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51节
只是江孜没来得及询问,就听到在人群喧哗中,傅老爷子不急不慢的轻声道:“我瞧着你这里人手是少了一些,是该添些人手了。”说着,他又笑道:“老徐还说别让你再操心私塾的午饭了,说你每天忙里忙慌的,累得很。”
江孜闻言望向在于婶安排下坐在铺子里头的徐伯和徐阿婆,他们的年纪比傅老爷子还要大一些,同样十分的关心她。
“没事,也没忙到没办法给私塾那边准备午膳。”江孜笑:“我是打算忙完这几天就去趟县里牙行买两个擅长厨艺的回来,后厨帮忙的人多了,我就能轻松些了。”
“县里的牙行……”傅老爷子看向坐在江孜右侧板凳上的乔珉暄和齐叶,问:“通记牙行好像是吉家那小子开的?是叫这个名儿?”
乔珉暄率先点头回答:“对,是吉华家开的,怎么……江姑娘打算去买几个人手回来帮忙?也是,你这铺子成天忙得很,人手太少了。”
似乎所有人都知道她缺人手。
“是要去一趟县里,听你们的意思……认得那通记牙行的人?”江孜眼睛都亮了几分,俗话说得好,朝中有人好办事,她想要去牙行卖人,如果有熟人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糊弄的。
“自然是认得,和怀瑾关系很是不错。”乔珉暄轻轻摇了摇手中的折扇,一副风流公子哥的模样,勾起嘴角时那桃花眼里似乎都是深情满满:“你让怀瑾陪你走一趟就是了。”
走一趟就是了?
说得可真够轻松的,她是傅怀瑾什么人呐?一开口就能让人跟着去一趟县里?傅怀瑾不用在私塾教学了?
许是江孜的表情过于明显的一言难尽,一旁的齐叶颇不耐烦的抓住乔珉暄的折扇一把合上,扔进他怀里:“你这样真的很烦……江姑娘,这家伙有一句话倒是没错,你若是要去通记牙行买人,就叫上怀瑾,定然不会被人敷衍糊弄。”
江孜连忙摆手:“傅公子还要在私塾教学,怕是没时间,我到时候自己再看看。”
“放心,你的事,怀瑾自然有空的。”乔珉暄才不理会齐叶要吃人般的目光,笑得都快露出一口白牙:“我可从没见怀瑾这般乐于助人,我想只要是江姑娘开口定是没问题。”
这话……再怎么后知后觉的人都能听出点不对劲来了。
“这事以后再说……咱们瞧瞧比赛,这个对子你们觉得怎么样,可是我写的。”江孜生硬无比的转移了话题,身旁的一老两少非常配合的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只是在江孜看不到的地方,齐叶的一只手已经狠狠地掐在乔珉暄的腰上,声音很低又恶狠狠的灵感:“你闭嘴吧!别误了江姑娘的名声……即便怀瑾对江姑娘有些不一般,也不该咱们来说。”
这番话江孜是没听到的,她的目光已经被比赛吸引住了,第二组成员只剩下了三人,其中两人还挺眼熟的。
“老爷子,那两人是你学生?”江孜指了指穿着两个同样穿着深蓝色绸缎长衫的,甚至连容貌都有几分相似的两个年轻男人,笑了起来:“我还以为私塾学子们不会轻易来参加这种活动呢。”
傅老爷子随意的望了一眼,没放在心上:“对,上次你来私塾的时候应该见过。”
不愧是被傅老爷挑选进私塾的学生,学识上比起其他人总归是好了许多,对对子的速度也快得很。
“左边的哥哥龚铭,右边的是弟弟龚轩,他们是双生子,长得也是极为相似。”解释的事傅老爷子,毕竟是他的学生,还是有些了解的:“龚铭嘴笨不懂变通,龚轩就比较圆滑,这比赛,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龚轩赢了?”
江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次比赛学生来的不少,许多人得了比赛资格的纸条,但是对对子他们哪里会?听说有人直接转手卖给了这些学生。”
“也正常,这有些人家也就是刚刚达到个温饱,哪里去识字学字写信?还不如转手一卖说不定赚一些,还能改善点生活,”
但实际上这样的人是真的挺多的。
几人说着话,比赛也进行了一大半,张宁宁端着新做好的巧果和花瓜摆在长桌上,上头还摆着白天就放过来的十二生肖,这会还有一大群人顾不上比赛,似乎对十二生肖的更感兴趣,定价不便宜,一个寒瓜卖150文,一会功夫就拿被人买走了三个,于晓静收钱收得眉开眼笑,恨不得当场抱着银子亲上一口去——江谌哥说买了寒瓜回来的时候她就在旁边,他们买寒瓜的时候每个都才八十文钱,如今转手一卖,快涨了差不多一半。
有江孜,这钱好像挣得特别轻松。
比赛持续了快一个时辰,天色已经暗淡了,于晓晨和于晓毅已经在店里店外都点了灯,大门口挂上了灯笼。
穿针引线获得第一名的是个熟人,是胖婶的儿媳妇,一个文文静静长得挺清秀的姑娘。
对对子获得第一名的同样也是个眼熟的,江孜在傅家私塾见过,刚刚他们讨论的那对双生子也在前五,弟弟龚轩没能成为傅老爷子嘴里赢了的那位,但勉强也不能全输,他是第二名,而作为哥哥的龚铭排名第四。
前五里面有三名都是傅家私塾的学生,江孜要不是知道傅怀瑾绝对不会是那种会偷偷泄题的人,差点都要以为他给了这几人题目呢。
难怪都说镇上最好的就是这傅家私塾了。
学生都挺厉害的。
第134章、宴请(一)
外头的活动才进行到一般,那十二生肖的花瓜就被卖完了,杜七来得晚,看中想送给自家少爷的那个虎形花瓜已经被别人买走,只得跑过来找江孜走后门。
“我家少爷属虎的,你那虎雕得极好,少爷肯定喜欢。”杜七站在江孜面前,四十来岁的大老爷们抬手作揖拜托着:“我家少爷最近心情不太好,江小姑娘你就帮我这个忙?”
江孜也有些无奈,扶了他一把:“杜七叔,不是我不愿意,是真的没法子,我哥他们就买来二十四个寒瓜,这已经全都卖完了,我想再雕一个也没办法了。”
从她和于晓静开始摆摊起,杜七叔就很照顾她们生意,要不江孜也不会请他来参加宴席不是?如果可以她肯定愿意帮忙的。
“这个简单,我给你送几个寒瓜来,你帮我雕一个如何?”杜七立刻提议,笑呵呵的让江孜没法拒绝,但是她想了想还是道:“那要明天,等会我还要准备席面上的吃食。”
“行行行,明天也可以,没那么着急,我明儿叫人给以送过来。”得到答复的杜七终于有心思旁观比赛了,这一瞧可不得了——活动不是江小姑娘举办的吗?怎么在那主持的是那傅小公子?
都说傅小公子清冷高傲,怎么会愿意在这嘈杂的地方做这等事?
也不是说这事做不得,就是……和傅小公子这身气度形象不太符合啊。
能让傅小公子帮忙做事,这江姑娘也挺厉害啊!
难不成这两位……站在一起倒也算般配的!
再一扭头,哟……好家伙,那和江小姑娘谈笑的不是乔家的那位公子哥以及清风茶楼的齐叶?
还有穿着深色棉服低调坐旁边的那位老人家,不就是傅老爷子?
他是听说乔家酒楼和清风茶楼与江小姑娘合作的事情,也知道江小姑娘的弟弟入了傅家私塾,还和他的小孙子是同窗呢。
但是他只以为是普通的合作又或者只是普通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现在看来,可远不是那么简单呐!
杜七站在原地仔仔细细的思考一番,确定自己在江小姑娘面前没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相反的一直都在关照生意。
要不然这江小姑娘怎么想到宴请自己呢?
杜七在想着什么乱七八糟的谁也不知道,江孜已经站起身,和身边这里人说了几句话就预备着回厨房准备一会席面上的吃食了——这可是她头一回宴请客人,可不能含糊丢了她这江家食肆的招牌不是?
虽然没说上几句话,杜七这会可不觉得被江孜忽视了,他忙着跟傅老爷子还有乔家齐家的两位少爷搭话——虽然在外头都客客气气的唤他一声杜七管事,可在真正有头有脸的人物面前他算得上什么?这几位平时可不是他能见得着的,有机会当然得好好套套近乎。
瞧着这几人互相聊得也不错,再看看两边的比赛都进行得正热闹,江孜放心的进了铺子,但是很快又端了一杯水走出来,直接走到了傅怀瑾的身旁,将水杯递过去:“傅公子,喝杯水解解渴。”
刚刚听着傅怀瑾的声音似乎有些嘶哑,江孜才想起来自己连水都没给他准备,平时一向话少的傅怀瑾,今儿可真算是说了不少话,他也没拒绝江孜,轻声倒了谢,接过水杯慢慢的喝了一口又一口,看得江孜越发不好意思了——这是渴得狠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我再给你倒一杯!”江孜见他喝完了,也没多想,伸手从他手里拿过水杯,又快步回了铺子,又倒了满满的一杯水给傅怀瑾送出来。
两人之间的互动很是稀疏平常,在两个当事人眼里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乔珉暄看在眼里,忍不住啧啧啧出声:“江姑娘,你怎么就惦记着怀瑾渴不渴?我们在这也坐了半天,也没见你帮我们倒杯茶水呢?”
江孜有些无语的看了他一眼,指了指那桌边的茶水:“乔公子,你仔细瞧瞧你身旁那是什么,我可不敢怠慢你。”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傅怀瑾就更直接了,扭头冷淡的丢了一句话,谁知道乔珉暄并不觉得难堪,反而哈哈大笑,说什么懂了懂了,傅老爷子面上带笑的拍了拍乔珉暄:“别胡说”
明明是让乔珉暄不要胡说,可傅老爷子笑容满面的样子,看起来反而是赞同,让江孜更觉得不太对劲,浑身都不对劲,赶紧离开了。
厨房里,张宁宁已经把之前江孜说的要先备起来的食材都准备好了,凉拌西瓜皮和西瓜汁都已经做好了——二十几个西瓜,用来雕刻成花瓜的时候,果皮和一些雕刻过程的削下来果肉可不能浪费了,收集起来也是不少的,正好凑上一个凉菜和果汁。
江孜准备两道凉菜,另一道便是凉拌腐竹木耳,腐竹是江孜这几天做豆腐的时候顺便抽空做的,做起来也不难的,就是小火慢煮豆浆,豆浆一直煮到没有泡沫,然后表面就会出现一层薄膜,用筷子挑起来,一直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整锅的豆浆全部被挑完,挑出来的豆膜晾干就成了腐竹。
腐竹好吃又方便保存,江孜打算得空的时候多做一些,除了做菜,还能做些她心心念念的腐竹辣条呢。
除了两道凉菜,江孜还准备了八道热菜,一共凑够十道菜,取个十全十美的好兆头。
拔丝地瓜、风味茄子、浇汁豆腐、松鼠鳜鱼、红烧肉、水煮鱼片、蒜蓉蒸虾、猪心莲子汤。
汤是早早就炖上了,除了莲子,还放了红枣和桂圆,炖出来的汤都不需要加额外的调味,喝起来非常清甜,且这道汤补血安神健脾胃,算得上药膳的一种。
其他的菜里面,蒜蓉蒸虾和浇汁豆腐都是江孜做过的,张宁宁也学会了,或许味道暂时还比不上江孜做的,但已经是上过江家食肆菜单售卖过的,评价还不错,这两道菜自然就由张宁宁负责了。
剩余的几道菜是江孜来到这里以后是没做过的,算是出新菜了,让众人先尝尝鲜,今儿上了席面,接下来也会慢慢的开始食肆上菜单的。
第135章、宴请(二)
江孜最先做的是红烧肉。
选的是肥瘦分明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大小一致的长方形,先冷水下锅加姜片、八角、茴香、桂皮煮开一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再将五花肉干煸煎出肥油,多余的肥油倒出可以留着一会儿炒菜用,再炒香早就备好的香料,加白糖炒糖色,倒入江孜早就调好的一碗酱汁炖煮,随着赤红的酱汁被煮沸发出咕噜噜的声音,香味渐渐弥漫开来。
张宁宁要做的蒜蓉蒸虾已经放进蒸锅里,豆腐正在油炸,没什么事的她被香味吸引,凑过来看了一眼,大小一致的五花肉码在黑色的铁锅里,裹上了渐渐浓稠变少的酱汁,赤红油亮的,非常漂亮。
“瞧着就很好吃的样子。”张宁宁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很快又摇摇头:“再好吃也不好多吃啊,这吃完可不得长一圈肥膘啊!”
江孜不由的笑了起来。
看来长胖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让女孩子们十分担忧。
“吃一点儿没事的。”江孜拿起长筷随便挑了一块五花肉轻轻戳了一下,完全没有阻拦的就戳破最上层的那层猪皮,甚至因为她这轻轻的动作,五花肉还轻轻颤动了一下。
“可以出锅了。”江孜满意的收回筷子,动作迅速的就将红烧肉捞了出来,她还在跟张宁宁说话:“这红烧肉就得炖得软软糯糯的才好,因为之前特地把五花肉干煸了一番,没了那么多肥油,吃起来也是肥而不腻,不会那么容易长胖的。”
要是为了维持身材放弃这等美味,这人生也太没意思了吧?
又不是天天吃,哪有那么多发胖?
江孜做的第二道菜是松鼠鳜鱼。
松鼠鳜鱼里可没有松鼠,就像夫妻肺片里不可能真的有夫妻是一样的。
这道菜要做好,最主要的就是得把鳜鱼处理好,鳜鱼去头去骨,鱼肉改刀呈现菱形花纹,用葱姜蒜水腌制后裹上淀粉油炸定型捞出放在盘中,然后用番茄酱熬制酱汁,淋在鱼肉上就可以。
“这道菜可真好看啊!”从油锅里捞着炸豆腐的张宁宁忍不住朝着江孜这边探头看,江孜点头:“这个不难做,就是鱼肉改刀成这个形状比较麻烦些,倒在上面的番茄酱汁和上次教你的茄汁豆腐是一样的,你学会改刀了,这道松鼠鳜鱼也就学会了。”
“听着好像挺简单的样子。”张宁宁不好意思的笑:“可是我手笨,我怕到时候浪费食材了。”
江孜却不以为然:“学做菜就是这样的,哪有一学就会的,都是从浪费食材一路走过来的。”
张宁宁温温柔柔的笑着没说话。
她想的是……说都是从浪费开始的,可她就从来没见江孜浪费过什么食材。
知道于家与隔壁的江家关系好,可毕竟她嫁过来没多久,并不是特别了解江孜,但也知道江孜以前可没这么好的手艺,就是之前病了一场就……算了,不想了……
那些其实也不重要,用家里人的话说,只要江孜还是江孜就够了。
江孜又接着做了拔丝地瓜和风味茄子。
拔丝地瓜最要紧的就是炒糖色,小心火候不要糊锅,白糖炒到琥珀色就可以倒入炸好的地瓜翻炒,让融化到恰好的糖液均匀的裹在地瓜上就可以。
江孜教过张宁宁如何炒糖色,只可惜她练习许久还是没达到江孜的要求,也就没办法做这道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非常考验技巧的小吃。
风味茄子是油炸的,得把茄子炸得酥脆,得小心注意火候,捞出复炸一遍,锅里只留底油爆香大蒜葱段干辣椒,然后倒入调好的酱汁,不停搅拌至汤汁浓稠后再加入茄子,小心快速翻炒就能出锅了,摆盘撒上白芝麻,既好看又好吃。
至于水煮鱼片就更简单了。
江孜得空的时候熬了一罐火锅底料,直接舀出来一大勺香辣底料用热油炒香,然后冲入沸水煮开,里面的香料全部捞出不要,只留香香辣辣的汤底。
煮沸的汤底先烫熟配菜。
有张宁宁特地泡发的黄豆芽,她特别会发黄豆芽,脆脆嫩嫩,江孜很喜欢炒着吃。
除了黄豆芽,还有小白菜和莴笋。
然后江孜就将腌过的鱼片扔进汤底里,这鱼片是裹了一层薄薄的红薯淀粉,等鱼片从半透明变成白色的瞬间,江孜就立马把鱼片全部捞了出来。