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04节
“至于华河,遍布大华朝各地,源头正好在大华朝皇城附近,皇族认为这条河流是皇族的起源,特地命名为华河,在皇城修建时还特地请人将水源截过来围在城池四周形成了护城河,皇族对护城河非常看重,护城河四周都有士兵把守。”
原主本就是个乡野姑娘,哪里会知道这些?对于不知道的东西,听起来自然也是有意思,就是……来这河畔放花灯的小情侣们大多数都是小声说着情话,他们这里却是在讲述河流历史。
还真是别具一格。
“你会不会觉得很无聊?”傅怀瑾显然也听到了一些话,脸色有些发红,偏头看向江孜,江孜却摇头:“不会,我喜欢听这些,我看的书知道得东西没你多,你要跟我多说说。”
“好。”傅怀瑾似乎放心了,笑容也深了几分。
这会的人并不太多,大多数都是些年轻男女,有的三五一群,也有跟江孜他们一般是两人同行的,每人手上都提着一个,不拘于兔子形状的,各种各样的,只要喜欢,什么模样的都行,甚至还有一个人提着一盏丑丑的狗灯,看得江孜直乐呵:“你瞧,丑萌丑萌的,多可爱。”
傅怀瑾沉默一瞬,压根没明白萌在哪里,明明就是丑。
两人没提花灯,要放的孔明灯也没带,转悠了一圈,直接就找了一处人少的摊位,摊位上各种各样的花灯应有尽有,摊主是一对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老婆婆正在招揽客人,老爷子低着头细细的编制着花灯,已经有了雏形,是一盏莲花灯,莲花灯是有底座的,是翠绿的荷叶造型,最适合当水灯放的。
“小姑娘,想要什么灯?花灯适合拿在手上玩耍,式样比较多,若是要放飞的得是孔明灯,就比较简单,只是描绘着些图样罢了。”老婆婆见着江孜和傅怀瑾,立刻扬起笑容同她们介绍,又指了指老爷子手上正在编制的莲花灯:“这莲花灯适合当水灯,今日还是孔明灯要得多些。”
“挑一盏孔明灯我们一起放,再挑一盏花灯吧,你拿着玩。”傅怀瑾指了指样式简单的孔明灯,上面绘着月色竹林,颇有些闲趣。
“行,婆婆,你这有纸笔吗?我想写些东西。”江孜点头询问,既然知道有人要放孔明灯,自然就有人会想写些自己的心愿,备些纸笔给客人,也费不了几个钱。
“你的字好看,你来写吧,就简单些,平安顺遂如何?”江孜将纸笔递给傅怀瑾,傅怀瑾自然是不会拒绝的,接过笔飞快的落下这四个字,顿了顿,又落下四个字:长相厮守。
旁边的老婆婆明显是识字的,笑眯眯的看向两人:“两位如此登对,定然能长相厮守。”
被不相识的人这样说,江孜都有些脸红,一旁的傅怀瑾这会倒是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还礼貌笑着谢过老婆婆的祝福,又拉着江孜去挑花灯,挑的是一盏可可爱爱的小兔灯,灯面上还画着一只憨厚可爱的小兔,正在桂花树下捧着月饼啃得欢快。
“还是一只贪吃的小兔子,刚刚好,我是个最会做吃食的厨艺。”江孜笑眯眯的提着小兔灯,等傅怀瑾付完钱,两人便朝着空旷的河畔边走去。
九月的夜里微凉,风不大,一盏孔明灯随风飘向远处的夜空,古代的天空繁星点点非常漂亮,今夜正是中秋月圆时,一轮银月悬在夜幕之中,在繁星点缀下更加显得漂亮。
“回去吧。”江孜一手提着小兔灯,另一只轻轻握了握傅怀瑾的手:“这会在家里应该已经摆上桂花宴赏月了,哥哥说他会去接傅爷爷,咱们也早些回去吧。”
或许不是第一次牵手了,这次的傅怀瑾明显淡定许多,甚至回握一下江孜——虽然耳朵还是红了。
还真是可爱的反应呢。
江孜忍不住的偷笑。
第281章、赏月
江孜和傅怀瑾回到江宅的时候,大约是晚上九点前后,江宅里十分热闹,江家人口本是不多,如今加上从牙行买来的人十个人,如今凑到一起也不少人,更何况还有于家人。
院子里摆上了江孜定做的长条桌,上面已经摆放好了桂花宴的菜肴,还有一些其他的酒水点心,因为过节,这会子也不拘于什么守礼或者规矩,不分什么主仆,像是现代的自助一般,想吃的自己拿,各自凑一起玩耍,姑娘们凑在一起踢毽子,男人们凑在一起喝酒划拳,年长些的江母和于婶于叔则陪着傅老爷子,徐老伯和徐阿婆也坐在旁边,笑呵呵的捧着一杯热茶闲聊,中间还混入了一个小小的人儿,正双手捧着一块月饼啃得开心,正是江源那个小家伙。
傅老爷子不知道听到了什么,乐呵呵的笑,一抬头见着江孜进了院子,笑得更是合不拢嘴:“阿孜,快来快来,就等你了。”
倒是把旁边的大孙子忘得一干二净。
“傅爷爷,我准备的桂花宴可还合你胃口?我还给你们准备了糖桂花、桂花蜜,还有桂花酱。”江孜走过去坐在傅老爷子身旁,笑着同他说话:“就是这些东西呀,都是偏甜,可不能贪嘴多吃。”
“怎么,还把我当不懂事的小孩子了?放心放心,我想多吃些,你徐伯徐阿婆也不会答应!”傅老爷子哈哈笑了起来:“还是小闺女贴心,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小孙女,得高兴坏。”
江孜闻言也笑:“现在这样也好嘛,我也叫一声傅爷爷,四舍五入也算您的小孙女了。”
“要真的才好呢!”傅老爷子抓着江孜的手笑眯眯的,边说还边看了一眼傅怀瑾,言语中的意思,在这些人里面怕是只有江源这个小孩不懂了。
“来,喝杯桂花酱泡的热茶。”
“来,喝杯桂花酱煮的热茶,赵婶子往里加了些陈皮,喝起来滋味不错。”江母笑了笑,拿起空杯倒了两杯热茶,中止了这个话题——她家阿孜还小呢,什么都不急呢。
江孜的注意力果然转移到了这杯桂花陈皮茶上来了。
“加了陈皮的桂花酱茶?听着还挺新奇的。”江孜端着茶杯吹了吹,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入口先是浓郁的桂花香,甜滋滋的,细细品尝下就能尝出隐藏在花香下面陈皮独特的香味和一丝几乎可以忽略的苦味。
“喝着不错吧?我觉得挺好。”于婶笑:“陈皮还是味药材呢,吃多了喝些陈皮茶也能促进消化。”
“也不能多喝,尤其是夜里,陈皮有兴奋的作用,喝多了晚上怕是会睡不着。”江孜点头,补充一句,傅老爷子稀奇的看着江孜:“你这丫头知道得倒是真不少,药材也了解。”
“我这不是喜欢看书嘛?我爹爹以前留下来的旧书都让我翻遍了,就是可惜后来都卖掉了,都没能留下来。”江孜现在解释起这些都非常流畅了,旁人听多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傅老爷子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回事,细细的问了些江父的事情,感慨道:“倒是位有才学的人,可惜了。”
江母闻言,模样看起来有些伤神,江孜连忙挽着她的胳膊,指了指填上的一轮圆月:“阿娘,你瞧,今日天气不错,这月亮也比往年要圆润好看许多。”
平日里弯弯的月牙在今日变得圆润,像极了一轮银盘,镶嵌在暗蓝色的夜空上,伴随着繁星,皎洁的月光落在院子里,将院子照得亮堂堂的,连灯笼都不需要。
这就显得江孜带回来的那只小兔子灯极为显眼。
江源有些不高兴,他当然在阿姐进院子的时候就看到她了,可是她竟然偷偷的跟夫子两个人去放花灯,不带他一起。
哼!阿源也是会生气的!
可是那盏小兔子灯好可爱呀,还在吧唧吧唧的啃着月饼呢。
“阿源,这盏小兔子灯可不可爱,要不要拿去玩呀?”
江孜一眼就看穿了江源小朋友脑袋瓜子里在想什么,没有特地带上他当然也是有点想跟傅怀瑾单独相处的小心思啦!
所以那一盏小兔子灯哄哄小朋友也不算什么嘛!
“玩。”一向粘着江孜的江源这次颇有些不情不愿的,惜字如金的就吐出来一个字眼,别扭的小孩逗得江孜笑出了声,将小兔子灯递了过去,刚接过去的江源还扭扭捏捏的,可是一转身嘴角的笑容就落不下来,提着灯噔噔噔的就往正在踢毽子的肖茹几个跑了过去。
小孩子就是好骗……不对,是好哄。
或许是因为江孜一直望着肖茹几个,傅老爷子便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在这陪着我们这些老人家,一块玩去吧。”
“没事,先陪着你们坐会。”江孜没动,依旧坐在那里,倒是傅怀瑾坐到了她身边,偏头问:“饿不饿?我记得你喜欢吃那桂花蜜蛋羹,要不要给你端一碗过来?”
“我不饿,你吃一些吧,我瞧你晚上吃得不多。”江孜拒绝,然后反推销:“你尝尝那桂花麻薯,就是我这两天新做的。”
“好。”傅怀瑾非常配合,一副你说我就听,起身去桌上拿了托盘,装上两块桂花麻薯,又端了一碗鸡蛋羹和一个空碗。
“你也吃一些,蛋羹一人一半怎么样?”傅怀瑾将托盘放下,端起蛋羹,用干净的勺子舀了一半到空碗里递给江孜,江孜便笑眯眯的接了过来:“你也赶紧吃,你好像还没吃过阿茹蒸的蛋羹真的很不错,又嫩又香,加了桂花蜜甜滋滋的。”
“嗯。”傅怀瑾应了一声,却是先拿了块桂花麻薯,问:“这是你做的?”
“今天的都是我做的,以后就不一定了,林叔可会做面食了,这些糕点点心也是一学就会,以后我肯定能轻松些了。”江孜点头,看着傅怀瑾先吃了桂花麻薯,笑得眼睛弯成了漂亮的月牙:“味道怎么样?好不好吃?还有一块呢。”
“好吃。”傅怀瑾点头,看向江孜的目光十分认真:“我喜欢吃你亲手做的东西。”
江孜被他这样直白的一句说得有些脸热。
第282章、礼物
一直热闹到接近子时,江谌和白策赶着驴车送傅家四人回去,临走前傅怀瑾塞了一个小小的木盒给江孜,木盒并不大,方方正正的,光是这个木盒子怕也是需要不少银子,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拿在手上还挺重的,江孜小心收在衣袖里,除了正在朝她挤眉弄眼的于晓静,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幕。
时间太晚了,于家人也都住下了,好在镇上的宅子够大,加上耳房,凑合一晚上也不成问题。
于晓静是和江孜睡一个屋的,进了屋就迫不及待的凑到江孜面前:“快拿出来瞧瞧,给你送什么好东西了。”
“就你好奇心重。”江孜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从衣袖中拿出木盒,于晓静紧紧盯着,非常不服气:“你敢说你不好奇?”
好吧好吧,确实也是好奇的。
木盒打开,里面垫着红色的丝绸,丝绸上放着一个通体洁白有些半透明的的玉镯,在红色丝绸的衬托下更显得通透。
两人都看得呆了一瞬,于晓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问江孜:“这玩意是不是有点贵?”
“我觉着应该不是有点贵,是非常贵。”江孜也有些惊诧,送点小礼物很正常,但是这样的东西瞧着就贵重,她能敢要?江孜虽然这样想着,但还是没忍住伸手拿起了玉镯,手指触碰时只觉得玉质细腻又温润,灯光下似乎透着淡淡的光泽——是真的好好看,怎么看都在她的审美上。
“先不论这玉镯贵不贵,只单单看起来就觉得好好看。”于晓静显然也是喜欢的,伸手摸了摸:“原来上等的白玉摸起来是这样温润细腻啊?阿孜,你戴上瞧瞧。”
江孜到底没戴上,因为江母来敲门,为的不是别的,也是为了傅怀瑾送的礼物——她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看到,她是瞧见了的,年轻时她也是家境不错人家的女儿,出嫁后其实是过得不错的,就是后来逃荒加上身子不好,家里才渐渐不好过起来,所以她还是有些眼力劲的,傅怀瑾给的木盒里装了什么且不说,就那个木盒,就至少值个好几十两。
里面的东西只怕会更贵重。
这会看到这只玉镯,就更明白了——这玉镯,没有四五百两估计都买不下,而且在常平镇可买不到这样的好东西,至少得去清河县,甚至或许只有州郡才能买得到。
“这个玉镯至少要四五百两两。”江母直接道出她的估价,江孜和于晓静当场就不说话了——四五百两吗?当然贵,如果江孜好好守着食肆,不去搞什么加工坊,不去重建房子,不去牙行买人,也不在镇上买宅子,四五百两银子她也能拿出来,可是就算能拿出来这笔钱,她会买吗?那肯定不会啊,哪个正常人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拿去买玉镯首饰戴着玩的?
“江姨,你没开玩笑呢?我也觉得这东西便宜,不过顶多就几十百来两吧?”于晓静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迟疑,一副怀疑人生的模样:“不是,几百两的玉镯谁敢戴手上?得当传家宝供起来吧?”
“这个木盒都能值个四五十两。”江母摇摇头,从江孜手上拿过玉镯小心翼翼的放在木盒里,继续道:“明天还是拿去还给他,这东西太贵重了,你们尚且没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这样的东西收着不合适。”
江孜连忙点头:“我明天就去找他。”
这东西太贵了,拿着都烫手。
“行,你有数据就行。”江母见状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嘱咐她们早些睡便离开了。
可她自己却有些睡不着了。
起先她觉得傅家同自家一样,也是逃难来到常平镇的,如今在镇上虽然开着私塾,可收的束脩其实并不算特别高,即便是家底还不错,但也不会好到让自己难以高攀,毕竟阿孜开了食肆,家里有了些积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
可谁想只是这位傅小公子送礼就送出了这么贵重的东西。
傅家怕是远不如表面上的那样普通,家底估计还是很厚实的。
更何况傅家如今算是书香门第,即使当今对商户宽限了不少,商户子弟也能读书科考,可毕竟地位还是偏低了些。
江家和傅家比起来,如今差得便太远了些。
她也不否认傅老爷子喜欢阿孜,傅怀瑾对待阿孜的样子也确实像是真心的。
可家境差得远了,就怕以后有什么矛盾。
好在傅家如今就祖孙两个,没有婆母,阿孜真要嫁过去,日子应该也不会难过。
做父母的总是为儿女考虑的,江母自然是舍不得江孜以后受累的,真说起来,傅家当然是个不错的夫家。
哎,也只能是慢慢来,看以后怎么样吧。
这一晚江母就没睡好,早起的时候有些鼻塞,硬是被江孜灌了一大碗的姜汤才作罢。
本就睡得晚,一众人起来得都晚,江母更是一夜没睡好,起来时都有些鼻塞,被江孜硬是灌了一大碗姜汤。
食肆早上没有营业,只准备午膳,江孜提着给食肆准备的饭菜,拿上玉镯去找傅怀瑾。
看到江孜手中的木盒,傅怀瑾一点也没觉得惊讶,只是一副了然的模样:“我就知道你今天要给我送回来。”
“这样贵重的东西,我当然不敢要。”江孜将木盒塞到傅怀瑾怀里:“敢要我也不敢戴,我平时都在厨房里忙活,一不小心磕碰坏了,不得心疼死我自己啊?你还是收回去好好放着。”
“行。”傅怀瑾一点礼物被退回的失落和不高兴都没有,或许是早就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了,就是江孜总觉得怪怪的。
只是这木盒还没在傅怀瑾怀里放热乎呢,来吃饭的傅老爷子一瞧见就瞪了他一眼:“没用的东西,就送个小礼物都不会送。”
傅老爷子的话让江孜沉默了一瞬——什么叫小礼物?这个价位的礼物能是小礼物?
反正让江孜把这个玉镯收下是不可能的。
第283章、开新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