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72节
江孜说这话时还挺骄傲,江母顺势夸了她几句——江家传统,家中小辈得适当的夸奖,但不能夸奖过度导致骄傲自满。
不过无论是江孜还是江谌,都算得上是谦逊有礼不骄傲自满的好孩子。
也没说几句话,江母就被于婶叫走了,江孜在厨房转了一圈,确定晚上的菜单——清炒豆芽,番茄焖豆腐,香酥素茄盒,杏鲍菇做的素咕噜肉,还有现代时她曾经在广东吃过的一道罗汉斋——听说在广东每逢初一十五,许多人家都会做这道菜。
至于汤……
江孜非常死脑筋的再次选择了萝卜炖玉米。
多做几遍,多练练手,兴许味道也能变好不是?
晚饭的准备工作都是由张宁宁来帮忙的,所有的菜都清洗干净,素炒豆芽和番茄焖豆腐由张宁宁来做——张宁宁跟在江孜身旁的时间不短了,厨艺早就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简单的菜式她都做得不错。
至于江孜,也要准备其他的菜。
茄子做成素茄盒,简单腌制,沾了面粉丢进清油中油炸。
杏鲍菇做的咕噜肉是真的完全没肉,但是江孜是谁,那必须得做得味道相似,模样也得相似,洗干净的杏鲍菇先被切成小段,然后又花了至少半刻钟的时间对着那些杏鲍菇修正了半天,除了杏鲍菇原本白嫩嫩的颜色,其余的都像极了一块块五花肉,看得一旁的张宁宁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阿孜,你可真行,我真的是服了你了。”不仅觉得江孜厉害,张宁宁还有些疑惑:“你为什么非要花时间把这杏鲍菇弄得跟五花肉一样,说实话……咱们自己在家吃,没必要整这些虚的。”
张宁宁说的是实话,她就是个俗人,在家里吃,好吃就行了,其他的其实真的不大重要,像不像肉的无所谓,本身就不是肉嘛!
“可是我做的是素肉!”江孜强调:“它就得像肉。不然怎么骗得到晓静。”
张宁宁点头。
明白了——主要还是为了能唬住晓静。
那一会她肯定什么也不说,专心看戏。
江孜认真准备她的咕噜肉,在装着的杏鲍菇碗里加盐、糖、胡椒粉、酱油拌匀腌制一段时间,然后调一碗面糊放在旁边。
等到锅里的清油烧开。江孜用筷子将腌制入味的杏鲍菇先裹上浅浅一层红薯淀粉,再放进面糊里裹上一圈,扔进已经烧热的清油里炸到金黄色,然后又切了些胡萝卜丝,红绿甜椒丝和炸好的杏鲍菇一起翻炒出锅。
嗯……瞧着非常的有模有样。
“这怕是不止能骗得了晓静一个人。”张宁宁感叹,她要不是亲眼看着江孜做的,她都得以为这就是一盘肉菜呢。
紧接着江孜就做了罗汉斋,这道菜里面放了豌豆、玉米、平菇、香菇、杏鲍菇、木耳、胡萝卜以及粉丝,做法是极其简单的,有时候江孜甚至更愿意把这道素淡的菜式称之为素菜炒粉丝?
这要是让广东人知道了怕是要掀了她的桌子。
但是这道菜确实也不错,鲜甜爽口,不仅好吃好看,还营养丰富,里面的粉丝最是入味,是这道菜的精华所在,才吃了一小会,里面的粉丝就被众人给瓜分完毕。
粉丝也算是主食,很添肚子,这就导致米饭剩了许多。
看来明天就直接做个玉米豌豆炒饭?
炒饭就得用隔夜饭做着才香呢。
第189章、素斋(三)
至于江孜用杏鲍菇做的咕噜肉,刚才上桌就被于婶批评了。
“阿孜,不是说了这几日吃素斋吗?你怎么又做了肉菜?快端下去。”于婶一边说着一边用不赞同的目光看着江孜,于晓静则在旁边咬着筷子小声嘀咕:“想吃。”
“想吃什么想吃?不许吃!”于婶扭头将矛头对准于晓静,无辜躺枪的于晓静直呼冤枉:“我的嘴就是非要想吃我有什么办法?我能控制我的手不去夹肉吃就不错。”
“好了好了,这又不是晓静的错,是阿孜不该做肉菜。”江母来打圆场,伸手想要把那盘菜端走,一直忍着笑的张宁宁伸手阻拦:“这不是肉菜,是道素菜。”
“素菜?”
这是江母、于婶、于晓静齐刷刷一同响起来的默契声音。
“阿宁,你别闹。”于晓晨拉开张宁宁的手,微微皱眉,不太赞同的看着她:“你怎么也跟着胡闹?”
张宁宁哭笑不得。
江孜赶紧解释:“这就是一道素菜,是我用杏鲍菇做的,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真的假的?”于晓静一脸怀疑,趁着于婶没注意伸出筷子夹了一块杏鲍菇塞进了嘴里,嚼了两下咽下去,眼睛亮晶晶的,又飞快的夹了一筷子:“不是肉,但是好吃,像肉。”
“素菜还能做成这样?”于婶也是一脸惊奇,张宁宁笑着点头:“我可是一直看着阿孜做的,废了老大劲儿了。”
一道杏鲍菇做成的咕噜肉得到了一众好评。
“真没想到杏鲍菇还能这么做。”于晓静吃得最开心了,扒了两口米饭,抬头期待的看向江孜:“阿孜,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素菜?我明天还想吃。”
迎着她的目光,江孜先点头又摇头:“有不少类似的素菜,但是咱们缺不少食材,没办法做。”
“啊~”于晓静瞬间泄气,筷子都没放下,整个人就趴在了桌上,被于婶拍了一巴掌:“吃饭呢,你这像个什么样子?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以后不想嫁人了是吧?”
“疼疼疼……”于晓静当即就嚷嚷起来,屁股往江母的方向挪了挪,小声嘀咕起来:“阿娘你这么凶爹爹都愿意娶你,我干嘛怕嫁不出去啊?以后我都只跟江姨坐一起,你老打我。”
说是小声,但是其实在座的哪个没听见?当即都笑了起来,尤其以江孜笑得最大声,还指了指于晓静:“你就是讨打。”
“阿孜说的对,你个死丫头可就是讨打。”于婶也是有些好笑,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什么都敢乱说。”
于晓静吐吐舌头,机灵的挽住江母:“江姨你可得好好保护我呀。”
“你真是越来越皮了。”江母难得笑得这般开怀,两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非常开心快乐,江孜望着他们笑。
真的挺好的,热热闹闹的。
即使这个时代不如后世,可这里有太多让她离不开的理由——和最开始相比,她更愿意就在这里,有家人有朋友,每天都能开开心心。
为了满足于晓静的愿望,江孜带着张宁宁一起做素鸡,到时候可以做红烧素鸡,保管吃起来跟红烧肉似的香喷喷的。
素鸡的原料就是豆腐皮,除了做淀粉和红薯粉条,就是做各种豆制品,送了许多去镇上,也有不少被江谌和于晓毅拿去卖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豆制品在地窖里,豆腐皮的数量也是不少的。
张宁宁先去了一趟加工坊安排事情,江孜先调好了浸泡豆腐皮的酱料,简简单单的,就放了些五香粉、白糖、酱油、盐,再加些水搅拌均匀就好了。
等到张宁宁回来,江孜开始教她做素鸡。
“先将豆腐皮切成同样的大小浸泡在酱汁里,浸泡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不用太久。”
“然后捞出三张豆腐皮像我这样叠在一起裹成卷状。”
“再另取一张较大的没有浸泡过的豆腐皮将已经卷好的豆腐皮包裹起来,再裹上干净的白布,用细绳绑好,下锅煮熟以后就是我说的素鸡。”
江孜讲的细致,每个步骤都放缓了就是为了让张宁宁看清楚,除了酱汁的做法——其实酱汁极其简单,但是江孜一向还是会留一手的,把其中某个步骤留在自己手上或者以后教给买来的人。
虽然江家与于家关系是极好的,但总归很多事情还是得自己家里人才行。
除了签订和张宁宁签订协议教给她做的那些,其他的那些卤料包、调味粉之类的都是江孜让他们分别磨成粉放进不同的陶罐里,等到要调配的时候,江孜再让他们搬出对应的粉末去按比例包装起来。
所以还是得再买个人专门来加工坊这边,这样她也不需要再操心这些事情了。
实际上,现在加工坊有了于晓毅和张宁宁,需要她操心的事情已经少之又少了。
“嫂子,我一会再准备调一份酱汁,今天下午你就教给刘婶她们做一批素鸡。”
见张宁宁动作渐渐熟练,江孜就去抓了一大把的香菇木耳和腐竹泡水里,晚上就可以用腐竹来做辣条,香菇木耳和黄豆芽冬菜一起熬制素汤。
因为家里人的口味还是比较偏清淡,而且都不是特别能吃辣,江孜准备做辣条配料的时候分量都减少了许多,主打的就是个微辣口味的健康版辣条——好吧,可能也说不上有多健康,但是自己做的那不是比外面买的健康得多?
腐竹泡发以后先用清油煎到微微焦黄,然后底油将辣椒粉、孜然粉、花椒粉炒香后加入白糖、盐调味,倒入煎好的腐竹翻炒均匀,出锅前再撒上一把芝麻,又香又辣吃起来十分过瘾。
等空了去铺子里的时候教给林姨做,当零嘴卖就好了,只有腐竹辣条好像有点单调,可以在铺子里设置一个零食区,专门卖各种零嘴,什么麻辣肉、麻辣豆干、还有炸红薯片和蛋卷其实都算是零嘴呢。
“做的什么好吃呢?”张宁宁忙完手上的就凑了过来:“隔了这老远就闻着味儿了,还没到吃完饭的时候呢。”
“算是一种零嘴,尝尝看,我特地少放了些辣椒。”江孜直接用筷子夹了一根喂到她嘴里,又给自己夹了一根——嗯,就是这个味儿,就是拿筷子吃不太得劲儿。
江孜想了想,直接放下筷子,伸手捏了两根塞进嘴里——嗯,还是这样给劲。
第190章、素斋(四)
色泽红亮油润的红烧素鸡,清淡爽口的鸡丝燕菜得到了一种好评。
于晓静就爱吃那些酱浓油润的菜式,素鸡外皮煎得微脆,内里却是十分柔软,经过高温焖煮,q弹爆满浸满了汤汁,甜中带咸,酱浓油润,吃起来像肉一般的富有嚼劲,如果不说不细看,一口咬下去只怕都会以为自己吃的是肉。
“这竟然还是用黄豆做的。”于晓静将素鸡盖在米饭上扒了一大口,嚼了好一会咽下去才竖起了大拇指:“你这脑瓜子真好使,能用黄豆做出肉一样的东西,关键还这么好吃下饭,跟你做的红烧肉差别一点也不大。”
除了于晓静,这道菜更得男人们的心,大口吃肉多爽快?他们对吃素斋当然没什么意见,素斋好吃,还像吃肉一般,他们就更喜欢了。
江母和于婶则更喜欢那道鸡丝燕菜。
江孜以前没做过这道菜,只是从一本古籍上看到过,想着要做却一睁眼到了古代,为了挣钱,她早就把这道菜忘得干干净净,如今绞尽脑汁想着什么比较有特色的素斋,这才把它想了起来。
鸡丝燕菜这道菜主要就得熬一锅清澈见底的素清汤,水烧开,放入香菇、木耳、黄豆芽、冬菜、葱段、胡椒粉,用中小火熬煮出香味后捞出里面所有的食材和杂质,留下来的汤水便是素清汤。
然后就是做素燕菜,用的就是白萝卜,切成细丝,越细越好,裹上干淀粉,倒入锅里煮熟就可以捞出来放在汤碗里就可以了。
最后将素清汤煮沸,加入切成细丝的素鸡,撇去浮沫,撒入适量的胡椒粉就可以出锅了,倒入盛放着素燕菜的汤碗里。
这道鸡丝燕菜便算是做好了。
上等的鸡丝燕菜汤清见底,素鸡软嫩,燕菜滑润,十分的清淡爽口。
“这道菜不错,有空可以做一份给傅老爷子和傅小公子送过去,肯定能符合他们的口味。”江母喝了一口素清汤,笑容浅浅的看向江孜,江孜愣了一瞬,点点头:“行。”
奇怪……怎么突然说起要送一份给他们?
“傅老爷子和傅小公子帮了咱们不少,又在咱们食肆定了午膳,有不错的菜式就给他们也准备一份。”江母似乎看出了江孜的疑惑,简单的解释了一句,江孜还是点点头,于晓静看看江孜又看看江母,低头喝汤:“好喝,明天还想要喝。”
“行。”江孜看了她,依旧应得很爽快——这么点小要求她还是可以答应的。
饭后,江母和于婶照旧去散步消食,江孜和于晓静懒得很,赖在院里不肯动,一人一杯果酱茶,再加上一盘腐竹辣条,这生活真是美滋滋的。
“我就说让你少吃些,你就不听。”江孜捏起一根腐竹辣条塞进嘴里,瞥了眼于晓静:“现在吃不下了吧?哎……真好吃呀。”
“谁说的,我还能吃!”于晓静不满的瞪了一眼江孜,恶狠狠的捏了一根辣条,含糊不清的嘀咕:“你不说清楚,还让我少吃点,谁乐意听你的啊?”
“那你就少吃些。”江孜才不管她呢,自己吃得嘎嘎香,于晓静气哼哼的站起来,跑到厨房又拿了一个小盘子,伸手爪子捞了一半:“这些归我了。”
倒完就跑,那样子真是让江孜哭笑不得,瞧着人已经跑到院子大门口了,连忙喊住她:“明天早上别弄早饭了,过来吃罗汉斋面。”
于晓静当即表演了一个紧急刹车,扭头看过来:“好吃吗?”
即使这会黑灯瞎火的,江孜仿佛都看到了她眼睛在发光。
“不好吃。”江孜回得淡定又认真,于晓静切了一声:“我才不信呢!明天我要吃一大碗!”
“行,我把给猪喂食的桶洗干净了,装满满一桶给你。”
“神经病!”于晓静很无语,并表示不想在跟江孜沟通,头也不回的走了,江孜笑得前俯后仰,只是一个人坐着也没意思,干脆起身洗漱去睡觉,明儿早点了起来做罗汉斋面。
果然,早睡果然就能早起,尤其是昨晚江孜实在是睡得太早了,早上醒过来的时候天还灰蒙蒙的,还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夜空,十分漂亮——估摸着这会才凌晨四点多,整个方山村静悄悄的,只是偶尔会随着微风传来几声蝉鸣声。
今天是修墓的日子,修墓是大事,日子是了尘大师算的,做法请的是村里的方老头——方老头这人性子古板得很,说修墓不能让女人家参加,江孜和江母只能留在家里,作为儿子的江谌和江源则是必须到场,江谌提前去过了傅家私塾,傅怀瑾说到时候叫车赶早把江源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