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26节
白策赶车快且稳,江孜还在和肖茹闲聊,乐呵呵的笑作一团时便听到车厢外白策的声音,说是到了通记牙行,这可比江孜预想的早了快半刻钟。
“白叔,你赶车真的又快又温。”肖茹率先从车厢钻出来,跳下驴车,边说话边伸手扶了江孜一把,白策一贯是话少沉默的,闻言也只是朝着肖茹笑了笑。
“江姑娘可算来了,我们管事的念叨你许久了。”门口有个小厮似乎已经等了许久,看见江孜就迎了上来:“今日这几个护院原本是在皇朝那边的,是我家公子特地嘱咐了要送来这边给姑娘瞧的,县上有几户人家得了消息,被我家管事给拦住了,就等着姑娘你先看看呢。”
“那可真是麻烦你家少爷与汤管事了。”江孜听了这话便赶忙道谢,她心里清楚得很,如果不是因为傅怀瑾,堂堂通记牙行的少东家对她这般好做什么,可不管是谁的缘故,得了好处的是她,道句谢也是应该的。
第343章、挑选护院
依旧是之前的那个大堂,茶水点心已经备好,汤管事正站在几个大汉门前训话,瞧见江孜过来了,脸上的严肃立刻散去,笑容满面的迎了上来:“江姑娘,你可算来了,瞧瞧这几个人,怎么样?高大威武的,以前也都是做护院的,身手都很不错的。”
“真是麻烦汤管事了。”江孜先是向汤管事致谢,然后便看向站在那的几个男子,一共有六人,都长得高大威武的,至少都是一米八的身高,单单从视觉上来看,就觉得这几人不好惹。
“白叔,你看看?”江孜扭头看向白策,她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几个人单说外表是挺能唬得住人的,但是到底身手如何,那就不是她在行的了。
“嗯。”白策轻声应了,江孜便不操心了,坐下和汤管事聊了起来:“汤管事,我那新铺子后日开业,到时候过来喝杯酒?这段时间真是麻烦你了。”
汤管事并不居功,笑着拒绝:“江姑娘客气了,少爷也多次嘱咐,咱们现在也是合作关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牙行一向忙碌,怕是要辜负姑娘的好意了。”
“没事,若是有时间,便过来喝杯酒,没有时间也不碍事。”江孜笑了笑,又问起通樾:“你家少爷还未从皇城回来?”
“这个月怕是不会回来了,江姑娘找我家少爷有事?”汤管事询问:“若是有事,可写封信,我到时候寄给少爷便是。”
“那倒不必了,就是如果你少爷在清河县,就请他一起来喝杯酒罢了。”江孜摇头,她与通樾并没有什么私交,只是毕竟也是合作关系,自家铺子开业,好歹也要邀请一番,至于来不来就随他了。
“怕是没办法了,少爷家中有事,应当得下月才能回来。”汤管事解释,江孜便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了,抬头看向白策,白策正挑了一人比划拳脚——护院要的就是身手不错的人来看护家宅,若只是表面看上去唬人,实际是个绣花枕头,买来有什么用呢?
汤管事也没阻拦他们比试,笑着与江孜道:“还真是我看走眼了,当初竟然没发现这白策的身手这般好。”
“那我可是占了大便宜了。”江孜笑着,低头喝了口茶,又问汤管事:“汤管事,最近可还有瞧着比较机灵的?我那新铺子后日开业,我瞧着三个跑堂的小伙计怕是不够,年纪稍小些也没关系,十四五岁也行,再来两个也行。”
两层楼的食肆,三个跑堂的伙计怕忙不过来,五个跑堂的伙计又似乎有些多了,但是也没关系,就当是提前培养人了,到时候开新店的时候,就能直接过去了。
“暂时没有太合适的,江姑娘放心,我这记着呢,肯定帮你留意。”汤管家朝旁边招手,小厮立刻送来一本册子,他翻了几页,递给江孜:“倒是之前说的要找些懂农活儿会开荒的,这边有几个,是一对爷孙,是干惯了农活的。”
册子上详细写明了爷孙两的身份和过往,四年前老爷子的儿子上山被毒蛇咬了,花了银子也没救过来,儿媳妇怀孕八个月伤心过度早产,大出血去世,生下来的小闺女是早产儿三天两头的生病,老爷子年纪大了干不了什么体力活,小孙子当时才十二岁,为了小孙女卖了地借了钱,签了一屁股债,小孙女也没救活,还不起钱,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只能自卖自身。
“那叫过来瞧瞧吧。”江孜随手又翻了几页,没看到什么合适的,将册子还给了汤管事,在这个重男轻女严重的年代,为了小孙女弄得家里负债累累最终自卖自身,要碰到这样的人实在是太难了——江孜对这爷孙两个的第一印象是真的好。
小厮很快就将这对爷孙带了上来,老爷子白发苍苍,佝偻着身子,沧桑得犹如已经七八十岁,实际上他才五十二岁,旁边的男孩瘦巴巴的,皮肤发黄,个子不高,十六岁的小伙子像是才十三四岁。
江孜沉默了片刻,在男孩惶恐不安的目光中开口:“汤管事,就他们两了。”
“行。”汤管事点头:“他们两个一共二十两,去把卖身契拿来。”
说罢,汤管事朝旁边摆摆手,小厮立刻领着他们下去了,很快便拿了卖身契回来,江孜拿出两个十两银锭递过去,没有丝毫的犹豫,看得旁边的汤管事暗暗点了点头——原本他是只愿意收那小孩儿的,虽然看起来营养不良弱了些,养养便是,到时候转手卖去别人府上当个小厮就不错,那老爷子虽然才五十二岁,可看起来太显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干得动活儿,买来有什么用?只是这爷孙两求了半天,又不愿意分开,两个人一起说是只要十两银子还债便好,他也是心软收下了,收下有些后悔,又是仔细琢磨了许久,才想着将人给江姑娘瞧瞧。
他瞧得出来,这江姑娘是个心善的,她缺懂农活的人手,这爷孙两个干惯了农活,也算符合她的要求,再则虽然这爷孙两个现在看起来是狼狈沧桑了一些,但是他也瞧见过被江孜带回去的那些人,如今个个吃饱喝醉日子过得滋润得很,这爷孙两个过去也是一样的待遇,吃得好些,日子好过了,养养肯定比现在精神的。
江孜可不知道汤管事这一会功夫到底想了多少事,她只是在琢磨这爷孙两带回去了就送方山村好了,刚好懂农活,就负责盯着家里那些地,虽说都是村里人租的地,也怕其中有个别人偷懒,自家人不懂地里活,就算去查看也看不出来什么,正好就交给这爷孙两,然后再让他们在加工坊帮忙做点活,现在加工坊的人不少,但是还养了不少鸡鸭和猪,每天准备鸡食猪食都很忙,又开了一家新店,年后江谌要跑商,都需要在加工坊拿货,就怕加工产品存货不够,人手多少还是有些紧张。
第344章、菊花菜式(一)
虽说这老爷子看起来年纪大,但毕竟才五十二岁,这般显老也是因为之前身子亏空的厉害,好好养养自然会好一些的,等明年就要让他们去开荒,后山荒地很多,用来种红薯是最合适不过了。
江孜又抬头看向白策身前的几个护院,这些人要是买回去,派两个守在加工坊那边,白日没什么事的时候,也可以跟着做些活。
白策很快就结束了与这几人的比试,回到江孜身旁,轻声道:“姑娘,这几个人身手都不错。”
“那就这几个,多少银子。”江孜看向汤管事,汤管事也不含糊,直言道:“这几个人都是从皇城送过来了,价格可不便宜,咱们如今也是合作关系了,我肯定不会给江姑娘你报高价,这六个人,就算一百六十八两。”
话说得这么直接,确实是不好意思讨价还价,但是……这个零头还是可以抹掉的嘛。
江孜笑眯眯的提出一百六十两的价格,汤管事倒也算是痛快的应下来了,就是江孜掏钱的时候是真的心疼得很——这十来天赚的还有身上原本剩余的银子全都花光了。
又又又又是个穷光蛋了。
付钱,拿好卖身契,江孜便起身离开,汤管事另外安排了一辆车,送几个人去常平镇,江孜和白策商量了一下,留下六人中的两个待在县里的铺子看守,剩余四人,两人去方山村的加工坊,两人留在镇上。
回到食肆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于晓静霸占了江孜的摇椅,正躺在那摇摇晃晃的啃着重阳糕,瞧见江孜带回来的人,啧了一声问:“又破产了?”
“对。”江孜非常悲痛的点头——她常在于晓静面前说些现代的词汇,于晓静如今也很懂了,还说破产这词儿形容非常贴切。
“姑娘,菊花酒都买来了,就是你说的菊花入菜,得你来教教我们。”林荷听到动静从厨房出来,像是找到了救兵:“咱们几个还都没用菊花做过菜呢。”
“那菊花可都晾晒好了?若是有不喝酒的,配上一壶菊花茶也不错的。”江孜坐在那边喝了口茶问,林荷点头:“都晾晒好了,之前给夫人煮了一壶菊花茶,夫人说味道还不错。”
“那就行。”江孜点头,放下空杯看向白策:“白叔,他们几个就交给你安排了,你看看谁去加工坊,谁留在镇上。”
再看向那一对局促的爷孙,已经被江母拉过去说话了,肖茹就在旁边,小声告诉江母他们的遭遇和安排,想来也不需要操心什么,江孜便站了起来:“今晚就做几道菊花菜吃吧。”
菊花入菜最是清香不腻的。
“最近大家都比较忙,重阳节就简单些,喝的就菊花茶与菊花酒,菊花菜式也不用准备太多,就做三菜一汤吧。”江孜思索着做出决定:“一道菊花鱼羹、一道炸菊花、一道菊花蒸肉饼和菊花雪梨汤。”
大伙都没做过菊花菜,一个个全都围在了江孜身侧,江孜转个身就差点撞上人。有些好笑又无奈:“围在这里做什么?赵六,你和胡明去将菊花挑拣一下,要花瓣完整好看的,把灰尘清洗一下,林姨,你去帮我挑一碗油炸用的面糊,加一些盐就可以了。”
“林叔,你帮我把梨子削皮,然后切块。”
“何叔,帮我杀一条鱼,鱼骨要剔除来炖汤,鱼肉油煎捣碎。”
后厨人手这么多,能偷懒自然是要学会偷懒的,江孜把事情都交代出去,就舀了一锅清水,添了柴火烧开,热水沸腾起来的时候,赵六和胡明将洗干净的菊花拿了过来,他们洗得仔细小心,每朵菊花都非常完整好看。
“林姨,面糊好了吗?”江孜问了一声,伸手捏起菊花,一朵朵依次放进热水,沸腾的热水中,菊花也跟着上下起伏,不过数十秒的功夫,江孜又用长筷将菊花一朵朵的夹出来,摊放在盘子里,即使焯过水,菊花依旧保持着它原本的形态。
“姑娘,你看这样成吗?这一碗面糊只放了小半勺的盐。”林荷端着一碗面糊过来,江孜拿起筷子沾了些面糊,面糊顺着筷子非常流畅的滑落,这样便正正好。
“这样就好。”江孜满意点头,夹起一朵菊花放入面糊中,只浅浅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糊,放进已经烧得滚烫的油锅中,将菊花表面炸至金黄变色就可以出锅了,空气中散发着油炸物特有的香味与菊花的清香,非常好闻。
“真漂亮。”肖茹看得眼睛都不眨,指了指那朵刚刚捞出来已经油炸过的菊花问:“姑娘,我能不能尝尝?我还没试过菊花做的菜呢。”
“再等等,凉一些吃,别烫到嘴了。”江孜抬手点点肖茹的额头:“慢点儿。”
“知道啦。”肖茹笑眯眯的点头,小声数着数儿,数到了五十再也忍不住伸出手,捏住一朵漂亮的菊花,拿到眼前仔细打量:“好漂亮,我都要舍不得吃啦。”
话虽然是这么说,实际上吃货哪有什么不舍得吃的,只是吃得快与慢的区别——这油炸过的菊花仍旧保持原状,漂漂亮亮的,一口咽下去酥酥脆脆的满口都是花香。
“好好吃!”肖茹眼睛都亮了,三两口将炸菊花吃完,又盯着盘子里剩下的炸菊花,赵六忍不住问:“阿茹,什么味儿啊?”
“就是花香味儿!没放什么其他的调味料,焯过水的菊花没有花朵的苦涩味,只剩下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中和了油炸后的油腻,酥酥脆脆的满口都是花香。”肖茹化身美食品鉴家,说得头头是道,赵六咽了咽口水,也讨要了一朵炸菊花,吃完也点头:“酥酥脆脆的,都是花香味。”
炸菊花没什么技巧,注意点火候别炸糊了就行,江孜炸了七八朵菊花给大伙儿试试味便停下来将炸菊花的任务交给了胡明——胡明虽然内向了一些,厨艺其实还不错,比赵六还要好一些。
第345章、菊花菜式(二)
江孜先盯着胡明炸过几朵菊花后就放心离开,何军已经将鱼杀好,鱼骨正在炖汤,距离能用上还有段时间,她便拿起已经削皮切好的雪梨对众人道:“再做道甜汤,大鱼大肉吃多了觉得腻,来一碗菊花雪梨汤就非常不错,清清甜甜的,或者用来配糕点吃也合适。”
“这道甜汤也很简单,雪梨与菊花放入壶中,加入适量的白糖与清水,煮上半刻钟就可以了。”
江孜扭头看向林荷:“林姨,你来煮吧。”
林荷立即就上前接过江孜手上的雪梨,江孜又指了指那梨子皮:“我记得前两天早膳做的梨皮粥也不错,这次再加些菊花,明儿早膳就做这个吧。”
后厨这些人里面,赵玉梅熬粥最好,其次便是林大仁,明明开面馆卖面食的,却是熬得一手好粥,赵玉梅不在,这熬粥自然就是他的工作了。
鱼骨汤已经熬得奶白浓稠,散发着鲜香味,何军正在煎鱼肉,煎得两面金黄便直接用锅铲将鱼肉捣碎。
“何叔,捣碎的鱼肉直接放进鱼骨汤里,用小火慢炖,炖得浓郁粘稠的状态,再撒上菊花瓣就可以了。”江孜过去看了一会,把做法告诉何军便转身去了另一个灶台,挑了一块层次分明十分漂亮的五花肉。
“姑娘,有什么要我做的吗?”刚刚还在何军身边的赵六凑了过来,江孜低头没看他,将五花肉冲洗干净,然后才道:“不用,你跟着何叔就好,学东西的时候专心些,不要那边还没学会就往这边跑。”
赵六当即就闹了个大红脸,难得有些局促,小声嗯了一声,转身去了何军身边,何军轻哼,抬眼瞪了他一眼。
原本江孜是挺喜欢赵六这股子积极劲儿的,可越往后越觉着不对,既然是学徒,就好好跟着自己的师傅学,没事的时候给大伙儿帮忙是好的,可师傅在做菜,你做学徒的不跟着好好学,反而跑过来给别人打下手,难不成这辈子都给人打下手,不打算好好学了?
而且每次只要她进后厨,赵六就跑到她面前来表现,就像是工作中,想要在领导面前表现,让领导记得自己,或许能更快的获得晋升。
但是在后厨不一样的是,你得学会了才能更好的表现,积极的帮忙打下手有什么用,学不到东西,就无法独当一面。
纯粹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江孜说完便把赵六这事抛到了脑后,洗干净的五花肉泛着粉色,非常新鲜且漂亮。
好久没吃烤肉了,有些想念,就做个脆皮烤五花肉,裹上生菜,那滋味真是绝了。
江孜先往锅里舀了水没过五花肉,加入生姜和八角,以及半勺米酒,煮上一刻钟,煮肉的时候,她去切了半颗洋葱、准备好葱姜蒜片,还有一小碟干辣椒粉和孜然粉。
这时何军已经煮好了菊花雪梨汤,特地倒了一杯让赵六送过来,江孜浅浅尝了一口点头:“不错,白糖放得刚刚好,不会盖住雪梨的清甜,菊花香味很好闻。”
赵六当即笑得灿烂:“那我给夫人也倒一杯。”
兴冲冲的就出去了,何军便走了过来:“姑娘,赵六这小子就是想在你面前好好表现,其余的都没想那么多,以后我肯定好好盯着他,不让他再这样了。”
江孜盯着锅里的五花肉,头也没抬的嗯了一声,何军也不再纠结这个话题,目光也望向了锅里的五花肉,有些好奇的问:“姑娘,你这是要做什么?”
还是头一次见把五花肉直接用水煮的。
不对,有些不懂厨艺的乡野人家有时候随便乱炖就加些水直接煮肉,他是听说过,但是自家姑娘懂厨艺呀,干嘛要这样煮肉?
这能好吃吗?
“做个脆皮五花肉。”江孜拿筷子夹起锅里的五花肉,向他解释:“先加生姜、八角和米酒煮上一刻钟是为了去腥,煮好再用这些配料腌制半个时辰。”
说着便指了指摆放整齐的配料,将五花肉捞出来冲洗干净,依次倒入酱油、白糖、猪油、洋葱、辣椒粉、孜然粉、葱姜蒜片以及适量盐,抓拌均匀放置在旁边腌制半个时辰。
“这样就好了?”何军凑过去俯身在拌好的五花肉前嗅了嗅,又站直身道:“闻着是真的挺香的。”
“嗯,何叔,你帮我记着点时间,半个时辰叫我,我出去坐会,你们差不多也该准备晚膳了。”江孜说完便洗了洗手,出了厨房,江母和于母坐在那一起喝着菊花雪梨汤。
“阿娘,婶婶,这菊花雪梨汤怎么样?合胃口吧?”江孜坐在江母身旁,捏起桌上的一块菊花饼,江母笑着点头,给江孜倒了一杯菊花雪梨汤:“配上甜汤吃这菊花酥饼才好。”
江孜接过江母递过来的菊花酥饼,这是林大仁做的,他在做面食点心上面还是比别人要厉害许多。
“这菊花酥饼味道是真好,阿孜你快尝尝。”于婶也拿起一块菊花酥饼,一手捏着一手挡在酥饼下方,咬一口,碎脆的饼皮就咔嚓一声掉落了下来,正好落在她的手心,于婶可不嫌弃,抬手就将掉落的碎渣倒入嘴里,江孜看着有样学样,轻轻咬了一口,这菊花酥饼吃起来酥酥脆脆的,里面的菊花馅甜度刚刚好,带着淡淡的菊花香,甜而不腻,再喝一口菊花雪梨汤,满口都是菊花香。
“好吃。”江孜也忍不住点头,江母就笑:“难得你也说喜欢,这菊花酥饼做起来不简单吧?”
“主要是林叔做的这饼皮费事,还有鲜花馅要做得好吃不带苦涩味儿也不容易,林姨做的就好吃。”江孜点头:“这面饼就要用到油皮和水油皮两种面团,水油皮得把油皮包裹上擀平,然后像叠被子一般的叠加起来,再擀平,重复多次,这样子做出来的菊花饼才更有层次更加酥脆。”
“最后擀平多次的面皮卷起来,切成大小合适的小剂子,裹上菊花馅,压成饼状,放入菊花模具中,就成了一朵朵漂亮的菊花,在表层涂上一层蛋液,放进面包窑烤上一刻钟就可以了。”
第346章、菊花菜式(三)
于婶在旁边听得直摇头:“这做法听着还真挺麻烦的,能研究出这些吃食的人也厉害。”
“要我说,能研究出这些吃食的人,既要有银子又要有闲工夫,还得贪吃想吃,才有耐心去研究呢。”于晓静正好掀开帘子走进来,听到于婶的话就吐槽,然后坐下拿起个空杯先给自己倒了杯菊花雪梨汤,端出来放了一会儿的甜汤只是微微温热,于晓静仰头喝了个精光,伸手就要去捏菊花酥饼,被江孜拍开:“去洗手。”
“行行行,这就去洗手。”于晓静气哼哼的站起来,江母笑着摇了摇头,问于婶:“重阳的香囊,晓静做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