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27节
提起这个,于婶就有些来气:“别提了,这死丫头,偷偷摸摸去外头的地摊上买了个香囊,说是她自己做的,骗谁呢,就她那样,顶多缝条虫出来,香囊上的水波纹能是她缝出来的?”
江孜听得直笑:“婶婶,你要这么想嘛,说不定晓静最近绣工有进步呢,她在铺子里的时候说不定练手了嘛。”
“你可别提了,一提就来气,成天在那里看些谈情说爱的话本,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也不害臊。”于婶有些无语,正巧于晓静洗了手回来,被她娘瞪了一眼,有些莫名其妙:“干嘛?我可什么都没做。”
“你什么都没做也瞧着碍眼,早晚气死我。”于婶冷哼一声,看向江孜:“阿孜,你的香囊做好了?肯定比这死丫头强。”
心虚的于晓静不敢多说了,捏着菊花酥饼吃得开心,随着她娘的目光一同看向江孜,江孜不好意思的摇摇头:“最近不是比较忙嘛,我都没空做呢。”
“没空还是不想还是不会?”于晓静朝江孜挑挑眉,笑得贼兮兮的,都是好姐妹,她能不知道阿孜也很讨厌做绣活儿。
“你以为阿孜是你啊?”于婶瞪她:“吃还堵不住你的嘴。”
“瞧瞧你现在这样儿,偏心成什么样了啊?”于晓静无语,气哼哼的起身凑到江母身旁:“我还是挨着我江姨,江姨对我最好了。”
江母好笑的拍了拍于晓静的肩膀,又看向于婶,语气无奈:“你可别说了,阿孜这个懒家伙,如今也不肯碰这绣活了,什么忙不过来,就是找借口,你说她们两个这样怎么能行?日后成亲过日子的,要缝缝补补的时候怎么办?”
江孜和于晓静对视一眼,非常默契的一起站了起来,异口同声道:“我们去看看晚膳准备得怎么样了。”
“瞧瞧,一说就跑。”
“这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了。”
身后还隐约传来了两人的对话声,于晓静长长叹了口气:“诶,真是两个女人一台戏,凑到一起就是数落我们。”
“你可闭嘴吧,要是于婶听到,得拿鞋底抽你。”江孜没好气的瞪她:“你可别连累我。”
“什么叫连累你,咱们这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于晓静贱兮兮的样子看得江孜有些手痒,伸手就给了她一巴掌,打得她哇哇直叫,江孜不搭理她,朝着何军走去:“何叔,晚上准备吃什么?”
“这不是有了炸菊花和菊花鱼羹,又准备了五花肉,就简单些,做个肉末浇汁豆腐和香菇白菜,再来一碗老鸡汤吧。”何军正在看赵六切豆腐,听到江孜的声音抬头便笑,赵六难得的有些紧张,菜刀一偏差点儿切到手,这会可不敢分神了,认认真真的做着事。
“还不多,够吃就行。”江孜点头,又去看放在旁边腌制的五花肉,于晓静凑了过来:“哟,这么大一块五花肉,这是做什么好吃的呢?”
“超好吃的。”江孜将五花肉翻了个身,指挥起于晓静:“你赶紧去面包窑生火,好了就可以烤五花肉,超好吃的,你快去。”
有好吃的,于晓静可谓是动力满满的,兴冲冲的抱着柴火跑了出去,肖茹正在给林荷烧火,瞧着这一幕就笑:“晓静姐姐越发贪吃了。”
说完就捂住嘴:“哎呀,是晓静姑娘。”
林荷抬头对上江孜的目光,抬手拍了拍肖茹的脑袋,笑:“这丫头总是没点儿记性。”
“我和晓静本就不比阿茹大多少,叫姐姐也可以的。”江孜不在意的摆摆手:“林姨,你等会洗一些生菜端出去,一会用来包脆皮五花肉吃。”
“生的?”林荷有些疑惑,还想说什么就听到何军在叫江孜,两人齐刷刷的看过去。
“姑娘,你来看看这鱼羹,是不是可以了?”
江孜点头,离开前跟林荷解释:“就是生的,裹着五花肉吃,解腻。”
灶台上的鱼羹已经炖煮得奶白浓稠,旁边的小碗里盛着些菊花瓣还没放进去。
“可以了,把鱼羹端到旁边,撒上菊花瓣,盖着焖一会就成。”江孜低头看了几眼,赵六赶紧上前,将菊花瓣倒入砂锅,盖上锅盖,拿着抹布端着砂锅放到一旁,然后又被何军指挥着刷洗铁锅,准备煎豆腐做浇汁豆腐。
“阿孜阿孜,面包窑准备好了。”于晓静从外头跑了进来,江孜转身端起旁边的五花肉,将葱姜蒜片和洋葱还有汤汁留在盆里,只把五花肉挑出来,用牙签在猪皮上扎了许多小洞,然后刷上一层白醋又铺上一层盐,处理好以后便放在烤盘上,递给于晓静:“你小心着些,别烫到了。”
“知道了知道了,你怎么越发啰嗦了。”于晓静端着烤盘一溜烟的跑出去了,江孜不放心的跟过去站在门口看了一会,才又回了厨房。
林大仁但凡有空闲,就在那边带着胡明一起做泡面,泡面在食肆卖的不错,也没去加工坊拿货,就是林大仁和胡明自己做,瞧着数量挺多的,就挂牌出菜,偶尔出菜一次就卖得极好——主要是除了食肆挂牌出菜,泡面是不对外出售的。
“林叔,这两天空了多做些泡面,正好县里开业能用的上,到时候你们过去就一起带上。”
第347章、脆皮烤五花肉
要去清河县的人早就确定好了——账房程安,后厨六人,主厨是林大仁、齐程、何军和赵玉梅,帮厨赵六和胡明,跑堂三人,周吴和秋田秋叶两兄弟,另外在村里请了两位婶子专门负责帮忙打扫清理。
眼下齐程和秋田秋叶早就已经过去了,在铺子里整理东西收拾做开业准备,两名护院今天也过去了,后天的开业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林大仁与何军等人都还在镇上,等忙完重阳节,他们下午就会赶去清河县了。
“姑娘,你那边的脆皮烤五花肉好了吗?我这边准备炒菜?”林荷站在灶台前整理食材,江孜点头:“林姨,你先准备晚饭,何叔你跟我过来,我跟你说说这脆皮五花肉怎么做。”
“不是腌制好放进面包窑烘烤就好了?”何军不解,紧紧跟在江孜身后,赵六看了眼林荷,犹豫了一下跟了上来。
“腌制好的五花肉烘烤一盏茶的时间就要先拿出来,现在时间差不多了。”江孜边走边说,赵六立刻加快脚步:“姑娘,我来拿。”
面包窑的温度很高,小铁门被热气烫得有些发红,赵六拿起旁边的厚手套拉开小门,又拿起木夹子将烤盘小心翼翼的夹出来,热气蒸腾中散发着浓郁的肉香,烤盘底部有些烘烤出来的油脂,五花肉因为腌制过,呈现漂亮的酱红色,表面有些焦脆。
江孜并没有阻止赵六的行动,和何军站在旁边看着他,指挥起来。
“把油脂倒出来,先五花肉翻个身,然后把之前腌制用的料汁淋上去,里面的葱姜蒜片和洋葱盖在五花肉上面,再放进面包窑。”
“每隔一碗茶的时间就把五花肉拿出来翻个面,那些葱姜蒜片和洋葱若是烤糊了,就挑出来扔掉不要了。”
“注意观察烘烤的程度,不要烤过头了,我估计翻三到四次面就差不多了。”
“对了,最后还要记得再撒上一些辣椒粉和孜然粉。”
说着顿了顿,看向何军:“何叔,你盯着些,尽快熟悉学会最佳的火候,我预备着要把这道菜作为清河县铺子里的主菜。”
清河县的铺子年纪大,县里的人也更舍得花钱些,铺子里人手更多些,虽然还是预备着根据每日送来的食材来确定菜单,但是菜单的选择肯定要比镇上多些——不然两层楼的食肆,每天菜单上只有那么五六道菜式?选择面太窄,太不像样子了。
江孜与他们商量过了,每天的主菜既荤菜要有八道,素菜要六道,汤品要四道,点心要四道。
每天送菜人来了就要跟他们沟通确定第二日有什么菜,然后提前预备着第二天的菜单,允许第二天菜单与第一天有重复,但是重复率不能超过一半。
这就意味着他们得不停得学习新的菜式。
不仅仅只是学习,一名好的厨师还得学会自己研究新菜。
当然,江孜已经和他们探讨过这些了,也不必再一直重复了,她说完就离开了面包窑,瞧见江母和于婶带着于晓静在挑选没有被虫子咬破的茱萸,用清水轻轻冲洗,晾干然后小心翼翼放进自己的香囊。
“你这买的香囊也不怎么样。”江孜走过来盯着于晓静手中的香囊看了几眼,于晓静无奈摊手:“我本来是想拜托江姨的,可是再一想,你肯定也不会自己做香囊,江姨一个人就要做四个香囊,还得帮你给傅老爷子还有傅怀瑾做两个,哪里还有时间?我这不就只能凑合凑合。”
“你还敢说?你就不能自己做?”于婶抬眼瞪了过来,于晓静今儿被念叨怕了,也不敢去反驳,当做没听见,拉着江孜坐下:“赶紧把茱萸装好,明天就能直接给他们了……对了,明天什么时候出发?我早些过来。”
“不急,吃了早膳再去。”江孜伸手捏了些茱萸看了看,慢慢悠悠的装进香囊里,又道:“我到时候准备些吃的,咱们好好玩上一天。”
“太好了,好久没出去玩了,也正好歇歇。”于晓静早就不耐烦天天守着杂货铺,能坚持着主要还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她早就想着跟阿孜一样去牙行买个人回来专门看铺子,这个想法被她娘知道的时候把她大骂了一顿——食肆多忙,买人正常,那小小的杂货铺还买个人回来专门看铺子?有钱没处花呢?
虽然被训了一顿,可于晓静的想法还是没变,她又不是只在常平镇开杂货铺,等到攒够钱能去清河县开铺子的时候,她铁定去通记牙行买两个人回来看铺子。
于晓静的想法没跟任何人提起过,她们坐在那里认认真真的挑选茱萸,要好看的没被虫子咬坏的也得花些时间功夫的,等到饭菜香味越发浓郁的时候,她们也将各自的香囊都收好了——重阳节佩戴茱萸可是有避难驱邪祈求长寿的好兆头。
“肉肉肉!我要吃这个五花肉!”
刚上桌,于晓静就激动的指着摆在江孜面前,离自己有些远的脆皮烤五花肉,她干脆站起来推了推江谌:“阿谌哥,我要跟阿孜坐一块儿。”
她哪里是想和江孜坐一块儿,分明是看中咯香喷喷的五花肉。
江孜没有理于晓静,那份脆皮烤五花肉旁边还放着一碟子翠绿的生菜,她先拿起一片生菜,又用筷子夹了一块脆皮烤五花肉,用生菜裹起来,递给江母,又给于婶包了一块脆皮烤五花肉,于晓静在旁边有样学样,包好就往嘴里塞,只是嚼了几口还没咽下去,她就惊喜的直点头:“好好吃!酥酥脆脆的超级香!”
江孜头也没有抬,用生菜给自己也包了一块脆皮烤五花肉,入口先是生菜的清甜,再是被烤得酥脆的五花肉,一口下去还有汤汁迸溅出来,因为有了生菜的存在,这五花肉肥而不腻,尤其是猪皮的口感最好,烤得酥酥脆脆的,再加上撒了孜然辣椒粉,香香辣辣的,吃着巨香,就连一向口味清淡喜欢吃素的江母都忍不住抬手给自己又包了一块,更别提本就喜欢大口吃肉江谌几个,一盘五花肉很快就被消灭掉了。
第348章、登山赏菊(一)
除了脆皮烤五花肉,江孜还特地舀了些菊花鱼羹,几道菊花菜式就只有这道鱼羹还未试过味道——鱼骨汤炖得奶白香浓,鱼肉油煎后捣碎倒入鱼骨汤中,小火慢炖至粘稠,再撒上菊花瓣,鱼羹嫩滑,鲜香中夹杂着淡淡的花香,味道比想象中好。
至于剩下的菜式,都是平日里食肆挂牌出售的菜式,做惯了的,好吃也常吃。
次日便是重阳节,江孜特地早早就起了,没有吵醒江母,连早膳都没吃,就跟着林大仁一起先去了食肆,白策依旧是寸步不离的跟着江孜。
今日起得格外早,以往路边总是热热闹闹的摊位此时都还没出摊,冷冷清清并没有几个人。
江家食肆的后厨已经开始忙碌了,就住在食肆的林荷一早就开始准备各种食材,肖茹也跟着帮忙,周吴领着罗阳在前面的大堂打扫卫生,桌椅要仔仔细细的擦拭干净不能有油渍,桌上的花瓶要换上新鲜的菊花。
来送菜的菜农们敲响了后门,刚从地里拔下来还沾着泥土的蔬菜整齐的摆放在拖车上,圆滚滚的大南瓜格外显眼,旁边还堆了一座小山般的红薯。
江孜正是这个时候来到食肆后门的,一眼就相中了那个圆滚滚的橙色大南瓜,抬手轻轻敲了两下,发出了沉闷的咚咚咚的声音,她笑了起来:“这南瓜不错,还有的话多送些过来。”
“家里还有三四个呢,你要是还多要的话,我去村里收一些。”送菜的是一对夫妻,中年女人听到这话笑得合不拢嘴,江孜偏头想了想道:“那就再帮我们送十个过来吧。”
林大仁跟着江孜进了后厨,不解:“姑娘,这南瓜要太多了吧?”
“不会,南瓜能做的吃食有很多。”江孜不在意的摆摆手:“记得南瓜籽都留下来炒着吃。”
林大仁应了一声,灶台上就昨晚就温着的粥,是要来做梨子皮菊花粥的,米粥已经熬得浓稠,里面的梨子皮切得细细的,几乎都要煮化了,他拿着勺子轻轻搅拌,然后才将林荷早上就准备好的菊花瓣撒进去,又弯腰将炉膛里烧得火旺的木柴捡出来几根,火势变小,小火焖一会让菊花香慢慢的渗入米粥中。
什么吃食搭配梨子皮菊花粥比较好呢?
林大仁将目光放在了刚刚送过来的大南瓜上。
“姑娘,你说我做些南瓜馒头配粥喝怎么样?”林大仁问,江孜也正在思考这南瓜做什么吃食,听了着话直点头,有了主意:“做成带馅儿的怎么样?菊花馅的南瓜馒头。”
总归重阳节,就得跟菊花挂点勾。
“行啊,只是菊花馅不多了。”林大仁昨天做了不少的菊花酥饼,菊花馅都被用得差不多了。
“你去和面做馒头,我现在就做些菊花馅。”林荷听到这话,立刻放下手上的那把韭菜,看向跟在她身后帮忙清洗食材的胡明:“小明,你把这些韭菜洗干净剁碎,撒些盐拌匀放好,中午做个韭菜蛋饼。”
胡明低声答应了。
江孜让林大仁在蒸南瓜的时候给她留一些做南瓜饼,然后就去忙自己的——她得准备些吃得喝的,待会去爬山赏菊的时候就能吃。
菊花茶肯定是要的,不过不用现在就煮上,带个小炭炉,到时候一边赏菊一边围炉煮茶的多惬意?
江孜拿出油纸包了些晒干的菊花,又抓了一把干山楂,菊花山楂茶酸酸甜甜又有菊花的清香,江孜就很喜欢。
除了菊花山楂茶,肯定是要带菊花酒的。
重阳糕、菊花酥饼有现成的,因为人多,江孜装得也多,两层的食盒里各放了一层,一层就能放下将近二十块糕点。
再先现做些糯叽叽的南瓜饼。
蒸熟的南瓜捣成泥,加入适量的白糖,倒入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分成一个个小面团,压成饼状,一半直接用小火煎,一半往里裹上些菊花馅再来用小火煎,煎到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第一个南瓜饼一出锅,江孜便捏起来咬了一口,烫得她直呼气又不愿意吐出来,好一会才将那一口南瓜饼咽下去,然后抬头就看到傅怀瑾懒懒散散的靠在在厨房门口看着她,瞧着冷冷清清的人,嘴角却止不住的上扬。
他来多久了?刚刚的蠢样子岂不是都被他看到了?
江孜微微红了脸,扭头不看他,专心盯着锅里的南瓜饼,傅怀瑾轻笑一声走过来,看到盘子里那一块咬了一小口的南瓜饼,伸手捏起来,就照着江孜咬的地方又咬了一口。
“喂!这是我咬过的!”江孜眼睛瞪得圆乎乎的,瞧着有几分可爱,她不敢太大声,怕被厨房里其他人听到,傅怀瑾却是勾起唇角笑了笑;“很好吃,软软糯糯的,甜而不腻。”
江孜瞪他,不理他,扭头将锅里的南瓜饼一个个夹出来,然后拿筷子指了指其中一块:“这个是菊花馅的,你试试。”
语气硬邦邦的。
傅怀瑾笑出声,拿起旁边的筷子夹起了那块菊花馅的南瓜饼,放到嘴边轻轻吹了吹,然后咬了一口,觉着不算太烫了,就递到江孜唇边:“你也试试,菊花馅不错。”
江孜抬头看了眼傅怀瑾,对上他含笑的眼睛,他的眼睛很漂亮,江孜很喜欢,总是能看得失了神,这次也一样,她呆呆的看着他,然后张嘴咬了一口——是很不错,入口先是南瓜本身的清甜,煎过的南瓜饼外酥里嫩,菊花馅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和南瓜的清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甜又不腻,味道极好。
“真乖。”含笑的声音在江孜耳边响起,仅仅两个字,就让她红了脸,她抬手推了推他:“厨房油烟大,你出去等我,我这马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