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19节

  “哎呀,我这几天不是忙吗?再说嫂子你跟晓晨哥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信不过的。”江孜挽着张宁宁胳膊笑,张宁宁叹气,言语间很是可惜:“你若是能嫁给我们家晓毅,才算真正的自家人,再说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你可别偷懒了。”
  “好好好,账本我一会带走,这两天一定抽空仔仔细细认真的看,行不?”江孜不敢再继续这个话题,拉着她朝着于晓晨走去:“嫂子,这几天该陆陆续续的往清河县那边送些食材,要先预备起来了,到时候你跟晓晨哥就要辛苦些了。”
  “这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到时候我们送过去,还是你那边派人过来接?”张宁宁将账本收好,继续道:“如今人手充足,存货还是很充足的,我觉着差不多也可以备一些新品种了。”
  “可以,到时候我跟赵婶说一下,做点儿花生糖和芝麻糖,这种糖存放时间稍微长一些。”江孜点头,又问:“赵婶最近做的鱼丸还剩多久?鱼丸最多保存三天,记得及时送到食肆,十一号的时候备上二十斤送到县里。”
  “不多,没留多少存货,隔天做个十斤鱼丸,两天就往镇上送,也有村里人来买着吃的,剩的不多。”张宁宁天天管着库存进出,回答得非常迅速,江孜点点头:“时间也差不多了,赵婶让金花下厨,我也去尝尝她的手艺。”
  “赵婶总夸她,我吃着味道确实也不错。”张宁宁笑,挽着江孜,于晓晨照旧话少,默默的跟在两人身后,听着两个姑娘家说说笑笑。
  加工坊的人吃饭都是男女分别在各自的院子里,江孜自然是跟着去了女人们那边,于晓晨给男人们送了饭菜,就留在那了。
  除了江孜刚刚听到的红烧肉和白菜粉条炖肉,还有一个醋溜藕片和番茄蛋汤,没有煮米饭,拳头大的馒头装了一小盆,是黑面和白面掺着的做的。
  做面食最拿手的是林大仁,赵婶做得也不算太好,特地请教了林大仁,做出来馒头特别软乎。
  “这可不是我做的。”赵玉梅笑眯眯的并不邀功,指了指有些不好意思的吴金花:“这丫头其实挺适合跟着林大仁的,面食做得也很不错。”
  “看她自己喜欢吧。”江孜拿筷子指了指那盘红烧肉:“单从卖相看,炒糖色还不过关,最近多练练,到时候县里的食肆开业,你要跟着赵婶去那边帮忙。”
  “好。”吴金花咬着筷子直点头,目光在桌子上打转,然后偷偷瞄了江孜一眼,江孜好笑的看了她一眼,夹了些粉条炖肉——煎得微微焦黄的五花肉肥而不腻,白菜鲜嫩微甜,红薯粉条吸满汤汁,尽是猪肉的鲜香和白菜的微甜,又软又糯。
  “好吃。”江孜毫不吝啬的竖起大拇指:“这道菜到时候可以让你来做了。”
  “真的?”吴金花抬眼,亮晶晶的盯着江孜,江孜肯定的点头,又舀了汤,吃了两片糖醋藕片,味道都挺不错的。
  “好好跟着赵婶学,学好了就去铺子当主厨。”江孜其实也没想到吴金花才跟着赵玉梅学了小半个月,厨艺进步这么快。
  “嗯!”听到这个好消息,吴金花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止不住,赵玉梅好笑的摇摇头:“还真是个小丫头片子。”
  “赵婶,我才不是什么小丫头片子,我比姑娘还大两岁呢。”吴金花偏头不满抗议,江孜挑了挑眉:“那是不小了,这个年纪都能相看人家了。”
  吴金花瞬间红了脸,低着头不说话了,倒是赵玉梅有些迟疑的看向江孜:“姑娘,你的意思是……也愿意给她们这些姑娘家相看相看?”
  第324章、江母的红娘新职业(一)
  赵玉梅的话,江孜很是不理解。
  “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年纪,当然要相看人家。”江孜低头喝汤,继续道:“主要还是看你们自己的意思,若是有互相看得上的,跟我说便是,我可不胡乱给你们指人,免得成了一对什么怨偶。”
  “是姑娘心善。”赵玉梅感叹一声,没再说什么,江孜倒是仔细想了想,还真别说,之前没考虑这么多,如今家里人可不少了,单身的也多,是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
  有时候男女搭配干活也不累嘛。
  只是这事儿,她一个没成亲的小姑娘可不好瞎指挥,还是得交给她娘——或许她娘能解锁红娘新职业?
  也比成天刺绣伤眼睛,歇着就说无聊的很。
  给她找点事做也不错。
  吃过午饭,江孜和张宁宁在村里散步消食,不少村民也在,好些大婶都凑了过来,话里话外都在打探江孜买下肖家田地的事情,甚至有一个这样说着风凉话:“听说肖老爷子卖地的银子都被那败家子给拿走了,那还哪有剩的?要我说也是肖老爷子自己的问题,好好一个大小伙子,给惯成什么样子了?江家阿孜,你把地买走了,那肖家可不得吃西北风了?”
  张宁宁把江孜护在身后,对着那大婶就是一顿输出:“大婶,你这说的都是什么话?怎么听着像说肖爷爷以后都没饭吃了,还是因为江孜的原因?背着人说闲话可不好,要不咱们去肖老爷子面前说道说道?阿孜和肖爷爷就是正常买卖田地,还有村长爷爷作证,双方都是自愿的,便是你家吃西北风了,肖爷爷也不可能,就算肖爷爷想把宅子卖了,也跟你没半点儿关系,还是好好顾着自家,别老盯着别人。”
  “你这丫头怎么说话这般厉害,我又没说什么……”大婶一听,当即横眉竖眼的,只是瞧着凶巴巴的,话都没说完就被张宁宁给打断了:“婶子,你说没说,大伙儿都听着呢,阿孜心善心软,什么都惦记着帮村里人,可别让人心寒了!”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立刻就开口讨伐了。
  “我听着你那话也不对,难道肖老爷子卖了地家里就过不下去了?然后还是阿孜的错?”
  “就是,我看你啊,就是嫉妒吧?”
  “可真不兴瞎说,阿孜多好的丫头。”
  “肖老爷子就那么一个老来子,可怜从小没了娘,娇惯着些也正常。”
  “是啊,肖家自己的田地,想卖便卖了,就算不卖那以后也是肖家小子的。”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张宁宁朝着江孜使了个眼神,趁着她们都没注意的时候飞快溜出了人群,赶紧回了于家。
  “嫂子,你现在这嘴皮子越来越厉害了,肯定是跟晓静待久了。”江孜回了看了一眼仍旧聚在一起的大婶们,用力摇了摇头:“太可怕了,我以后可都要不敢出去散步了,一人一句的,换我都接不上话。”
  “没办法,村里人如今总是喜欢跑来找我打探消息,问加工坊要不要招人啦,食肆要不要招人啦,来买点东西讨价还价的,我要还不厉害些,可说不过这些婶子们。”张宁宁笑着解释,又道:“村里人天天就呆在这么一小块儿地方,除了农忙或者上山,其实也没太多事做,聚在一起可不就说说八卦,谁家发生了什么,几乎不用半个时辰就能传得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
  “没事的时候我也喜欢八卦,但是我可不想成为八卦本卦。”江孜叹气:“走走走,没啥事我就先回镇上了。”
  张宁宁捂嘴笑,阿孜总是能说些有意思的新鲜话,什么八卦本卦的,真有意思。
  回了于家,又跟张宁宁闲聊了两句,白策便赶着驴车和江孜一起回镇上了,这辆驴车是新买的,江孜本来想买马车的,可一匹马竟然卖七八十两,实在是太伤荷包了,本来想着,可惜都是些老牛,赶车或者种地都不行了,最终还是买了辆驴车。
  日落西斜时,江孜回到了镇上的食肆,落日的余晖洒满院落,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的很是热闹,当然热闹的不只是树上的小动物,还有院子里的人。
  今天于晓静的杂货铺关门很早,她早早的就来到私塾,磕着瓜子和江母在聊天。
  “江姨,你得注意点傅怀瑾,我发现他最近来得太勤快了,总是围着阿孜转,这样不好。”江孜一踏入后院,就听到于晓静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跟一本正经的跟江母胡说八道:“不怀好意!两面三刀!心怀不轨!”
  ……
  这都说的是什么跟什么呢?
  不怀好意?两面三刀?心怀不轨?
  现在倒是厉害了,还能出口成成语了?
  可是仔细听听,这几个成语适合用在傅怀瑾身上吗?
  “这几个成语可不是这么用的……”江母也有些好笑,抬头看到了江孜,便朝她招招手:“阿孜,回来了?通记牙行刚送来三个人,会些厨艺的我让他去厨房跟着林大仁打下手了,另外两个是兄弟,我让他们跟着周吴去前头先看看。”
  “嗯,我之前也跟他们说过了。”江孜点头,坐下,偏头看向悄悄把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显有些心虚的于晓静,挑眉:“干什么呢,怕我把你吃了啊?”
  “我哪有。”于晓静小声嘟囔,伸手抓了一把瓜子继续嗑得咔擦咔擦响,仿佛刚刚什么都没说一样,江孜轻哼了一声,不理她了,转而看向江母,跟她说起今天去村里的事,江母点头:“村里人都不容易,咱们要是能从村里收购的东西就从村里收购。”
  “我今天还去咱们家看过了,估计后天就能彻底完工了,今天都在收拾东西打扫了。”江孜也跟着嗑瓜子,这瓜子是林荷炒的,是桂花香味的,吃着满口留香。
  “那得尽快找人算算日子,办个乔迁宴。”江母放下茶杯,估摸了下时间:“九号还要办你的及笄宴,十二号新铺子又要开业,再加个乔迁宴,真的是要忙不过来了。”
  “那要不……下半个月再入住办乔迁宴,咱们在镇上先住着。”江孜提议。
  第325章、江母的红娘新职业(二)
  江孜的建议得到了江母的认可,两人就这事聊了几句,然后江孜便提起了从牙行买回来的众人们的婚配问题。
  “今天也是被提醒了,虽说他们如今确实是入了奴籍,可不代表不能婚配。”江孜跟着于晓静一起吧唧吧唧嗑瓜子,江母听着直点头:“你要是这么说……像金花和招娣应当十五六岁了吧?姑娘家这个年纪可不能拖,再拖就成了老姑娘了,至于周吴这些个大小伙子,就算是稍微晚些成亲也不算什么。”
  “可是他们毕竟是奴籍,有哪家好姑娘愿意嫁或者哪家公子愿意娶的?”江孜摇摇头:“正常来说,他们生下来的孩子都算是家生子,也是奴籍,谁愿意自家孩子生来就是奴籍的?”
  “这也没错。”江母叹气:“索性咱们自家这些都是未婚配的,又成日里待在一起,说不定就有互相看上眼的,这事你就不用管了,到时候我找你于婶商量商量。”
  这话一出,江母的红娘新职业是没得跑了。
  旁边磕着瓜子的于晓静把瓜子壳一扔,兴致勃勃的凑到江母跟前:“江姨,你有什么打算?说来听听呗,我觉着挺有意思的。”
  “你呀,有什么没意思的?小姑娘家家的关心这些做什么,害不害臊?”江母没好气的伸手戳了戳她的额头,于晓静现学现用:“阿孜刚刚都说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有什么好害臊的?”
  “你好好操心你杂货铺的生意,别的就不要瞎打听了。”江母没有丝毫想要跟于晓静谈论的意思,伸了个懒腰:“坐太久了,得走动走动。”
  江母绕着院子走动起来,于晓静又抓了一把瓜子,凑到江孜面前:“金花和招娣比我们俩大两三岁,肯定得早些婚配了,那岂不是最近有喜事了?”
  “哪有这么快,又不能随便指派个人让她们嫁了吧?再说年前正是忙碌的时候,我是没时间操心这些事?”江孜看了眼江母,笑:“让我娘操心去,她最近总是在念叨说家里人多了,她想做点什么都有人抢着帮忙,啥也不用做,就做做针线,无聊的很,那现在这不是有事做了。”
  “那岂不是要跟咱们村那个媒婆一样?”于晓静说着说着赶紧摇头:“我可想象不出来江姨头戴大红花的那样子,太艳俗了,受不了一点儿!”
  “你可别太离谱。”江孜噗嗤一声就笑了:“我娘顶多就是打听下咱们自家这些人里头有没有互相看上眼的,哪里会跑去当什么媒婆。”
  于晓静嘿嘿傻笑,伸手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掌心还有几颗瓜子掉落在头上,她忙低头:“阿孜,我把瓜子弄头发上了,快帮我拿下来。”
  “就你事多。”江孜嘴上是抱怨,可是让她帮忙的的时候,她也是二话不说的就去做了,于晓静低着头方便江孜,又问:“阿孜,这瓜子是真不错,有没有多的,我拿到杂货铺去卖。”
  “卖?也不是不行,得问下林姨。”
  这瓜子是林荷炒的,是桂花香味儿的,吃着满口生香,手指捏着瓜子吃了一会,连手上都是淡淡的桂花香。
  于晓静又抓了一把瓜子:“既然有桂花香味的,那是不是可以有其他味道的?我觉着咱们可以卖多种口味的瓜子。”
  “嗯……也不是不行,正好嫂子说加工坊那边的存货挺多的,可以加些新品种了。”江孜一下子就来劲了,抬手就捏了捏于晓静肉乎乎的脸蛋:“原来贪吃也有点用啊,我正愁不知道新品做些什么,炒瓜子就不错,桂花香味、焦糖口味、五香口味这三种怎么样?”
  “松手松手,你捏疼我了!”于晓静拍开江孜的手,问:“这瓜子是我二哥他们收回来的吧?数量挺多的吧?”
  “五百多斤。”江孜抬手比了个五的手势,又道:“瓜子放久了容易受潮,幸亏你提醒,不然就糟了。”
  “那是不是你这次就只拿两成?”于晓静期待的眨巴着眼睛,江孜露出一个虚伪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不好意思,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谈钱太伤感情,还是老样子,三成。”
  大拇指和食指一弯,比了个三。
  于晓静翻了个大白眼。
  “我就不跟你闲扯了,我去找林姨。”江孜是说行动就立马行动,一进厨房就看到林大仁身边跟了一个年轻小伙子,长得还蛮清秀的。
  “姑娘,这是胡明,以前就是在厨房帮厨的,有些底子,面食做得也不错。”林大仁瞧见江孜,立刻就带着胡明走了过来,小伙子还有些拘谨,站在林大仁小声喊了声姑娘。
  “那不是正好,就跟你好好学。”江孜朝他点点头:“林叔,刚好,你们要是空,就去地窖帮我把那两麻袋的瓜子全都拿出来,我今天多做几个口味的瓜子。”
  话音才刚落下,赵六立刻就放下了手上的抹布,跑了过来:“我来我来,林叔你忙,我跟胡明去搬。”
  “就这臭小子积极。”何军正坐在角落里歇息,瞧着这一幕就笑,江孜没管他们,走向林荷,林荷正在炸素丸子,空气里都是油炸物的香味,浅口长盘里,已经炸好的素丸子金黄酥脆,看着就很不错的样子。
  林荷正在炸素丸子,空气里都是油炸物的香味,浅口长盘里,已经炸好的素丸子金黄酥脆,看着就很不错的样子,江孜伸手捏了一粒塞进嘴里,外酥里嫩的,火候是刚刚好。
  “姑娘怎么来?我做的胡萝卜素丸子怎么样?我觉着可以单独卖,做成酸辣丸子汤也不错,炸好了也能放几天,可以多备些。”林姨拿着大大的漏勺,将在热油中翻滚的素丸子捞了出来,刚出锅的素丸子热气腾腾的,香味更是浓郁。
  “可以多做些备着,红烧应当也不错。”江孜忍不住又捏了一粒刚出锅的素丸子,烫得直咧嘴呼呼了半天才吃下去,酥酥脆脆的味道是真不错。
  第326章、多口味炒瓜子
  “小心些,烫着呢!”林荷看着江孜这样,赶紧拦住她:“可不能多吃,刚出锅的烫乎,容易上火。”
  “好。”江孜只得有些可惜的把收手了回来,那样子看得林荷都有些好笑——姑娘平时表现得再成熟,可终究还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罢了。
  “晚上我就做一道酸辣丸子汤,现在夜里凉爽,吃点又辣又热乎的汤就极好。”林荷笑着将锅里的油倒入一旁的陶罐,炸过丸子的油不能浪费,还是能用来炒菜的。
  “行。”江孜刚点头,赵六和胡明一人扛着一个麻袋进来了,寻了空地放下。
  “姑娘,搬过来了,还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赵六这个人爱表现,但是做事很积极,性格又开朗,倒是一点也不让人觉得讨厌。
  “你们先拿两斤瓜子去用清水冲洗一下。”江孜看了一眼拘谨站在旁边的胡明,对赵六说道,又看向林荷:“林姨,我打算炒些不同口味的瓜子,放到杂货铺去卖,你炒的桂花香味的就不错,再做些焦糖口味和五香口味的。”
  林荷面露难色:“姑娘,不是我不愿意,只是这几百斤瓜子,要全部炒完,可别说我了,就算加上何军林大仁,咱们也忙不完,之前那五斤瓜子,我可是花了好几个时辰。”
  炒瓜子费劲,先得浸泡,又要翻炒,火候也要把握,做起来其实也不容易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