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09节
“我也是这么想的。”江孜点头:“除了把屋子改建,还要在后院搭四个面包窑,我怕少了都不够用。”
“行,那就让晓静回去了跟你于叔说一声,明儿就让他们抽几个人手去县里。”江母点点头,又想起什么道:“对了,这又添了人手,床单被褥衣服什么的都要给他们备上,直接买还是贵了些,让晓静回去跟你于婶说下,看现在谁有空闲帮忙做的,给些工钱就行。”
“差点把这事给忘记了。”江孜伸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又挽着江母的胳膊笑:“还是娘想得周到,要是娘你不在,我可怎么办!”
“你已经够能干了。”江母笑着拍了拍江孜的肩膀,又叹了口气:“我倒是不希望你这么能干懂事。”
说到这里,江孜见江母又要开始埋怨自己这个做娘亲的拖累孩子了,赶紧岔开话题:“娘,今天于婶怎么没来呀?”
自从于晓静的杂货铺开业,于婶是雷打不动的天天来镇上,去给于晓静看铺子帮忙,刚开业的时候确实比较忙碌,慢慢的生意也就平缓了些,毕竟许多杂货类的东西又不是什么易耗品,买了兴许很久都不用买了,但是铺子里还卖些糕点,虽然没有开业的时候那么忙碌,但生意还不错,不过一个人也忙得过来,即使是这样,于婶还是天天来帮忙,今天没见着人,倒是有些稀奇了。
“你于叔现在不是接了你的活,地里的活计就忙不过来了,你于婶不得在家帮帮忙啊?”江母解释,又道:“对了,我都差点忘了,昨儿你于婶说村长那边传了消息,村里有三户人家愿意将地给咱们做种植,现在可都快九月底了,你想好要种什么了吗?时间可要来不及了。”
“有几亩地?先种一批小米辣,赶在年前下雪收获一批,不然中间的空挡就缺小米辣用了。“江孜还真把这事给忘记了,方山村虽说位于大华朝的南方,但实际已经非常靠近北边了,冬天十分寒冷,尤其是下雪的时候。
而小米辣喜温、耐热、不耐寒,必须要早早种下去,三个月就可以收获了。
若是单单靠老大爷那边种植的小米辣,根本就不够用。
“三户人家,有七亩地,全部种小米辣会不会太多?”江母提议:“留三四亩地再种些红薯,现在加工坊的红薯消耗量太大了,你哥说周边近一些的村落都要收不到红薯了。
“那就一半种红薯一半种小米辣。”江孜立刻接过话,只是话音一落,江母又有些愁:“就是咱们这里冬天偏冷了些,怕影响红薯的收成,你于婶说过红薯要天气暖一些的时候种,收成才好。”
“没事,到时候弄个温室大棚。”江孜早就有了主意,于晓静凑了过来,挨着江孜坐下:“阿孜,那七亩地可不少了,你租赁他们的田地要给租金,他们负责种植,你每个月还要给他们米粮和月钱,你确定你到时候收获的成本不会太高?”
“如果只是按照红薯的价格来算,铁定亏呀。“江孜这样说着,换来了于晓静你知道还这样是不是傻的眼神,她便笑了,算给于晓静听:“一亩地一年的租金是5两银子,七亩地是35两银子,农忙期间,每户负责各自的田地种植,月钱200文,包早午饭,就当每月三户的花销在2两银子,再加上种植需要的种子肥料,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成本差不多要45两到50两,一年可以种植两茬红薯,一亩地一次性能收获800斤红薯,七亩地是5600斤,两茬红薯就有一万一千多斤,如果只是卖红薯的话,2文一斤,只能卖22两银子,血亏。”
“你都说血亏了,还做这亏本生意?”于晓静看向江孜的眼神越发的像是在说她有毛病,江母好笑的拍了拍于晓静的肩膀:“阿孜能愿意做亏本生意?你别看这算出来一年的费用高,但是把这些红薯加工成红薯粉条、再做成酸辣粉卖,价格就翻了好几倍了,虽说还是要比收购的红薯成本高一些,顶多少赚些,也不会亏的。”
“说是这么说,赚得少不就等于亏了。”于晓静如今就是个财迷,如今独自开着杂货铺,管着账本,她很清楚成本高就意味着利润低,辛辛苦苦的少赚那么多,就等于亏。
“你说的是没错,不过我现在是想着要多囤货,先保证咱们库存充裕些不是?食肆里要用的时候没货,那岂不是完蛋了?在村里租赁田地只是暂时的,等我手头上充裕了些,就去买些地,买些人回来种地,成本就低了。”江孜有打算的,就是手头上没钱。
“看样子你这还打算当个地主老爷啊?”于晓静笑,又道:“对了,你说起买地的事,我就想起来了,咱们村里肖家那个小子最近吵着闹着要把家里的地给卖了,说是要把县里百花楼的姑娘赎回来当媳妇,把肖老头都气病了。”
“百花楼的姑娘?那不是青楼吗?这小子如今真是越来越浑了。”江母一听就直摇头:“肖老爷子遇上这么个败家子,也是够辛苦的了。”
第297章、何军的手艺(一)
肖家也是方山村的外来民,比江家来得早,肖老爷子早年挣了不少钱,在村里盖了青砖房,置办了十亩水田,五亩旱田,在方山村算得上是个小地主了,田地这么多根本种不来,都是请村里人种或者租出去收租子的,当时日子好过得都要叫人眼红了。
可惜肖老爷子的媳妇不小心摔了一跤早产大出血死了,这宝贝儿子从小就娇生惯养,花起银子来眼睛都不眨,二十岁的小伙子了还成天在外面呼朋唤友的胡闹玩耍,一点正事不干,肖老爷子年岁也大了,哪里管得住这么个混小子,虽说家里还有十几亩地,每年收入也不少了,可是往往都要被这个败家子胡乱花掉,据说家里早些年攒的银子也没剩多少,表面上看着肖家的日子过的是不错,可没有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这么个小混子。
结果这肖家小子直接连正经姑娘家都不要了,非要去赎一个青楼女子。
乡下人家里,谁家会去逛窑子啊。
这消息传出来,更加没人愿意将自己闺女嫁到肖家了。
“赎一个青楼女子,要花不少银子吧。”江孜啧了一声,摇头:“这十几亩良田能卖多少钱?五六十两差不多,那怕是不够吧。”
“不知道,反正他还说什么如果有人要是买的话,他愿意便宜些,十五亩地一共就卖五十两。”于晓静耸耸肩表示不理解:“为了一个青楼女子,至于吗?”
“若是真卖了,这肖家吃用的花销从哪里来?这小子也真是胡来。”江母摇头叹气,江孜倒是有了些兴趣:“这人也是魔怔了……阿娘,如果肖爷爷真让卖了,我买下来怎么样?到时候如果肖爷爷愿意,咱们还能雇佣他给咱们种地,好歹也能有份收入。”
“肖老爷子怕是不愿意。”江母摇头,这年头的人把田地看得很重,哪里愿意轻易就卖掉,江孜耸耸肩:“问问也没关系嘛,晓静,你回去就让于婶帮我去问问呗,要是肖老爷子真打算卖,也不用便宜,就按照正常的价格就行。”
“可以是可以,不过……”于晓静顿了顿,挑眉:“你还有银子呢?”
问到点子上了,她自己都把这给忘了,她手上可没有多少银子了。
“暂时好像不够。”江孜嘿嘿笑了一声,换来于晓静一个白眼:“那你说得挺起劲的。”
“食肆每天都有收入,应该勉强能周转过来,你今天回去了先帮我问问。”江孜扯了扯于晓静的胳膊,笑得贼兮兮的:“大不了欠你跟我哥的银子晚些还呗。”
“我就知道!”于晓静哼了一声,伸手掐了江孜一把:“我回去就帮你问问。”
江母在一旁没怎么说话,心里却在盘算家里还有多少银子,这一两个月里阿谌和阿孜都有给银子当家用,实际上其实并没有用多少,虽然银子不多,倒是能拿出来给阿孜应应急。
想着她又轻轻叹了口气,阿孜如今是挺能赚钱的,但也着实能花钱。
几人正说着话,面包窑传来的香味越发浓郁,于晓静的所有心思都被吸引了过去,巴巴的望着:“阿孜,这还要多久?闻着老香了。”
“差不多了,再等一盏茶的时间吧。”江孜估算了一下时间,站起来:“时候也不算早了,去厨房看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何军刚来,自然有要展现自己厨艺的意思,赵六就跟在他身后帮忙,动作迅速的递着调料或者处理好的食材,看着就十分默契。
因为已经准备了羊杂汤和焖羊肉还有烤羊排,何军便只做了一个荤菜,便是红烧鱼,他做的红烧鱼颜色红亮,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鲜红的辣椒,瞧着色彩鲜明十分漂亮,空气中散发的浓郁的香味就能让人知道这道红烧鱼并不只是好看,还会好吃。
除了红烧鱼,他做的都是素菜,红烧茄子、松仁玉米、香菇油菜、醋溜白菜、豆芽炒韭菜以及麻婆豆腐,正正好四荤六素十道菜。
“姑娘,你来得正好,都准备好了,可以吃饭了。”林荷最先看到江孜,连忙打了招呼:“就差那道烤羊排了。”
“烤羊排也可以了,上菜吃饭吧。”江孜转了一圈,对何军的手艺有了初步的感官——好吃不好吃先不论,好看是真的好看,每道菜都是十分精致,瞧着都有些不想下筷子。
于晓静第一个抓起了筷子,对准了离她最近的红烧鱼——这些菜做得再好看又怎么样,最后不还是要吃到嘴里的,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无论是于家还是江家,其实都很少吃鱼。
准确的来说,是很少有人会吃鱼,因为鱼刺多,而且有很重的土腥味,就算是酒楼饭馆,有时候做出来的鱼都带一股腥味。
其实是很简单的,杀鱼的时候去除鱼线,洗干净血水,就能去掉一大部分的鱼腥味,再加上烹饪过程加入的米酒、葱蒜等,都能更好的去掉鱼腥味。
只是很少人知道这些法子,做菜的时候又很少用各种调味料,做出来味道清淡,鱼腥味就会更明显了,所以吃鱼的人很少,即使知道哪家酒楼饭馆的鱼肉做得好吃,也不可能天天去下馆子吧。
何军做的红烧鱼卖相很不错,已经尝不出土腥味了,入口带有微微的辣味和浓郁的酱香,但也没有遮掩掉鱼肉的鲜美,或许是因为先油炸后炖煮,鱼的表皮略带焦脆,包裹在鱼皮里的鱼肉却是十分嫩滑,外焦里嫩。
“阿孜,这个红烧鱼好好吃,不比你做的差!”于晓静尝了一口,又夹了一大块鱼肉,仔仔细细的挑了鱼刺,分成两半夹给江母和于婶:“娘,江姨,你们快尝尝,味道真好。”
“阿孜做的红烧鱼,味道更辣更浓郁些,口味更重,今天这个倒是正正好。”江母尝了鱼肉,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于婶也点头:“喜欢重口的就更喜欢阿孜做,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口味淡些,这样就刚好。”
第298章、何军的手艺(二)
因为于晓静的推荐,大家都在吃鱼,除了江谌,他一向不太喜欢吃鱼,嫌麻烦,刺太多,他便将目光放到了桌上正中央的那碗羊杂汤,羊杂汤热气腾腾的的,盛出来便撒上了香菜、葱花,又滴上几滴辣椒油,闻着没有膻味,鲜美中又有一丝香辣的味道。
旁边放着汤勺,他便去舀那汤色奶白的羊杂汤,这一舀便是满满的切成小块的羊杂——羊心、羊肝、羊肚、羊大肠、羊肺等等,混合在奶白色的汤水中,又点缀着些翠绿的葱花,看起来极有食欲。
江谌先尝了一口汤,热乎乎的让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江孜的厨艺从来没让人失望过,羊杂汤喝着不膻不腻,鲜味十足,里面的羊杂带着浓郁的肉香,鲜嫩软烂,一口下去十分的满足。
羊杂汤的味道已然惊艳,江谌又将目光投向了焖羊肉与烤羊排,对于爱吃肉的他来说,羊杂还是比不了那一块块沾满红油的羊肉,他三两口就喝完了碗里的羊杂汤,朝着焖羊肉伸出了筷子。
离于晓毅最近的便是烤羊排,孜然辣椒混合在一起的烧烤香味是很多人难以抵抗的,火候掌握得刚刚好,外面焦焦脆脆的,里面的肉十分鲜嫩,虽然撒了不少的孜然辣椒,但是调味料的味道并没有掩盖羊排原本的鲜美,且羊排骨多肉少但是肥瘦结合,吃起来不柴不肥,有些上面还有软骨,吃起来脆脆的口感很是独特。
于晓毅吃了一块又一块,让于晓静瞧见了,赶紧伸出碗:“二哥,我也要吃烤羊排,给我夹两块!”
细长的羊排骨头偏多,筷子夹着吃其实是不太方便的,于晓静可不像于晓毅那么内敛放不开,当即就放下筷子,抓着羊排啃了起来,一边啃一边跟江孜说话:“阿孜,这羊排真香,直接手抓着啃更香。”
于婶长长叹了口气,只觉得没脸看,但是也没管她——怎么管,这死丫头如今根本没法管了,以后还能嫁出去吗?真愁人。
饭菜摆上桌,齐程就盯上了那一碗焖羊肉,以前同酒楼的厨子做的焖羊肉是他吃过的羊肉处理得最好的,虽然仍旧有股淡淡的膻味,但是完全不影响羊肉的鲜美,爱吃羊肉的完全能接受——那时候他与那人总是争锋相对的,也不得不承认那人做的焖羊肉味道真的极好。
他曾经想,如果一直在酒楼待下去,估计这辈子很难吃到更好吃的焖羊肉了。
只是世事难料,他离开了酒楼,入了奴籍,再次吃到焖羊肉的时候,却已经不是之前那人做的了,明明做出来的焖羊肉味道完全不一样,却让他想起了那人。
当然,姑娘做的焖羊肉味道也是一绝,完全尝不出一点膻味,做的是香辣口味的,又香又辣又不会掩盖羊肉自身的鲜味,肉香十足,里面的土豆和胡萝卜焖煮得软软烂烂的,沾满了肉汁,带着浓浓的肉香,不是肉却比肉更香。
无论是羊杂汤还是焖羊肉或者烤羊排都受到了众人的称赞,江孜尝过后便发现这羊肉是用一样的做法,做出来的羊肉味道就是比她在现代的时候做的好吃。
或许是野山羊肉的缘故,在现代哪里能吃得到正宗纯正的野生羊肉呢。
只是吃一些便罢了,江孜的重点还是放在何军做出来的那些菜上面,每个刚来到江家的人都会像何军这般,先做一顿饭菜,让大伙瞧瞧他们的厨艺究竟如何,毕竟日后就是食肆的厨子,做出来的饭菜达到江孜的期望才行。
何军毕竟曾经是官宦人家的厨子,若是厨艺差一些也不可能留在那些挑剔的达官贵人家中。
他做的这几道菜都让江孜非常满意。
红烧茄子色泽红亮,茄子软烂入味,软软糯糯的与酱汁的醇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浓郁的汤汁一点也不会觉得油腻,用来拌饭超级美味。
松仁玉米色彩鲜艳,松仁香而酥脆,玉米清甜多汁,既香甜可口又清爽不腻。
豆芽炒韭菜火候掌握得刚刚好,完好的保持了豆芽和韭菜的脆嫩口感,韭菜带着特有的香气,搭配着爽口的豆芽,清脆又鲜美。
香菇油菜明明是一道再简单寻常不过的一道素菜,却把香菇的鲜美和油菜的清甜完美融合,吃些略显油腻的肉菜再来一口香菇油菜,十分的爽口解腻。
醋溜白菜算是何军做的几道素菜中最为普通的,但是酸溜溜的很是开胃,用来解腻也不错。
麻婆豆腐闻着就有一股麻麻辣辣的味道,白嫩的豆腐已经被酱汁染成棕红色,夹杂在其中的肉馅粒粒分明,酥酥软软的,舀一勺,入口麻辣香酥嫩真的是让人无可挑剔。
“阿孜,你真的会挑人。”于晓静舀了一勺麻婆豆腐跟米饭拌在一起,塞得嘴里满满当当的,还不忘竖起大拇指夸张:“每次带回来的人,做得饭菜都好好吃。”
“把你嘴里的饭咽下去再说话!真是越来越没个女孩子样了,你天天跟阿孜在一起,就学不到她的一点好!”于婶实在看不下去,伸手就掐了她一把,于晓静干脆端着碗站起来跑到于晓毅身旁:“哥,换个位置,阿娘嫌弃我,我不跟她坐。”
于婶简直要被她气死,干脆不理她了,江母在旁边笑:“晓静哪里不好了,多有活力,优点也多,你这当娘的就是要求太高了。”
“我要求高什么?她这样能嫁出去?谁家敢要?”于婶嫌弃的看了一眼于晓静,立马挪开视线,似乎多看一眼都难受,江母笑得嘴角都压不住了:“谁不要了,我还巴不得让晓静当我儿媳妇呢。”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望了过来,于晓静连忙摆手:“江姨,你可别乱点鸳鸯谱,我跟阿谌哥……那不行那不行,这跟乱伦有什么区别?”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于晓静你想笑死我!!!!”江孜再也忍不住了,碗筷都差点没拿稳,笑得差点喘不上气,于晓静还撅了噘嘴:“我说的就是实话嘛。”
也不仅仅是江孜,江母也被逗得笑容压不住。
只有于婶,气得直扶额。
第299章、定亲(一)
于晓静是被于婶揪着耳朵给扯上驴车回家去的,江母看着她们笑,还偏头对江孜说:“要不是你哥有了心上人,我啊,还真想让晓静当我儿媳妇,多好的孩子,知根知底的。”
“我哥有心上人?”江孜当即都惊呆了,她惊讶的不是江谌有心上人,不就是晴儿姐姐嘛,她惊讶的是江母原来都清楚。
“我能不知道?你哥和那胡姑娘表现得还不够明显?也就你哥自己以为不明显。”江母端着茶,慢悠悠的喝了一口:“你哥不说,我也知道原因,胡家家境比咱们好太多了,他觉得自己高攀不起。”
江孜拉着她的手:“阿娘,你别总忧心这些,哥哥自己有打算的。”
“你哥呀,也是什么都不说,闷在心里,如今就想着组织车队去跑商,或许也是想着干出来一番事业,才好去胡家提亲吧。”江母叹气:“也是家里没什么助力,帮不到他,这些年还拖累了他不少。”
“娘。”江孜板着脸:“都说了,你别总忧心这些事,我跟哥哥从来没觉得家里有什么不好,也没觉得被拖累,我们现在日子不是已经好起来了嘛?比多少人强呀?你别操心别忧心,你身子也不好,总是这样万一病倒了怎么办?”
“行行行,你说得都对,不想了不想了,咱们也差不多该回去了。”江母好笑得放下茶杯,点了点江孜的额头:“越来越像个大人。”
“本来就不小了。”江孜小声嘀咕,跟着江母站起来。
虽然现在的她在这个世界才十四岁,可是在现代的时候,她早就成年了呀。
这样说起来,她和傅怀瑾算姐弟恋吧!
而且还是差了挺多岁数的姐弟恋。
想到这里,江孜忍不住笑出了声,江母奇怪的看她一眼,没问她笑什么,倒是提起了她的生日:“下个月六号就是你十五岁生日,到时候在方山村给你办及笄宴,我跟你于婶商量了一下,那时候咱们家的房子怕是还没能重建好,就在她家院子办,村里人多,摆不下就摆在外头,反正后山那一块就咱们两三家,空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