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41节

  “那下次我来做,通公子来尝尝。”江孜附和一句,傅怀瑾倒是抬手就握住了她的左手,江孜有些不解:“怎么了?”
  “没事给他下厨做什么?你一天到晚那么忙,有时间多休息会。”傅怀瑾的语气有些冷淡,江孜还没说什么,通樾就轻嗤了一声:“傅怀瑾,你真是够了,至于吗?不就是一道红烧肉,这你也吃味?”
  “怎么会,怀瑾……”江孜替傅怀瑾解释,话刚开了个头,傅怀瑾就抢先了一步:“你可以找个未婚妻给你做饭。”
  说着他看向江孜,明明与往常一般的清冷温润,莫名给人一种委屈感觉:“你最近两天镇上县里两边跑,也没见你忙里偷闲给我做饭,倒是有功夫给通樾做红烧肉?”
  这话说得……还真像通樾说的那样是吃醋了?
  她刚刚那样说其实也不过是客套话罢了。
  通樾还能真跑来点名让给她做红烧肉?
  自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如果她正好遇上了,通樾是客人,为客人做菜是应该的。
  至于特地为通樾做饭什么的……
  她还真没这闲工夫。
  “行了行了,可别说了,欺负我没有未婚夫,故意在我面前腻歪呢?”通樾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拿着勺给自己舀了一碗汤:“我吃饭,我闭嘴。”
  江孜忍不住笑出了声:“好好吃饭。”
  吃过饭,江孜让人给雅间送了些茶水与糕点,让傅怀瑾和通樾说话,她回到后院教赵玉梅他们去做皮蛋和变蛋。
  江谌去十里村,那里果然有几户人家养了鸡鸭,也挖了不少鱼塘,与他们约定每天送一定数量鸡蛋鸭蛋和鱼虾来食肆。
  所以食肆堆了好几筐刚送来的鸡蛋鸭蛋,水缸里多了好些活蹦乱跳的鱼虾。
  “赵婶,这些鸭蛋做成咸鸭蛋。”
  “何叔,这些做成皮蛋和变蛋。”
  “赵六,你和胡明来给赵婶和何叔帮忙。”
  “齐叔,林叔,你们还是继续做柿子果酱。”
  至于江孜自己,去将赵六杀好的鱼剁碎,调味搅拌匀均做成鱼豆腐,还要随时关注太阳底下暴晒的柿子。
  被江孜遗忘让她随便玩的肖茹这边帮着做做咸鸭蛋,那边帮着做些皮蛋变蛋,没事就去当江孜的烧火小丫头,专心致志的盯着炉膛里的火势。
  总归是自娱自乐,把自己安排得十分妥当。
  “阿茹,想不想吃点东西?柿子饼怎么样?”江孜再次见着肖茹耷拉着脑袋打瞌睡还要蹲坐在炉膛前,是真有些担心她一头栽进火堆里。
  不如来弄点吃的。
  “柿子饼?柿子饼不是在外头晒着吗?”肖茹歪着脑袋,眼睛都挣不开了还记得外头晒着的柿子,慢吞吞拖长了声音问:“姑娘,你有提醒赵六哥翻动柿子吗?”
  “外头是柿饼,有赵婶他们盯着。你就不用操心了。”江孜抬手捏了捏她肉嘟嘟的脸颊:“要不你去赵婶屋里睡会,我都怕你栽进火堆里了,去睡会,一会我做好了叫你。”
  肖茹使劲摇摇头,站起来抬手拍了拍脸蛋:“没事,我去洗把脸就好啦,姑娘你等我,我来给你帮忙。”
  这小丫头倔的很,江孜懒得劝她,去外头挑了七八个熟透的柿子,去了皮,果肉放在碗里捣得碎碎的,再加些糯米粉搅拌均匀成面团。
  “姑娘,这面团怎么是浅橙色呀?你等等我在做嘛,我都不知道你怎么做的,你是不是往白面里掺了柿子果肉?”肖茹一回来倒是精神极了,小嘴叭叭叭的问个没完,江孜低头揉着面团:“放的是糯米粉,跟南瓜饼做法一样。”
  “哦,那要红糖芝麻和花生做馅吗?”肖茹眨眨眼,凑在江孜面前:“原味的应该就挺好吃啦。”
  “嗯,简单一些,就不放馅料,吃个原味的柿子饼吧。”江孜点头,抬头看肖茹:“你来煎?”
  “好呀。”肖茹答应得飞快,立刻去拿了特地定做的平底锅,往里加了一层薄薄的猪油,江孜在她身旁将揉好的面团分成相同的小剂子,搓圆然后压扁成圆饼型,放进平底锅。
  “注意点火候,火太大容易焦掉。”江孜往炉膛看了眼,肖茹自信的摆摆手:“姑娘,你放心,虽然我的厨艺不怎么样,会做的菜式不多,但是烧火我可是专业,现在这个火候肯定是刚刚好的!”
  这丫头还挺自信,江孜也不说什么,将所有的剂子压成圆饼放在一旁,然后又去旁边的灶台帮忙做柿子果酱了。
  “姑娘,我煎好了,你先试试味?”也没安静多久,肖茹用筷子夹了一块柿子饼,献宝似的来到江孜面前,就像肖茹自己说的那样,她可是专业烧火的,火候掌握得极好,原本浅橙色的柿子饼被煎得金黄好看。
  即使还没尝,光从外表来看,这份柿子饼已经合格了一大半。
  江孜接过这块柿子饼,轻轻吹了吹,刚刚出锅还散发着热气,淡淡的柿子果香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是煎得有些焦脆的外皮,内里十分柔软,是浓浓的柿子果香。
  第383章、乔家婚宴(一)
  “火候掌握得很好。”江孜毫不吝啬的夸奖:“好吃,你也可以试试。”
  “真的?嘿嘿,我也试试……哇烫烫烫!好,好吃!烫!”肖茹被烫得在原地手舞足蹈就是舍不得吐出来,一小口柿子饼在嘴里左右翻腾,最后凉了些才嚼了嚼咽了下去。
  “慢着点,等会烫伤了难受的是你自己。”江孜无奈摇头,从锅里夹出来四块柿子饼装进圆盘:“我去给傅怀瑾他们送一些,剩下的给大家一起分了,你不许多吃,这是糯米粉做的,容易积食!”
  肖茹撅嘴:“好啦好啦,知道了,姑娘你快过去吧!”
  江孜是不放心这个小丫头的,特地嘱咐了赵婶才去了楼上的雅间,傅怀瑾与通樾还在聊着什么科举乡试之类的,江孜不感兴趣,陪在旁边喝了两杯茶,听得直犯困,又闲不住去后院帮忙。
  到底也没再呆太久,时候并不早了,江孜便坐上了傅怀瑾的马车,白策赶着驴车,载着肖茹跟在马车后头。
  通樾独自占了车厢一个角落,歪着脑袋闭眼休息,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也完全觉得自己是个闪烁的电灯泡——当然,古代确实也没有什么电灯泡。
  “十二月中旬是阿源的生日?”傅怀瑾靠着软枕,低声问,江孜抬手打了个哈欠点头:“小家伙跟你说的?还有一个月呢。”
  “前两天无意间听到他们在偷偷讨论给杜管事的小孙子过生辰的事,还来找我请假。”傅怀瑾捏了捏江孜的手背,看着很瘦的姑娘,手上却肉乎乎的。
  “唔,那是什么时候过生辰?”江孜反手也捏了捏傅怀瑾的手,他的手很漂亮,骨节分明,细长纤细,不像她的手还有些肉乎乎的。
  “正好月底,在放假前一天。”傅怀瑾笑了笑:“我答应他们只要月考试都能达到乙等及以上,我就将月假提前一天。”
  傅怀瑾对这些小孩儿虽然严厉,但是他们若是有些什么并不过分的小要求,他总是会在不打破原则的前提下满足他们。
  月考达到乙等及以上的成绩并不难,能被傅老爷子接收的学生都很聪明,就是小孩儿贪玩,没有认真温习才会考得不太理想。
  “乙等及以上?你这个及用得很好。”江孜笑,眨眨眼:“那我得帮阿源准备一份生辰礼了。”
  “你倒是惦记那些小孩儿,可知道我的生辰也要到了?”傅怀瑾抬手戳戳江孜的额头,江孜躲开,眨眼笑:“不知道呀。”
  “哼,小没良心的。”傅怀瑾轻哼一声,见江孜有些犯困,抬手将她脑袋靠在肩上:“没睡午觉困了吧?睡一会,到了我叫你。”
  “嗯。”江孜仰头冲他笑,安心的枕着他的肩膀闭上眼,角落里的通樾微微抬眼望过来,轻嗤一声——真是够腻歪的,一点也不把他当外人。
  江孜先跟着傅怀瑾去了趟私塾,去看看自家宝贝阿弟,小家伙高兴得原地直蹦哒,然后抓着江孜的手道:“阿姐阿姐,月底的时候石头过生辰,你帮我给他准备一份礼物好不好?晚上我还想请他们来家里吃饭!”
  “好。”江孜当然不会拒绝,之前在集市上摆摊的时候,杜管事对她多有照顾,杜管事的小孙子生日,给她做个生日蛋糕吧。
  没说几句话,江孜便离开了,白策的驴车就等在私塾门口,回了趟食肆,接上江母回方山村,一路上江母都在嘀咕着江大丫和江二丫两个小姑娘是个可怜的,父母也不是个东西。
  “阿娘,以后不会有人再欺负她们了,你也别板着一张脸,气大伤身。”江孜有些无奈,转移话题:“四天后就是乔大哥和雪枝的婚宴,我今天去县里遇上了傅怀瑾,他带我去百物阁买了一对同心枕。”
  “哎呀,你怎么不叫上我呢?我都差点忘了,礼物还没准备呢!”于晓静大呼小叫,又催着江孜把同心枕拿出来瞧瞧,然后直摇头:“这东西得多少银子?我买不起。”
  “花了三百多两银子。”江孜再次提起这个价格仍旧心痛:“幸亏最近进账稍微多一些,不然我可买不起,主要是考虑到和乔家邵家现在也算是合作关系,重要日子总得花点银子。”
  “是没错。”江母也被那个价格惊到了,若是换在前几个月,别说三百两银子,江家就算是三百文钱都拿不出来,但江孜说得也没错,毕竟是合作关系,总得处理好关系,就是这银子实在太多了些……
  “我可没这么多银子,也不是什么合作关系,我还是简单一点,送一对龙凤石雕摆件吧。”于晓静摸了摸下巴:“还是听我二哥说的在码头那边见着卖石雕的,价格也不便宜,一座便宜点的都要十几两银子。”
  “心意到了也就行了。”江母也点头,关于礼物这事就算是说定了,就等着去参加婚宴了。
  还别说,江孜挺期待的,现代人多是西式婚礼,即便是有凤冠霞帔的古风婚礼,那哪里比得上真正的古代婚礼?
  十月初八,即十一月八号,当天正好是都是双数的日子,寓意极好。
  乔家与邵家虽说产业遍地大华朝,但是常平镇确实祖宅老家,两家商定婚宴就在常平镇附近的庄子上举办。
  头一天晚上,江孜和于晓静特地没有回方山村,就住在常平镇上,早早就到了乔家的庄子,礼物登记以江家食肆与于家杂货铺的名义送出。
  这也是傅怀瑾和齐叶的建议,与乔家、邵家有生意往来的人很多,别说周边的镇县州郡,甚至是皇城的合作商、亲戚朋友都赶了过来,即便这些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江家食肆和于家杂货铺,总归能让他们对这两家铺子有点印象,知道他们与乔家和邵家有来往,也不会轻易的来找他们麻烦——这样做也是因为傅怀瑾从汤管事那听说了唐家酒楼的管事去了江家食肆,唐家行事向来嚣张,他担心江孜受到威胁。
  第384章、乔家婚宴(二)
  原本江孜其实是不需要早早的就赶到乔家庄子的,因为古代的婚礼不像现代,奉行的是晨迎昏行,早上南方去女方家迎接新娘,黄昏时正式拜堂成亲。
  主要是邵雪枝吃过江孜特地送去的柿子糯米糍,觉着这柿子红彤彤的又好看,是个好兆头,希望江孜为婚宴做一些,江孜自然是答应的,早早的和于晓静就赶了过来。
  “四十六桌,每桌十个,你觉得我们两个能做完四百六十个?”于晓静想罢工,江孜摆手:“急什么,我们先做,林姨说好到时候给我们送两百个过来。”
  于晓静炒菜永远掌控不好火候与调味,但是动手能力还是可以,江孜蒸好面团给她去包果酱做成柿子模样,速度也快的很,乔珉暄准备出门迎亲的时候大约是已时过半,江孜和于晓静也跟着一起出发去了邵家的庄子,邵家嫁女,晌午时准备了出阁宴,邵雪枝特地跟江孜和于晓静说过要她们过去的。
  邵雪枝从小身子弱,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虽然也有父母朋友家的姑娘一起玩耍,但是多数都是不喜欢带着她的,生怕她在外犯病,她自己心里也清楚,很少与她们一起玩耍,如今认识了江孜和于晓静,年纪相仿,相处下来也合得来,出嫁在即,她也想有两个关系不错的朋友陪着。
  乔家庄子离邵家庄子不算太远,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新郎官被女方的亲朋好友拦下,大方的迎亲队伍撒下红封,鞭炮与喧闹声混在一起热闹极了,于晓静趁乱也抢了好几个红封,摸着里面装着的铜钱咧嘴笑——虽然一个红封才六个铜板,可重要的可不是铜板,而是其中的好兆头。
  江孜也捡了三个,喜滋滋的塞进怀里,然后两人便被邵雪枝的贴身丫鬟给请走了:“我家姑娘正等着江姑娘和于姑娘呢。”
  因为办喜事,整个庄子装扮得十分喜气,树上挂满了红灯笼,来来往往的人都是笑得喜气洋洋的。
  邵雪枝的院子就叫栖雪阁,她喜欢雪,可惜身子太弱,冬日只能待在暖和的南方,却根本见不着雪。
  屋子里很安静,邵雪枝独自坐在铜镜前,她穿着艳丽火红的嫁衣,领口与衣袖上用金丝绣着大朵的牡丹,还有一只只彩蝶,缀着小小的细碎宝石,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落在那细碎的宝石上,闪烁着绚丽的光泽,如墨的秀发披散在肩头犹如上好的绸缎,听到推门声的邵雪枝回头一看,露出清浅的笑容:“你们来了。”
  何为回眸一笑百媚生,这句话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雪枝!你今天真的好好看!”于晓静像个小色胚,抬脚就跑到邵雪枝身旁,围着她转了好几圈,直勾勾的盯着她:“这嫁衣这是你亲手缝制的?哇,你可是厉害,什么都能做得这么好。”
  邵雪枝不好意思的笑:“是费了些功夫,去年就开始准备了。”
  “准备了一年多?我可不行啊。”于晓静摇头:“我都不知道是我缝嫁衣还是用缝我自己的手指头。”
  江孜走近:“雪枝,恭喜啊,新婚快乐。”
  “谢谢。”邵雪枝浅笑着,今日的她少了几分往日的冷清,多了些羞怯。
  “诶,雪枝,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你还不用梳妆打扮一下吗?我记得应该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于晓静闲不下来,在屋里里转了一圈,又回到邵雪枝身旁,指了指桌上的胭脂水粉:“这些东西涂在脸上感觉像是涂了一层假面具一样,可不舒服了。”
  江孜忍不住笑,吐槽:“雪枝,你是不知道,晓静的嫂子嫁过来的时候,带了些胭脂水粉,新嫁娘总想着更体面更好看些,所以最初那几日,嫂子都是会涂些胭脂水粉,晓静见了就偷偷学着用,可她又不会用,涂得厚厚一层,一张脸惨白惨白的,大半夜的差点把于婶吓出病来。”
  “喂喂喂!大喜的日子,你非要说我以前的丑事是不是?”看着邵雪枝被逗得笑弯了腰,于晓静一张小嘴撅的老高,江孜也跟着笑:“这大喜的日子,不就应该说出来乐一乐吗?”
  “好呀,你以为就你没有?雪枝,我跟你说,阿孜七岁的时候还尿床呢!还说自己做梦梦到厕所了。”
  “你还做梦说自己掉进茅房了呢,大冬天的吵着闹着非要洗澡,结果染了风寒,在床上躺了六七天呢!”
  江孜和于晓静一人一句开始抖落小时候做的蠢事,邵雪枝被她们逗得合不拢嘴,也说起乔珉暄小时候做过的蠢事:“阿喧小时候总喜欢来找我玩,又不愿意走正门,天天爬狗洞,结果有一日,我家下人发现那边的狗洞,就特地封起来,可巧的是那日晚上就下了雨,狗洞没封死,掉下来一大半的砖,阿喧这个傻的也没注意狗洞变小了,还死命死命往里钻,结果卡在狗洞里,进又进不来,出又出不去,在那里嗷嗷叫了好久才把下人引过去把他抱出来。”
  “乔珉暄还做过这种蠢事呢?我可得记住,下次他再跟我斗嘴,我就拿这事嘲笑他!”于晓静嘿嘿直笑,邵雪枝还挺配合她的:“那你可得讨好我了,我知道很多阿喧的丑事哦。”
  几人正说着话,邵夫人与一位年长的夫人领着几个丫鬟婆子走了进来。
  这是江孜和于晓静第二次见邵夫人,邵雪枝长得跟邵夫人有七分像,看来都是冷冷清清的样子,只是邵雪枝虽然性子冷清,但是如果熟悉了也能发现她只是很少与人相处,久而久之才变得话少冷清,实际上还是个挺温柔的小姑娘。
  但是邵夫人却不一样,她是真的性子冷,即使对着最宠爱的闺女也只是偶尔露出笑容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