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90节
“回来的时候路过清风茶楼,正好遇上了阿瑾和阿叶,阿叶说许久没吃过你亲手做的饭菜了,我便叫他们一起来了。”江母热情的招呼他们坐下,又冲着江孜和于晓静嗔怪道:“愣着做什么?有客人来,去准备些茶水呀。”
两人如梦方醒,赶紧转身去了厨房,林姨已经在准备茶水了,江孜有了想法,制止了她,挑了个竹筒,拿起菜刀将竹筒对半劈开,然后往里面放了些白毫银针——这茶叶还是齐叶送来的,听说是今年的茶叶,江孜不懂品茶,只觉得这茶叶瞧着不错,是富有光泽的银灰白,针叶十分肥厚整洁,可见制茶的人也是费了不少功夫的。
“你这是做什么?”于晓静好气,戳了戳竹筒,问:“竹筒泡茶?”
“是煮茶。”江孜笑,没做解释,拿起竹筒往外走,因为这几日食肆有卖竹筒汤品的,所以在院子角落里是搭了个火堆的,只是此时还没点燃,于晓静跟在江孜身后来到火堆前,大概明白了江孜要做什么,赶紧生火,生火不过片刻,江孜便将竹筒放在了火堆上。
“诶?你没加水,我去提水过来。”于晓静转身就要往厨房跑,江孜连忙叫住她:“拿些滚烫的开水过来。”
江母和傅怀瑾还有齐叶不知道在聊什么,笑得挺开心的,倒是于婶有些好奇的走了过来:“不是说备些茶水么?你这是在做什么?”
“竹筒煮茶,很快就好。”江孜指了指竹筒:“先将茶叶放进竹筒里用火烘烤,冒出茶叶香味时用滚烫的开水冲进去,煮上小会就可以倒出来了。”
“你呀,倒是总有这么多花样。”于婶好笑的摇摇头:“我还没尝过这样的茶水,一会可得给我也倒一杯。”
“当然当然,大家都有份嘛。”正说着话,于晓静提着水壶就出来了,等到茶叶的香味伴随着竹子的清香一起飘散开来时,江孜就指挥着于晓静将开水倒入竹筒里,只等了估摸着十几秒钟就将竹筒小心翼翼的夹起来,将里面的茶水倒入茶壶里。
“好了,端过去吧。”江孜满意的拍拍手,跟在于晓静身后一起朝着众人走去——这竹筒的茶水倒了有两壶呢,大伙儿都能喝上几杯。
“试试我用竹筒煮的茶,用的还是你上次送的白毫银针。”江孜上前给齐叶倒了杯茶,然后又依次给其他人倒茶。
第236章、竹筒煮茶(三)
江孜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坐在了江母的身侧——小小的茶杯里,茶水的汤色呈现出浅杏黄色、清澈明亮,茶香中带着一丝竹子的清香,细细品之,入口时微苦的,但竹子的清香中和了不少,而且苦味消散得很快,随之而来是十分清鲜得微甜。
“我头回觉得茶水好喝,再给我来一杯!”于晓静可不懂得和其他人一样细细品尝,一口喝完,觉得不错,便伸手再要一杯,齐叶难得露出嫌弃的模样,伸手挡了挡于晓静:“于姑娘,这茶可不是这么喝的,你这般实在是有些浪费。”
“哎呀我本来就不懂茶呀,我觉得好喝就行了呀。”于晓静承认得爽快,让齐叶很无奈,其实不只是于晓静,江孜和于婶也是不懂茶的,倒是江母还懂一些,和傅怀瑾低声讨论着这茶水的妙处。
最后不懂茶的几个人都只喝了两杯就停下来,瞧着那三人聊得开心,于婶是不解的:“我喝茶也就是提提神,这茶水也就是比咱们平时泡茶的茶沫子好一些罢了,我是不懂他们说的这些。”
茶叶精贵,上等的茶叶甚至要几十两一斤,最末等的茶叶也是要几两一斤,乡野村民们哪会去买茶叶泡茶喝的,运气好,自家村子山头有几棵茶树,摘一些回去随便炒制一下便成了,或者就只能去茶铺里买些便宜的茶沫子,虽然茶沫子泡茶浑浊不好看,但是胜在便宜呀,茶水提神又不是只有茶叶才行,茶沫子就可以了。
“我们茶楼也试过用竹筒煮茶,只是我喝着,总觉着还是今儿喝的更好一些。”说话的是齐叶,说着他还看了一眼傅怀瑾,笑:“还是阿瑾出的主意,只可惜煮出来的茶总是差一些,倒是你这不错。”
“我这其实也不算煮的。”江孜笑着摇头:“我们的步骤应当是不一样的,我是将茶叶装在竹筒里,不加水直接用火烘烤,烘烤的过程中,竹子清香会渐渐渗入茶叶,等到茶香味出来以后,就用滚烫的热水冲进竹筒里,再煮上一小会就可以倒出来。”
“你……”齐叶听得愣了一下,无奈摇头:“你还真是没心眼的,你教我做什么?好歹也是你的方子,怎么就随口说了?”
“我也不过是在书上看到的而已,也不算我的方子,说不定好多人都看过都知道呢。”江孜习惯性将书上看到的这个理由拎出来,然后就笑:“再说了,咱们现在本来就是合作关系,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小技巧而已,算不得什么,等你们尝试出不错的竹筒茶,我再做些与竹子相配的糕点如何?让我跟着多赚点钱。”
“哈哈哈……”齐叶忍不住笑出了声:“你呀你,还真是喜欢赚钱。”
“那当然,钱可是好东西,这人在世上没钱可过不下去的。”江孜一点也不遮掩自己的财迷本性,见聊得也差不多,站了起来:“我先去忙了,你们继续聊,要是还想煮茶,就自己弄,正好试试煮得怎么样。”
“你这丫头,哪有让客人动手的。”江母听着这话,有些无奈,齐叶却是不见外的笑:“没事,好歹江姑娘还唤我一声齐大哥,在这里我也当是自家,不拘束。”
旁边的傅怀瑾基本上是一言不发,听到这里也只是瞥了一眼齐叶,端起茶抿了一口,姿势端正优雅,再加上模样出色,简单的坐在那里其实都十分的引人注目,至少江孜起身离开前还是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再次在内心感慨:他真的长在了她心上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人呢。
不是说没见过其他长相出众的人,像乔珉暄和齐叶就都长得很不错,自家哥哥还有江家兄弟也都是浓眉大眼的帅小伙子,还有不少清秀书生来过食肆吃饭。
可没有一个人像傅怀瑾这般的,只要出现总是能吸引她的视线,人群里也能一眼看到他。
哎,真是栽倒在他身上了。
江孜转身直接进了厨房,她以为自己偷看傅怀瑾的那一眼十分隐晦没人注意到了,其实傅怀瑾早就发现了,只是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而已——江孜总是口是心非,好不容易现在终于愿意跟他说几句话,不再避之不及了,若是他直接对上她的视线,她又恼羞成怒不肯再理他怎么办?
其实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他和齐叶刚刚好从茶楼出来就能遇上江母和于婶子?是他在楼上与齐叶喝茶谈事刚巧从窗户处看到了他们,特地赶下去假装偶遇的。
当时齐叶就有些惊讶,他认识的傅怀瑾那样清高的一个人,竟然故意会制造偶遇,只是为了去江家食肆?江家食肆什么时候不能去?非要跟着江母和于婶去?只不过是自己去的话只能呆在大堂里当食客,若是跟着她们一起去便是客人能进得了后院,后院有什么吸引他的?
想想也就是那位江姑娘了。
那位江姑娘有什么特殊的吗?他承认他也觉得姑娘不错,挺聪明的小姑娘,会做生意厨艺好,会一些新奇的菜式和糕点,可也就仅此而已。
至于长相,也确实不错,可比她长更好看的,家世更好的太多了,傅怀瑾这样挑剔的一个人,到底喜欢她哪里呢?
傅怀瑾哪里会去跟他解释,再说了,如果真的问他喜欢上江孜是什么时候,他也完全不知道。
他记得第一次见江孜的模样,她那模样狼狈极了,身上沾上了许多汤汁油渍,发丝凌乱满头大汗,说实话,他甚至都没太仔细看她长什么样子,甚至只想着让她尽快离开——他也曾好心帮过不少人,她们却在知道他是谁时就非要黏了过来,他甚至有听到其中一个人说过,他傅怀瑾是大夫断言活不过双十的人,嫁给他,等他死了,傅家的一切都属于她。
真的是好笑啊。
他只是不忍心,伸出援手,自认为是出于好心帮个忙而已,结果被帮的那些人面上感激,背地里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
当然,也不是个个都是如此,但也够让人觉得无奈了。
第237章、傅怀瑾的想法
他终究是觉得一个姑娘家出来营生不容易,还要被混混骚扰,他打听了一下便知道了这姑娘就是祖父说的那位江姑娘,她做的吃食不错,傅怀瑾这样想着,将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祖父,祖父果然着急忙慌的去帮忙了。
现在想想,如果他当时没有跟祖父说过这事,是不是一切都会和现在不一样了?
那么他很庆幸自己做了最正确的决定。
在那以后,他就再也没关注过这位江姑娘,甚至根本记不得这个人,只是祖父实在是担心他的身体,见他能多吃些东西,便常去买了她做的吃食回来——说来也奇怪,很多时候,他是真的吃不下去东西,无论别人怎么劝怎么说,再好吃的东西,他总觉得食之无味,可这位江姑娘做的吃食,瞧着平平无奇,他却能有食欲,即使吃的不多,但也比不吃的强。
祖父高兴,总是在他面前夸她,傅怀瑾有时候也不免也有些好奇,她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不过是吃食做得好一些,怎么值得祖父总是在他面前这般的夸奖她?
或许好奇是喜欢一个人的开始吧。
他对她产生了对别人没有的好奇,他会在祖父说要出门去集市时说要陪着一起去,他不喜欢人群,便在远处等候,远远的也能看到她与身边的姑娘一起招待客人——那位姑娘更活泼外向些,对着每一位客人都能说上几句,而这位江姑娘似乎还有怕生,脸上总是挂着有些拘谨的笑容,遇到熟悉的人就会更真诚些,至少对着祖父的模样就真诚许多,还特地多给他塞了些吃食,等到祖父回来,对着他又把那江姑娘夸了一遍。
她还特地送来吃食说是谢谢他的帮助,还为了避免让他们以为她要走后门送自家小孩来读书,还借口是同村的小孩,打听了来私塾读书的要求便走了,压根没有像其他那些人一样似乎觉得有利可图就要黏上来,不见着他都不肯离开。
后来又陆陆续续接触过几次,虽然他没表现出来,他也知道自己对这位江姑娘的关注越来越多——她也知道他总是吃不下东西也知道大夫说他活不过双十,可她不会像其他人一样用那种怜悯的眼神看他,好像他命不久矣多么可怜,她也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劝他吃不下也要吃不要让祖父担心,而是费心准备各种吃食,发现他的口味更偏酸甜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说,只是每次准备的吃食,总有一两道菜式是他喜欢的口味。
虽然他或许真的活不长久,可还是会有不少姑娘家在他面前献殷勤,或许是喜欢他或许只是看中他的家世,总归他也见过的,他一开始以为这位江姑娘也跟她们一般,只是时间久了一些便发现她看他的目光很纯粹,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甚至与他单独说话时还会有些不熟悉所产生的拘谨——他那时候难得的冒出了些挫败的感觉。
后来他就在想,他为什么要觉得挫败,或许就是因为他发现这位江姑娘其实只是单纯的因为当初他帮过她,祖父对她好,所以她才会那样费心的准备各种吃食给他——而不是喜欢他。
分明也不是很熟悉,分明相识没多久,他总是会关注她——看她因为吃到好吃的露出灿烂的笑容时会不自觉的跟着露出笑容觉得她很可爱,看她在厨房认真又专注的模样,听到她说各行各业不分高低,做饭的厨子如果地位低下,那那些人就别请厨子自己做饭吃去,还有面对一些刁难和麻烦时会努力的想办法解决不依靠别人。
这样一个独立美好又有能力,的女孩子,他为什么不会喜欢?
可是人家姑娘似乎真的不喜欢他。
对他来说是一种挫败又新奇的感觉。
不过没关系,现在不喜欢不代表以后。
所以他这样一个不爱管闲事的人,会看似无意的跟齐叶提起江孜做的糕点很配清风茶楼的茶水,会在乔家酒楼大厨受伤生意大跌的时候建议乔珉暄去找江孜商量卤肉方子并且解决林家酒楼和醉香楼的麻烦,也会在知道她在找铺子的时候在乔珉暄面前提起乔家那一间闲置的铺子。
当然,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有意无意的提出几个建议,他们能够达成合作,全都只是因为江孜做出来的点心糕点和卤肉吃食确实很好,她是靠的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他的几句话——毕竟大家都是生意人,怎么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呢。
只是接受到越来越多的投喂时,傅怀瑾也在想——或许江孜对他还是有些想法的吧?不然她怎么就能每次都注意到他的喜好,每次都要额外的为他准备一份符合口味的吃食呢?
这种想法在七夕的时候更加的让他肯定。
江孜会来找他帮忙,这让他有些意外,但是仔细想想,江孜认识的书生本就没几个,大多是食肆的客人,江孜有些怕生,食肆客人不算熟悉的她都很少主动去交流,比较熟悉的书生也就只有他了——他还挺庆幸江孜找他帮忙的,总归他在她心里还算个比较熟悉的人吧,至少不只是食肆的客人而已。
在她喝醉以后他才知道,原来江孜喜欢长得好看的人——那么他应该是符合江孜的要求吧?
那一晚他不是真的躲不开,而是看到她就不想躲开了,只是说到底也没想到她喝醉了胆子会那么大。
江孜这个人是很容易看懂的,她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这话怕是只有他哥哥才会信——不记得为何要躲躲藏藏的不愿意见他?不记得为何见着他了还会脸红?
江孜躲着,他就主动去找她,虽然他是猜测江孜对他也是有些喜欢的,他原本来也不想这么着急的跟江孜表明心意,可是都说江家和于家要结亲?他怎么可能看着江孜嫁给那个傻傻愣愣的家伙?
傅怀瑾知道江孜的想法,她想要让江家食肆开遍在大华皇朝,她现在并没有多少心思放在感情上,但是这不妨碍他先表明心意,在她心里先占个位置。
第238章、糖醋脆皮虾仁
午饭如愿的做了江源想要给小伙伴吃的叫花鸡,竹筒饭和竹筒炖汤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江孜到底还是额外做了一道酸甜酥脆的糖醋脆皮虾仁,于晓静看到这道菜的时候就嘿嘿笑了一声,当着众人的面就摆放在了傅怀瑾的面前,江母抬头看了一眼慢吞吞从厨房走出来的江孜,依旧笑得温和:“你的胃口总是不太好,我特地让阿孜要记得给你多准备一份符合你口味的菜式,你可得吃些。”
“谢谢江姨,也谢谢江姑娘。”傅怀瑾闻言微微点头,唇角上扬,看得出来心情不错。
至于其他人,大伙儿心里有数,只是都在装傻,也不开口打趣——毕竟江母都说是她的意思了,那这事就当是她的意思。
江孜更淡定了,坐在于晓静身旁,接收到她略有些调侃的眼神,伸手就掐了她的大腿一把,淡定的端起饭碗,伸出筷子夹了一个虾仁放进嘴里——虾仁是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蛋黄淀粉面糊下锅油炸的,面糊一点要粘稠些才能裹紧在虾仁上,下锅炸至定型变色了捞出来,再将调好的料汁倒入锅中烧开,炸好的脆皮虾仁下锅快速翻炒使得虾仁均匀的裹上料汁就可以出锅了。
这也算是一道快手菜,做起来十分简单。
“这个得趁热吃,虾仁外面的脆皮才能酥脆,凉了可就不行了。”江孜吃完后满意点头,开始就给江源和他的小伙伴们都夹了一个虾仁,还特地警告他们:“你们几个不许多吃糯米饭,容易积食胃痛。”
“好!”三人异口同声的答应,以江源的声音最为洪亮,也只有江源最为自在,开开心心的一张小嘴没停下来过来,另外两个小家伙们有些拘谨,坐在那里慢吞吞的吃着都不敢多吃,江母喜欢孩子,看着这情形可就心疼了,立刻站起来说是要和江孜换位子:“你呀,怎么就关顾着自己吃了?照顾小孩儿都不会,你坐我这来。”
江孜磨磨唧唧的站了起来,小声嘀咕:“都五六岁了,还需要我照顾啊?”
到底不敢太大声反驳,端着碗就过去了,江母位置的左边就是傅怀瑾,正抬头看着她笑,江孜愣了一瞬,偏过头不看他——傅怀瑾这是怎么了?平时不是正正经经生人勿近的模清高样吗?这会怎么笑得跟孔雀开屏似的。
即使坐在一起了,两人也没说上几句话,午饭后齐叶和傅怀瑾便离开了,江孜和于晓静在院子里的树下美美的睡了个午觉——虽然雨后放晴了,但是进入九月,天气已经不像之前那么炎热了。
下午闲着没什么事,江母和于婶要去镇上的布坊去买些布料,顺便看看有没有便宜些的棉花缝些厚实的衣服和被子,江孜和于晓静也凑了个热闹,他们去的是邬平巷的杜家布庄,就在杜家绣坊的隔壁,江母用的针线都是在杜家绣坊买的,平日里绣好的帕子都是来这里卖的,和绣坊掌柜芸娘子算是老相识了,布庄的掌柜正是芸娘子的夫君。
“瑜娘子来了,上次带回去的针线这就用完了?咱们又来了一批不错的细棉,做工和染色都十分精致,有好些纯色的就正好适合用来做绣品,要不要来看看?”芸娘子正好就在布坊里,见着江母几人立即就迎了上来,她一直想让江母来绣坊当绣娘,可惜江母没答应,她也就只能在见着江母的时候就催促几句,有好的布料也给她留一些。
“之前拿的针线还没用完,等下次吧,我今天想买些细麻布和棉花,今年的棉花有货了吗?什么价格?”江母和于婶同芸娘子走到角落去商量购买棉花的事情,江孜和于晓静则在布庄里闲逛。
“杜家布庄虽然和杜家绣坊一般大,但是只有一层是面对大众的,二层只接待贵客,据说楼上的都是十分精贵的布料,也不知道有生之年我能不能上去瞧一瞧。”于晓静拉着江孜走到了通往二楼的楼梯口张望了一小会儿,又拉着她往旁边走,指着放在架子上的布料称赞:“阿孜,阿孜,快瞧,这绸缎可真好看呐!”
她指的是一匹浅粉色的绸缎,是百蝶穿花的图样,哪怕是门外汉的江孜和于晓静都能看得出来这上面的绣工有多好。
“这要是做成外衫肯定特好看。”于晓静露出羡慕的表情:“就是不知道这绸缎得多少银子。”
“我记得一般的绸缎都是要一两银子一匹,这匹绸缎还特地放在了铺子里显眼的地方,估计得再翻一倍。”江孜猜测,吓得于晓静拉着她往边上走:“离远些,这要是突然掉下来怪到咱们身上,咱们可赔不起。”
倒也不是赔不起,而是不值当。
江孜只是好笑的摇摇头,那放置绸缎的架子距离她们离得至少一米多远,真掉下来了也不可能怪到她们身上的。
“要我说,这绸缎其实也不实用,做成外衫,估计穿上一段时间就皱巴巴的了,咱们每天忙活的,穿着不合适。”于晓静跟自我安慰一般的嘀嘀咕咕,然后又瞧见了一匹亮黄色的粗棉布,立刻就拉着江孜走过去:“阿孜,你说这个好不好看?做成冬衣的外衫怎么样?我想要这个!”
这匹布的颜色确实染得极好,十分灿烂耀眼,上面绣着的百花団锦图也很漂亮。
“是不错,但是……会不会太醒目了点?”江孜有些犹豫,她可不想让自己太醒目:“我觉着低调些好,那匹湖蓝怎么样?上面绣的锦鲤戏水也很有意境呀。”
“也挺好看,可是我更喜欢那个颜色。”于晓静摇头,目光依旧放在那匹亮黄色的粗棉布上,她一向活泼开朗,确实是适合这个颜色的,但是江孜忍不住的提醒她:“虽然今天是要买些新的布料回去做些秋衣和冬衣,但是你别忘了我们平时都要干活的,浅色的布料太容易弄脏了,还是买些深色的更实在。”
于晓静的脸一下子就垮了,她自然也是知道的,可是不说她还能当没想起来呢。
第239章、芋艿
今年的新棉价格有些贵,说是收成不好,江母和于婶纠结了好一会,决定今年的新棉和去年的陈棉各自买一半,掺着一起缝制冬天的衣服照样暖和,价格上也能便宜不少。
另外在于晓静的强烈要求下,于婶买了半匹亮黄色的粗棉布,打算给她和张宁宁各做一件秋季的外衫,如果有剩下的布料还能做上几件里衣,这布料可不便宜,颜色正,团案也很好看,半匹布就花了280文钱,心疼得于婶瞪了于晓静好几眼,但是仍旧还是买了下来,她另外又买了好些深色的细麻布给家里的男人们做新衣裳,男人们做事粗心不注意,很容易就划破了衣衫,一般的细麻布就够穿了。、
至于江母,买了半匹深蓝色粗棉布给江谌和江源,也给江孜买了半匹她看中的湖蓝色粗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