将菠萝稍微煎一下盛出,再将酱倒入锅中,煮至浓稠冒泡就可以将炸好的里脊肉和煎过的菠萝倒进去,翻炒至里脊肉和菠萝都裹上浓郁的汤汁就可以出锅了,闻着都是淡淡的菠萝清香,非常好闻。
  做好菠萝咕咾肉,江孜便端起之前就处理好并且已经切丝的刀豆和腌制好的猪肉丝,铁锅已经有人拿去洗干净了送回来了,江孜往里倒了些猪油,将生姜片和蒜片爆香,放入猪肉丝翻炒至断生,滑嫩嫩的就盛出来了。
  紧接着留些底油,将刀豆丝下锅翻炒出香味后倒入猪肉丝一起翻炒,然后加入少许盐、一勺酱油,又接来半碗清水,大火煮开,煮至汤汁浓稠,撒些白糖提鲜,便可以出锅了——加水焖煮,就是为了让刀豆彻底煮熟,不然容易食物中毒导致上吐下泻。
  江孜的两道菜做好便端着去了堂屋,饭桌上已经摆了两菜一汤,是宫保鸡丁和清炒菠菜和鲫鱼豆腐汤,跟在江孜后面的仆人还端来一份凉拌鸡丝和清炒藕片。
  饭桌上若是有新菜,大家肯定是非常统一的先品尝新菜,江孜和于晓静、胡晴儿三个女孩子选中了菠萝咕咾肉,这道菜看着就金黄漂亮,都是很聪明的吃法,一块里脊肉配着一块菠萝一起塞进嘴里——还没入口就能闻到菠萝淡淡的果香味,里脊肉炸得外酥里嫩,和菠萝一起口感非常酥脆爽口,吃起来清爽解腻,酸酸甜甜的,十分开胃好吃,即便油炸过的里脊肉一点都不觉得油腻。
  江谌则选中了那道刀豆丝炒肉丝,单从外观上看并比不上菠萝咕咾肉那般金黄好看,但吃起来的味道可不差——刀豆又嫩又脆,裹满了酱汁,香味浓郁,夹着猪肉丝一起拌着米饭,超级下饭。
  至于其他几道菜,虽说都是常见的家常菜式,味道都不差,江孜最喜欢那道凉拌鸡丝,鸡丝滑嫩不柴,鲜香麻辣。
  吃饱喝足,几个人在齐家后院的小花园散步消食,厨房还有之前剩下的菠萝,饭后水果也吃完了,于晓静心满意足,各自回了房间休息,江孜则点着油灯继续写着菠萝的各种吃法。
  最重点自然是菠萝的处理。
  其次,最简单的吃法,自然是当水果直接吃。
  最简单的吃法自然是直接当水果,还有今天晚膳吃得菠萝咕咾肉。
  至于其他的,比如菠萝虾仁炒饭、蜜汁烤菠萝、菠萝派、菠萝果干、糖渍菠萝,菠萝糖葫芦、菠萝话梅果酒、菠萝果酱、菠萝罐头糖水等。
  写到最后,简直是写了一本菠萝食谱。
  估计她不在的这一个月,江家食肆的所有新菜都将会跟菠萝相关了。
  第二天,天刚亮,众人刚吃过早饭,辛掌柜也就是昨日定了菠萝的那家店的掌柜,早早就将菠萝送了过来,江孜一一查看,都很新鲜,堆放在一起都是浓郁的菠萝果香。
  因为人多,五百个菠萝很快就搬上车,江谌和辛掌柜的结算银两,于晓静坐在齐家的马车上,掀开车帘,恋恋不舍的抓着江孜的胳膊:“我们接下来就要有至少一个月见不到了。”
  然后,更加悲伤了。
  “一个月,我就要吃不到你亲手做的饭菜!”
  这颤抖的声音,确实是悲伤了。
  江孜冷漠的把她的手推开,语气也冷漠得很:“石头,你们该回清河站了。”
  齐仕忍着笑应了一声,扬起马鞭就赶着马车离开,于晓静演得更来劲了,趴在车窗上悲伤欲绝:“阿孜,我会想你的!”
  ……
  演得真假!
  平乡镇距离新安县大约两个时辰的路程,江孜拉着胡晴儿玩五子棋,肖茹观战,一路玩着倒也不觉得时间太过难熬。
  正好晌午时分到达平乡镇。
  车队直接进入平乡镇,去了福源客栈。
  第544章、炙羊肉、红油云丝
  这家客栈是齐叶推荐的,齐家没在平乡镇买宅子,每次来都住在这里,算是镇上比较好的客栈,许多外地商队都会选择这里,价格还算实惠,会为每个商队提供单独停放马车的马厩,还算安全。
  停放好马车,江谌就带着众人去大堂吃饭,这里的小厮十分热情,接待过太多外地商队,算得上见多识广,江孜点完菜,江谌就开始跟小厮打探消息。
  在江孜的印象中,江谌能干踏实,虽说和于晓毅那种老实话少好一些,但是距离能说会道还是差了点。
  可眼下一看,倒是跟变了个人似的。
  “你哥以往确实不是话多的人,可咱们跑商的,要接触的人可多着呢,尤其是那些商人,一个比一个的精明。”胡晴儿看出了江孜的诧异,小声笑着道:“商队是你哥的,他总不能让其他人与那些人周旋吧?我一个姑娘家的也不合适。”
  “这人有时候就是逼出来的。”江孜做出总结。
  这自然是好事。
  客栈上菜还算快,首先上来的就是小厮强烈推荐的招牌菜炙羊肉,配着一碟烤得金黄的芝麻烧饼从中间切开但是没有切断,夹些炙羊肉放进去,连着烧饼一起吃,羊肉切得很薄,非常鲜嫩,芝麻烧饼焦香酥脆,轻轻一咬,酥脆的饼皮和芝麻纷纷洒落。
  紧接着是琥珀鸭、红烧猪肚、油焖笋、红油云丝以及冬瓜豆腐汤。
  江孜就对琥珀鸭和红油云丝感兴趣,其他的一听菜名就是普通的家常菜。
  “姑娘,琥珀鸭原来就是蜜汁鸭胸肉呀!”肖茹一看到端上来的琥珀鸭,率先夹了一块,摇摇头:“嗯……有点过于甜腻的,不如姑娘做的。”
  蜜汁鸭胸肉这道菜江孜做的次数不多,但是调味是江孜的强项,做出来的蜜汁鸭胸肉甜而不腻,肉嫩多汁,而客栈做的虽然肉嫩但明显蜂蜜放多了些,吃起来过于甜腻。
  不过在古代,糖是种精贵东西,一般人家难得吃糖便更喜欢甜,糖在江家又不是稀罕物,吃惯的东西自然不会想其他人那般嗜甜。
  所以除了江孜这一桌四人,商队其余十人明显很喜欢这道琥珀鸭,周围正在吃饭的食客桌上只要有这道菜的基本上都吃得差不多了。
  难怪是小厮推荐的菜品。
  至于小厮嘴里的凉菜红油云丝,其实就是凉拌豆腐丝。
  “之前在常平镇没见过豆腐皮豆腐丝这类东西,还以为是阿孜做出来的新鲜吃食,没想着原来平乡镇这边早就有了。”胡晴儿感慨:“所以说是咱们孤陋寡闻见识差了,只有出来见过世面了才知道。”
  “以后咱们肯定能多走走多看看。”江孜笑着给胡晴儿夹了些红油云丝:“晴儿姐姐你尝尝,味道很不错的。”
  裹着一层红油的豆腐丝吃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油腻反倒是很香,一点点辣,更多的是酸,但是酸得恰到好处,很是爽口。
  吃过午膳,众人依旧是兵分三路,江谌和胡晴儿带四人整理了一批货物去码头摆摊,其余人闲逛寻找本地特产,江孜和肖茹还有白策一起去看铺子。
  铺子的位置就在齐叶刚买下的铺子隔壁,铺子的房东姓李,越河街上有一半的铺子都是这位李老板的,是真正的包租公。
  “江姑娘,若是家中变故,需要用钱,我这两间铺子也不会卖的。”李老板说话直接,指了指已经在装潢的清风茶楼:“齐公子作保,我便多等了一日,将这铺子留了下来,价格方面也与齐公子说过的,五百六十两,不做二价。”
  “行,没问题。”江孜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直接答应,白策拿出银票,李老板显然是很满意的,当即就道:“行,趁着现在时间还早,咱们先去镇长府宅将房契变更了。”
  售卖宅子商铺,房契变更需要去衙门办理,镇上没有官衙,所有相关事项都要前往镇长府宅,等房主之名改为江孜并且盖完红印这房契便算成了。
  李老板是原房主,房契变更他必须在场的,江孜倒是不需要亲自过去,就由着白策跟着一起前往镇长府宅。
  江孜和肖茹留在新买的铺子里,她已经逛了一圈,两层的铺子,原本是丝绸店,里面原本的东西全部搬走,空荡荡的。
  后院有三间卧房和一间厨房一间库房,厨房并不大,没有地窖,院中有水井。
  需要改进的不多,主要是后院,库房得改扩建厨房,挖一个地窖充做仓库,三间卧房布局全部调整,改为两间小卧房与一间大通铺。
  整体来说,五百六十两买下这间铺子并不算贵。
  等了半个时辰,白策拿着房契回来了,江孜看了一眼,交给白策保管,打算去码头看看,谁料小雨忽至,淅淅沥沥的落在房檐上,肖茹眼角发现了一个卖油纸伞的小摊,跑过去要了两把油纸伞,油纸伞做工还不错,上面的图样很漂亮,价格也不算贵。
  “这油纸伞的伞面比哥哥在常平镇收的更精致些。”江孜仔细看了看肖茹手上的油纸伞,画的是园林花景图,百花绽放,彩蝶飞舞。
  “对呀,卖的价格也差不多。”肖茹点头,撑着伞和江孜一起来到摊位前,摊主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看起来温温柔柔的。
  “这位姐姐,这油纸伞是你自家做的吗?这伞面画的得很漂亮。”江孜伸手去看摊位上其他的油纸伞,每一柄油纸伞的伞面都是不同的图样。
  “对,是自家做的,这伞面也是我自己画的。”摊主说话时跟她温柔的模样十分相近,轻柔极了。
  “姐姐可真厉害,画得真好。”江孜甜甜的夸奖,又问:“那姐姐家的油纸伞多吗?我哥哥是跑商的,我随他第一次来平乡镇,我觉得你这油纸伞很好,想多收一些带去别处。”
  “有的有的。”摊主闻言,笑意更深了些:“平乡镇的夏日雨多,跟今天一样,明明是晴天,突然就会下雨,家里特地多做了些油纸伞,估摸着还能有二十多柄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